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聽!海口有一群「戀愛的犀牛」,將要進行夜晚吶喊

2020-11-28 界面新聞

2020年12月25/26日,令無數青年信奉的「愛情聖經」《戀愛的犀牛》將來到海口,在黃昏落幕的20:00,將最經典的愛情故事獻給城市中為愛奮不顧身的所有人。

《戀愛的犀牛》是一場熱戀,二十一年前,它第一次出發尋找愛情,在延綿過五分之一個世紀以後,犀牛有了磨礪的筋骨,它依然在牽引著我們,熱意絲毫沒有冷卻。

說起犀牛,我們總有相似的提問模版:

你看過《戀愛的犀牛》嗎?

什麼時候看的?

看過幾次?

究竟看多少遍《戀愛的犀牛》才會厭倦?

《戀愛的犀牛》裡到底有什麼才讓你如此著迷?

但我們收到的答案總是不同。

我在我的婚禮上念了《戀愛的犀牛》;

看完了第一場在日記裡寫下:為了愛你,放棄規則;

我看過51遍《戀愛的犀牛》,在成為蜂巢員工的兩年時間裡,我看了人生中最密集的《戀愛的犀牛》。這中間,我經歷了新工作的激情、新情感的甜蜜,分手的消沉,也有一些工作挫折和迷茫。

不是它說中了一切,而是我們心裡都有隱隱作痛的角落」

有朋友分享過這樣一段話:

「我是一個記性很差很差的人,別人都知道,我自己也知道。可是這部戲我看一遍就把歌曲和臺詞記了個七七八八。為什麼印象那麼深我自己也不知道。」

這種莫名的感覺是一種集體記憶的共鳴,是經典在一代又一代年輕人之間持續發酵產生的情感狂歡。

我們一起聽過馬路呼喊:

「我愛你,我真心愛你,我瘋狂地愛你,我向你獻媚,我向你許諾,我海誓山盟,我能怎麼辦就怎麼辦。」

見過明明呢喃:

「我就一直等著,等著,等著,用我所有熱情、耐心,一生中所有的時間,我就一直等著,等著,等著,我知道你一定會來。」

一起經歷了自我掙扎:

「可我要是不愛他了,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如果沒有那麼多的感動,那麼多的痛苦,在狂喜和絕望的兩極來來回回,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我從來沒有見過像他這樣的男人,我下了多少次決心,可一看見他,完蛋了。」

一切白的東西和你相比都成了黑墨水

而自慚形穢一切無知的鳥獸

因為不能說出你的名字而絕望萬分

感同身受的自我懷疑:

「我想給你一切,可我一無所有。我想為你放棄一切,可我又沒有什麼可以放棄。錢、地位、榮耀,我僅有的那麼一點點自尊沒有這些裝點也就不值一提。」

我們如此清晰感受到彷徨、迷惘,整夜都無法安睡:

「你感覺不到我的渴望是怎樣地像你湧來,爬上你的腳背,淹沒你的雙腿,要把你徹底淹沒嗎?我在想你呢,我在張著大嘴,厚顏無恥地渴望你,渴望你的頭髮,渴望你的眼睛,渴望你的下巴,你的雙乳,你美妙的腰和肚子,你毛孔散發的氣息,你傷心時絞動的雙手。」

相信我

上天會厚待那些

勇敢的堅強的多情的人

只要你有足夠強大的願望

你就是不可戰勝的

也有篤定、確信,愛意磅礴:

「相信我,上天會厚待那些勇敢的,堅強的,多情的人,如果你愛什麼東西,渴望什麼東西,相信我,你就去愛吧,去渴望吧,只要有足夠強大的願望,你就是不可戰勝的!」

還有最難忘的那個黃昏:

「黃昏,是我一天當中視力最差的時候,一眼望去滿街都是美女,高樓和街道也變幻了通常的形狀,像在電影裡……你就站在樓梯的拐角,帶著某種清香的味道,有點溼乎乎的,奇怪的氣息,擦身而過的時候,才知道你在哭。事情就在那時候發生了。

21年,《戀愛的犀牛》。「黃昏是我一天當中視力最差的時候……」這句開場臺詞從未改變。

因為犀牛,千千萬萬從焰火白日走向長夜漫漫的黃昏開始變得有意義。

因為犀牛,無數不同的年輕人,終於找到了共鳴。

我們遇見很多00後們喜歡把「黃昏」寫進了情詩中,藏進了悄悄話裡,揉進天生擁有浪漫因子的骨骼血液裡;

我們也依然能見到70後門在談論他們的青春的時候,是如何一起背誦犀牛的臺詞,是如何用一句「黃昏」在傍晚與不認識的人接上頭把酒言歡。

我們都愛過遙遠的可能性,不可捉摸的下一秒,愛於我們,是一場天氣和空氣溼度所不能改變的出徵,是我們身不由己跌入夢的王國。

《戀愛的犀牛》的可貴,在於愛情和理想永不過時,對生活的激勵永遠刻骨銘心,

有人說,犀牛會進化成為人類,遍布在每一個愛情理想生根發芽的角落。

盲目著,脆弱著,橫衝直撞著,卻依然堅信:愛TA,是我做過的最好的事。

承認吧,我們的血液裡都流淌著同樣的犀牛基因,喚醒它只需要一個「黃昏」。

場次:2020-12-25 20:00

2020-12-26 20:00

地點時長:海口東方環球大劇院  120min

票價:180/280/380/480/580元

掃描下方二維碼購票

 

相關焦點

  • 《戀愛的犀牛》| 愛情會隨犀牛一同滅絕嗎?
    犀牛 是一種個頭很大的動物。世界上的犀牛有五種:黑犀牛,白犀牛,蘇門答臘犀,印度犀和爪哇犀已經基本滅絕了。犀牛的外表稍顯笨拙,內心卻十分纖細。犀牛,除極少數時候會表現出攻擊性之外,都表現得溫柔。犀牛,也是種孤獨的動物,又是多麼美好的生物。
  • REPO | 戀愛的犀牛 | 拔絲紫蘇
    // 關於臺詞的變動幾處臺詞有微妙的改動,比如說「婊子的心腸」改成了「魔鬼的心腸」,「晚上刷牙刺激性慾」也改成了一個聽不清的詞。紅紅和莉莉、戀愛課的部分有比較大的刪改,紅紅莉莉闖三關裡演戲的部分砍掉了挺多,不過這部分向來自由,只是覺得有些薄了。紅紅和馬路甚至沒怎麼交手就隨意地結束了,讓我有些迷茫。// 關於馬路蝴蝶帶來的愛情實在是有些神經質。
  • 戀愛的犀牛們——黑犀牛西非亞種滅絕,發舊文紀念。
    今天的消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表示,黑犀牛西部亞種Diceros bicornis longipes已於11月10日野外滅絕。這已經不近幾十年來犀牛家族唯一的訃告了。戲裡除了男女主人公,分量最重的角色莫過於那頭名叫「圖拉」的雄性黑犀牛。    當《戀愛的犀牛》賺取一撥又一撥文藝青年的唏噓時候,我們不妨把眼光投向那被作為符號的犀牛,畢竟,犀牛也是需要戀愛的。
  • 《戀愛的犀牛》第2501場在京上演:孟京輝「要將一切美好堅持到底」
    臺下,一些「80後」觀眾卻似乎在盡力壓抑自己的熱情,右手緊緊壓住胸口,暗自叫好,假裝再也不會熱淚盈眶……他們不僅是來看話劇的,更是來「朝聖」的。問世近20年的話劇《戀愛的犀牛》,一度被文藝青年們奉為「戀愛的聖經」。11日晚,在2017阿那亞戲劇節的尾聲,最新一代的演員們奉獻了這部話劇的紀念版專場,也是第2501場演出。
  • 蒙克名畫《吶喊》究竟有何寓意?
    最早的版本是1893年版《吶喊》,現藏於奧斯陸國家美術館(Oslo’s National Gallery)。而在奧斯陸城另一端的奧斯陸蒙克博物館(the Munch Museum)中,則藏著1910年的蛋彩木板畫版《吶喊》。該畫是1893年版本《吶喊》的重製之作。而我現在將要描述的,則是1895年版本的《吶喊》。該畫為粉彩木板畫,是四幅《吶喊》中唯一留有原配畫框的一幅。
  • 犀牛被鬣狗群圍攻,咬掉尾巴後淡定轉身,犀牛:吃飽了嗎
    犀牛被鬣狗群圍攻,咬掉尾巴後淡定轉身,犀牛:吃飽了嗎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生活著無數的動物,它們每天都在為了生存進行了殊死的搏殺,而鬣狗毫無疑問是草原上的佼佼者,它們被稱為非洲二哥。而且鬣狗極度擅長見縫插針,任何生物被它們逮到機會都會上前攻擊,就連犀牛也不例外。文章中三頭犀牛正在進食突然一群鬣狗圍了上來,隨後就來到了犀牛的身後對著犀牛發起了進攻,鬣狗趁著犀牛轉身的空檔,直接將犀牛的尾巴給咬掉了。
  • 《強壯的犀牛》入雲龍-協助拍攝
    犀牛是哺乳類犀科的總稱, 有4屬5種。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犀類動物腿短、體肥笨拙,體長2.2-4.5米,肩高1.2-2米,體重2000-5000千克。前後肢均三趾;皮厚粗糙,並於肩腰等處成褶皺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無毛;耳呈卵圓形,頭大而長,頸短粗,長唇延長伸出;頭部有實心的獨角或雙角(有的雌性無角),起源於真皮,角脫落仍能復生;無犬齒;尾細短,身體呈黃褐、褐、黑或灰色。
  • 一群訓練有素的野生動物保護犬,從偷獵者手中拯救了45頭犀牛
    犀牛角是一種十分昂貴的奢侈品,「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每年都有很多偷獵者前往非洲大草原獵殺犀牛。在過去的十年中,有8,000多頭犀牛成為偷獵的受害者,南非是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近年來非洲犀牛的數量越來越少,很多犀牛種群都已經滅絕,殘留下來的犀牛種群也在苟延殘喘。「物以稀為貴」,縱然非洲地區有很多動物保護組織在努力保護和挽救那裡的野生動物,但是在巨大的暴利誘惑下,仍然有很多偷獵者不惜鋌而走險。
  • 犀牛被活生生切下犀牛角,得知真相後,眾人紛紛拍手稱讚
    兩眼觀世界,雙耳聽奇聞,歡迎收看阿良大事件。在非洲三大巨獸中,最威武的就是犀牛,一身堅固的鎧甲,配上一個尖銳的大角,看起來格外的強壯。不過由於人類的偷獵,現在犀牛的數量已經開始大大減少,多個亞種的犀牛都已經滅絕。除了偷獵者,動物保護者卻主動鋸掉犀牛角,犀牛角是犀牛身體的一部分,為什麼要殘忍鋸掉呢?得知真相後,眾人紛紛拍手稱讚。原來沒有了牛角的犀牛,很少會成為偷獵者的目標。
  • 專門追捕盜獵者,狗狗被訓練來保護瀕危犀牛,成功率讓人驚訝!
    在非洲,非法盜獵的現象一直非常猖獗據統計,過去的十年裡有超過8000隻犀牛慘遭毒手導致它們數量已經大大減少,保護迫在眉睫為了拯救野生犀牛,如今,一群經過特殊訓練的狗狗,也開始加入進來這群英勇的狗狗在南非野生動物學院接受訓練主要是布魯克浣熊獵犬、獵狐犬,比利時瑪蓮萊犬等犬種它們從很小的時候就會開始,學習巡邏、追蹤、逮捕等技能到了18個月大的時候,它們才能正式上崗,投入保護犀牛的工作中
  • 用畫筆吶喊 | 與大墨蒲公英一起喚回藍天
    這個數據換算成人類的胃容量,就相當於人類的胃裡有6到8公斤的塑料。用畫筆吶喊盜獵犀牛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犀牛角,犀牛角類似於人的指甲,卻被認為可以用來治病,所謂的亞洲傳統醫學導致了北白犀的滅絕。因為一己私利,或為名利,為錢財,為健康,甚至是為了不知道何處聽來的迷信,我們自視甚高的人類,就這麼滅絕了一個物種。
  • 長頸鹿的戰鬥力有多強?犀牛都被踢倒
    普通人平均身高1.7米,長頸鹿有三四個人疊起來那麼高。其體重一般超過1000千克,較重的可以達到2000千克,也就是兩噸。明朝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就曾經把長頸鹿帶回中國,當時中國人沒有見過,以為它就是傳說中的「麒麟」。我每次去紅山動物園,有五個必看,第一是看長頸鹿,第二是看大象,第三是看河馬,第四是看大猩猩,第五是看犀牛。可見,我對體型較大的動物都特別感興趣。
  • 不懂英語的一群人跑去尼泊爾浪的故事
    算是組成了一個小TEAM體驗1:捏陶土過上1天,回到這個廣場來取成品,結果遭到了隊友的鄙視,嫌棄我捏的東西不好,我也是醉了!你們給評論下,我捏的有那麼差嗎?體驗2:高空滑翔這個體驗看著很刺激,其實真的不怎麼刺激,但是來了尼泊爾還是要體驗一下,我們的小群裡有個小夥子本來不想玩,但被我們直接拽上了行程。結果,他直接在天空裡就吐上了!唉呀媽呀,太可怕了。
  • 倫敦新立的犀牛雕塑有何特別之處?|Charity
    會不會感念一下大地,在我們生活的別處,還有一群自由奔徙的野生動物。英國就有一家致力於保護非洲野生動物和棲息地的著名慈善組織,叫Tusk。近30年來,他們一直為非洲地區前瞻性的環境保護項目提供鼎力支持。為此,他們還設立了Tusk Conservation Awards圖斯克動物保護獎,主要為資助非洲的動物保護計劃而來。
  • 他們鋸下黑犀牛的角 卻被眼前的發現驚呆了
    一群獸醫在南非伊莉莎白港的克拉嘉卡瑪野生動物公園(Kragga Kamma Game Park)展開「合法割除犀牛角」(legal de-horning)行動,以保護黑犀牛免受偷獵者的殺戮——沒了牛角的犀牛,對偷獵者來說失去了經濟價值,被獵殺的概率會降低很多。據介紹,偷獵犀牛在南非非常猖獗,有傳言說,馬上會有一批無良偷獵者潛入該動物園。
  • 線上趣聽 | 小牛頓惠科普·第40期:北方白犀牛蘇丹的遺言
    前幾天,布萊克在電視上看到一則令人傷心的消息:2018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因為年齡太大了,它的肌肉和骨骼已經嚴重退化,皮膚上有很大的傷口不能癒合,無法站立,而在肯亞被實施了安樂死。而僅存的另外兩頭北方白犀牛都是雌性,而且它們的年齡都很大了,已經無法再生育了。
  • 形容夜晚的優美句子有哪些
    5、這是個美麗的夜晚,花兒在輕風的微拂下,攏起花瓣,朦朦朧嚨地熟睡了,但卻散發著絲絲清香。花叢下的納蛾們正在開音樂會,歌聲此起彼伏,十分動人。啊!我仿佛陶醉在童話中的王國裡。雪花落在積得厚厚的雪褥上面,聽去似瑟瑟有聲,使人更加感到寂寞。12、回首有你的歲月,剎那的芳華,落上傷口片片,如海般得思念,在時光裡層層堆積,夜夜被風卷過,飄蕩在漆黑的夜空,為你,在我的世界裡停留過。13、淡淡的暮色裡你將踏上歸程,不知您一天過得可好。在遙遠的角落有顆心在為你駐守、惦念。
  • 黑白非洲,是動物們無聲的吶喊
    每一個黎明既起,您都會想:我來了,來到了屬於我的地方。——Laurent Baheux這兩位攝影師,一位是來自英國的Nick Brandt,一位是來自法國的Laurent Baheux,都長期從事非洲野生動物的拍攝,也共同因為鏡頭下黑白色的野生動物而引起人們的關注。非洲,是人類起源的故鄉,更是無數動物生活著的伊甸園。
  • 犀牛與河馬掐架 結果犀牛嚇得撒腿就跑 網友:論噸位的重要性
    非洲草原上有三個「巨無霸」,分別是大象、河馬和犀牛。毋庸置疑,它們都是食草動物,雖然性格的兇猛程度不如獅子,但它們比獅子厲害的多。對於這三類動物,獅子只能成群結隊地欺負「老弱病殘」。
  • 翟力強詩:漢江河畔的吶喊
    心如一隻白色的大鳥展翅飛翔這是我二十年前的經歷也是我對母親河漢江最初的記憶為什麼我的眼裡總是含滿淚水因為我們對腳下的這片大地愛得深沉二、吶喊猛然,我們覺得要寫一首詩且有發表的地方那就是----吶喊魯迅的吶喊是反抗黑暗反抗暴力反抗剝削我們的吶喊是尋找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