壘球技術難度、運動劇烈程度低於棒球,後成為女子項目。壘球運動的誕生完全是處於一種需要,由於惡劣的天氣和擁擠的城市影響,棒球運動轉移到室內,就形成了壘球運動。壘球誕生於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芝加哥,這項運動很快發展起來,並逐漸又轉移到室外,現在全世界有2,000萬人進行這項體育運動。
同美國三大運動之一的棒球相比,壘球所需的場地小、球體大、球速慢(因為壘球運動的規則規定在拋球過程中,手必須要在肩下)。由於以上諸多優點,壘球運動很快風靡美國各地。
澳大利亞早在1947年就舉辦了第一屆全國女子壘球錦標賽,而相應的男子比賽直到1984年才開始。1965年,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舉行的第一屆女子壘球世錦賽決賽中,東道主澳大利亞隊以1-0擊敗了美國隊,奪得了世界冠軍。
不過奧運會的壘球運動可不比職業棒球運動差多少,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曾有投手投出了時速高達118公裡的球。由於壘球的投手與擊球手之間只有12.2米的距離,棒球為18.4米,一般棒球投手的球速為每小時160公裡,所以對於壘球選手來說,其反應能力不比棒球選手差多少。
奧運會壘球比賽共有八支球隊參加,比賽按快速壘球的規則進行。八支參賽隊中除東道主球隊自動入圍外,其它七支球隊則通過各地區的預選賽產生。
這八支參賽隊首先進行大循環賽,每隊均要與其它七個對手相遇一次。循環賽中排名前四位的球隊進入佩寄制半決賽,即由第一名球隊對第二名球隊,勝隊直接進入決賽;負隊則與第三名球隊對第四名球隊間的另外一場半決賽的勝隊爭奪另一決賽席位。
中國隊奧運形勢:中國女子壘球隊曾是世界上的一支勁旅,在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原本應該奪得冠軍的中國女壘卻在決賽重輸在了裁判的不公正判罰上。現在中國女壘實力已經大不如前,本次奧運會她們的目標是衝擊獎牌。
雅典奧運會設項(1個):
女子項目
壘球運動裡程碑
1887年
美國伊利諾斯州芝加哥法拉歌特划船俱樂部,最早發明了壘球運動,當時在室內比賽。
1900年
壘球大聯盟在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誕生。該市的消防隊員在工作之餘進行壘球項目的訓練。
1933年
這項運動以前曾有好幾個名字(蘑菇球,貓球,南瓜球),最終確定了他的官方叫法為「壘球」。
1965年
首屆女子壘球(快球)世錦賽在墨爾本落下帷幕,澳大利亞奪冠。
1996年
壘球運動在亞特蘭大奧運會時成為奧運會正式項目,當時只有女子的比賽。東道主美國隊奪得金牌。
壘球運動明星人物
瓊-喬伊斯(美國)
她曾在加州橘市壘球隊和雷貝斯託斯隊效力,運動生涯長達21年,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壘球風雲人物。她不但是位獨一無二的投手,還是位出色的擊球手。她曾獲得過12個全國錦標賽冠軍,以及1974年世錦賽冠軍,八次榮獲美國全國錦標賽最有價值球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