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藻生態治理解決方案

2021-01-09 碧沃豐汙水治理專家

一、藍藻爆發的原因及危害

1.藍藻爆發的原因

廢水汙水排入水體中,導致氮磷等營養物質過多,在光照和溫度適宜的季節,水中藍藻等藻類大量繁殖並聚集,藍藻大量聚集的現象稱為水華或者赤潮。

2.藍藻爆發的危害

(1)藍藻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溶解氧,同時漂浮在水面上阻擋陽光投射到水下,水下其他藻類和水生植物無法生存,進一步降低了水中溶解氧,可導致大量水生生物死亡,死亡藻類、水生動物屍體腐敗使水富營養化,嚴重威脅水中生態系統。

(2)死亡藍藻會釋放藻毒素,含一定濃度藻毒素的水體可使魚卵變異、魚類生長異常,藍藻水華爆發嚴重影響水生態環境健康。

(3)家畜及動物飲用了含藻毒素的水後會出現腹瀉、乏力、厭食、嘔吐等症狀,甚至可能引起死亡。

(4)藍藻嚴重影響人類健康,人在水中嬉戲洗澡、遊泳時皮膚接觸含藻毒素的水體可引起皮膚過敏,不慎喝入會引起急性腸胃炎。

二、藍藻治理方式對比

1.物理法

物理方法如圍隔柵欄、直接過濾法、人工和機械打撈等,效率低、費錢、大規模操作困難,該方法無法適用於規模較大的水域治理。

2.化學法

化學方法如投加CuSO4等殺藻劑和絮凝劑,投加的化學藥劑對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會造成二次汙染。

3.碧沃豐生物除藻

碧沃豐藍藻生態治理解決方案,採用強化微生態系統為核心,除藻和抑藻相結合的技術路線,調節水體菌藻平衡,抑制藍藻生長,通過微生物技術重新構建湖泊的自我修復能力。

為治理藍藻問題,選用除藻和溶藻兩款微生物,直接投加除藻和溶藻,抑制藻類生長,加速死亡藍藻分解,提高水體透明度,提升水質。另外,必要時可在河湖表面設置曝氣設備,增加水動力和溶解氧含量,提升微生物處理藍藻的能力。

溶藻過程圖解

三、碧沃豐生物除藻優點:

1.見效快:適合藍藻嚴重爆發的應急處理,快速降低藍藻密度、抑制藻類生長、分解死亡藻類。

2.持續時效長:微生物持續生長,代謝途徑多,治理效果持續時間長。

3.綜合成本低:產品綜合成本低,藻類抑制率、去除率高。

4.安全係數高:產品通過無毒無害檢測,放心使用。

5.可大面積使用:利用微生物快速的繁育能力和高效的分解代謝、合成代謝功能,可實現大面積水體的除藻控藻。

四、治藻經典案例

1.武漢魯湖藍藻治理案例

(1)存在問題:汙水排放對魯湖水質造成了較大危害,藍藻大面積爆發,水質變為劣V類。

(2)技術路線:有針對性的投加碧沃豐除藻、碧沃豐溶藻和碧沃豐水立清等高效除藻菌種,抑制藍藻生長,分解死亡藻類,控制並消除藍藻爆發;投加高效微生物菌種對魯湖水體進行微生物治理和淨化,提高水體水質指標,淨化水質。

(3)治理亮點:消除魯湖藍藻爆發,魯湖水質由八、九月的劣Ⅴ類提升到十、十一、十二月的Ⅳ類。

武漢魯湖藍藻治理過程
武漢魯湖藍藻治理的應用效果對比

2.武漢湯遜湖藍藻治理案例

(1)存在問題:湖泊水體嚴重受到汙染,藍藻爆發嚴重,藻類不斷在下風口沿岸位置堆積。

(2)技術路線:湯遜湖壹號-除臭+除藻+抑藻,陽光大道西南側-除臭+曝氣+除藻+抑藻。選用菌劑:百特酶,碧沃豐除藻、碧沃豐溶藻。

(3)治理亮點:經過碧沃豐團隊7天的應急處理,消除了因藍藻堆積腐爛引發的惡臭,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經過15天的處理,湯遜湖治理區域的藍藻密度大幅度下降,從嚴重的藻類爆發降低到輕度的藻類問題。

武漢湯遜湖藍藻治理過程
武漢湯遜湖藍藻治理的應用效果對比

3.全運會天津海河划船賽道藍藻治理案例

(1)存在問題: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水體中藍藻懸浮密度大,表面有連成片的藻膜。

(2)技術路線:投加除藻微生物菌劑,快速減少藻類;並結合碧沃豐溶藻、碧沃豐水立清等微生物製劑,有效抑制藻類的不斷繁殖,改善濃綠水,淨化水質。

(3)治理亮點:8月12日開始對海河藍藻進行治理,8月25日結束,基本消除了賽段區域爆發的藍藻,保障了全運會水上項目的順利開展。

全運會天津海河划船賽道藍藻治理過程
全運會天津海河划船賽道藍藻治理效果

4.北京市富荊閣魚塘水華治理項目

5.湖南省郴州市秀流公園景觀湖生態治理項目

相關焦點

  • 太湖治理 解決的不僅是藍藻問題
    蠡湖生態修復區與對照區水質對比,網格內水清處是實施生態修復的區域。張運林供圖   2007年暴發的太湖藍藻危機,為太湖的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按下快進鍵。此後的12年,從水中到岸上,城鄉汙水處理、工農業汙染源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以及太湖藍藻水華監測預警等舉措,漸漸讓太湖恢復本來面目。
  • 藍藻水華治理—打撈能否控制藍藻生長?
    第一,肯定了治理太湖打撈藍藻的成效2007年5●29 供應水危機以來,國家政府出巨資,治理太湖,原文中提到人民日報2017年12月31日03版:「10年治理,河長制全面上崗,重拳出擊:清淤泥、疏河道、控源截汙,累計關閉企業5300多家,打撈藍藻水,生態清淤3700萬方……」。據統計2007年以來太湖總計打撈1450萬m3藍藻水,相當於1個西湖水。
  • 太湖藍藻暴發治理存在的問題與治理思路
    建議再次修編《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設置控制、消除藍藻水華暴發相關的研究課題,並將消除藍藻水華暴發目標列入其中。關鍵詞: 藍藻水華暴發 ; 治理目標 ; 技術集成創新 ; 太湖太湖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泊,流域面積為2 340 km2,平均蓄水量為47.5億m3,水深為2.03 m。
  • 治理藍藻,我們準備好了嗎?
    近年來,太湖幾乎成為我國江河湖海汙染水處理難的負面標本,太湖藍藻更是年年暴發。江、浙、滬三地政府多年來重視對太湖環境治理,但目前尚未收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太湖的水汙染依然嚴重,太湖生態系統結構持續惡化。   由於汙染不斷加重,太湖沉水植物的分布面積大幅度萎縮。
  • 越城區追根溯源,探索藍藻治理新模式
    越城區以靈芝街道曲屯河水域為試點,實施「以魚養水」的藍藻生態治理模式,建立魚--植物--水循環系統,有效解決藍藻爆發問題,持續改善維護周邊水生態環境。一是調研考察究其因。
  • 藍藻水華治理——打撈能否控制藍藻生長?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湖泊富營養化是一個國際性的環境問題,尤其在當下中國已是一個非常棘手的水生態難題,藍藻水華是其重要的體現形式。因此,藍藻水華的防治已成當務之急!目前治理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物理法中的藍藻打撈被認為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防控手段,儘管其成本相對較高,但其作為一種應急措施仍被廣泛運用!
  • 「水華」催生一個新產業 德林海讓藍藻治理不再難
    記者近日走訪了專注藍藻治理的無錫德林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德林海」),找尋上述問題的答案。「水華」事件催生一個產業2007年5月,太湖藍藻暴發,引發無錫飲用水危機。從那時起,人們開始注意到藍藻這一單細胞原核生物,以及由於水體富營養化導致的藍藻暴發生態問題。
  • 學習時報:推進河流湖泊水生態治理
    河流及河岸帶類型多樣,給河流生態評估帶來一定困難,生物多樣性監測背景點位的選擇、河岸帶評估方法的建立、底棲生物多樣性評價方法的優化等,是需要重點研究解決的技術難題。二是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壓力較大。長江流域部分地表水斷面水質達不到功能目標要求,京杭運河等水系局部存在汙染,太湖藍藻持續呈現暴發態勢,酸雨汙染十分嚴重,一些深層次的汙染成因分析和技術攻關有待加強。
  • 生態環境部要求加大滇池藍藻防控
    記者趙偉攝近日,生態環境部下發《關於做好2019年重點湖庫藍藻水華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要做好太湖、巢湖、滇池、 洱海等流域藍藻水華防控。藍藻水華指淡水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一種特徵,主要由於含有大量氮、磷的廢汙水進入水體後,藍藻、綠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後使水體呈現藍色或綠色的一種現象。
  • 科技在太湖藍藻治理中顯成效
    資料圖片:2006年6月15日,江蘇省無錫市黿頭渚風景區太湖邊部分水域積聚了大量的藍藻。據介紹,藍藻的出現主要是有機汙染、農業汙染和生活汙染所致。
  • 藍藻水華治理曙光初現 相關儀器設備已「待命」
    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屆國際產毒藍藻大會上,大會執行主席、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宋立榮表示,總體而言,我國藍藻水華研究和治理工作成效明顯,應該理性看待藍藻水華問題,不必「談虎色變」。  此次國際產毒藍藻大會首次在亞洲召開,為什麼選擇在中國開會?宋立榮認為,一方面是我國水環境汙染引起的藍藻水華問題嚴重,另一方面是我國在水華藍藻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治理經驗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
  • 全國多地爆發藍藻之謎:治理方法效果多一般
    符合條件的化學品中,能殺死藍藻的有硫酸銅,能令其沉下去的有明礬、石灰等。因為藍藻被殺死之後細胞破裂,導致藻毒素釋放,因此必須同時使用具有吸附毒素功能的化學品。一些較小的湖泊可以採用換湖底的方式把含藍藻的泥底換掉,防止藻毒素釋放。與消滅藍藻相比,恢復藍藻對周邊生態造成的破壞更為困難。因此,生態修復成為藍藻治理研究的重點。「生態修復中可以種植水草令其吸收水中營養,與藍藻競爭。」
  • 藍藻成太湖揮之不去的憂傷 每年要花7000萬治理
    正是因為大量的汙染物進入太湖,造成適宜藍藻生長的富營養化環境,才引起藍藻暴發。「這當然也和全球氣候變暖有關係,但是全球氣候變暖也正是人類的活動造成所致,所以藍藻肆虐是天災更是人禍。」以江蘇為例,專門成立了太湖辦,不過,治理成效並不明顯。據中新網去年報導,連續八年高強度的治理,太湖流域水環境較2007年有了明顯改善。但從水質現狀來看,距離治理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11月27日,江蘇省太湖辦太湖水汙染防治辦公室(以下簡稱「太湖辦」)副主任張利民在太湖治理工作媒體座談會上如此表態。
  •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江蘇局「硬核」助力巢湖藍藻治理
    不同於傳統打撈、藻水分離等藍藻處理工藝,江蘇局長江公司與無錫德林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主要採用深潛式高壓滅活藍藻技術處理藍藻。2019年5月,長江公司在巢湖合肥包河區段建設的藍藻治理試驗深井,就取得了良好效果,獲合肥市相關部門高度認可。此次施工的巢湖沿岸藍藻臭味防控強化項目兩口藍藻治理深井直徑均超過2米、深度超過70米。
  • 和藍藻水華「較勁」30多年 武漢科學家巧用超聲波治理藍藻
    超聲波洗牙,超聲波治癌,但是你聽說過超聲波治理藍藻嗎?研發這項技術的,正是跟藍藻水華「較勁」30多年的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李仁輝和其團隊。人物簡介李仁輝,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從事藍藻水華的研究30多年,對藍藻的分類、藍藻水華的監測以及藍藻水華的治理做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
  • 中煤地質總局「硬核」助力巢湖藍藻治理
    巢湖沿岸藍藻防控治理項目二期航拍圖 中煤地質總局江蘇局長江公司巢湖項目部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不同於傳統打撈、藻水分離等藍藻處理工藝,中煤地質總局江蘇局長江公司與無錫德林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主要採用深潛式高壓滅活藍藻技術處理藍藻。2019年5月,中煤地質總局江蘇局長江公司在巢湖合肥包河區段建設的藍藻治理試驗深井,就取得了良好效果,獲合肥市相關部門高度認可。此次施工的巢湖沿岸藍藻臭味防控強化項目兩口藍藻治理深井直徑均超過2米、深度超過70米。
  • 林澤聖泰介紹:藍藻與顫藻的區別 湖庫防藻控藻的方法
    藍藻與顫藻的區別有哪些?藍藻屬藻類植物,是指細胞中無成型的細胞核的一類低等藻類。顫藻是藍藻的一類,呈細絲狀。藍藻具有固氮能力,特別是與滿江紅魚腥藍細菌(Anabaena azollae)共生的水生蕨類滿江紅,是一種良好的綠肥。
  • 做好滇池治理主力軍 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滇池藍藻打撈處置工...
    、打造滇池治理工匠精神。近日,由昆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昆明市總工會主辦,昆明市職工技術協會辦公室、昆明市職業技能鑑定中心、昆明地區職工技能提升活動辦公室、昆明市城建工會、昆明滇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昆明滇池湖泊治理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的昆明市第一屆「滇投杯」滇池藍藻打撈處理工職業技能競賽拉開帷幕。
  • 科技治藍藻汙染遇尷尬 產業化背後是否暗影重重
    在接受《科技中國》的採訪時,他告訴記者:「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藍藻水華問題,僅靠技術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指著塑料瓶中的藍藻標本,周雲龍說,如果汙染源得到控制,技術還是有效的,如果汙染源得不到控制,技術將毫無用途。  事實也是如此。
  • 太湖藍藻局部發生,該如何確保「安全度夏」?
    為了控制太湖藍藻,國家和地方均從汙染源源頭減排、入湖河道氮磷攔截、水體生態修復、引入清潔水源等多個方面實施了大量工程技術措施,並有針對性性地開展科學研究等工作 ,在太湖水質改善與生態修復技術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有的已得到應用,為太湖水環境治理和太湖安全度夏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李勇說。目前,太湖是無錫、蘇州最重要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