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卡門》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梅裡美創作的中篇小說。這個中篇小說裡面,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吉普賽姑娘的愛情故事。
在看到《卡門》之後,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簡愛》。
我想起了女主所說的一句話,「你難道認為,我會留下來甘願做一個對你來說無足輕重的人?你以為我是一架機器?——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能夠容忍別人把一口麵包從我嘴裡搶走,把一滴生命之水從我杯子裡潑掉?你以為,我窮,低賤,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
我佩服這個吉普賽姑娘,她像一朵嬌豔欲滴的玫瑰,卻為了愛情不屈服,為了自由要堅守。最後死在了愛人的槍口底下。
敘述手法——以我的視角經歷故事,講述故事
「我」用倒敘的手法講述這個故事。
在故事的創作中,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以一個旅客的視角傾聽故事,同時真實地講了出來。
故事開始,「我」遊歷山水,然後碰見一個強盜,與強盜同行。故事一開始情節非常的緊張,因為作者在在西班牙遇見了一個假裝不是強盜的強盜。直到後來,當我證實之後,我的嚮導連夜逃離,建議「我」舉報。
可是我當時很猶豫。雖然我覺得我的嚮導在維護法律秩序,但是我卻不想要把他給拋出去,因為一旦供出他,就會讓他置於惡棍的報復之下。這也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手法之一,正是因為「我」的善良,才使得最後強盜羅姆跟「我」講述他的故事。
緊接著以「我」為主線,又遇見了另外一個主人公。那就是女主吉普賽姑娘——卡門小姐。
她穿著一條小短裙,露出白絲襪,襪子破了不止一個洞呢。腳上穿著一雙精緻的摩洛哥紅鞋,繫著火紅的鞋帶,十分引人注目。她故意把披肩頭紗撥到身後,露出她的肩膀和無袖寬內衣上的金合歡花。她的嘴角還銜著一朵金合歡花,只見她扭著臀部走來,活像一匹科爾多瓦小母馬。
細緻地描寫了一個熾熱的姑娘的靈動形象,從下到上,無疑,這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外貌。
後來通過「我」和羅姆的聊天中,以第一人稱的視角了解到了卡門和羅姆之間的關係。
「我」既是故事的參與者,也是故事的傾聽者,全文娓娓道來,以倒敘的方式展開故事。
卡門的愛情觀——要自由不要強迫,要現在不要過去
我最喜歡說的是,我不願意被別人指使,我寧願選擇自由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小心別把我逼急了,把我惹惱了。
在故事中卡門是一個追求自由的女子。面對羅姆的追求,她前期表態不明,曖昧調戲,直到羅姆真正地淪陷的時候,她卻出奇地說出這番話——
她又開始告訴羅姆,她寧願讓羅姆殺了她,也不願意承認自己還愛著他的事實。她不想說謊。他覺得結束了就是結束了。
卡門玩轉著所有仰慕著她的人,利用他們進行貿易往來。小說中有幾處是表達不清的,例如,卡門做了那麼多樁黑暗的生意,為什麼還是一直執著地去做?
我覺得,這個理不清的事實恰恰可以說明,卡門就是這樣的一個姑娘,做什麼事情都是沒有明確的指向的,目的性不強,比較隨性自我。
這與她的愛情觀也是極其吻合的。對於愛情,她說了不愛就不愛,就算曾經的愛人拿著槍,指著她,她也不愛,這是一種骨子裡的勇氣。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的愛情觀哪有這麼瀟灑?
現在的婚姻,遇到一個家暴男,想報警都在害怕男方會不會事後報復,秋後算帳。
分手了,不愛了,我們一般也是委婉地發好人卡——你很好,只是我們不合適。
但是,卡門就不一樣,分手了就是分手了,不愛了就是不愛了,直截了當,堅定不移。這個嬌弱的女子背後的為愛而死的堅定令人敬佩。面對男友的槍,也毫不示弱,為自己的心尋找生命存在的意義。
現代的女性的愛情——合適就好,真的嗎?
在現代女性的眼中,合適就好並不是不存在,但是大多數存在於焦慮的大齡女性當中。想著不能夠孤獨終老,但是又找不到讓自己心動的人,於是就選擇了合適就好。
但是,大多數的年輕女性,逐漸向不婚主義靠攏。
微博上曾經有一個熱搜問題,你為什麼不想結婚,答案千奇百怪,但是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太累!
結婚前,心累找對象,身累照顧對象;結婚後,心累維持家庭關係,身累要養兩個人。
現代女性的價值觀,與2019年上映的《小婦人》中的喬一樣,拒絕追求自己的人,可是到最後還是向現實低頭,理由就是——我太孤單了。可見,理想主義在現實主義中還是要退讓的,畢竟,我們生活在現實世界當中。
確實,婚姻是生活中的水仙花,兼有裝飾的作用,如果不能忍受無依無靠,孤獨終老,就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婚姻愛情觀。
《卡門》這本書的結局過於理想主義,因為卡門為了愛情選擇死亡,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會這樣做,也不應該這樣做。
我們在欽佩卡門的勇敢精神的同時,應該審視這個角色所帶來的深層次的思考,不一昧地崇拜,不一昧地追隨。
後記
婚姻和愛情的選擇,都是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的,不要輕易為自己設限。
也許,你只是沒有等到剛剛好而已,天花板還是可以再往上挪一挪的。
文|果子,歡迎點讚,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