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23日消息(記者王建帆 蔣琦 傅蕾 堯遙)軌道交通裝備是我國製造業的一張「閃亮名片」。比如,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就孕育了我國首條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低速磁浮快線,吸引多國前來考察。最近,記者來到湖南株洲,對這張中國製造的「閃亮名片」一探究竟。
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的試驗車間裡,記者看到一輛磁懸浮試驗列車正平穩駛出。這是我國首條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低速磁浮快線。從外形上看,它和我們常見的地鐵、高鐵沒有太大差別,但沒有普通輪軌的轟隆聲。公司工作人員跟記者說起這麼一個小插曲:在一次試驗中,前方的軌道上停著一隻背對列車的小鳥。但因為行駛聲音太小,列車開到離小鳥只有幾米的地方,小鳥還沒有察覺。最後,駕駛員不得不鳴笛驚走它。中國中車首席專家、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彭奇彪說,噪音低正是磁懸浮的一大好處。
彭奇彪:「低噪音的特點,好像是簡單的三個字,它了不起的在於不吵人,居民密集區它可以通過,休閒區、辦公場所等都可以通過,不擾民。」
快速、平穩,是磁懸浮列車的另一大特點。以長沙磁懸浮為例,設計速度每小時100公裡,全長18.55公裡,列車跑一個單程只要十幾分鐘;另外,有人還做過實驗,把香菸和倒滿水的一次性水杯分別放地上,列車跑完一趟,香菸最後沒有倒,水也沒有灑出。別看磁懸浮的性能「高大上」,但造價很親民。
彭奇彪說:「地鐵的建造成本平均每公裡大概6到8個億,中低速磁懸浮建造成本是每公裡2個億左右。所以,中低速磁懸浮建造成本只是地鐵的三分之一左右,是解決大眾交通的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目前,我國的高鐵和其他鐵路共同構成的快速客運網已基本覆蓋50萬以上人口城市,而且這個網絡正在不斷擴大。有人因此質疑,是否還要發展磁懸浮?磁懸浮的發展前景到底如何?彭奇彪說,長沙磁懸浮快線一亮相,就有來自新加坡、奧地利、德國等近20個國家的代表前來考察。現在,國內也掀起了磁懸浮熱。
彭奇彪:「長沙磁懸浮快線的運營推動了整個磁懸浮產業的發展,國內乃至國際掀起了磁懸浮熱,國內多個城市來訪到長沙體驗。目前北京S1線正在修建中,同樣採用中低速磁懸浮的交通方案。另外烏魯木齊、福州、成都、淄博等城市,我這裡列舉了4個城市,進行了項目前期論證。更多城市來體驗之後,表達了修建磁懸浮的意願。據我們統計有十幾二十個。」
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產業經濟教授徐佳賓分析,磁懸浮列車被熱捧,不僅因為它性能好,更重要的是它背後的戰略意義。目前,我國在輪軌領域發展出的技術體系已經可以和一些老牌製造強國並駕齊驅,比如說高鐵。而磁懸浮技術現在只有中國、德國、日本、韓國四個國家掌握。所以,它可能是一個新的競爭領域。
另外,作為高端裝備製造業,磁懸浮交通具有高附加值的特點,將為我國交通裝備產業做大做強作鋪墊。
徐佳賓說:「磁懸浮技術綜合了方方面面的技術,體現了一個國家在軌道交通方面的水平。因為磁懸浮不僅涉及到磁選的系統,還涉及到車體的系統、軌道系統、信號系統等等。一系列的技術可以運用到國民經濟的其他產業,這樣就可以深刻地帶動國民經濟其他產業的發展,這就是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的一個重大特徵。」
(責任編輯: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