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地質總局「硬核」助力巢湖藍藻治理

2020-11-28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巢湖沿岸藍藻防控治理項目二期航拍圖

中煤地質總局江蘇局長江公司巢湖項目部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狠抓項目現場施工和質量管理,有力推動了巢湖沿岸藍藻臭味防控強化項目(二期)實施進程。

藍藻是原核生物,大規模爆發後會引起水質惡化,被稱為「綠色牛皮癬」。據了解,目前全國近三分之二湖泊水庫處於富營養化,不同程度受到藍藻汙染。2007年太湖爆發的嚴重藍藻汙染事件,造成無錫全城自來水汙染,嚴重影響居民生活,至今讓人心有餘悸。作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也飽受藍藻侵襲,被列入全國重點防治的「三河三湖」,當地政府2012年開始就啟動了巢湖綜合治理工程。

不同於傳統打撈、藻水分離等藍藻處理工藝,中煤地質總局江蘇局長江公司與無錫德林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主要採用深潛式高壓滅活藍藻技術處理藍藻。2019年5月,中煤地質總局江蘇局長江公司在巢湖合肥包河區段建設的藍藻治理試驗深井,就取得了良好效果,獲合肥市相關部門高度認可。此次施工的巢湖沿岸藍藻臭味防控強化項目兩口藍藻治理深井直徑均超過2米、深度超過70米。該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建造藍藻滅活深井,通過物理及機械加壓方法,對藍藻施加0.5-0.7MPa壓力,迫使藍藻細胞內氣囊乾癟失去上浮能力,進而實現藍藻不在近岸水面聚集,系目前國內外處理效率最高且無公害的先進技術,是藍藻水患危害防控和流域內水環境治理一次全新探索。

為防止高溫季節藍藻泛濫,保護美麗巢湖,建設「綠色長江經濟帶」,目前中煤地質總局江蘇局長江公司正爭分奪秒加緊施工,「硬核」助力深潛式高壓滅藻深井早日投產使用,為建設「美麗地球」貢獻積極力量。

據悉,憑藉著在水上施工超大口徑藍藻治理深井的核心技術,中煤地質總局江蘇局長江公司早在2017年,就在太湖梅梁湖段成功完成了國內第一口藍藻治理試驗深井。2019年10月,中煤地質總局江蘇局長江公司還一舉拿下雲南省玉溪市星雲湖沿岸5口藍藻滅活深井施工,為我國湖泊藍藻汙染治理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責任編輯:王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江蘇局「硬核」助力巢湖藍藻治理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江蘇局「硬核」助力巢湖藍藻治理 2020-05-01 04: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乘風破浪 一路同行 點讚2020年度總局重大新聞
    3月9日,江蘇局長江公司聯合合作方發揮大口徑藍藻處理深井施工技術優勢,實施巢湖沿岸藍藻臭味防控強化項目(二期)。在防疫一線,在生產經營現場,中煤地質人敢打硬仗,能打勝仗,書寫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6.煤航大數據中心順利建成
  • 納米技術治理巢湖:水中加點「白麵粉」藍藻變「泥土」
    昨天上午,巢湖岸邊開展了一場運用納米技術治理巢湖藍藻的實驗。現場抽出巢湖水放到大水池中,接著專家向水池裡倒進粉末狀納米材料。約一個半個小時後,墨綠色的巢湖水變成了土黃色。專家解釋,通過納米分解,把藍藻變成像泥土一樣的物質,然後經過沉澱,水就會變清澈。
  • 治理藍藻,我們準備好了嗎?
    太湖藍藻不僅在無錫引發了水危機,也引起太湖流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在東太湖蘇州水域,藍藻暴發還導致了大量魚類死亡。   太湖藍藻的暴發似乎只是一根引線。隨後,巢湖、滇池、長春等其他地區也不同程度地出現藍藻水華汙染。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的衛星監測發現,2007年6月中旬,巢湖西北部藍藻覆蓋範圍達280平方公裡,岸邊湖水大部分呈綠色,嚴重區域湖水呈粘稠狀。
  • 中煤地質總局與中非發展基金合作開發非洲礦產
    日前,中煤地質總局與中非發展基金有限公司籤署了《聯合開拓非洲煤炭等礦產資源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的籤訂將使中煤地質總局的專業技術優勢與中非發展在資本運作和投資上的優勢結合起來,並在非洲煤炭勘探和開發領域共享資源、互利共贏。
  • 合肥以戰時狀態 全面防控巢湖藍藻
    在高溫天氣和洪水等多重因素影響,巢湖藍藻快速生長,部分區段發生藍藻近岸堆積死亡發臭情況。8月6日上午,記者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當前,合肥以戰時狀態,全面打響巢湖藍藻防控攻堅戰,努力確保藍藻日產日清,防止近岸堆積,最大限度減輕對周邊市民生活的影響。
  • 藍藻水華治理—打撈能否控制藍藻生長?
    無錫水利 朱喜(13861812162 2570685487@qq.com)閱讀「學術論壇:(三)藍藻水華治理——打撈能否控制藍藻生長?」,原創 史小麗 Algae Hub 藻智匯 2019-10-19,很有感想。現對文中的部分觀點提出一些看法,與作者、編輯、讀者及關心治理湖泊特別是消除「三湖」(太湖巢湖滇池)藍藻爆發人士探討交流、共同提高。
  • 再過四年 巢湖向藍藻說「拜拜」
    2012年11月03日 05:07  稿源:中安在線-新安晚報   分享到:   到2016年,巢湖流域富營養化問題將基本解決——近日,省委省政府出臺的《生態強省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到了這一目標。
  • 安徽巢湖藍藻爆發 水面如潑綠漆
    受高溫天氣等因素影響,安徽合肥巢湖藍藻快速生長、腐臭味重。藍藻大規模爆發會引起水質惡化,嚴重時會耗盡水中氧氣導致魚類死亡。目前,合肥市已加大攔截、打撈、分離、治汙力度,最大限度減輕藍藻腐臭味對市民生活的影響。受高溫天氣等因素影響,安徽合肥巢湖藍藻快速生長、腐臭味重。
  • 巢湖東半湖出現藍藻聚集 威脅市民飲水安全
    中廣網北京7月1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1時25分報導,受高溫天氣以及開閘洩洪等因素影響,水質長期好於西半湖的巢湖東半湖水質下降為中度汙染,巢湖市飲水安全受到威脅。
  • 「水華」催生一個新產業 德林海讓藍藻治理不再難
    ⊙周健記者邵好○編輯邱江12年前,太湖突發「水華」事件,造成無錫全城自來水汙染,「藍藻」一詞就此進入公眾視野;12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水華災害」未再重現,藍藻治理產業從0到1、規模漸現;12年後的今天,藍藻治理行業的先行者已突出重圍,向科創板發起衝擊。自去年11月以來,已有超過150家公司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覆蓋科創板七大創新領域。
  •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轉型發展實錄:投身「三個地球」建設
    2018年12月28日,該局黨委書記、局長趙平在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上擲地有聲,交出了中煤地質人的答案:我們將以建設「透明地球」「數字地球」和「美麗地球」為戰略願景,即:以地質勘查技術為依託,全面加強地下空間探測,投身「透明地球」建設;以地災治理、環境修復技術為依託,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者,奉獻「美麗地球」建設;以地理信息技術為依託,全面打造地質信息化產業平臺,參與「數字地球」建設。
  • 安徽省就加強巢湖藍藻水華應急監測工作作出部署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有效監控巢湖藍藻水華情況,確保水質穩定改善和飲用水安全,近日,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於加強巢湖藍藻水華應急監測工作的通知》,就加強巢湖藍藻水華應急監測工作提出要求。《通知》指出,結合近幾年巢湖藍藻水華發生特點,從今年起,應急監測時間由每年的4月1日—10月31日延長為每年的3月15日—11月15日。
  • 藍藻水華治理——打撈能否控制藍藻生長?
    在太湖治理十年之際,多家媒體的密集報導,使太湖治理工作背負了空前的輿論壓力!但也在客觀上促成社會各界對「太湖水質」和「太湖藍藻」兩個層面的治理具有一定時滯性的共識。以目前打撈的效率和生物量來看,僅就打撈來治理太湖藍藻還遠遠不夠!同時,藍藻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也不是一兩個政府部門的事情,應多部門聯合協同作戰!
  • 全國多地爆發藍藻之謎:治理方法效果多一般
    入夏以來,國內部分地區的河流湖泊出現藍藻暴發的情況,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圖/CFP5月29日,無錫太湖藍藻全面暴發。6月11日,安徽巢湖藍藻暴發。6月24日,雲南滇池藍藻暴發。7月11日,20年未曾出現大規模藍藻汙染的武漢東湖也陷入了同樣的困局。隨後,蘇州、長春、南京等地相繼傳出藍藻暴發或者可能暴發的消息。
  • 煤礦治理對央企動刀中煤、國投下屬兩大礦被叫停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在煤炭行業迎來 「史上最嚴」安全大檢查的背景下,兩大央企——中煤能源 (601898,SH)和國投集團旗下兩大型煤礦,日前被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叫停
  • 今年巢湖未出現大面積水華現象
    至此,環巢湖生態示範區一期、二期項目建設總投資達到1036.98億元,規模之大,前所未有;治水之功,利在後人。伴隨環巢湖生態示範區建設,合肥市全面推行了「河長制」,環巢湖水環境治理初見成效。據市環保部門權威發布,今年以來巢湖未出現大面積水華現象,巢湖湖區藍藻水華面積、頻次及藍藻密度均低於往年同期水平。
  • 2020年,巢湖藍藻水華現象 將得到初步遏制
    2020年,巢湖藍藻水華現象 將得到初步遏制 2018-12-14 08:55:06   來源:市場星報
  • 科大團隊發現藍藻「天敵」尋找治藻新思路
    據江淮晨報報導 每年夏季,巢湖藍藻會進入快速生長期,當前,合肥全面打響巢湖藍藻防控攻堅戰。巢湖藍藻有何特性?為何如此難治理?它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在自然界中有沒有「天敵」?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叢照,「解密」巢湖藍藻。周叢照長期從事藍藻研究,現主要研究方向為藍藻水華的形成機制和幹預策略。
  • 科大團隊發現藍藻「天敵」 尋找治藻新思路
    據江淮晨報報導 每年夏季,巢湖藍藻會進入快速生長期,當前,合肥全面打響巢湖藍藻防控攻堅戰。巢湖藍藻有何特性?為何如此難治理?它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在自然界中有沒有「天敵」?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叢照,「解密」巢湖藍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