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各位朋友們來到 星石空間站,本次星際知識之旅將和您一起來了普通球粒隕石。
有朋友私下問過:「普通球粒隕石是不是非常普通,沒有太高價值呢?」其實是不是的,那讓小編帶您具體深入了解一下吧!
1.1【普通球粒隕石】
是一種常見的隕石類別。它是目前發現隕石中為數最多,在收集降落的隕石中佔79.9% 。
依據其總鐵含量將其劃分為H群、L群及LL群三大化學群,是根據球粒隕石的總體化學、同位素組成、球粒大小及氧化態相區別。
普通球粒隕石中H群、L群及LL群分別佔42.8%、47.4%和9.8% 。對我國653塊南極格羅夫山普通球粒隕石分類結果的統計表明,H群、L群、LL群分別佔31.7%、64.2%和4.1% 。
1.2 【化學組成】
對普通球粒隕石,H群—L群—LL群順序,FeO含量增高,金屬鐵含量降低。根據球粒隕石全巖化學全分析結果(總Fe和FeO含量)及Fe、Co、Ni的含量可初步判斷球粒隕石的化學群,具體參考值見下表:
那麼小編在分別給朋友們介紹下三種類群的隕石
2.1【L群球粒隕石】
L球粒隕石,又稱低鐵群球粒隕石。是一種普通球粒隕石,是第二常見的隕石。在普通球粒隕石中,L球粒隕石大約佔47%。
此類隕石含鐵量較低,佔其重量的20-25% 。
「L」代表:低鐵含量(英語:Low iron abundance),與H球粒隕石相對。約有4-10%的鎳-鐵為自由金屬,因此這些隕石也具有磁性,但不及H球粒隕石強。
L球粒隕石中含有最多的礦物為橄欖石和紫蘇輝石(斜方輝石的一種),還有磁鐵礦和鎳-鐵金屬。
超過60%屬於球粒隕石巖石學分類中的第6型,暗示母天體具有足夠巨大,直徑大於100千米,來產生較強的加熱。
與其它球粒隕石相比,很大比例的L球粒隕石曾經過嚴重的衝擊作用。天文學家認為母天體曾經歷毀滅性的撞擊。放射學定年指出該事件發生於約5億年前。這類隕石的母天體目前仍未找到,但愛神星、花神星或整個花神星族也有可能。
因為愛神星與L球粒隕石的光譜相似。花神星族的環境證據則包括:
1、花神星族被認為形成於10億至5億年前;
2、它處於小行星帶上一個容易將隕石送到地球的軌道。
3、該族小行星由S型小行星組成,其成分與球粒隕石相似;
4、花神星族母天體花神星直徑大於100千米。
2.2【H群球粒隕石】
H群球粒隕石,又稱高鐵群球粒隕石。是一種普通球粒隕石,是最常見的一種隕石。
從前,H球粒隕石曾以其主要礦物而被稱為「古銅輝石球粒隕石」或「橄欖石古銅輝石球粒隕石」,但今已不用。在普通球粒隕石中,H群球粒隕石佔46%,在整個球粒隕石類別中則佔44%。
與其他的普通球粒隕石相比較,此類隕石含鐵量較高,佔總重量的25-31%。
「H」代表高鐵含量(英語:High iron abundance),這些鐵大半呈自由狀態,因此儘管H球粒隕石具有石質的外貌,它具有高磁性。
這類隕石其中一個可能的母天體是S型小行星韶神星,或婚神星與虹神星(但可能性較低)。一般認為,韶神星受撞擊後產生了一些近地小行星,這些近地小行星再受到其它撞擊,產生的碎片與地球軌道相交,進入大氣層,成為了這些隕石,而非直接源自韶神星。H球粒隕石與IIE鐵隕石具有非常相似的微量元素豐度與氧同位素比例,使人相信它們來自同一母天體。
H群球粒隕石中最豐富的礦物為古銅輝石(斜方輝石的一種)與橄欖石。
大部分H球粒隕石都經過嚴重的蝕變,超過40%的H球粒隕石屬於球粒隕石中的巖石學第5型,其餘為第4型或第6型。只有約2.5%為未有太大變異的巖石學第3型。
2.2【LL群球粒隕石】
LL群球粒隕石, 又稱:低鐵低金屬群球粒隕石。是普通球粒隕石中佔的比例最小的一個族群,大約佔已發現的球粒隕石的10-11%,目前所有發現的隕石的8-9%。
「LL」表示:低鐵(總含量)和低金屬,其鐵元素總含量約為19-22%,金屬鐵約為0.3-3% ,表示多數的鐵元素都是以氧化鐵(FeO)的形式存在於矽酸鹽內;橄欖石中包含26-32摩爾百分比的鐵橄欖石(Fa)。含量最豐富的礦物是紫蘇輝石和橄欖石。其它的礦物包括:鐵-鎳金屬、隕硫鐵(FeS)、長石、鉻鐵礦、和磷酸鹽等等
那麼普通球粒隕石不普通之處又在哪裡呢?我們繼續看一下!
隕石真正價值在於科研價值!
3.【幾顆普通球粒隕石的Re-Os同位素組成及對行星演化的指示意義的研究】
本次普通球粒隕石科普內容就和您分享到這裡,歡迎您在下方評論區發表您的寶貴意見和觀點。更多內容小編將持續為您更新,感謝朋友們的支持!
(小編原創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