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家去蘋果園,看到了好多野生的蒲公英,還是那麼的翠綠,不由我,就想分享蒲公英的栽種方法。
蒲公英,又名華花郎,蒲公草,在我國的境內是廣泛的分布,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的功效,是糖尿病人和肝炎病人的佐餐佳品。
蒲公英的特性
蒲公英既抗寒又耐熱,發芽時的適宜溫度在15℃。生長的最適宜的溫度在20~22℃,冬季能夠在-5℃以上可以露地越冬,在夏季生長是比較的緩慢,喜歡陽光,蒲公英在自然光照條件生長良好。蒲公英在出苗以後需要大量的水分,正常的生長期一周之內澆2~3水就可以。施肥主要是以基肥為主,在蒲公英生長的季節裡,要根據長勢情況來追肥1~2次。對於土壤的適應性很強,喜歡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蒲公英種植步驟
播種的時間是從春季到秋季都可以種植。在夏季播種的時候要注意遮陰保溼,在早春播種時還需要進行一定的保溫措施。
種植步驟
在土面上橫開小溝,溝之間的距離12釐米,溝寬10釐米,然後把蒲公英的種子播於溝內,覆土約0.5釐米並且還要澆透水。
在播種以後要保持土壤溼潤,10~15天出苗。
蒲公英定植成活以後要根據實際生長情況進行追肥,1~2次。
注意,播種的當年一般情況下不採葉,這樣可以促進蒲公英繁茂的生長。在入冬以後如果溫度低於-5℃時就需要覆蓋薄膜來保溫,或者是移入室內。
蒲公英收穫和留種
如果是以藥用為目的的蒲公英,可以於第二年的春秋季,植株開花的初期挖取全株。如果是做蔬菜栽培的時候就可以不收全株,在葉片長到了15釐米以上的時候可以採收葉片食用。
蒲公英播種完了以後在第二年就可以開花結果,隨著蒲公英生長年限的增加,開花的朵數和種子的產量也會逐年的提高。因此上可以保留固定的留種子的植株。
開花以後的13~15天種子就可以成熟,當蒲公英的種子變成了褐色,容易被風吹散時就可以採收。在採收種子時可以把花序摘下來放在室內再存放1~2天後成熟,至種子半乾的時候,用手搓掉種子頭端的絨毛後保存起來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