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上午,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正在海上張牙舞爪,目前它仍然是17級的超強颱風,從衛星雲圖上看,它的螺旋雨帶極為發達,核心雲區密集而厚實,儘管有所減弱還是顯示出了「風王」的恐怖實力。
不過,任颱風海貝思再怎麼撲騰,它和我國以及我國近海都沒有什麼直接聯繫了,中央氣象臺的圖冊認為,從今天開始颱風海貝思路徑中的偏北向量增加,將開始逐漸轉北並且轉向登陸日本。按照中央氣象臺的預測,颱風海貝思最西可能只能抵達東經135度,這對於我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偏東的位置。
颱風海貝思的轉向,意味著10月目前的副熱帶高壓的確是要崩潰了,無法再壓制住這樣的大颱風,當然在秋季,這樣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不過也有的朋友要問了,副熱帶高壓要崩潰了,今年是不是不會再來中國了?
的確,從往年的氣象數據上看,我國的颱風登陸季節集中在6-9月,從10月開始明顯減少,不過,10月也並非沒有颱風登陸,比如著名的造成我國福建遭遇嚴重洪災的2005年颱風龍王就是在10月登陸的。事實上,一直到12月,我國都可以有颱風登陸,比如1974年,12月有颱風Irma登陸我國廣東,近一點的有2004年颱風南瑪都於12月登陸我國臺灣。
2004年12月5日,登陸臺灣的颱風南瑪都
因此,雖然颱風海貝思的轉向的確意味著副熱帶高壓已不如盛夏時的強勢,但要說今年我國登陸風季結束了其實還有點為時過早,因為今年的副熱帶高壓位置、強度都非常異常,經常不按照常理出牌,異常的環流形式導致的異常登陸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即便是到了深秋,我國登陸颱風中也不乏危害很大的颱風。比如1972年11月8日,7220號颱風Pamela在海南文昌登陸,登陸氣壓943百帕,強度接近超強颱風。文昌縣城60%的房屋被毀壞,電訊大樓鋼筋水泥樓頂被狂風掀起,文昌幾乎所有的風速計都被摧毀,此後還繼續北上登陸廣東。因此,諸多的例子都提醒著我們,海南臺灣和廣東等南部沿海省份,一直到年底,颱風季都不能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