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因太空而綻放
張 珂
你如果問我現在最大的夢想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我想當一名漫畫家!」
自從遇見「太空」,這個念頭無數次在我腦海盤旋。而在以前,我可能連想都不敢想!日復一日,我們的生活在慣常的軌道上行進,談論虛無縹緲的夢想其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與太空同行,讓夢想綻放。」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太空口號。我們或許都有這樣的體驗,就是有一種遏制不住的衝動,當你看到一群人都在竭盡全力去做一件事時,那股磁鐵般的吸引力,會拉著你也去參與其中。我和「太空」的緣分就是這樣開始的。
2018年底,我嘗試向太空郵箱發出第一幅漫畫作品。從那時起,我開始融入到太空的網絡生活中,連朋友圈也開始變了樣子,越來越多地分享與太空有關的東西,而我也開始有意識地重溫航天歷史、研學航天文化,接受航天精神的砥礪與洗禮。
與「太空」相伴一年多來,我先後創作出四套小太表情包(均已在微信表情平臺上架),兩篇連載原創漫畫《小太「畫」航天》,創作插圖和海報共計30餘幅,感受過為創作設計絞盡腦汁、夜以繼日的辛苦,更感受過夢想照進現實的力量。在一種激情和亢奮的創作狀態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實和幸福。
許多同事不知道,其實在美術創作上,我本是個門外漢。我大學學的專業是遙感科學與技術和廣告學,幾乎都與美術不沾邊。如果說現在還有點美術底子,也主要來自工作之餘閒散的自學和積累,也來自結識「太空」後的歷練和精進。
人們常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沒想到這樣一個偶然的投稿舉動,竟然開啟了我的美術創作之路。2018年底,我嘗試創作第一套小太表情包,當時所謂的創作就是「現學現賣」,用「輸出」倒逼「輸入」,為了完成任務,我不得不惡補漫畫知識和繪畫技巧,一有時間就扎進淘寶教程、網課和專業書籍中。第一套表情包推出後,又有了小太新春表情包……2019年,嘗試創作《小太畫航天》系列漫畫,講述航天故事、科普航天知識,可惜只連載過兩期就中斷了,今年計劃將這個系列續上。
今年春節期間,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打響。來自武漢的消息,讓我格外揪心!因為我曾在武漢大學讀書四年,很多同學和親人都在武漢。學習期間,曾無數次受到在武漢的叔爺爺的悉心照顧,還沒來得及好好回報,卻收到他因為疫情離開人世的消息,當時真是五雷轟頂的感覺。
正月初三,是叔爺爺離去的第四天,也是武漢封城的第五天,我想我得做點啥紀念叔爺爺、支援大武漢,於是拿起手繪板,「武漢加油」、「抗疫必勝」......一個個小太抗疫表情包誕生,我把這些表情分享給遠在武漢的朋友和同學,告訴他們不要灰心失望,全國人民都在支持你們。我想通過這套表情包跨越山水阻隔,傳遞勇氣、信心和力量。
我參加工作五年,在做好本職工作之餘,一不小心成了一個畫漫畫的斜槓青年。太空給予我展示才情的平臺,繪畫給予我富有魅力的生活方式,原來愛好也能成為工作的一部分,感覺就像是升級打怪獸一樣,可能會很艱辛、有挫折,但是在不斷成長、磨礪和蛻變中,心中的 信念也愈加篤定:追夢路上,我和太空的明天會更好!
作者簡介:張珂,太空鐵桿小粉絲,湖南長沙人,畢業於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喜歡讀書、繪畫和攝影,資深文藝女青年一枚,曾創作太空小萌娃第一季、第二季,小太春節版表情包、小太抗疫表情包。
熱愛,是最虔誠的初心
劉 佳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那麼生活呢?該如何定義生活?
我們每天起床,睜開眼看到的第一束陽光,聞到的縷縷花香,聽到鳥兒的鳴唱……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通過尋常所見和細微感知,我們收穫了非比尋常的情感體驗,有歡喜,有悲傷,有感動,有迷茫……生活給予我千姿百態的感觸,對我來說,繪畫是抒發情感的最好方式,而熱愛是我對生活最真誠的態度。
去年夏天,我從新疆一個小城市來到首都北京,參加首屆美術創作骨幹培訓班,雖然只有短短一個月,但在領導、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我感覺自己進步很明顯,並榮幸地成為太空美術創作室的一員,創作的部分作品登上了報紙、微信、抖音等媒體平臺。激情被點燃後,整個人是飛起來的感覺,那段時間的創作敏銳又高產。在我們那個「小院子」裡,我儼然成了紅人,感慨之餘,我常常在想,是什麼激勵著我走得越來越遠?是來自太空的緣分,是源於心底的熱愛。身邊所有美好的人和事,都是我創作的源動力。
去年國慶前夕,獻禮新中國七十周年華誕的「大美航天」書畫攝影展在京開幕,我參展的丙烯畫《「天工」開物》得到大家一致好評。那是我首次嘗試航天題材創作,曾經左思右想找不到思路。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電視上正在播出一部紀錄片《大國工匠》,鑄造大國重器的匠人讓我深受感動,在我們身邊航天崗位上不也有一群「大國工匠」嗎?猶如靈光乍現,創作主題很快確定了,就以「航天科技工作者」為主角。作品構架很快在我腦海成型:那是航天工程師的工作場景,兩側的飛船推進器等設施,凸顯主人公的精湛技藝,他們眼神專注,視線集中在畫面中央的機器零件上,畫面上方是若隱若現的五星紅旗。他們造的不只是飛船推進器,更是一個航天大國的科技「推進器」。口罩下面是不願「拋頭露臉」的無名英雄……
大美航天、大愛無疆。今年春節以來,疫情陰霾籠罩神州大地,我和太空美術創作室的同事們拿起了手中的畫筆,描繪青天白雲、朗朗乾坤,謳歌真善美、傳播正能量,航天文藝戰「疫」為誓奪全勝盡一份綿薄之力。前路漫漫,任重道遠,我將滿懷虔誠的初心,一路高歌,砥礪前行!
作者簡介:劉佳,畢業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愛好繪畫,多次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市級美術展,並在報紙、雜誌、網絡平臺刊登美術作品。工作之餘,主動參與「航天文化活動中心徽標」等方案設計,現從事新聞宣傳工作。
「太空」讓我重拾畫筆
遊宗澤
一個偶然機會,看到航天日活動正在徵集主題海報,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將計算機技術和繪畫技藝相結合,創作出海報作品《初升》,沒想到竟然被選中刊登在太空微信公眾號上。爸媽看到後非常高興,都說「藝多不壓身,當年辛苦學習美術,還是派上用場了吧!」受到鼓勵與肯定,我便重新拾起畫筆,積極參與太空組織的各種美術創作活動。
繪畫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無論是水粉畫、中國畫我都喜歡。我之所以喜歡繪畫,是因為覺得這是一種心靈寄託。開心的時候,用彩筆畫下心中喜悅;惆悵的時候,用顏料排遣煩惱。繪畫,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對繪畫的喜愛,要追溯到小時候。當時父母看到紙上、牆上到處是我的塗鴉「傑作」,索性給我報了繪畫興趣班。從那時起,我才真正與美術結下不解之緣。
初學中國畫時,我碰到了一大難題:中國畫是講究風神、自由灑脫的,但我畫畫總是很刻板很拘謹,運筆起勢做不到氣韻生動。為了鑽研領會其中精髓奧秘,我常常一頭扎進去,一畫就忘記了時間。記得有一次,我一個人在家練畫,到了該去上興趣班時候,一放下手中的筆,我感到十分飢餓,轉念一想,原來我全情投入作畫,竟然忘了吃飯。
高中三年,為了在繪畫上有所提升,我放棄了打遊戲、放棄了消遣娛樂,花費很多時間和心思投入到繪畫研習中。高考時因種種原因,我放棄了考美術學院的念頭,考上了河南農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從一名藝術男變身為一名理工男。
四年大學時光,因為學業繁重,天天與電腦為伴,我幾乎沒有碰觸過畫筆。來到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工作後,我的全部精力都在試驗任務通信崗位上,在本職專業上不斷精進,先後寫過《試論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安全新技術的展望》《5G移動通信發展趨勢與若干關鍵技術》和《基於三網融合環境中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究》等多篇論文在國家學術期刊發表,而曾經珍愛的畫筆,更是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讓祖國見證幸福》集體婚禮表演嘉賓海報
直到遇見「太空」徵稿,我的美術之夢才被重新喚醒。從那之後,我陸續參與「太空」一周歲生日倒計時、航天紅色傳人培育工程、《讓祖國見證幸福》大型集體婚禮、音樂舞蹈劇情景劇《問天》和「致敬最美航天人」頒獎典禮徵集歌曲等一系列活動的海報設計、刊頭設計工作,經過持續學習和磨鍊,畫技越來越高,出手的作品獲得領導和同事們一致稱讚。
航天文藝戰「疫」任務中,太空美術團隊團結一心、共克時艱,我們天天一起交流、探討,一起研究海報和宣傳展板。抗疫期間天天有作品,一幅幅感人至深、提氣鼓勁的書畫作品,擂響了抗擊疫情、誓奪全勝之聲。
謝謝「太空」讓我重拾畫筆,重續與美術的不解之緣,我會在這條道路上蠻拼奔跑,與「太空」一起閃光,與「太空」一起成長!
作者簡介:遊宗澤,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河南省優秀畢業生,現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從事通信科研工作。喜愛攝影、繪畫,多篇論文在國家學術期刊發表,利用業餘時間研習繪畫,為「太空」創作海報。
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張 珂、劉 佳、遊宗澤
插畫 | 王選達
編輯 | 裴津媛、王豔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