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很多野菜都特別的美味,可能外表看起來並不起眼,但是吃起來口感很好,而且還有非常豐富的營養物質。說到鄉下最常見的植物的話,就不得不提到蒲公英了,相信很多農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候都吹過成熟後的蒲公英,笑起來的時候特別的好看。而且蒲公英還有另外的一個名字叫做婆婆丁,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是說蒲公英大家就知道了,現在人們對於服務業的需求也大了很多,所以就有了大規模的種植。但是有一些人並不了解究竟應該在什麼樣的時間種植以及使用什麼樣的方式播種和管理,那麼下面就跟隨小編大概了解了解吧。
一.關於種植的時間
因為蒲公英的種子是在每年的6月份成熟的,所以一旦成熟了之後,大家就要及時的進行採摘,要在種子飛散之前採摘完成,那麼最適合種植的月份是在秋季9月份進行。當然了,大家也可以購買現成的種子,在春天的時候種植,秋季還可以再進行一次種植,在這兩個時間段非常的合適,因為這兩個季節的氣溫和環境更適合蒲公英的生長,主要是溫度方面,如果不適合會影響很多。另外如果大家有足夠的設施,也可以提前時間,比如在一些地區,可能冬天的氣溫並沒有那麼的高,那麼只要是溫度合適,都可以進行栽種。
二.關於種植的方法
1.環境的要求
蒲公英這種植物適合在溫暖的地區進行種植,一般溫度達到的話,4月份就能夠正常開花了,5月到6月的這段時間可以結籽,蒲公英並不是能夠耐旱和耐寒的植物,尤其怕積水,如果積水過多,可能會導致植株的死亡,種植之前要選擇深層次疏鬆,含有營養物質的土壤,另外,如果條件允許,儘可能的選擇在山地山坡的地方,而且種植地一定要足夠的避風,不能夠在風口的位置,畢竟蒲公英這種東西成熟之後很容易被風吹走。
2.幼苗時期
畢竟種子非常的小,可以採用直播的方式,非常的方便和快捷,而且還可以縮短發芽的時間,但是在播種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水分,澆水面積比較大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噴灌的方式來進行保溼,等到幼苗出土了之後一般不會感染,病菌或者是死亡,但是一定要保證有充足的光照,也不能夠光線太強,很容易會灼傷幼苗,在光線太強的時候,大家可以做遮陽的措施,能夠降低溫度以及光照。
3.生長期
從幼苗長出一直到長出10片葉子,就結束了幼苗期,過了這個時期之後,光照可以稍微的有所增加,才能夠保證葉子的光合作用更好一些,才能夠持續的製造植株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在這個時期大家也可以適當的進行追肥,當然了,如果土壤肥力充足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不施肥。但是如果追肥之後,開花以及結實的時間更加的快一些,對於管理來說也更加的集中,能夠抓住最關鍵的時期,但是如果只是為了食用的話,那麼生長期之後就可以採摘了。
通過以上的了解,我們可以大概的了解,如何種植蒲公英以及在什麼時間種植最適合,當然了,除了上面這些內容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細節比如,蒲公英的抗病能力比較強,基本上不用進行病蟲害的防治,但是在生長期間也需要及時的進行除草,否則雜草的存在會過多的消耗土壤當中的養分,另外追肥和澆水也要很注意,出苗了之後需要及時澆水,不能夠讓土壤乾旱,但是也不能夠出現過多的積水。那麼以上的所有內容,就是小編總結了之後分享給各位的,希望小編的簡單介紹可以幫助到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