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在人們的認知裡,似乎評判一個城市是否發達的標準,就在於那個城市的最高建築有多高。拋開這個觀點是否正確不談,我們人類的建築究竟能達到多高呢?
一棟普通房屋大概也就四到五米高,而中原大佛作為地球上最高的雕像,有128米高。如果你想要從大佛的頭頂做自由落體運動下降的話,大概需要五秒多的時間才能落地。
而人類世界最高的過山車,大約有139米高,這樣的高度讓很多過山車愛好者趨之若鶩。
可是,這兩個現代文明的建築遠不如四千年前的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有145米高,是古代人類文明最高的建築高度的頂點。在13世紀中期林肯大教堂打破了這一記錄。
五個世紀後,到了近現代,華盛頓紀念碑以169米的高度遙遙領先,不過被隨後建造的艾菲爾鐵塔追上。艾菲爾鐵塔的成果,也似乎開啟了追逐建築物高度的競賽。
在工業革命過後,克萊斯勒大廈成功超過艾菲爾鐵塔,成為最高的建築物。可是僅僅時隔一年,帝國大廈橫空出世,世界第一的寶座留在了美國。最高建築其實一般都是電視塔一類,而蘇聯的華沙電臺廣播塔,達到了近六百五十米的恐怖高度。不過可能是一昧的追求高度的原因,這個電視塔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轟然倒塌。
隨著21世紀的到來,人們對於建築物高度的追求似乎沒那麼執著。目前,人類建造的最高建築物位於「土豪」城市,杜拜。杜拜的哈利法塔達到了驚人的八百三十米。如果你想徒步登上頂端的話,先走過三千多步臺階再說。就算你坐電梯的話,到達頂端整個過程也得近三分鐘。不過想要快速下來時間就會很短,自由落體運動的話大概需要20秒的時間,下落的過程中你可以發一個幾十字的微信。
其實,人類現如今還是有能力去追求更高的建築的。主要底部支撐足夠,高度自然可以越來越高。目前,有可能實現的建築就是X4000。
這種建築目前處於概念階段。其實用性和造價就目前人類的狀況是不成正比的。這個建築在設計時,概念高度其實超過了日本的富士山。如果登上了頂端,其高度也就相當於攀登了一半的珠穆朗瑪峰。與其說它是最高樓,還倒不如說他是一座金屬山。因為他要撐住這樣的高度,前提就是有著近六公裡寬的地基。如果建成,在「金屬大山」內部可能容納100多萬人。如此高建築物,甚至可以影響周圍環境。
在人類的設想中,在未來可能會建成太空電梯。不過太空電梯的製造難度較大,要考慮到地球自轉等一系列因素。如果這項構想成功,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就會近了許多。
科技的進步是無限大的,只要有足夠的技術支撐,建築就會無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