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
我們抗擊疫情
我們決戰脫貧攻堅
我們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我們總結「十三五」、規劃「十四五」
全局廣大幹部職工
團結一致、奮進一心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實現了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請為你心中的2020年度總局重大新聞
點讚吧^_^
1.「硬核」助力巢湖藍藻治理
3月9日,江蘇局長江公司聯合合作方發揮大口徑藍藻處理深井施工技術優勢,實施巢湖沿岸藍藻臭味防控強化項目(二期)。藍藻大規模爆發後引起水質惡化,被稱為「綠色牛皮癬」,公司實施的大口徑藍藻處理深井,不同於傳統打撈、藻水分離等藍藻處理工藝,可對藍藻施加0.5-0.7MPa壓力,迫使藍藻細胞內氣囊乾癟失去上浮能力,系目前國內外處理效率最高且無公害的先進技術,有力推進了「美麗中國」和「綠色長江經濟帶」建設。
2.急援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實驗室基礎建設
3月10日,應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公司指定委託,湖北局基礎公司為新建「中生武漢生物實驗室及生產車間標準化廠房建設項目」提供及時準確的地質基礎數據,助力新冠肺炎疫苗高效研製和規模化生產,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央企力量。
3.刷新大噸位套管「下送」紀錄
3月15日,由水文局承攬施工的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東礦投料孔工程,歷時8晝夜,將總重量535噸套管下至設計井深位置,下套管總重量創水文局建局以來單次下入管材重量之最。此項工程用於將煤礦生產的煤矸石回填至煤礦開採採空區,既能解決煤矸石地面堆積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也能有效防範採空區地面塌陷、地裂縫等人類活動造成的地質災害,是針對礦山開採全生命周期的一項綠色技術。
4.總局榮獲「2019年度甘肅省脫貧攻堅幫扶先進集體」稱號
4月24日,甘肅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下發《關於表彰2019年度全省脫貧攻堅幫扶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的決定》,總局榮獲「2019年度全省脫貧攻堅幫扶先進集體」稱號。2019年,總局黨委發揮專業優勢,創新幫扶方式,開展黨建、科技、產業、消費、教育和就業扶貧,圓滿超額完成2019年度《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責任書》確定各項量化指標,助力張家川縣提前一年實現脫貧摘帽。
5.戰疫復工大考 總局這樣答卷
2020年上半年疫情來襲,總局黨委毅然決然扛起央企責任,向在鄂企業撥付專用資金,通過專用帳戶向湖北疫情防控一線捐款,職工們四處奔走,積極募捐,千裡馳援。同時,全局各單位層層壓實責任,保證民生物資供應,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為生產防疫物資企業供應優質煤炭資源,開足馬力「鳴槍起跑」,全力以赴保持企業生產經營穩定運行。在防疫一線,在生產經營現場,中煤地質人敢打硬仗,能打勝仗,書寫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
6.煤航大數據中心順利建成
7月15日,我國行業領域規模最大、處理能力最強的大數據中心之一煤航大數據中心在西安建成。該中心可最大限度地整合計算機設施的計算資源、存儲資源和網絡資源,極大提升計算機設施的算力,三維模型構建和地質災害自動識別等項目的生產效率提高了數十倍。未來,大數據中心將充分挖掘數據潛能,發揮數據作用,盤活數據資產,實現數據增值,為國防、農業、煤炭、鐵路、林業、電力等千行百業提供服務。9月,被評為「2020數字西安建設優秀成果」暨入選「西安市大數據企業名錄」榜單。
7.中化局榮獲「中國鉀鹽鉀肥工業功勳企業」稱號
8月5日,中化局榮獲「中國鉀鹽鉀肥工業功勳企業」稱號。中化局一直深耕中國鉀鹽鉀肥工業建設與生產領域,在新疆庫車-莎車盆地鉀鹽調查、寮國鉀鹽勘查、塔裡木鉀鹽調查以及鉀鹽找礦新研究等方面成績驕人,尤其是開發建設的國家「七五」重點建設項目—青海鉀肥一期20萬噸工程,採用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鹽田水採機和光滷石、精鉀過濾設備。為提高我國鉀肥自給能力、推動鉀肥工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8.聲頻振動環保鑽機填補國內空白
8月12日,由二勘局集團自主研發、與江蘇局遠方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製造的4臺MGD-S50Ⅲ型全液壓聲頻振動環保鑽機順利通過驗收並投入使用。技術成果填補了國內50米聲頻振動鑽機研製領域的空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入選「煤炭科技成果轉化與先進技術」推廣項目目錄,研發團隊榮獲總局「科技創新一級團隊」稱號。
9.總局四成果入選「煤炭科技成果轉化與先進技術」推廣項目
9月7日,經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評審並發布,總局「MGD-S50II型全液壓聲頻震動環保鑽機」「智慧礦山安全生產大數據云服務系統」「晉陝蒙地區煤電化固廢處理、生態保護及減沉減災一體化技術」「一種土壤源熱泵與空氣源熱泵複合型熱泵系統」四項科技創新成果入選「煤炭科技成果轉化與先進技術」推廣項目目錄。
10.全國首個鹽穴空氣儲能項目打下「第一鑽」
9月23日,由江蘇局實施的「鹽穴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範項目鑽井工程」在常州市金壇區直溪鎮打下「第一鑽」。該項目是壓縮空氣儲能領域唯一國家示範項目,也是江蘇省重大項目。項目利用壓縮機將空氣吸收壓縮成高壓氣體,儲存於地下近千米鹽穴中供取用,經論證,安全無汙染,釋放出來的氣體,可以推動發電機發電。項目建成後將破解鹽穴資源閒置難題,對我國能源戰略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11.總局承攬的青海省木裡生態環境整治項目全面啟動
10月13日,總局一舉中標木裡礦區生態整治項目標段一,中標價近20億元。由於大開挖方式露天開採,木裡礦區生態環境問題嚴峻,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總局採用「一坑一策、渣土回填、邊坡穩定、水系連通、構建溼地、資源保護」綜合治理模式,啟動規模化、多專業、大兵團會戰,努力把聚乎更礦區以及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打造成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
12.「空天多源遙感影像質量自動檢查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中國測繪科學技術一等獎
10月28日,煤航集團自主研發的「空天多源遙感影像質量自動檢查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榮獲2020年測繪科學技術一等獎。該系統實現了信息化、自動化、可視化、規範化的質檢模式,為空天多源數據自動化質量檢查提供了先進手段,有效提高了質量檢查效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13.承攬蔚縣「土地整治+」項目工程
11月10日,一勘局承攬了蔚縣「土地整治+」第一批次施工項目,中標金額9.63億元,為一勘局單項中標金額中最大的建設項目。蔚縣與大同市廣靈縣接壤,是國家扶貧開發三合一重點縣,其借鑑廣靈縣經驗,以土地整治項目作為重要平臺和抓手,將盤活土地資源作為脫貧攻堅的戰略突破口。蔚縣「土地整治+」項目的實施就是打造地方經濟轉型、建設生態文明、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支撐。
14.全國首個煤礦智能化開採精準地質勘探研發中心成立
11月13日,勘查研究總院與華北科技學院、山西能源學院聯合日前成立全國首個煤礦智能化開採精準地質勘探研發中心。中心將以實現煤礦智能精準探測為主要目標,主要研究複雜地質條件下智能化開採煤系礦產資源精準評價,煤層、夾矸及頂底板精準探測識別技術研究,地質構造精準探測技術研究,礦井水精準探測與預測技術研究,地質大數據分析與智能地質預測模型研究等九個領域。
15.總局喜獲「十三五」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稱號
11月14日,在第十八屆中外企業文化峰會上,總局憑藉企業文化實踐落地方法和先進經驗,喜獲「十三五」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稱號。「十三五」以來,總局融入品牌提升文化價值,以典型引領構建榜樣文化,用紅色文化擦亮文明底色,先後榮獲「中央企業品牌故事大賽」最佳組織企業、「全國煤炭工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優秀企業」等稱號,多部作品獲中央企業優秀故事、「中國建設者」十大故事等獎項;3家單位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企業文化建設碩果纍纍。
16.中煤長江地質集團獲「雙百行動」專項評估A級
11月30日,中煤長江地質集團獲得「雙百行動」三項制度改革評估A級。2018年以來,集團重點圍繞「五突破一加強」,加快推進各項改革舉措,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組織機構實質性運行;部分企業實施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調整組織架構,強化企業運營;以業績貢獻為導向,加大對經營者薪酬激勵力度,確保「雙百行動」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17.掀起學宣貫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後,全局上下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五中全會精神的熱潮,廣大黨員幹部職工採用個人自學與集中研討、舉辦讀書班與專家輔導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突出主題、精準解讀,瞄準問題、深入交流,學深悟透做實全會精神,進一步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為總局「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18.「雪如意」邊坡生態修復工程初顯綠意
12月19日,張家口市崇禮區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盛裝亮相。由水文局勘查院承擔的「奧運級別」的大型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如意大道兩側山體支護區邊坡生態修復項目在山體支護區邊坡生態修復中注重與「綠色奧運」理念相結合,採用先進的邊坡主動防護系統,抑制淺表層巖土體的變形移動或運動,有效緩解各種自然營力對坡面的侵蝕作用,打造符合奧運標準精品工程。
19.承攬赤壁市農村生活汙水處理EPC總承包項目
12月22日,湖北局承攬1.64億元赤壁市農村生活汙水處理EPC總承包項目。該項目是總局系統中標的史上最大汙水治理項目,將實施赤壁市34個自然行政村351個組的生活汙水綜合治理,總服務人口約58137人。項目採用先進的汙水治理工藝,通過389個汙水處理站和汙水收集管網的設計、建設,極大改善當地人居環境,推進市美麗鄉村建設。
20.總局榮獲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
12月27日,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發布會在京隆重召開,總局作為煤炭行業唯一一家企業成功摘得「中國工業大獎」桂冠。中國工業大獎被譽為中國工業的「奧斯卡」。近年來,總局能源礦產與戰略礦產資源勘查成果豐碩,新型清潔能源資源勘查開發取得突破,新發現煤田26個,實現中深層地熱「取熱不取水」關鍵技術的突破;大力發展地理信息產業,航空測繪打破技術壟斷,有效保障礦山安全生產,地災治理與環境工程技術國內領先。
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
地質與生態文明建設企業集團
原標題:《乘風破浪 一路同行 點讚2020年度總局重大新聞》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