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天命」四部終結,一個主題告一段落,「霹靂驚濤」繼起,武林再一次風亂,總無休止,邪神之禍,餘波蕩漾,鬼族之災,接踵而至,解邪染、平鬼患,成為劇情主旨,相較於北海靈洲早有伏筆,地海孤堡橫空出世,邪劍司平地興浪,所針所對,僅只一人,刀狂劍痴葉小釵。
葉小釵重情義,常為此二字奮不顧身,乃至捨生忘我,亦在所不惜,陰謀者於是目光放在他的至親身上,邪劍司擒得悟劍聲,孤堡則「庇護」花非花與易春寒,令葉小釵為此憂心忡忡,奔波不已。忌獨笑持崇邪劍,是表面的惡意,可以應對、解決;但風月璘卻掌握著名為「親情」的劍,如此溫婉的殺機,縱使身懷神兵利器,也難以輕易斬卻,幸而冥冥中有天數安排,風月璘即時醒悟,臨終善言,制止了風月莫容與葉小釵的戰鬥,但也開啟了兩人與劍宗的劍決。
葉小釵重情義,即使風月璘設下圈套,但臨終前的託付,令葉小釵無法放任風月莫容視死如歸,因而不顧重傷之軀,自絕崖中救回莫容,更兩人聯手,一對長日錕鋙,但長日錕鋙對劍、對劍決異常執著與敬重,只要對手敢於持劍相向,無論是否勝之不武,他絕對也是全力回敬。對戰結果,葉小釵落敗,卻轉而展開另一段機緣。
葉小釵劍道、劍術、劍心各方面,具臻一流,這點在遭遇凌絕頂之時,由其考驗「心與力的結晶」一事上,可見一斑,而「探、自謙、必勝」、「只手之聲」、「心劍」、「天道之招」等招式、境界的修行、領悟與呈現,更是在霹靂歷來如浩然繁星的劍者群者,擁有獨特的定位,「中原劍聖」,當之無愧。
然而葉小釵的恩師巧龍半駝廢,除卻劍法頂尖、劍道高深之外,其鑄劍術之精良,亦是在霹靂歷史長河中,享有極大盛名的,過往劇情中,葉小釵曾以天機湖匾鐵,打造出告心雙利,所謂除暴安良第一義,正是俠之準則與要務,也藉此鑄劍情節,呈現劍中武德,從評論劍術強弱,轉而認識劍者的本質。
細數霹靂刀劍風雲、百器春秋,葉小釵當是使用過最多刀劍器的角色,其得之道,各有因緣,各有重要故事,每回首而再顧,不乏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