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約佔地球總表面積的 71%,神秘無垠,充滿未知。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
昨天是6.8日&34;(World Oceans Day),聯合國為了警示人們的一些活動會嚴重傷害到生態平衡,而創建的節日。
海洋正在遭遇嚴重的破壞,而兇手,正是我們。
下圖這隻海獅已經奄奄一息,它的脖子被一張漁網勒住,幾乎要勒斷,傷口令小墨觸目驚心,可它還是奮力的在求生,在呼吸氧氣。
它太想活下來了,可它還未等救援隊幫他取下漁網,就已經痛苦的死去了。
而就是這張不知道哪片海洋上撒下的漁網,奪走了這隻海獅的生命。
在雪梨東北600公裡的豪勳爵島,那裡的海鳥正在大批死亡。海邊會看到沉重搖搖晃晃的小鳥,步履蹣跚,顯得非常痛苦。
圖片來源:bilinili 紀錄片《塑料海洋》
生物學家解剖了死鳥的屍體,234塊塑料,這隻鳥是被活活撐死的。
生物學家們隨之又得出一個數字結論:這些塑料重量佔幼鳥體重的15%。
這個數據換算成人類的胃容量,就相當於人類的胃裡有6到8公斤的塑料。
海獅因為不知名的漁網丟失了性命,幼鳥因為塑料而無法飛翔,無法進食。他們最終都痛苦死去。
令它們死去的,不是天敵,不是災害,是我們隨手丟棄的垃圾。
我們無法預想,我們日常亂丟的垃圾究竟奪走了多少生命。
它們無望地掙扎著,絕望的哀嚎求生,但還是一個接一個的沉默倒下。
我們轉變視角,再來看一下從去年「燒」到今年的澳洲大火。自去年9月份以來,這場火災已造成10億動物和26人喪生。
有關研究院分析了原因,認為大火席捲了森林與乾燥、炎熱的環境條件有關。
近幾年,澳洲的降水量低於平均水平,去年甚至是整個澳洲歷史最熱一年,這導致土壤和植被異常乾燥。
人們不僅要感嘆,這幾年地球是怎麼了?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問問人類自己。
大墨蒲公英在澳洲大火期間發起了非常具有啟發性的課題——
這場大火用沉重的生態代價,再次為我們敲響氣候變化危機的警鐘。
大墨蒲公英muse班學員作品
當孩子們畫出被大火摧殘的小動物時,當孩子們點燃畫紙時, 不知他們會作何感想...
地球上因為人類的不作為正在遭受迫害的,遠不止澳洲大陸上的小動物們。
據資料考證,2018年3月19日,人類所知的最後一頭生於野生環境的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
盜獵犀牛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犀牛角,犀牛角類似於人的指甲,卻被認為可以用來治病,所謂的亞洲傳統醫學導致了北白犀的滅絕。
因為一己私利,或為名利,為錢財,為健康,甚至是為了不知道何處聽來的迷信,我們自視甚高的人類,就這麼滅絕了一個物種。
人類作為食物鏈的頂端,就可以肆意處置其他物種嗎?
大墨蒲公英所能做的事少之又少,於是只能拿起畫筆吶喊,為北白犀出了一個課題——《斷角的意義》。
好讓人類在漫長的時間長河裡,能夠記住這麼一個物種存在過。最後不要忘了反思自己。
這不僅是在給小朋友們嚴肅的上一堂保護大自然的課,更重要的是,大墨蒲公英想讓更多的人看到,保護大自然這件事的重要性,它與我們每個人有關。
人們口口聲聲說要拯救大自然,殊不知這個觀點本身是謬誤,自然並不需要被拯救。
只有不適合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沒有自然環境不自洽。
需要拯救的是人類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