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大氣網訊:高大廠房焊接煙塵治理一直是一個技術難題,通過分層送風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焊接煙塵的汙染問題。
焊接煙塵的治理是一項國際性技術難題,其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焊接煙塵粒徑小,其粒徑在0.01~5μm,濾除困難;
2.焊接工位的多變性,使得焊接煙塵捕捉困難;
3.焊接煙塵熱氣流滯留特性,普通通風技術除塵困難;
4.焊煙除塵設備投資大,運行費用高,投入困難。
歐洲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對焊接煙塵的危害進行研究,並立法對焊接煙塵進行治理。國內近10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應用了焊煙治理設備,生產環境正得到逐步改善。但依然有很多焊接車間未採取任何治理措施,圖1為某焊接車間的狀況,汙染十分嚴重,極大危害了員工的身體健康。
目前,對於焊接煙塵的治理普遍採用勞動保護方法和局部治理方法。
勞動保護方案是通過配備吸塵面罩的形式來保護勞動者健康,該方法保護對象局限於焊接工人,整個車間環境無法改善。
局部除塵方案是直接針對焊接煙塵高濃度排放區域進行治理。局部除塵設備由兩部分組成:煙塵捕捉部分與煙塵過濾部分。局部除塵方法可以有效阻止無組織氣流在空間內帶動汙染物擴散,並且消耗的空氣量較少。對於焊接車間,有固定工作檯的手工焊接,局部排風罩能將焊接煙塵基本上抽走,採用局部通風方式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理效果。投資少、效果顯著。但受現場布局、操作者習慣和設備運動空間限制大。圖2為局部除塵應用實例。
整體廠房焊接煙塵治理始於20世紀90年代的北歐,並在歐美國家得到快速推廣,是焊接煙塵治理最有效的手段。
高大焊接廠房特徵
高大焊接廠房具有以下共同特徵:
1.跨距大,廠房高。跨距通常有18m、24m,甚至達30m,廠房高度通常高於10m,甚至達30m。
2.焊接工位多,焊接工件大,條形焊縫、環形焊縫多且長, 焊接煙塵量大。
3.輔助設備佔用空間大,各種管線布滿車間。
4.廠房內安裝有天車,也有廠房裝有雙層天車,用於搬運物件。
5.春秋和夏季通常通過開門、開窗方式來排除焊接煙塵。北方地區車間送暖氣,車間相對封閉。
高大廠房焊接煙塵治理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室內煙塵濃度過高對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
焊接煙氣中的煙塵是一種十分複雜的物質,已在煙塵中發現的元素多達20種以上。
碳鋼CO2/MAG焊過程中的有害煙塵主要有Fe2O3、SiO2、MnO等,鋁合金MIG焊接過程中的主要煙塵成分為Al2O3顆粒,焊接過程中還會產生一些有害氣體,如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物及氯化物等。
工人長期在焊接煙塵環境下作業,如果沒有適當的保護措施,將導致各種職業病,如塵肺、骨軟化症、貧血症等。有害氣體也會造成肺水腫、支氣管炎、急性哮喘症、神經衰弱症及慢性呼吸道炎症等。
為此,國家對作業環境下汙染物的濃度標準有一個嚴格的限制,在標準GBZ2-2002中規定了車間能綜合粉塵濃度≤6mg/m3。
2.直接外排造成二次汙染的問題
把焊接煙塵排至室外也許是焊接煙塵最簡單的處理方法。但這種方法只是把汙染物從室內轉移到室外,並沒有對煙塵進行治理,其結果是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GB16297-1996《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規定了各種汙染物排放濃度的標準。
3.直接排放造成的室內溫度上升/下降、能量損失的問題
在有空調或供熱的車間,如果採用直排方式,在冬季勢必將室內的熱量連同汙染物一起排至室外,其結果是室內熱能的大量損失。
4.焊接工藝要求
傳統的混合送風的方式來排除焊接煙塵,其風量大、和風速高,對於CO2氣體保護焊來說,當保護氣體周圍風速超過1m/s時,會吹走保護氣體,從而影響焊接質量。
5.提高生產效率。
採用局部除塵時,操作工人經常需要移動吸氣臂,以達到最有效的煙塵捕著效果,這樣勢必大大影響焊接工作效率。
高大廠房焊接煙塵治理方案
1.分層送風原理
在有熱源的車間,由於在高度上具有穩定的溫度梯度,如果以較低的風速(v<0.2~0.5m/s),較大的風量,將送風溫差較小(Δt=2~4℃)的新鮮空氣直接送入室內工作區,低溫的新風在重力作用下先是下沉,隨後慢慢擴散,在地面上形成一層薄薄的空氣層。而室內熱源產生的熱氣流,由於浮力作用而上升,並不斷卷吸周圍空氣。這樣,由於熱氣流上升時的卷吸作用,後續新風的推動作用和抽風口的抽吸作用,地板上方的新鮮空氣緩緩向上移動,形成類似於向上的均勻流的流動,於是工作區的汙濁空氣被後續的新風所取代。當達到穩定時,室內空氣在溫度、濃度上便形成兩個區域:上部混合區和下部單向流動的清潔區。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