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種植方法

2021-01-17 百度經驗

在蒲公英野生資源豐富的地方,也可直接控取野生蒲公英的根用於栽培。通常在10月份,挖根後集中栽培於大棚中,株行距8釐米×3釐米,栽後澆足水,至次年2月即可萌發新葉,這時再施一次有機肥,生長到一定程度即可採葉上市。

種子準備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野生條件下二年生植株就能開花結籽,初夏為開花結籽期,每株開花數隨生長年限而增多,有的單株開花數達 20個以上,優良品種單株開花數量可高達100多個,開花後經13-15天種子即成熟。花盤外殼由綠變為黃綠,種子由乳白色變成褐色時即可採收,切不要等 到花盤開裂時再採收,否則種子易飛散失落損失較大。一般每個頭狀花序種子數都在100粒以上。大葉型蒲公英種子千粒重為2克左右,小葉型蒲公英種子千粒重 為0.8-1.2克左右。  採種時可將蒲公英的花盤摘下,放在室內存放後熟一天,待花盤全部散開,再陰乾1-2天至種子半乾時,用手搓掉種子尖端的絨毛,然後曬乾種子備用。

整地施肥  選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種植。要畝施有機肥2000-3500千克,混合過磷酸鈣15千克,均勻地撒到地面上。深翻地 20-25釐米,整平耙細,做平畦寬1.2米、長10米、起20釐米高小壟。蒲公英播種前,應先翻地作畦,在畦內開淺溝,溝距12釐米,溝寬10釐米。然 後將種子播在溝內,播種後覆土,土厚0.3-0.5釐米。播種時要求土壤溼潤,如土壤乾旱,在播種前兩天澆透水。春播最好進行地膜覆蓋,夏播雨水充足,可 不覆蓋。

播種  蒲公英繁殖採用種子繁殖。種子無休眠期,成熟採收後的種子,從春到秋可隨時播種。根據市場需求,冬季也可在溫室內播種。露地直播採用條 播,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釐米開淺橫溝,播幅約10釐米,種子播下後覆土l釐米,然後稍加鎮壓。播種量每畝0.5-0.75千克。平畦撒播,畝用種 1.5-2.0千克。品質優良的蒲公英良種每畝的播種量僅為25-50克。播種後蓋草保溫,出苗時揭去蓋草,約6天可以出苗。為提早出苗可採用溫水燙種催 芽處理,即將種子置於50-55℃溫水中,攪動至水涼後,再浸泡8小時,撈出種子包於溼布內,放在25℃左右的地方,上面用溼布蓋好,每天早晚用溫水澆1 次,約3-4天種子萌動即可播種。成熟的蒲公英種子沒有休眠期,當氣溫在15℃以上時即可將種子播在溼潤土壤中。經過90個小時左右即可發芽。種子在土壤 溫度15℃左右時發芽較快,在25-30℃以上時,發芽慢,所以從初春到盛夏都可進行播種。根據試驗結果得知:5月未採收種子後立即播種,從播種至出苗需 10-12天;延至夏季7-8月份播種,則從播種到出苗需15天。播種量一般每平方米為3-4克左右,可保苗700-1000株。

田間管理  ①、播種當年的田間管理:出苗前,保持土壤溼潤。如果出苗前土壤乾旱,可在播種畦的畦面先稀疏散蓋一些麥秸或茅草;然後輕澆水,待苗 出齊後用杈子扒去蓋草;出苗後應適當控制水分,使幼苗茁壯生長,防止徒長和倒伏;在葉片迅速生長期,要保持田間溼潤,以促進葉片旺盛生長;冬前澆1次透 水,然後覆蓋馬糞或麥秸等,利于越冬。  ②、中耕除草:當蒲公英出苗10天左右可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以後每10天左右中耕除草1次,直到封壟為止;做到田間無雜草。封壟後可人工拔草。③、間苗、定苗:結合中耕除草進行間苗定苗。出苗10天左右進行間苗,株距3-5釐米,經20-30天即可進行定苗,株距8-10釐米,撒播者株距5釐米即可。   ④、肥水管理:蒲公英抗病抗蟲能力很強,一般不需進行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的重點主要是肥和水。蒲公英雖然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但是它還是喜歡肥沃、 溼潤、疏鬆、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種植蒲公英時,每667平方米施2000-3500千克農家肥作底肥,每667平方米還須施17-20千克硝銨作 種肥。播種後,如果土表沒有覆蓋,就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以保證全苗。出苗後,也要始終保持土壤有適當的水分。生長期間追1-2次肥。並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以保證全苗及出苗後生長所需。播種當年的幼嫩植株可以不採葉,等到第2年才開始採收,此時植株品質好, 產量高。秋播者入冬後,在畦面上每畝撒施有機肥2500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既起到施肥作用,又可以保護根系安全越冬。翌春返青後可結合澆水施用化肥 (畝施尿素10-15千克、過磷酸鈣8千克)。為提早上市,早春可採用小拱棚覆蓋。秋末冬初,應澆1次透水,然後在畦面覆蓋馬糞或麥秸等,以利根株越冬和 翌年春季較早萌發新株。  ⑤、採收:蒲公英可在幼苗期分批採摘外層大葉供食,或用刀割取心葉以外的葉片食用。每隔15-20天割1次。也可一次性割取整株上市。一般每畝地每次收割可產700-800千克。   採收時可用鉤刀或小刀挑挖,沿地表1-1.5cm處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長新芽。先挑大株收,留下中、小株繼續生長;也可像東北地區的一些地方掰 收芹菜葉那樣採收,但葉片是分散的,不成葉束。單位面積產量:露地栽培,平均每平方米產0.8-1.0kg;大棚栽培,平均每平方米產 1.2-1.7kg;溫室栽培,平均每平方米產1.5-2.4kg。

蒲公英的早熟栽培  早春表土5釐米深處地溫達1-2℃時,上年種植的蒲公英就開始萌髮長出新芽。一般清明節(4月5日)前新芽露出地面,此時在土裡的"白芽"部分長度已有3-4釐米。所以野生的蒲公英一般在4月20日前後即可上市,這時市場上很少有新鮮葉菜類蔬菜,很受消費者歡迎。人工栽培的蒲公英,由於生育環境條件改善,又採取了地膜覆蓋等措施,因此上市期比野生的提早,這樣,對蔬菜市場供應更有實際意義。  進行唯面覆蓋:北方地區於3月20日土壤開始化凍時,可覆蓋地膜或平鋪廢舊塑料農膜,這樣,4月7日至10日即可收穫上市,比野生蒲公英提早上市10天左右。  東北地區進行早熟栽培時,通常在7月末8月初種上蒲公英,翌年2月末3月初扣上農膜,3月下旬就可以收穫上市。

多年生植株的田間管理   蒲公英植株生育年限越長,根系越發達,地上植株生長也越繁茂,收穫的產品產量高、品質好。因此,生產上應進行多年生栽培。多年生栽培的地塊,要注意多次拔除雜草,並在生長季節加強水肥管理,適時採收。為提早上市,早春可採用小拱棚覆蓋。秋末冬初,應澆一次透水,然後在畦面覆蓋馬糞或麥秸等,以利根株越冬和翌年春季較早萌發新株。

相關焦點

  • 蒲公英種子的播種方法,5步即可完成蒲公英的種植
    蒲公英的種植可以從5步進行,首先我們要採集當年的種子進行播種這樣種植成活率最高,種植應當在春秋季節進行,在播種之前需要準備好適宜的土壤,完成種植之後一定要加強管理,確保種子發芽。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解蒲公英種子的播種方法。
  • 蒲公英怎麼取種和栽培,蒲公英採種方法以及種植步驟
    蒲公英是一種觀賞價值非常高的花卉植物,同時它還是一種功效全面的中草藥與食物,養殖蒲公英的花友非常多。那麼蒲公英怎麼取種和栽培,蒲公英種子在6月成熟,待到種子變成棕色之後即可採集,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講解蒲公英怎麼取種和栽培。
  • 蒲公英種植方法早知道,資深花友強烈推薦,記得收藏
    蒲公英在童話世界中就是最美的花朵了,小時候特別喜歡沉迷於蒲公英的世界中,現在長大了知識面也會隨之擴大,對於蒲公英的知識點也不是停留在它的美了,而是更傾向於它的種植方法和技巧。經過和資深花友的一系列探討,終於知道這些最美的蒲公英是怎麼得到的了,強烈推薦給大家的種植方法,請收好!
  • 想要種植蒲公英,做好這些即可!
    蒲公英是農村常見的野草。年輕時,人們常挖它當食物,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功效。隨著蒲公英價值的不斷提高,現在人工種植的領域也越來越多,那麼如何選擇蒲公英種子進行種植呢?育苗的方法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這個時間適合種植蒲公英,方法也很重要,一起看看吧
    說到鄉下最常見的植物的話,就不得不提到蒲公英了,相信很多農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候都吹過成熟後的蒲公英,笑起來的時候特別的好看。而且蒲公英還有另外的一個名字叫做婆婆丁,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是說蒲公英大家就知道了,現在人們對於服務業的需求也大了很多,所以就有了大規模的種植。但是有一些人並不了解究竟應該在什麼樣的時間種植以及使用什麼樣的方式播種和管理,那麼下面就跟隨小編大概了解了解吧。
  • 蒲公英還有這麼多用處呢,今天告訴大家,它的種植方法
    早熟的蒲公英栽培當早春的地面溫度為5釐米深,地面溫度達到1-2℃時,前一年種植的蒲公英開始萌芽並長出新芽。清明節前(4月5日),新芽暴露在地面上。此時,土壤中「白芽」的長度為3-4釐米。因此,野生蒲公英通常在4月20日左右可用。
  • 像風一樣自由蒲公英,這些種植技巧,超級實用
    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有關蒲公英的種植技巧和方法,希望小編的分享對你有所幫助。小編之前一直覺得蒲公英是一種野生植物,像是一種野菜,平常在山裡都能見到,但是後來小編發現,除了野外土地裡可以生長以外,蒲公英也可以作為盆栽在家庭的庭院陽臺種植。
  • 蒲公英吹呀吹,種植小技巧,飛到你身邊
    蒲公英是我們在在生活中很常見的植物,並且它的渾身都是寶,之前在農村,人們也只是把它當做一種野菜,把它長出來的種子,拿到嘴邊吹。小編有幸比較了解蒲公英這種植物,可以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最開始人們只用蒲公英來泡茶,食用,因為蒲公英有很好的去火效果,它的價值也很高,人們對它的喜愛也越來越多,農村種植戶也開始種植蒲公英這種植物。
  • 摸清蒲公英的底細,有何特性,如何種植,收穫和留種,自己也能種
    今天回家去蘋果園,看到了好多野生的蒲公英,還是那麼的翠綠,不由我,就想分享蒲公英的栽種方法。 蒲公英的特性 蒲公英既抗寒又耐熱,發芽時的適宜溫度在15℃。生長的最適宜的溫度在20~22℃,冬季能夠在-5℃以上可以露地越冬,在夏季生長是比較的緩慢,喜歡陽光,蒲公英在自然光照條件生長良好。蒲公英在出苗以後需要大量的水分,正常的生長期一周之內澆2~3水就可以。
  • 蒲公英栽培技術,蒲公英種子
    蒲公英栽培技術   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婆婆丁、黃花苗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既可作為蔬菜食用,又可全草入藥,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是一種珍貴的藥食兼用型植物。蒲公英種子發芽蒲公英在春、夏、秋季均可播種。條播,按行距25-30釐米,開0.5-1釐米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播後用鋤推平。如乾旱可及時澆水。高6-8釐米時定苗。做藥用的株距一般定為20-25釐米,做菜用的株距適當密一些。  3.田間管理。注意中耕鋤草。為促進生長,要及時追肥,以氮肥為主。在開花前與結籽後澆水追肥1次,這時蒲公英葉子已完全覆蓋地面,只要拔除田間個別大草即可。
  • 蒲公英的特點有哪些,種植成本需要多少
    ,華北、華中、華東、東北等區的許多地方,春、夏、秋三季,田野、路旁、山坡,以及房前屋後,均有蒲公英生長,是最常見的野生花草之一,平白無奇的蒲公英真的那麼普通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蒲公英的特點到底有哪些吧!蒲公英的藥用價值高蒲公英能治病療疾,古籍早有記載。
  • 婆婆丁,又名蒲公英,它的人工種植方法原來是這樣
    可能說婆婆丁有一些人不太熟悉,但說它的另一個名字,相信大家肯定會知道,它的另一個名字叫做蒲公英。雖然在野外可以找到它,但因為人們需求太大,所以很多人開始大規模的種植它來賺錢。種植它是一個不錯的賺錢項目,花費的成本不多,帶來的利益卻非常的可觀。因為它不是一次採收完,一年可以採收7-10次。夏季是種植它最好的時期,一株大概可以長30釐米左右,甚至有的會更高。
  • 濟南一種植戶網購蒲公英種子,長出來的竟全是草
    原標題:濟南一種植戶網購蒲公英種子,長出來的竟全是草「幸好沒有大面積種植,否則得虧十多萬啊!這些商家賣假種子太坑人了!」說起自己被騙一事,濟南的王先生很是氣憤。一個月前,他從網上購買了四斤蒲公英種子,自己滿懷期待地試種了一些,沒想到長出來的全是雜草,王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 蒲公英是一種常見的植株,它的成長過程,有哪些不同
    比如蒲公英,也許在我們的眼裡,蒲公英只是一株看起來比較奇特,比較美麗的花朵,它的種子可以隨風飄散,飄散的很遠的地方繁殖,後來在研究中,我們逐漸發現它有很多特殊的用途,而且還有很多特殊的品種。因為品種的不同,也會造成它葉子形狀的不同,大小的不同,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獨特性,所以現在有很多人想要去種植蒲公英。
  • 北方地區蒲公英人工栽培技術
    1 栽培管理1.1 選地整地蒲公英生長能力強,對土壤要求不高,一般土地均可生長,喜疏鬆肥沃、排水好的砂壤土。種植時將有機肥、磷肥、鉀肥混合後均勻的撒鋪在地面,深翻 20~25cm,整平地面。1.2 種子採集自然生長條件下,蒲公英種植 2 年開花結籽,5~6 月開花,開花後 15d左右種子成熟。花盤外殼由綠變黃綠,種子由乳白色變成褐色時即可採收。將成熟的花盤摘下,在室內存放 1d後熟,等花盤全部散開,用手搓掉種子尖端的絨毛,曬乾,即可用於播種。
  • 星露谷物語蒲公英位置介紹
    星露谷物語蒲公英在哪?
  • 蒲公英開出了「致富花」
    正趕上冬閒季節,在村幹部的建議下,種起了蒲公英。」田長玉笑呵呵地說,當時的想法就是,蒲公英可以當蘸醬菜吃,還能曬乾泡水喝起到消炎作用。  由於是第一次種蒲公英,田長玉沒有什麼經驗,只能摸索著種植。為了保證出苗率,他沒有自己下種育苗,而是從外地直接購買根莖進行培育。這樣一來,不僅省去了很多人工,出芽率也得到了保障。
  • 蒲公英的高產栽培技術,輕鬆實現優質高產,不妨一看
    大家好,今天我帶給大家的是蒲公英的栽培以及田間管理,如果有想種蒲公英的,可以了解一下我下面的文章。接下來我們看看蒲公英的栽培技術吧。一、栽培方法1.播種蒲公英的種子沒有睡眠期,種子可以在潮溼的土壤中直播,並在大約90小時內長出芽。
  • 採不到農村的蒲公英莫著急,弄點種子自己種,這樣做一株就夠你用
    說到蒲公英,人們肯定會想到農村,因為農村對於這些野菜是比較常見的,但是一些人去農村的次數極少,有的甚至都沒機會去農村,所以很難採到蒲公英,但是採不到農村的蒲公英大家也別著急,大家可以自己弄點種子種植,現在城裡人都喜歡在陽臺上搞點種植,那麼種植蒲公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原神》蒲公英籽與烈焰花怎麼採集 蒲公英籽與烈焰花採集方法
    導 讀 《原神》中蒲公英籽與烈焰花這兩種特殊材料,是沒有辦法直接採集的,那麼我們該怎樣才能採集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