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雀協作出自快手效率工程團隊。我們為快手提供各種效率工具,希望讓快手跑得更快,跑得更好,從而為廣大快手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在線辦公最早 1.0 的時代,大家需要一種比紙、筆更好的創作方式,也需要一種比郵政寄遞更快的溝通方式。微軟和 Google 2 家公司分別提供了 Office和 Gmail 這兩款極其優秀的產品,人們可以使用文檔和郵件來進行在線辦公。這兩款工具的出現改變了人類的工作方式。這是在線辦公時代的開始。
就像是在打籃球,所有的團隊都會有分工,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角色,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事情。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要明白為什麼做這個事情,把這個事情做得好的標準是什麼,以及如何去做這個事情。這些認知非常重要,它們能夠讓團隊行成最大的合力,一起往前走。
而 OKR 理念是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OKR 由 Objective(目標)和 KR ( Key Result ) 度量指標組成。每一個團隊以 2 個月為時限,制定當下最重要的而且能夠實現的 2 到 3 個目標。每一個目標設定 1-3 個指標來衡量。團隊所有人根據總體目標去拆解出自己目標和指標。當目標層層拆解對齊之後,團隊內所有人的目標就會形成了一棵樹,上下一心往前走。一線的員工可以在 OKR 裡對自己的任務尋根,了解自己工作的價值。即使安排我擰螺絲,我也知道這麼做是有意義的,因為它會支撐一枚火箭的發射。國內有很多做 OKR 系統的廠商。大家的產品都非常棒,但是 OKR 理念的推廣確實很不容易。很多管理者想用 OKR 來管理公司,但是不知從何下手,選用什麼工具。輕雀協作很想跟業內同行一起,把 OKR 理念進行廣泛傳播,讓更多的團隊提高組織管理能力。輕雀協作具備完備的 OKR 管理功能。我們可以在界面中看到,9-10 月團隊的工作目標。第一個目標就是發布輕雀協作,贏得市場口碑。它被拆解為 4 個指標,比如 9 月 1 日發布試用版本,具備灰度發布能力。而團隊的指標會被層層拆解下去。產品同學、設計同學、研發同學、運營同學會思考我該這麼做才能夠實現團隊的總體目標。想清楚後我們會進行直接溝通,然後正式寫到系統裡,把目標對齊。所有寫到系統裡的信息都是充分討論後的結果。團隊內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別人的目標,沒有藏任何信息。我不會故意不告訴你我想做什麼,你也瞞不了我你打算怎麼做這個事情。每一周的周會大家把 OKR 擺出來,說一說我們的各個目標和指標的完成情況。團隊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齊力向前。那團隊制定完目標之後,怎麼實現呢?我們用快手網紅李花花的案例來說明。當李花花團隊制定好 OKR 之後,需要用一個個的動作去實現目標。我們可以把這些動作寫到系統裡來,成為一個個任務。每一個任務都有優先級、執行人和截止日期,團隊內所有人都可以在這裡看到,要實現大目標的每一個步驟。我們可以對任務進行組合、篩選、排序。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添加新的列,比如記錄事情的參與者、記錄任務開始的日期等。我們可以給不同的事情打上標籤,就像是圖書管理員給書籍貼上標籤信息,即使是數百萬本書,也能夠通過系統快速找到。輕雀協作也具備這個能力,幫助每個團隊整理你們的工作。在數據的管理上,我們師從 Excel。不過相比 Excel ,我們做了一些交互和設計上的改進,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更現代的表格使用體驗。人們可以在 Word 裡寫報告,寫文章,甚至寫小說。但我們不僅僅學習 Excel ,我們還學習了 Word。我們可以在李花花的商品供應商管理項目中看到,每 1 個任務,也就是每一家供應商都可以被點擊打開。你可以看到這個任務的詳情頁。它很像 Word,但又不是 Word。我們會有更豐富的信息表達能力。你可以在最右側填寫很多結構化信息,商品上架的平臺是哪些,客戶聯繫人是誰,客戶公司地址在哪裡,都可以填寫在這裡。此外我們還可以在這個 Word 裡存放文件、評論溝通,未來還會支持約定會議、在線進行視頻通話。跟 Word 一樣,我們也希望人們來輕雀協作,寫報告,寫文章,寫小說,完成一切工作。團隊目標被拆解為一個個任務後,每個任務在不同階段就會有相應的執行人。每個人進入到 「我的任務」 頁面,就可以知道我接下來要做什麼。你可以查看即將到期的任務,也可以查看全部任務。
還要另一種用法,接下來我們給大家介紹一種快速認識別人的好辦法。在我們自己團隊裡,每一個新加入的同學先要做 2 件事。第一,仔細閱讀每個人的雙月 OKR,知道他的工作目標是什麼。第二,訪問每個同事的個人空間,看看他最近在做什麼事情。只需要 1 天時間,你就可以認識團隊裡所有人。你也知道你的角色是什麼,你要做的事情是什麼。你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你該找誰去合作。我們也非常建議大家這樣來使用輕雀協作。2020 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所有人的生活。在今年 3 月,馬雲公益基金會發起的《新冠肺炎防治手冊》的發布,隨後它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在全球快速傳播、實施,幫助各國政府和醫護人員抗擊疫情。這件事情對我們團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我們也想做點什麼,幫助人們抗擊疫情。
說了這麼多相信很多人想看看我們團隊是什麼樣的。好,我們來看看優秀的年輕人們。這是我們前天拍的工作照片,大家不用關心脫髮問題,我們團隊的同學們非常健康。大家可以看到我們人不多,也有些同學坐在別的工位,沒有在照片裡。屋子裡有點亂,但這是真實場景。我們在打一場仗,一場艱難的,我們想提前邁進在線辦公 4.0 時代,幫助人們更高效地工作。我們想幫助全球各國抗擊疫情。能做到嗎?應該能。我記得高中時候有一篇課文,叫做為學一首示子侄。裡面提到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窮的僧人跟富有的僧人說,我想去南海。富人就笑了,說這幾年我幾次買船僱人,想去南海,都沒成功到達,你一個窮鬼,憑什麼能去南海。貧者曰,「吾一瓶一缽足矣。」這個故事的結局大家都知道,貧者確實完成了任務,去了南海。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都很難,小區旁邊有塊荒地,堆滿了垃圾。大家的生活都很受影響。所有都知道那裡適合變成公園,但是絕大多數人都畏難不做,或者做到一半就為門票分配而扯皮。但是我們想做,我們願意做。因為這個事情值得做,應該做。我們團隊小,但是認知是很好的,我們有信心把事情做好。但是我們也認識到客觀條件的約束,只靠我們 20 個人,沒法改變世界。我們需要新的夥伴一起加入,一起改變世界。我們誠摯歡迎有共同志願的同伴們加入我們。我們需要設計師、需要產品經理、需要前端研發、需要後端研發、需要運營同學。我相信,加入我們團隊後,你一定會感覺到這是一個值得加入的團隊。好,那我們接下來認識一下輕雀協作團隊的設計師韓昊辰同學,請他做一些分享。請設計師韓昊辰介紹輕雀協作設計理念。Q1:相信體驗過輕雀協作的同學,都能夠感覺到輕雀協作的設計有些不一樣,那麼請昊辰簡單闡述一下輕雀協作的設計風格?昊辰:這個要從我們產品體驗定位說起。什麼樣的辦公場景會給到大家帶來良好的體驗感受呢?聊了一圈,出鏡率最高的詞就是高效,活力,愉悅。所以構建一個活力,愉悅,高效的辦公場景就是我們的體驗定位了。接下來就要考慮什麼樣的設計風格是可以滿足它的。對於設計風格,我們提取了 3 個關鍵詞。首先是克制 ,克制用色,減少幹擾,提升用戶對頁面內容的識別效率。其次是明快,亮色點綴,增加視覺上的明快感。最後是愉悅,構建插畫體系,增強產品的趣味性,傳遞愉悅。Q2:好,接下來我們想問下昊辰,輕雀協作的設計過程中,有什麼值得分享的案例值同步給大家嗎?昊辰:我們非常重視產品的情感化,為什麼呢?設計大師原研哉介紹過一個案例。日本機場原來是用圓圈,方塊,表示出入境的區別。但設計師用一個溫暖的方式重新設計了出入境的印章,入境是一個向左的飛機,出境是一個向右的飛機,這種設計會讓人不由的驚喜一下。我們的產品也希望帶給大家類似的感受。大家對於輕雀協作的第一感知應該是那些有趣的插畫。我們選用了蠟筆質感作為我們的圖形色彩語言。有人會問,為什麼是蠟筆呢?因為每個人的童年都會有關於他的快樂記憶。同時我們預製了很多蠟筆繪製的用戶頭像,由於無法判斷用戶的性別,從而選擇了各種可愛的小動物。在我們的畫筆下,它們看起來都非常治癒。對於功能頁面所出現的插圖繪製也很用心,這個需要大家慢慢發現,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眼前一亮。希望這些設計可以拉近我們與用戶的距離。Q3:我聽說整個設計團隊也在使用輕雀協作來組織工作,你可以談一下設計師使用輕雀協作的最佳實踐嗎?昊辰:輕雀協作,會作為設計團隊沉澱知識和作品的地方。由於業務的快速發展,我們團隊承接的項目非常多,不同業務線的同學對於彼此具體的工作內容了解有所欠缺。利用輕雀協作,我們會按業務線建立項目,項目中再按成員進行分組。大家每周都會選取當周具有代表性的設計創建一個任務,在任務詳情對其進行介紹,尤其是用到的設計方法和策略。團隊其他成員可以在線瀏覽和交流。這種方式,在增強團隊工作內容透明度的同時,還有效的提升學習氛圍。長此以往對設計團隊知識和作品的沉澱有著極大幫助。好,聊完了設計師,我們也請產品同學梁凇瑀來做一下分享。Q1:凇瑀你好,請你簡單介紹下輕雀協作的誕生過程?凇瑀:輕雀協作正式啟動差不多是 7 月份的時候,到現在一共差不多 3 個月的時間。團隊規模不大,一直是 10 幾個人左右。整個團隊一直處於一邊學習、一邊進步、一邊製作的狀態。其實整個團隊對輕雀協作的認識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服務於快手內部。我們參考世界上最好的項目管理工具 Asana,做了一款內部的項目管理工具 Team,為快手組織提效。第二階段,我們認識到不能單純只做項目管理工具。項目管理本質是複雜事情的管理,而工作中處理一件複雜事情還需要其他的工具如文檔,視頻,聊天等等,但這些又都是為了討論同一件事情。我們希望輕雀應該是管理事情,按照一件一件事情的維度,把所有信息都匯集在一起,而不是單純的項目管理。第三階段,我們發現只服務於快手,讓快手跑得更快還不夠。我們可以服務更多人,服務快手的上下遊夥伴們,服務快手生態內的主播和 up 主們,服務快手合作的公司們。幫助大家一起提效,因為我們調研發現,很多公司和組織(無論傳統還是新興),都還在用低效的 Excel/Word +微信在協作,我們希望輕雀能夠幫助他們大幅提高效率。再進一步,我們希望能擴散得更遠,我們希望把各行各業最佳實踐,新冠肺炎的成功治理經驗,擴散出去,去幫助世界各地的組織、社區、學校、公司。我們團隊的認知在不斷提高,越做越能看到更多的事情,所有人也做的更起勁。Q2:聽起來很不錯,那你覺得輕雀協作這個團隊跟其他的網際網路團隊有什麼不同呢?凇瑀:輕雀團隊和我之前接觸的團隊有一點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實我們團隊同時在做兩個產品。一個是輕雀協作,一個就是我們團隊自身。在團隊的雙月 OKR 裡,永遠會有一條是 Review 並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一起 Review 團隊的工作方式、流程、需求文檔等。我們不斷地打磨自己,想要把自己打磨成一個極致的團隊。因為極致的團隊才能做出極致的產品。這點認為是最大的不同。凇瑀:我認為一個團隊,尤其是網際網路的產研團隊,想做出世界上最好的設計。最重要的一點是提升團隊所有人的認知。不只是產品和設計,整個團隊的所有人開發、運營、測試,大家都需要知道什麼樣的設計是最好的。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設計都有哪些?我們做的事情在對標什麼樣產品?我們自己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標準?在輕雀內部有一個特殊的會議,叫產品表揚會。我們會每周找一個固定的時間,將大家都拉到一起,每個人分享自己本周發現的好的產品設計,介紹給其他所有人。表揚的點可以是很小的一個產品 Case。比如當時我們在做輕雀的國際化,調研了國內外很多產品,有人分享了 Slack 的國際化設計。當把 Slack 語言從英文切換成日文時,會彈出一個浮窗,告訴你 Slack 已經根據日語用戶的操作習慣,在每個 channel 下方增加了一個發送按鈕。因為 Slack 團隊調研發現日文網際網路用戶,習慣於點擊發送按鈕來發送消息。這就是一個非常好,很值得分享的 Case。產品表揚會,為我們提升整個團隊的認知水平,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我們的發布會也告一段落了,感謝大家的收看。我們留下一個用戶群二維碼,大家可以用微信掃碼加入,歡迎大家隨時給我們提供產品反饋和建議。我一直堅信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理念,用戶更是產品經理。你們的真實感受是產品最寶貴的財富好,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再見!
輕雀協作團隊致力於打造新一代辦公協作產品,服務新一代知識工作者。
我們誠摯歡迎有共同志願的同伴們加入我們。我們需要設計師、需要產品經理、需要前端研發、需要後端研發、需要運營同學。可將簡歷發送至 support@qingque.cn ,我們將在 24 小時內給你準確的答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