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埃及,就不能不說代表其燦爛文化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金字塔建築群,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這些金字塔由於修建時期在5000到6000年,前目前沒有發現任何記錄他建造的文字,但他們卻在建築學數學幾何學物理學等方面給後人留下了種種離奇有趣的不解之謎,
特別是位於開羅西南交的胡夫金字塔,它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由230萬塊巨石建造。胡夫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邊長230多米,繞津字塔一周要走一千米的路程。胡夫金字塔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任何粘著物,而是一塊石頭疊在另一塊石頭上面,這種構造不能不說是建築史上的奇蹟。
另外,金字塔還巧用力學原理,使用三角形,將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壓力均勻地分散開來,如此高超的建築技巧的運用令人嘆為觀止,更讓人疑惑,究竟是什麼力量?什麼機器和什麼技術,把這塊巖石地帶整瓶的建築師是如何挖掘通向地層下的隧道的?他們如何使光線滲入內部?多年來人們認為埃及金字塔是由埃及的勞動者用手工建造的,當時的勞動者藉助於矗立和滾木來艱難地把巨石運到建築地點,他們又將場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著斜面拉上金字塔,就這樣堆一層坡氣,一層時逐漸加高金字塔,每批10萬人,每一大群人要勞動三個月,歷經20多年的勞動,才換來胡夫金字塔的建成。
但很多考古學家對這一說法提出了質疑。根據金字塔的建造規模,有關專家估計在修建大金字塔是埃及居民至少擁有5000萬,否則難以維持工程所需的糧食和勞力。然而據歷史資料統計,在那個時期世界總人口才2000萬,這實在是一個巨大的矛盾。
而更令人不解的是,建造金字塔的石塊都是從很遠的地方運到吉薩沙漠去的。這些石塊大的有40噸,小的也有2.5噸,僅胡夫大金字塔就用了230萬塊這樣的石塊。從埃及當時的科技水平來看,他們怎麼能運輸如此又重又多的大石塊,呢而且胡夫大金字塔的種種數據都與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圓周率地球的重量等聯繫在一起,這又為他增加了更多的神秘感!進來一位叫戴維杜維斯的法國化學家提出了一個關於金字塔建造的全新見解,他認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是人工澆築的。然而上述種種都只是學者們的猜測,這使得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越加神秘。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感嘆金字塔修建者所具備的聰明才智。
1966年11月20日發射的「月球軌道環行器」2號,在月球表面上發現了一些像金字塔的建築物,也有點像華盛頓紀念碑。 它們的建築角度明顯運用了幾何學原理。排列方式與埃及三座大金字塔頂點的排列方式完全一樣。
從1960年探索金星開始到1981年,由於金星的周圍圍繞著濃厚的雲層,從地球上發射的近20個探測器都未能認清其真面目,20世紀80年代美國發射的探測器發回的照片顯示,金星尚有大量城區,經分析,金星上共有城區2萬做這些城區建築呈三角錐形金字塔狀!
1976年美國「海盜..1號飛船發回火星沙漠地區上空的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一座高山上,聳立著一塊巨大的五官俱全的人面石像,從頭頂到下巴足足有16公裡長。臉心寬度達14公裡,與埃及獅身人面像— 斯芬克斯十分相似。這尊人面石像似仰望蒼彎,凝神靜思。在人面像對面約9公裡的地方,還有4座類似金字塔的對稱排列的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