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午12時50分左右,今年第13號颱風「天鴿」登陸廣東珠海市,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也利用風雲系列衛星,實時關注颱風路徑,並發布相關防災減災信息。
從1988年的風雲一號A星,到2016年年末的風雲四號衛星,我國已成功發射了15顆氣象衛星,其中8顆在軌穩定運行,形成了龐大的氣象衛星家族。
這是8月22日,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利用FY-4A靜止氣象衛星製作的14-15時連續監測動圖,可以看到「天鴿」位於廣東以東海域,螺旋雲帶清晰,已形成明顯的眼區結構。
這是8月23日「天鴿」登陸後,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利用FY-2F靜止氣象衛星製作的8-14時加密連續觀測動圖。
其中,在上午9點「天鴿」結構對稱,環流完整,具有明顯眼區結構,外流捲雲羽清晰可見。中午13時「天鴿」登陸後眼區填塞,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中心最低氣壓950百帕。
11時-14時30分的FY-2F衛星的降水估計動畫。
今年已有5個颱風登陸我國,除「天鴿」外其他四個分別是「苗柏」、「納沙」、「洛克」、「海棠」,風雲衛星均對其從生成到發展到登陸過程進行了有效觀測,為減災救災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