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交通集團6日凌晨通報稱,專家組判斷,虎門大橋5日發生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並認為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6日凌晨,記者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實時監控畫面看到,大橋仍有肉眼可見的輕微振動。
另據新京報,截至6日上午11時,渦振仍未停止。
虎門大橋是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跨海大橋,位於珠江口獅子洋上,於1997年建成通車。虎門大橋車流量大,常處於飽和狀態。
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稱,5月5日下午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管理部門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了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了研判。
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的主要原因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梁渦振現象。
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說,大跨徑懸索橋在較低風速下存在渦振現象,振動幅度較小不易察覺,僅在特殊條件下會產生較大振幅,不影響橋梁結構安全,會影響行車體驗感、舒適性,易誘發交通安全事故。
目前,虎門大橋管養單位已緊急開始對大橋進行全面檢查檢測,大橋繼續施行雙向封閉。交通運輸部已組建專家工作組到現場指導。
虎門大橋橋面異常抖動
渦振背後是一種「卡門渦街效應」
什麼是卡門渦街效應?
「卡門渦街效應」由錢學森、郭永懷、錢偉長等人的老師、美籍匈牙利裔流體力學大師馮·卡門發現,用於描述空氣等流體通過物體後出現渦旋脫落。這些漩渦脫落的頻率會橋梁的固有頻率形成共振。
橋梁渦振的一大特點是「限幅」,也就是隨著風力的增加,振動也只會限制在一個鎖定的區間內,不會像塔科馬大橋顫振一樣越演越烈,短期內相對安全可控,長期需保持監測。
卡門渦街發現者
馮·卡門(Theodore von Kármán 1881~1963)
1881年5月11日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
1963年5月6日卒於德國亞琛
美籍匈牙利力學家
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美國華盛頓州的Tacoma Narrow橋,於1940年7月建成,全長:1810.2米,最大跨度:853.4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懸索大橋。1940年11月7日在42英裡/小時(相當於20m/s)風速的作用下,導致橋面折斷墜落到峽谷中。大家來看看發生了什麼吧。
Question
Tacoma Narrow橋的橋面是水平的,風也是水平吹過來的,為什麼會發生上述扭轉的擺動,導致最後橋的坍塌呢?
Answer
由於在風的作用下產生的卡門渦街,渦作用以後使得橋面周期性出現上下的作用力。
如上圖所示,把橋作為一個橫斷面,風沿著水平方向吹過來,為什麼卻出現了扭轉擺動的情況?實際上,這是由於在橋面的上流線經過的過程中橫斷面上邊產生了一個渦,這個渦離開以後,另一邊又產生了一個渦,這些渦上下交替出現,使得橋不斷的擺動,並且擺的幅度越來越大,當和橋的共振頻率、扭轉頻率一致時,橋就會出現扭轉擺動的情況。這就是著名的卡門渦街。
卡門渦街定義
https://dwz.cn/g4wDeN6C
卡門渦街是流體力學中重要的現象,在自然界中常可遇到。在一定條件下的定常來流繞過某些物體時,物體兩側會周期性地脫落出旋轉方向相反排列規則的雙列線渦,經過非線性作用後,形成卡門渦街,如水流過橋墩,風吹過高層樓廈、電視塔捆囪、電線等都部會形成卡門渦街。卡門渦街的圖片十分漂亮,有時可當作為藝術品來欣賞。
1
舉個例子,下圖一個軸對稱的圓形物體受到風的作用,如果風的速度小於某個值,它的流線如下圖(a)所示;隨著流速的增大在它的尾部出現了一個氣流的渦旋(如下圖(b)),這個渦旋會脫落,每次脫落的時候它都會交替的出現,尾部的渦在脫落的過程造成的負壓力出現周期性的變化,最後出現下圖(d)(e)的情況。
https://dwz.cn/C3l0ZeXQ
其實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就能觀察到卡門渦街,只需要一個吹風機和一個小紙條就能夠做到(詳細演示可見視頻),步驟如下:
首先,把小紙條在無風處豎直放置,觀察到紙片是靜止的。
然後,將吹風機調至低風速檔,將紙片放在吹風機下面,風從紙片正上方往下吹,先將紙片放離吹風口遠一點的位置,紙片還是基本靜止的;慢慢靠近風口,由於實驗存在誤差,紙片會有一點微小的擺動,但是紙片的振幅不會太大。由此可以觀察到當風速比較低時,紙片基本上還是靜止的。
最後,把吹風機打到高風速擋,這個時候可以觀察到紙片中部振幅波動大,後頭尾巴會明顯擺出,這也就是卡門渦街。
如圖衛星拍攝到的大氣中的卡門渦街
https://dwz.cn/ii2UWf8l
來源:新華社、中國物理學會期刊網、澎湃新聞
標星+置頂廈門日報
一秒找到日報君▼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