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高潔)「你是我溫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帶著陽光味道的襯衫,日復一日的夢想」「我想撫摸你的後背,讓你在天空裡的翅膀重新長出」……
這些熟悉的臺詞,再次出現在北京喜劇院的舞臺中央。臺下,一些「80後」觀眾卻似乎在盡力壓抑自己的熱情,右手緊緊壓住胸口,暗自叫好,假裝再也不會熱淚盈眶……他們不僅是來看話劇的,更是來「朝聖」的。
問世近20年的話劇《戀愛的犀牛》,一度被文藝青年們奉為「戀愛的聖經」。11日晚,在2017阿那亞戲劇節的尾聲,最新一代的演員們奉獻了這部話劇的紀念版專場,也是第2501場演出。對於很多觀眾來說,這部經久不衰的先鋒話劇,伴隨他們走過青春。如今,回味那些年輕時曾無法負擔的臺詞,對話劇迷來說不止是懷舊。
「一想到以後我看待一切的目光都會因為那一點疼痛而變得了無生氣,我就怕了,愛她,是我做過的最好的事情……」這是話劇的男主角馬路一次又一次被女主角明明拒絕後的內心獨白。話劇中,馬路對明明的愛超越了物質、超越了佔有,他沒有給自己留一丁點退路,成為人群中「瀕臨滅絕的犀牛」。而舞臺上,演員演繹之下,不顧一切的馬路是那麼勇敢,他整個人連同他的影子都在布幕中閃閃發光……
愛情、理想主義、日復一日的夢想,到底是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演出謝幕,導演孟京輝上臺。他的話不多,最洪亮的一句說——「讓我們把美好的東西堅持到底」。現場,一些觀眾舉起巨大的紅色條幅,上面寫著「愛是穿透一切的力量」。冬季的劇院裡,一群人最深的熱情再次被點燃。也許,每個人獨一無二的青春都匆匆而過,而那些曾經刻骨銘心、笑著流淚的經歷,則衝刷了歲月刻下的油膩和世故。這亦或是《戀愛的犀牛》能讓很多話劇迷痴心不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