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當中不少的動物都有著自己的小愛好,比如:烏鴉,喜歡收集各種亮閃閃的物品,還喜歡薅各種其他動物的毛髮來建築一個別有風格的巢穴;蜜獾,非常的喜歡蜂蜜,哪怕冒著自己的生命危險也要享用好吃的蜂蜜;非洲野牛,看到其他的獵食者在捕獵、食用其他的食草動物,非洲野牛就會集結同伴「路見不平拔角相助」,將這些獵食者懟的到處跑。
然而座頭鯨的癖好就是十分的特別,它特別喜歡見義勇為,特別是拯救那些被虎鯨捕食的獵物。
座頭鯨的特殊癖好
座頭鯨是一種巨大的鯨類,成年之後的座頭鯨雄性的平均體長在12.9米左右,雌性的平均體長在13.7米左右,體長最長的座頭鯨甚至能夠達到18米的長度,體重達到30噸,真是一個「大傢伙」。
雖然座頭鯨的體型十分的龐大,但是它也是一個溫柔的大塊頭,平時的主要食物也只是小甲殼類和群遊性小型魚類。但是這個「大傢伙」偏偏有個奇怪的癖好,那就是無論座頭鯨身在何方,無論距離多遠,只要在海洋當中聽到虎鯨的叫聲,它就會不遠萬裡的趕去虎鯨所在之處。一旦看到虎鯨在捕獵它就會驅趕虎鯨,甚至毆打,幹擾它們的狩獵,拯救它們的獵物,將虎鯨們都驅趕走。
虎鯨是一種智商較高的動物,它們也有它們自己的語言,通過不同的叫聲能夠進行交流,在捕獵的時候這種交流最為的頻繁,當然這也是在部署捕獵的策略。但是聲音在水中能夠傳播的更加的遠,然後虎鯨的冤家——「座頭鯨」就會找上門來,破壞虎鯨的捕獵。
目前人類有記載100多起座頭鯨破壞了虎鯨的狩獵行為,座頭鯨也從虎鯨的手下救下了各種動物有:海豹、海獅、翻車魨、座頭鯨以及其他鯨類的幼崽等。無論是什麼動物只要是被虎鯨捕食的即使是鯊魚估計座頭鯨也會去進行拯救。如果可以的話,我想這些動物應該會為座頭鯨頒發一個「好鯨魚」獎,獎勵座頭鯨的見義勇為的行為。
「斷魚食路,不共戴天」,我想在虎鯨的心中也是恨的齜牙咧嘴,憤憤不平,雖然恨但是一點辦法也沒有,虎鯨並不是沒有想過反抗,只是成年的座頭鯨皮膚十分的厚實,憑藉虎鯨不夠鋒利的牙齒,只能在座頭鯨的皮膚上留下幾個牙印,對於座頭鯨來說根本無傷大雅,就像是撓痒痒一般。
而座頭鯨的身軀十分的龐大,稍微一用力,就能夠拍飛虎鯨,特別是座頭鯨身上還生長著藤壺,這藤壺也成為了座頭鯨的武器,憑藉著藤壺這樣的武器,一隻座頭鯨甚至都敢深入10隻虎鯨的虎鯨群體當中以一敵多,當然座頭鯨的招式就是在虎鯨群眾胡亂的揮舞自己胸鰭和尾鰭。
虎鯨的皮膚極其的容易被這樣鋒利的藤壺劃傷,所以大部分的虎鯨都聰明的逃之夭夭,畢竟打不過還跑不過嗎?
奇怪癖好背後的真相
這樣乍一看好像是虎鯨被座頭鯨欺負了,被霸凌了!
那座頭鯨又不吃虎鯨為何要這樣幹擾虎鯨的捕獵呢?
這可能是關於座頭鯨的童年陰影吧!虎鯨是海洋當中出色的狩獵者,也十分的聰明有策略,它們打不過成年的座頭鯨,但是會捕食還在幼年的座頭鯨,幼年的座頭鯨皮膚不夠厚實,體型不夠龐大就連力量也是十分的弱小,座頭鯨母親也難以保護自己的幼崽,甚至會將幼崽馱在背上露出水面。但是一隻座頭鯨面對這麼多的虎鯨騷擾也是有心無力,最終幼崽會被這些虎鯨擠壓、碰撞,將體內的氧氣都被碰撞出來,最終被虎鯨群們活活的溺死,成為虎鯨群的食物。
一旦附近有座頭鯨聽到了虎鯨們的叫聲,就會不顧一切的前去驅趕虎鯨群們,希望能夠及時的拯救自己的同類,幼崽,甚至是其他的動物。這當然也是座頭鯨身體當中的利他基因的優點,「寧救錯,不放過」這樣的不顧一切的拯救被虎鯨捕食的獵物,有機率能夠拯救到自己的同類,保護自己族群的安全,雖然有利也有弊,但是利大於弊。
結語
座頭鯨這樣見義勇為的行為,其實就像是我們的人生一樣,很多事情你去做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但是你不去做就什麼都沒有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