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是13個能夠讓你的設備聽起來更好聽且能讓它們物盡其用的實用方法,這些方法之中有很多都是專業人士所使用的小技巧。
更棒的是,其中的一些方法還不需要花費你一分錢。
1.用低增益來將多餘的聲音清除掉。
許多電子管功放都有兩個輸入:一個用於高增益,一個用於低增益。專業人士都知道,插入低增益輸入能夠將拾音器比較肥厚的聲音去掉,並且能讓你的音色聽起來更加甜美。
2.調整拾音器的高度。
相當多的吉他手從來不調整他們的拾音器的高度。實際上,如何調整拾音器在吉他上的位置應該是一項我們需要好好學習的技能。在網上找一些這類的教學視頻或者去跟專業人士取取經,然後自己動手去實操。調整拾音器高度這種事一定要自己動手,因為除了你自己,沒有能幫你找到最適合你自己的高度的吉他老師,你需要不斷地彈奏,調整,再彈奏,再調整,直到找到那個最佳位置為止。當你通過自己的不斷實驗找到了那個最佳的位置,你自己也會非常有成就感。
3.替換前級電子管。
如果你的功放是電子管的,那麼你可以通過更換電子管來得到你想要的音色。想要降低功放的增益?試著把12AX7 換成5751,或者換成經典的「tweed」功放所使用的12AY7,再或者將你的12AX7 換成RCA的(非常受歡迎的聲音), Mullard的或者Telefunken的。當然,如果你選擇的是高端品質的電子管,那麼你的花費也不會太低,所以在替換前要好好調研一番。在你入手之前,可以去論壇上看看其他人的建議。
關於前級電子管,需要注意的兩點:
1.更換前級電子管時
在更換舊的電子管或者要將其替換成其他類型的電子管時,只需選擇一個型號正確的新的電子管,將舊的電子管擰下來,將新電子管的插進去,之後再輕輕地將它推進插槽。
2.通過替換電子管來調整你的增益結構
如果你的功放使用的是現如今非常普遍的12AX7前級電子管,並且它的breakup音色比你期望的要更刺耳或有嘶嘶聲,那麼你可以借鑑tweed Fender,把第一個增益級(通常是前級第一個電子管位置,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最好查下用戶手冊)替換成12AY7,以此來降低輸入增益並使聲音更加平滑,還可以將其替換成 5751,然後將增益稍微調低一點兒(這是Stevie Ray Vaughan常用的小技巧之一)。或者將反相器位置的電子管(通常都是12AX7)替換成5751來減少信號撞擊後級電子管時產生的啪嗒聲。
4.不要忘記後級電子管。
換了前級電子管,當然也不能忽略了後級電子管。這些尺寸比較大的電子管都有自己的音色特徵,對整體音色會有非常大的影響。從6L6GC到 EL34 ,再到6V6GT和 EL84 ,這四款不同型號的電子管的音色特徵也有非常大的區別,非常值得我們去深入探索。
關於後級電子管,需要注意的兩點:
1.更換後級電子管時要比更換前級電子管時更慎重一些
許多功放在更換後級電子管時都需要重新做偏壓調節,如果你知道如何安全地替換的話,可以自己動手,如果沒把握的話,最好交給專業人士去做。大多數使用6L6、6V6或EL34電子管的「AB類」音箱:如Fender的Twin Reverb和Deluxe Reverb、Marshall的JMP50和JCM800,以及類似的型號,在更換後級電子管時都需要重新做偏壓調節。想要正確地設置功放的偏壓——為電子管設置最佳的工作電壓,因為即使是型號相同的電子管也會略有不同——要安裝兩支或四支相相匹配的電子管。雖然稍微有一點不匹配的電子管也能用,但它們的偏壓電平會存在不平衡問題。
2.對於A類音箱,直接替換就可以。
被稱為「A類」的採用自偏壓設計的音箱在更換後級電子管時不需要再進行偏壓調整,這類音箱包括Marshall的「18-watter」,Vox的 AC15和AC30,和Fender tweed Deluxe,以及很多尺寸比較大的型號,如Matchless Chieftain,它使用的是個頭非常大的EL34。相匹配的電子管能讓音箱聽起來非常平滑,低頻部分格外紮實。
5.挑選合適的撥片。
千萬不要小瞧這些不太起眼的撥片。你所使用的撥片,以及撥片的材質及厚度,對吉他的音色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多買些不同的撥片然後挑選出最適合你的那個,這是改變你吉他音色最便宜的一種方法。
6.替換你的音箱。
為了得到你想要的音色,你也可以像替換電子管那樣,替換你的音箱,替換音箱也是比較簡單的調整方法之一,並且,市面上音箱的種類也非常多, 有非常多的選擇可供你探索。
如下是關於音箱需要注意的4點:
1.音箱失真大概率是功放失真造成的。
許多音箱的失真都是由音量過大造成的。將功放音量調的過於接近音箱的處理功率極限(Celestion Alnico Blue是15 watt,Jensen P12R大概在15到25watt左右)的話,音箱就會出現問題,就會發出刺耳或者毛糙的聲音。
2.音箱的功率決定了你對功放音量的感知。
輸出每增加3dB,我們所聽到的音量就會增加一倍。簡單來說,將94dB 的音箱替換成100dB 的音箱,是能夠讓你拖後腿的功放將重擊型鼓手的鼓聲完美傳遞出來比較快速的方法。
3.低功率的音箱可能能幫你找到最佳的聲音。
將你 30-watt的一體式音箱中的功率非常高的102dB的音箱替換成一個功率稍低(但音質同樣非常好)的96dB 的音箱能夠讓你的音量降低兩倍,這樣功放就能在可控的音量水平下達到最佳的聲音。
4.阻抗問題。
如果音箱阻抗與額定功放輸出匹配的話,就能獲得最佳的聲音、性能,並且能確保組件的安全使用。如果你將多個音箱連接到一個功放上的話,記住這個經驗法則:兩個音箱並聯的負載是單個音箱的一半(即8Ω+ 8Ω= 4Ω),兩個音箱的串聯負載則是單個音箱的兩倍(8Ω+ 8Ω= 16Ω)。兩種連接方法聽起來也有點不同,一對並聯的音箱的聲音會比一對串聯音箱的聲音聽起來更緊一些。
7.了解製造吉他的木材。
你要確保你所使用的吉他的生產廠家所使用的木材是能讓你得到你想要的音色的。了解一下常見的吉他音色的製作木材是非常有必要的。
8.更換你的拾音器。
現在市面上的拾音器種類也非常多,在挑選拾音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同的磁體結構(或許多拾音器中的磁極片結構)會有不同的反應,因為它們會產生不同類型和形狀的磁場。
不同大小或不同結構的拾音器的磁場也不相同,所以線圈感知琴弦的振動也會不同。
不同的線圈對磁場的詮釋也都不相同,因此通過線纜傳輸給音箱的信號也不一樣。此外,相同的線圈如果纏繞的圈數不同,也會導致兩個名義上相同的線圈產生不同的信號。
不同類型的琴弦對磁場的影響也不一樣,這取決於製作琴弦的鋼材類型、琴弦的狀態、它們的量規以及其他因素。雖然這些因素並不是拾音器本身的影響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們與磁場的相互作用是聲音之源。
9.做好調試工作。
如果你的吉他沒有設置好,那麼你肯定彈不出好的聲音,所以在彈奏前自己先好好調試一下,或者找個比較懂得人幫你檢查調整一下。
10.關於品絲。
你有好好了解過你的品絲嗎?品絲的尺寸大小不一,它們不僅會影響你的吉他彈奏,還會影響吉他的聲音。
如下是關於品絲需要注意的5點:
1.它們的形狀會影響你的彈奏感覺。
從寬到窄,從低到高,不同尺寸的品絲的觸感也不一樣,導致彈奏方式也會有些差別。推弦較重的吉他手一般都會選擇較寬的品絲(jumbo或者medium-jumbo),而想要那種清晰、精確感覺的吉他手通常會選擇比較窄的品絲。
2.它們的形狀也會影響音色。
許多吉他手都認為較粗的品絲就等同於肥厚的音色,品絲更粗意味著琴弦和吉他之間的振動耦合會更強,所以這麼認為也不無道理。更寬的品絲髮出的聲音也比較窄的品絲髮出的聲音更模糊,「更肥厚」,聽起來不那麼清晰。
3.不同材質的品絲的聲音和彈奏感覺也不同。
品絲通常由以下兩種材料製成:一種是含有約18%的鎳銀 (也叫「德國銀」,本身是一種不含銀的鎳銅合金)的「鎳」合金,另一種是不太傳統的不鏽鋼。兩種材質相比較而言,前者要更普遍些,不過後者的使用在近幾年也逐漸多了起來。「鎳」合金材質的品絲的聲音特點是溫暖、圓潤、多汁的,而不鏽鋼品絲的聲音則是清晰而精確的。
4.品絲的狀況對於任何吉他演奏都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彈奏帶有凹痕、粗糙和被磨損的品絲的時候,指尖的觸感會非常粗糙刺手,在你推弦的時候,就會感覺品絲刮擦琴弦。如果彈奏的太重的話,琴弦會使品絲的上表面產生磨損,而這些磨損會導致確定音符的點變得不精確,從而影響吉他的音色和音調。
5.品絲屬於消耗品,如果它們產生了嚴重的磨損,就應該儘快更換。
當品絲產生了嚴重的磨損,就應該儘快地更換掉。對於那些沒有收藏價值的普通吉他,就不用那麼在意它的品絲了,如果它們磨損嚴重的話,直接找個專業的人士把它們替換掉就好了。如果能完美替換,那麼這項工作就能為你的吉他帶來新的生機。
11.使用音量旋鈕。
許多吉他手從來不碰他們吉他的音量旋鈕,這點很奇怪。在他們彈奏吉他的時候,他們只是將音量一直保持在10。有經驗的吉他手都知道,有時候只要稍微調整下音量旋鈕就能讓你的吉他和音箱共同作用,發出你想要的那個聲音。
12.檢查你的吉他電纜。
你對吉他的電纜了解多少?即使你使用的是質量特別好的電纜,多了解下市場上還有什麼其他的型號,並多嘗試些不同的型號也是極好的。在室外演出時,惡劣的換將可能會嚴重磨損電纜,所以你不想使用你最好的電纜是有情可原的,但在單獨練習彈奏和錄音時,一定要使用你能買的起的最好的那條-或至少是聽起來是最好的那條。
13.也要檢查你的音箱電纜。
音箱電纜和吉他的電纜看起來非常相似,但實際上卻大不相同。吉他電纜會在連接中引入電容,這會在功放和音箱之間造成阻抗不匹配。 這樣會降低音色品質,並給功放的輸出電子管造成壓力。 如果電纜短路,可能會燒毀功放的輸出變壓器,而維修的費用要比一根合適的電纜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