昌河鈴木的派喜已經淪落到「聊勝於無」的地步,經常每個月只賣幾十臺。派喜也算小車中明星級的人物,這點銷量,真要羞愧到一頭撞死——要麼負責銷售的人一頭撞死。
說到派喜,很多人不清楚它的來頭,但要說到它是昌河北鬥星的歐洲傳人,相信大家會覺得這小車的功夫錯不了。
昌河北鬥星是鈴木Wagon R +的中國版,而Wagon R +是鈴木Wagon R為歐洲推出的加大尺寸和動力的特別版。昌河當年引進的貌似是此車系的第二代產品(搞不清昌河拿來的究竟是第一代Wagon R +還是第二代,昌河鈴木的官網上沒有任何說明,連北鬥星上市的具體時間都看不到,所以只能從外觀大致上市時間上進行推測),現在Wagon R已經發進化到第五代,而混歐洲市場的Wagon R +現在已經改名叫作splash,昌河鈴木拿過來後,取了個中文名子叫派喜。
在歐洲,還有一個歐寶版的Wagon R +,叫做Agila。2000年的第一代Agila就是Wagon R +的換標版,新一代Agila由鈴木跟歐寶共同開發,設計思路與Wagon R有所區別,這也就是鈴木主打歐洲市場的Splash。
繞來繞去說了半天,無非是想說這個派喜也不是等閒之輩,不但與鈴木最牛車Wagon R有著很深的淵源,而且還深受歐寶這樣的歐洲汽車品牌青睞。
Wagon R長年霸佔著日本微車銷量排行榜第一,在乘用車銷量總榜上也曾長久地盤踞在第一的位置上。應該說,Wagon R代表著鈴木造小車的精華,在一個小小的底盤上拼命壓榨空間,這麼一個小玩意兒,坐人人不擠,拉貨貨能裝,從昌河北鬥星上,中國買家已經領略過這種肚大能容的優點。因為個頭兒小,這種車還特別省油,北鬥星的省油是出了名的,但跟最新一代的Wagon R比起來,還是大有不如。日本本土新一代Wagon R通過減輕車重,加裝怠速停機和制動能量回收,百公裡油耗只有3升多,比牛B的混合動力普銳斯還省油。
主打歐洲的Splash不把壓榨空間放在第一位,所以放棄了「方盒子」的造型,外觀顯得比較時尚。但它確實也非常能裝,國內就有派喜車主為了省20塊錢運費,放平後座後,把一個鞋櫃塞了進去,看得家具店老闆目瞪口呆。
按理說,派喜這樣的車又實用又省油,在中國市場上應該很有前途,但沒想到被搞到月銷只有幾十臺的悲慘地步。反倒是老掉牙的北鬥星一個月還能賣四五千臺,苦苦支撐著風雨飄搖的昌河鈴木。
派喜沒來的時候,昌河鈴木可以把落寞歸結在沒有新車引入,現在最新的車型拿來又被賣砸,又該抱怨什麼呢?
派喜來得確實太晚,不光是派喜來得太晚,鈴木在向中國市場上引入新車型時總是反應遲鈍,新奧拓也是姍姍來遲,生生浪費了老奧拓打下的底子,現在一個月4000多臺的銷量,實在乏善可陳。
鈴木號稱「小車專家」,在小型車和微型車上實力不俗,但面對中國市場時總是猶猶豫豫,動作慢不說,造的車子也比較粗糙,品質上跟主流的合資「精品小車」差距明顯,看不出「小車專家」那種精益求精的勁頭。
遲疑不決的後果是,當新奧拓來的時候,這一級別的市場已經群雄並起,老牌兒有奇瑞QQ、雪佛蘭樂馳,新銳有比亞迪F0、吉利熊貓,在老奧拓強大的口碑支撐之下,新奧拓的銷量還不如同門的長安奔奔,這是典型的一代不如一代。來得更晚的派喜當然是更慘,一個月幾十臺的銷量,簡直沒有臉面苟活下去。
鈴木造小型車名聲在外,不光是通用旗下的歐寶跟它合作開發小車,大眾也在打鈴木的主意,當通用由於財務原因賣掉鈴木的股份後,大眾2009年底買下鈴木19.9%的股份,試圖通過和鈴木的結盟,在小型車領域有所作為。不過,從近期的消息看,這個盟結得不大美妙,兩家開始吵吵嚷嚷,看架式馬上就要一拍兩散。
汽車巨頭們看上了鈴木什麼?就技術而言,這些汽車巨頭造個小車也是小菜一碟,問題是,他們控制成本的能力不行,小車可以造,但賺不了錢。鈴木的能耐就在於,既能造出質量不錯的小車,又能保持不錯的利潤。
但在中國市場上,並沒有看出鈴木在成本控制上的能耐。比如新奧拓,起步價要4萬塊,配置像點樣的1.0手動版車型就要5萬多,比同級的奇瑞QQ、比亞迪F0,高得太離譜了。派喜也是一樣,起步價就要5萬多,這個價位可以買到更高級別的自主名車長城C30之類,也可以買到牌子更硬、尺寸更大的雪佛蘭新賽歐,誰還會對又貴又小的派喜感興趣呢?更何況,派喜連個鈴木的標都沒有,更支撐不了那麼高的價位了。
鈴木動手太慢,貽誤了好時機,定價賊貴的新車就不容易在市場上鋪開攤子,銷量上不去,成本就更不容易降下來,於是新奧拓就這麼混日子了,派喜就這麼掙扎在死亡線上了。
昌河鈴木現在全指著老北鬥星,因為這種車型有一批註重實用的買家群體,即使車再老,也會買一臺,因為沒有別的選擇。昌河鈴木為了表明北鬥星也在進步,就一次又一次的拉皮,先拉出個e+,最近又出了個加長版的X5。這個X5聽上去很威猛,像某著名豪華越野車,在宣傳中又被吹噓成第五代北鬥星,其實,明眼人都知道,就技術水準而言,這個X5充其量就是個1.5代北鬥星。
北鬥星X5加長一些,裝載能力會更好一些,甫一上市,就吸引了比較多的關注。但這貨總歸還是在老車型上修修補補,再怎麼搞都是落後於時代的東西了。這暴露出鈴木的另一個問題,沒能及時針對中國市場開發合適的產品。當年進入歐洲市場的時候,鈴木知道不能簡單把日本的K-car生搬過去,必須針對歐洲人的口味加大尺寸和馬力,來個特別版的Wagon R+,後來乾脆另起爐灶,專門給歐洲開發個Splash。在面對中國市場時,鈴木明顯誠意不足,不管中國買家的口味如何,真接拿來歐版的Splash,結果表明,中國買家對鈴木的這種車不太感興趣,因為「時尚小車」在車市上有的是,反倒是老北鬥星這種「方盒子」以獨特的優勢繼續吸引著講究實用的中國買家們。
但北鬥星實在是老了,如果鈴木大夢初醒,用主流的技術為中國開發一款Wagon R的特別版,再沒準兒能接過老北鬥星的大旗,有機會輝煌一把,畢竟鈴木造小車是有一套的,而Wagon R這種車型在中國車市上也是獨一份。想想看,如果有一款車比北鬥星更能裝、做工更精緻、跑起來更省油,再維持現在的價位,想不大賣都難。
(此文授權新浪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