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大橋今早還在抖!卡門渦街是什麼?

2021-01-17 騰訊網

廣東省交通集團6日凌晨通報稱,專家組判斷,虎門大橋5日發生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並認為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6日凌晨,記者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實時監控畫面看到,大橋仍有肉眼可見的輕微振動。

另據新京報,截至6日上午11時,渦振仍未停止。

虎門大橋是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跨海大橋,位於珠江口獅子洋上,於1997年建成通車。虎門大橋車流量大,常處於飽和狀態。

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稱,5月5日下午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管理部門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了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了研判。

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的主要原因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梁渦振現象。

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說,大跨徑懸索橋在較低風速下存在渦振現象,振動幅度較小不易察覺,僅在特殊條件下會產生較大振幅,不影響橋梁結構安全,會影響行車體驗感、舒適性,易誘發交通安全事故

目前,虎門大橋管養單位已緊急開始對大橋進行全面檢查檢測,大橋繼續施行雙向封閉。交通運輸部已組建專家工作組到現場指導。

虎門大橋橋面異常抖動

渦振背後是一種「卡門渦街效應」

什麼是卡門渦街效應?

「卡門渦街效應」由錢學森、郭永懷、錢偉長等人的老師、美籍匈牙利裔流體力學大師馮·卡門發現,用於描述空氣等流體通過物體後出現渦旋脫落。這些漩渦脫落的頻率會橋梁的固有頻率形成共振。

橋梁渦振的一大特點是「限幅」,也就是隨著風力的增加,振動也只會限制在一個鎖定的區間內,不會像塔科馬大橋顫振一樣越演越烈,短期內相對安全可控,長期需保持監測。

卡門渦街發現者

馮·卡門(Theodore von Kármán 1881~1963)

1881年5月11日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

1963年5月6日卒於德國亞琛

美籍匈牙利力學家

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美國華盛頓州的Tacoma Narrow橋,於1940年7月建成,全長:1810.2米,最大跨度:853.4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懸索大橋。1940年11月7日在42英裡/小時(相當於20m/s)風速的作用下,導致橋面折斷墜落到峽谷中。大家來看看發生了什麼吧。

Question

Tacoma Narrow橋的橋面是水平的,風也是水平吹過來的,為什麼會發生上述扭轉的擺動,導致最後橋的坍塌呢?

Answer

由於在風的作用下產生的卡門渦街,渦作用以後使得橋面周期性出現上下的作用力。

如上圖所示,把橋作為一個橫斷面,風沿著水平方向吹過來,為什麼卻出現了扭轉擺動的情況?實際上,這是由於在橋面的上流線經過的過程中橫斷面上邊產生了一個渦,這個渦離開以後,另一邊又產生了一個渦,這些渦上下交替出現,使得橋不斷的擺動,並且擺的幅度越來越大,當和橋的共振頻率、扭轉頻率一致時,橋就會出現扭轉擺動的情況。這就是著名的卡門渦街。

卡門渦街定義

https://dwz.cn/g4wDeN6C

卡門渦街是流體力學中重要的現象,在自然界中常可遇到。在一定條件下的定常來流繞過某些物體時,物體兩側會周期性地脫落出旋轉方向相反排列規則的雙列線渦,經過非線性作用後,形成卡門渦街,如水流過橋墩,風吹過高層樓廈、電視塔捆囪、電線等都部會形成卡門渦街。卡門渦街的圖片十分漂亮,有時可當作為藝術品來欣賞。

1

舉個例子,下圖一個軸對稱的圓形物體受到風的作用,如果風的速度小於某個值,它的流線如下圖(a)所示;隨著流速的增大在它的尾部出現了一個氣流的渦旋(如下圖(b)),這個渦旋會脫落,每次脫落的時候它都會交替的出現,尾部的渦在脫落的過程造成的負壓力出現周期性的變化,最後出現下圖(d)(e)的情況。

https://dwz.cn/C3l0ZeXQ

其實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就能觀察到卡門渦街,只需要一個吹風機和一個小紙條就能夠做到(詳細演示可見視頻),步驟如下:

首先,把小紙條在無風處豎直放置,觀察到紙片是靜止的。

然後,將吹風機調至低風速檔,將紙片放在吹風機下面,風從紙片正上方往下吹,先將紙片放離吹風口遠一點的位置,紙片還是基本靜止的;慢慢靠近風口,由於實驗存在誤差,紙片會有一點微小的擺動,但是紙片的振幅不會太大。由此可以觀察到當風速比較低時,紙片基本上還是靜止的。

最後,把吹風機打到高風速擋,這個時候可以觀察到紙片中部振幅波動大,後頭尾巴會明顯擺出,這也就是卡門渦街。

如圖衛星拍攝到的大氣中的卡門渦街

https://dwz.cn/ii2UWf8l

來源:新華社、中國物理學會期刊網、澎湃新聞

標星+置頂廈門日報

一秒找到日報君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相關焦點

  • 硬核科普:是什麼導致了虎門大橋振動,卡門渦街?
    據廣東省公安廳交管局的消息,2020年5月5日下午3點30分左右,由於風速大,虎門大橋出現搖晃,為確保安全,虎門大橋現已封橋,不能通行。目前,大量車輛湧入虎門威遠,虎門交警已調派大量警力在現場指揮疏導交通,分流車輛向莞佛高速、沿江高速行駛。
  • 卡門渦街是什麼?80年前震塌塔科馬大橋,如今讓虎門大橋多次抖動
    5月5日下午至6日中午,長達20個小時的時間裡,廣東省虎門大橋多次發生抖動。雖然沒有達到搖搖欲墜的程度,但不合常理的抖動還是讓不少人擔驚受怕。虎門大橋位於珠江獅子洋之上,是一座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跨海大橋。虎門大橋於1992年動工建設,1997年6月9日建成通車。
  • 虎門大橋抖動,應是卡門渦街惹的禍!
    據廣東省公安廳交管局的消息,2020年5月5日下午3點30分左右,由於風速大,虎門大橋出現搖晃,為確保安全,虎門大橋現已封橋,不能通行。 目前,大量車輛湧入虎門威遠,虎門交警已調派大量警力在現場指揮疏導交通,分流車輛向莞佛高速、沿江高速行駛。 網友拍攝視頻
  • 從虎門大橋渦振到「卡門渦街」與塔科馬海峽大橋
    近日,我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大型懸索橋「虎門大橋」異常抖動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嗯,「卡門渦街」就是以錢學森導師馮·卡門名字命名的、流體力學中一種重要的現象。在馮·卡門的自傳中,關於「卡門渦街」的發現,他是這樣描述的:首先我假設水經過圓柱體時一分為二,一股從上邊流過,一股從下邊流過,生成渦,經過圓柱體後脫落成為兩個尾流,一個從上面流出,一個從下面流出。
  • 虎門大橋的「渦振」是什麼?為什麼會持續抖動?
    昨天虎門大橋上了熱搜,大橋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到,橋面猶如小編隔離後長出的肉肉肚皮般一起一伏,十分規律。  等等,大橋都抖成這個樣子了,會塌嗎?  仔細一想,虎門大橋連前年的「風王」颱風山竹都扛過去了,這也不是啥厲害的風,咋就抖得這麼明顯?  以及,好奇一問:在上面開車是種什麼體驗?
  • 讓虎門大橋持續抖動的渦振到底是什麼鬼?
    仔細一想,虎門大橋連前年的「風王」颱風山竹都扛過去了,這也不是啥厲害的風,咋就抖得這麼明顯?以及,好奇一問:在上面開車是種什麼體驗?帶著以上疑問,小工扒拉著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決定今晚加更一篇,來給大家捋一捋,虎門大橋究竟咋回事。
  • 卡門渦街
    當流體流經一個物體的時候可以形成卡門渦街,這種旋渦可能會引起物體的振動。
  • 虎門大橋兩次晃動是什麼原因導致?美國大橋曾因這個效應晃到斷裂
    前幾天廣東虎門大橋晃動的消息登上了中國各大社交媒體的熱搜榜,從網絡上流傳的視頻中我們確實能夠看到虎門大橋出現了肉眼可見的晃動。事情還沒過多久,虎門大橋發生了第二次晃動,它也成功再次登上了熱搜榜。很多網友表示看著視頻都覺得很可怕,很難想像當時在大橋上的人是什麼感受。
  • 虎門大橋抖動與美國大橋坍塌原因一致,是這兩個因素
    5月5日,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事後專家第一時間前往調研研判,認為在橋邊新裝的水馬改變了大橋的空氣力學特性,使得大橋在特定風力下產生的卡門渦街,脫落渦施加於橋面力的頻率與大橋的共振頻率一致,使橋發生共振,導致大橋上下抖動。
  • 李永樂老師揭秘:虎門大橋渦振與錢學森老師有什麼關係?照片曝光
    >小編的話:5月5日,「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登上熱搜,部分專家認為:「對虎門大橋進行維護時安裝了水馬,影響了風的運動,才讓大橋發生了渦振。」100年前,著名空氣動力學家、錢學森的導師馮.卡門發現了流體通過阻流體時,會形成交替漩渦的現象,稱為「卡門渦街」,「卡門渦街」激發阻流體的振動,這就是渦振。渦振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人們利用渦振可以製造風弦琴、流速計,但是持續強烈的渦振也會影響建築物安全,例如1940年,美國「塔科馬大橋」經過4個月的渦振之後,大橋發生顫振並最終倒塌!
  • 渦振到底是什麼?怎麼會讓虎門大橋發生波浪式振動?
    渦振到底是什麼?又是怎樣使虎門大橋產生波浪式振動的?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從流體的角度來分析,任何非流線型物體,在一定的恆定流速下,都會在物體兩側交替地產生脫離結構物表面的旋渦。相似的有卡門渦街效應。
  • 怎樣使虎門大橋產生波浪式振動的?
    渦振到底是什麼?又是怎樣使虎門大橋產生波浪式振動的?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什麼是渦振 從流體的角度來分析,任何非流線型物體,在一定的恆定流速下,都會在物體兩側交替地產生脫離結構物表面的旋渦。相似的有卡門渦街效應。 卡門渦街原理圖 比如在水流中插一根木樁,在特定條件下木樁下遊的兩側,會產生兩道非對稱排列的旋渦。
  • 流體力學解釋虎門大橋的震動
    卡門渦街是流體力學中重要的現象,在自然界中常可遇到,在一定條件下的定常來流繞過某些物體時,物體兩側會周期性地脫落出旋轉方向相反、排列規則的雙列線渦,經過非線性作用後,形成卡門渦街。如水流過橋墩,風吹過高塔、煙囪、電線等都會形成卡門渦街。
  • 虎門大橋發生劇烈晃動,是因為天氣原因嗎?真正的罪魁禍首是它
    01虎門大橋為何會發生劇烈晃動?其中,虎門大橋作為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苑市虎門鎮的一座跨海大橋,位於珠江口獅子洋至上,1997年建成通車至今,常年居於飽和狀態,成為兩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並且始終都在平穩運行。
  • 利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還原虎門大橋為何抖動?
    虎門大橋抖動發生背景2020年5月5日,網友爆料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從拍攝的視頻來看大橋的橋面在大風影響下像波浪一樣起伏不定,隨後大橋被關閉。解釋大橋為什麼會抖動呢?早在1940年,著名的塔科馬大橋就以親身經歷給我們展示了這種抖動的原因,具體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而當時的設計者萊昂·莫伊塞夫的職業生涯也走到了盡頭。利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還原虎門大橋為何抖動?
  • 虎門大橋因劇烈晃動而封閉?是因為天氣影響還是……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引發熱議。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小編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卡門渦街現象,罪魁禍首很有可能就是橋梁維護中安放的這一排水馬,一種用於分割路面或形成阻擋的塑制殼體障礙物。
  • 廣東虎門大橋晃動是什麼原理?美國塔科馬大橋曾被微風摧毀
    5月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各大平臺均熱議。官方回應:虎門大橋晃動原因:受主橋風速大影響產生渦振。據風力數據,發現虎門大橋站15-17時基本都有6-7級大風維持。一般瞬時風6-7級比較常見,持續兩個小時,還是比較少見的。
  • 虎門大橋異常振動背後的原理:什麼是渦振和顫振?
    5月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的搖晃引發熱議。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橋梁專家稱:本次橋梁振動屬於「渦振」現象,渦振是渦激振動的簡稱。是由於流體經過障礙物後的渦流周期性脫落而引發的橋梁共振現象。
  • 科普「卡門渦街」後,東莞理工學院校長有了新想法
    5月5日,虎門大橋發生振動牽動公眾的心,經專家初步判斷,振動主要原因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梁渦振現象。
  • 你好,卡門渦街
    大家了解卡門渦街了嗎?小編今天將與大家一起走進馬宏偉教授的課堂一起來認識卡門渦街。美國華盛頓州的Tacoma Narrow橋,於1940年7月建成,全長1810.2米,最大跨度:853.4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懸索大橋。1940年11月7日,在42英裡/小時(相當於20m/s)風速的作用下,導致橋面折斷墜落到峽谷中。大家來看看發生了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