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作為人類生存發展的根本所需,將會直接反應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增長,衣食住行均迎來巨大改變,其中「行」更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為刺激經濟增長的根本原因。我國作為國土總面積排名世界第三的國家,擁有複雜的地形,因此,想要發展交通,橋梁成為解決地形因素的根本措施。
01虎門大橋為何會發生劇烈晃動?
其中,虎門大橋作為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苑市虎門鎮的一座跨海大橋,位於珠江口獅子洋至上,1997年建成通車至今,常年居於飽和狀態,成為兩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並且始終都在平穩運行。然而,在五五開黑節前後,虎門大橋突然出現劇烈晃動,即使是在6號,依然存在肉眼可見的晃動,為保證人民群眾安全,當地政府立刻進行封停,並成立專業小組調查原因,最後解釋為天氣原因,但真的這麼簡單嗎?
02罪魁禍首並非「天氣」,而是它!
經過相關調查發現,本次晃動的原因確實是因為天氣,但天氣並不是罪魁禍首,畢竟通車幾十年來,惡劣天氣還是有不少的,而真正的罪魁禍首其實是位於虎門大橋上的水馬。
在進行具體解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水馬。水馬,學名叫做灌水式活動隔(護)欄,是一種用來分割路面或者是形成道路障礙物的塑料殼體物質,經常出現在高速公路等道路上。形狀通常表現為上小下大,上方有空可以注水增重,相對而言攜帶方便,在交通事故處理中作用尤為明顯。
03什麼是卡門漩渦現象?
在了解完水馬後我們回歸到最近虎門大橋晃動的原因。據悉,由於水馬的存在形成了典型的卡門渦街現象,從而導致橋體晃動。
卡門漩渦現象是由錢學森等著名科學家的導師馮·卡門所發現的。卡門渦街現象全稱為馮卡門漩渦,是一種重要的流體力學現象。卡門渦街現象的產生是在一定條件下的定常來流繞過某些物體時,物體兩側會周期性地脫落出旋轉方向相反、排列規則的雙列線渦,而由於非線性作用,會形成「馮卡門漩渦」。這種現象一旦在橋體中形成,常表現為橋體晃動,嚴重會導致橋體坍塌。歷史上就曾由於卡門渦街現象導致橋梁坍塌,進而造成大量傷亡。而在此次事件中,水馬就成為了卡門渦街產生的介質。
不過由於當地政府的及時發現並採取了有效措施,並未產生實質性傷亡。雖然這次沒有產生傷亡,但並不排除以後,這同時也暴露出了我國在基建中的一定缺陷,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在相關建築維護上的缺陷。
04中國身為「基建狂魔」,在後期維護上是否存在不足?
作為世界「基建狂魔」,在建築技術上絕對毋庸置疑。並且自卡門渦街現象提出後,世界各國都要求在所有橋梁投入使用前,都必須要經過相關測試,確保橋體建造工程質量。而且相關資料也顯示,虎門大橋在投入使用前已經做了相關測試並順利通過,因此不存在建造質量不過關的原因。其實橋體是晃動而不是直接坍塌也表明了虎門大橋建造時的橋體質量。
但在維護上,確實存在不足,缺乏專業性,或者說是在使用中。否則相關部門也不會將水馬放置於虎門大橋而導致橋體晃動了。這也表明,在今後的發展建設中,我國不僅要注重建造,更要注重使用和維護,確保包括橋梁在內的所有設施的使用壽命,發揮利益最大化。同時,也對各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學科交叉趨勢日益增強,專業性要求更高的情況下,要求每個人不能只了解相關本職工作直接相關知識,更要學會觸類旁通,了解其他間接性相關知識。
05總結
其實本次事件從群眾的反應程度來看,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因為從虎門大橋晃動事件群眾的反應程度來看,群眾的安危意識越來越高,網絡的發展使得我們能夠及時了解到相關信息,並對其發表一定見解。而在一系列見解中,客觀化越來越明顯,科學性越來越強,人民群眾平均文化水平越來越高。這些都證明了我國教育層面所取得的成功。並且本次事件也對我們提出了意見,引起人們的警戒,使我們不再沉浸在「基建狂魔」稱號中,而是繼續砥礪前行,日益完善和提高相關能力,讓我們在未來的道路中更為平穩踏實地前行。
對此,你有著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想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