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畫筆描繪飛天夢想:我的太空美術之路(1)

2020-12-05 我們的太空

夢想因太空而綻放

張 珂

你如果問我現在最大的夢想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我想當一名漫畫家!」

自從遇見「太空」,這個念頭無數次在我腦海盤旋。而在以前,我可能連想都不敢想!日復一日,我們的生活在慣常的軌道上行進,談論虛無縹緲的夢想其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與太空同行,讓夢想綻放。」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太空口號。我們或許都有這樣的體驗,就是有一種遏制不住的衝動,當你看到一群人都在竭盡全力去做一件事時,那股磁鐵般的吸引力,會拉著你也去參與其中。我和「太空」的緣分就是這樣開始的。

2018年底,我嘗試向太空郵箱發出第一幅漫畫作品。從那時起,我開始融入到太空的網絡生活中,連朋友圈也開始變了樣子,越來越多地分享與太空有關的東西,而我也開始有意識地重溫航天歷史、研學航天文化,接受航天精神的砥礪與洗禮。

與「太空」相伴一年多來,我先後創作出四套小太表情包(均已在微信表情平臺上架),兩篇連載原創漫畫《小太「畫」航天》,創作插圖和海報共計30餘幅,感受過為創作設計絞盡腦汁、夜以繼日的辛苦,更感受過夢想照進現實的力量。在一種激情和亢奮的創作狀態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實和幸福。

許多同事不知道,其實在美術創作上,我本是個門外漢。我大學學的專業是遙感科學與技術和廣告學,幾乎都與美術不沾邊。如果說現在還有點美術底子,也主要來自工作之餘閒散的自學和積累,也來自結識「太空」後的歷練和精進。

人們常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沒想到這樣一個偶然的投稿舉動,竟然開啟了我的美術創作之路。2018年底,我嘗試創作第一套小太表情包,當時所謂的創作就是「現學現賣」,用「輸出」倒逼「輸入」,為了完成任務,我不得不惡補漫畫知識和繪畫技巧,一有時間就扎進淘寶教程、網課和專業書籍中。第一套表情包推出後,又有了小太新春表情包……2019年,嘗試創作《小太畫航天》系列漫畫,講述航天故事、科普航天知識,可惜只連載過兩期就中斷了,今年計劃將這個系列續上。

今年春節期間,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打響。來自武漢的消息,讓我格外揪心!因為我曾在武漢大學讀書四年,很多同學和親人都在武漢。學習期間,曾無數次受到在武漢的叔爺爺的悉心照顧,還沒來得及好好回報,卻收到他因為疫情離開人世的消息,當時真是五雷轟頂的感覺。

正月初三,是叔爺爺離去的第四天,也是武漢封城的第五天,我想我得做點啥紀念叔爺爺、支援大武漢,於是拿起手繪板,「武漢加油」、「抗疫必勝」......一個個小太抗疫表情包誕生,我把這些表情分享給遠在武漢的朋友和同學,告訴他們不要灰心失望,全國人民都在支持你們。我想通過這套表情包跨越山水阻隔,傳遞勇氣、信心和力量。

我參加工作五年,在做好本職工作之餘,一不小心成了一個畫漫畫的斜槓青年。太空給予我展示才情的平臺,繪畫給予我富有魅力的生活方式,原來愛好也能成為工作的一部分,感覺就像是升級打怪獸一樣,可能會很艱辛、有挫折,但是在不斷成長、磨礪和蛻變中,心中的 信念也愈加篤定:追夢路上,我和太空的明天會更好!

作者簡介:張珂,太空鐵桿小粉絲,湖南長沙人,畢業於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喜歡讀書、繪畫和攝影,資深文藝女青年一枚,曾創作太空小萌娃第一季、第二季,小太春節版表情包、小太抗疫表情包。

熱愛,是最虔誠的初心

劉 佳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那麼生活呢?該如何定義生活?

我們每天起床,睜開眼看到的第一束陽光,聞到的縷縷花香,聽到鳥兒的鳴唱……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通過尋常所見和細微感知,我們收穫了非比尋常的情感體驗,有歡喜,有悲傷,有感動,有迷茫……生活給予我千姿百態的感觸,對我來說,繪畫是抒發情感的最好方式,而熱愛是我對生活最真誠的態度。

去年夏天,我從新疆一個小城市來到首都北京,參加首屆美術創作骨幹培訓班,雖然只有短短一個月,但在領導、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我感覺自己進步很明顯,並榮幸地成為太空美術創作室的一員,創作的部分作品登上了報紙、微信、抖音等媒體平臺。激情被點燃後,整個人是飛起來的感覺,那段時間的創作敏銳又高產。在我們那個「小院子」裡,我儼然成了紅人,感慨之餘,我常常在想,是什麼激勵著我走得越來越遠?是來自太空的緣分,是源於心底的熱愛。身邊所有美好的人和事,都是我創作的源動力。

去年國慶前夕,獻禮新中國七十周年華誕的「大美航天」書畫攝影展在京開幕,我參展的丙烯畫《「天工」開物》得到大家一致好評。那是我首次嘗試航天題材創作,曾經左思右想找不到思路。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電視上正在播出一部紀錄片《大國工匠》,鑄造大國重器的匠人讓我深受感動,在我們身邊航天崗位上不也有一群「大國工匠」嗎?猶如靈光乍現,創作主題很快確定了,就以「航天科技工作者」為主角。作品構架很快在我腦海成型:那是航天工程師的工作場景,兩側的飛船推進器等設施,凸顯主人公的精湛技藝,他們眼神專注,視線集中在畫面中央的機器零件上,畫面上方是若隱若現的五星紅旗。他們造的不只是飛船推進器,更是一個航天大國的科技「推進器」。口罩下面是不願「拋頭露臉」的無名英雄……

大美航天、大愛無疆。今年春節以來,疫情陰霾籠罩神州大地,我和太空美術創作室的同事們拿起了手中的畫筆,描繪青天白雲、朗朗乾坤,謳歌真善美、傳播正能量,航天文藝戰「疫」為誓奪全勝盡一份綿薄之力。前路漫漫,任重道遠,我將滿懷虔誠的初心,一路高歌,砥礪前行!

作者簡介:劉佳,畢業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愛好繪畫,多次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市級美術展,並在報紙、雜誌、網絡平臺刊登美術作品。工作之餘,主動參與「航天文化活動中心徽標」等方案設計,現從事新聞宣傳工作。

「太空」讓我重拾畫筆

遊宗澤

一個偶然機會,看到航天日活動正在徵集主題海報,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將計算機技術和繪畫技藝相結合,創作出海報作品《初升》,沒想到竟然被選中刊登在太空微信公眾號上。爸媽看到後非常高興,都說「藝多不壓身,當年辛苦學習美術,還是派上用場了吧!」受到鼓勵與肯定,我便重新拾起畫筆,積極參與太空組織的各種美術創作活動。

繪畫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無論是水粉畫、中國畫我都喜歡。我之所以喜歡繪畫,是因為覺得這是一種心靈寄託。開心的時候,用彩筆畫下心中喜悅;惆悵的時候,用顏料排遣煩惱。繪畫,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對繪畫的喜愛,要追溯到小時候。當時父母看到紙上、牆上到處是我的塗鴉「傑作」,索性給我報了繪畫興趣班。從那時起,我才真正與美術結下不解之緣。

初學中國畫時,我碰到了一大難題:中國畫是講究風神、自由灑脫的,但我畫畫總是很刻板很拘謹,運筆起勢做不到氣韻生動。為了鑽研領會其中精髓奧秘,我常常一頭扎進去,一畫就忘記了時間。記得有一次,我一個人在家練畫,到了該去上興趣班時候,一放下手中的筆,我感到十分飢餓,轉念一想,原來我全情投入作畫,竟然忘了吃飯。

高中三年,為了在繪畫上有所提升,我放棄了打遊戲、放棄了消遣娛樂,花費很多時間和心思投入到繪畫研習中。高考時因種種原因,我放棄了考美術學院的念頭,考上了河南農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從一名藝術男變身為一名理工男。

四年大學時光,因為學業繁重,天天與電腦為伴,我幾乎沒有碰觸過畫筆。來到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工作後,我的全部精力都在試驗任務通信崗位上,在本職專業上不斷精進,先後寫過《試論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安全新技術的展望》《5G移動通信發展趨勢與若干關鍵技術》和《基於三網融合環境中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究》等多篇論文在國家學術期刊發表,而曾經珍愛的畫筆,更是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讓祖國見證幸福》集體婚禮表演嘉賓海報

直到遇見「太空」徵稿,我的美術之夢才被重新喚醒。從那之後,我陸續參與「太空」一周歲生日倒計時、航天紅色傳人培育工程、《讓祖國見證幸福》大型集體婚禮、音樂舞蹈劇情景劇《問天》和「致敬最美航天人」頒獎典禮徵集歌曲等一系列活動的海報設計、刊頭設計工作,經過持續學習和磨鍊,畫技越來越高,出手的作品獲得領導和同事們一致稱讚。

航天文藝戰「疫」任務中,太空美術團隊團結一心、共克時艱,我們天天一起交流、探討,一起研究海報和宣傳展板。抗疫期間天天有作品,一幅幅感人至深、提氣鼓勁的書畫作品,擂響了抗擊疫情、誓奪全勝之聲。

謝謝「太空」讓我重拾畫筆,重續與美術的不解之緣,我會在這條道路上蠻拼奔跑,與「太空」一起閃光,與「太空」一起成長!

作者簡介:遊宗澤,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河南省優秀畢業生,現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從事通信科研工作。喜愛攝影、繪畫,多篇論文在國家學術期刊發表,利用業餘時間研習繪畫,為「太空」創作海報。

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張 珂、劉 佳、遊宗澤

插畫 | 王選達

編輯 | 裴津媛、王豔梅

相關焦點

  • 飛天夢想、太空漫步,小朋友的畫作太贊了!
    日前,在四川北路街道婦聯、未保辦聯合舉辦的「感恩曬幸福 美德伴成長」徵集活動中,小朋友們以畫筆領悟「四史」精神,從飛天夢想、太空漫步到傳承紅色基因、浦東改革開放、武漢抗疫……一幅幅作品表達了他們對祖國的祝福和對美好幸福生活的熱愛。
  • 太空美術:用藝術徵服太空(圖)
    ———美國天文學家兼太空畫家哈特曼(W.K.Hartmann)   太空美術:用藝術徵服太空   在1839年攝影術誕生前的兩百多年裡,天文學家一直用繪畫的方式來記錄所見的天象景觀。於是,以科學為主導的太空美術開始誕生在天文學家的筆下。
  • 臨猗農民姚六豐多才多藝,熱衷於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家鄉的美景,並將...
    他積極參加一些村莊的美化工作,當村中牆壁上出自他手的一幅幅美術作品繪製完畢時,他自豪地說,我們的農村越來越美了!  在運城市臨猗縣,提起農民姚六豐,人們總是津津樂道、讚不絕口。姚六豐多才多藝,熱衷於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家鄉的美景,當他的手繪圖出現在鄉鎮村莊的牆壁上,總有村民自豪地說:「姚六豐可是我們臨猗的一寶!他是一位熱愛鄉土、熱愛生活、熱愛農民的執著老人。
  • 從古至今的飛天太空夢 萬戶傳奇
    飛上天或去太空星球是中華民族從遠古時代就有的夢想,比如嫦娥奔月、牛郎會織女的神話故事就對飛天和太空充滿了熱情!比如風箏和孔明燈的發明無不對飛天的嚮往和夢想!今天人類早就登上了太空,甚至去了月球和用無人探測器登上了火星。尤其是我們中國的神舟系列太空船、天宮太空實驗室、嫦娥探月工程都取得了偉大成功。
  • 聶海勝:堅持是通往太空的成功之路
    人民網北京1月 20年來,他們築夢太空,描繪下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這部巨著的「封面」;他們翱翔九天,記錄著中華民族探索浩瀚宇宙的不懈追求。 聶海勝感言: 天地一體,乘組一心。團結就是力量。載人航天工程是「萬人一桿槍」「千人一艘船」的龐大系統工程,各系統之間需要密切配合。作為航天員,我們的使命就是飛天圓夢,我們的責任就是出徵太空。
  • 太空美術--新聞報導-人民網
    中國著名太空美術家喻京川認為,它描繪人類未來的各種太空活動及太空壯舉,具有預測性,其描繪的世界可能實現,也可能無法實現,但它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的。 科幻和科技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比如凡而納在《海底兩萬裡》中暢想了可水下運行的船,稱之為「鸚鵡螺」號。1801年,第一艘由富爾頓所制的鐵質潛水艇下水,為向凡爾納致敬,其被命名為「鸚鵡螺」號。科學幻想與科技發展的緊密聯繫可見一斑。
  • 天宮一號自述:我在太空等你
    我是天宮一號,我從茫茫大漠而來,向浩瀚蒼穹而去!  2011年9月29日,這個美麗的秋夜——我來了,帶著一個古老民族千年不息的飛天夢想,來了。  這夢想,幾乎與她滄桑的歷史一樣久遠:從「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到「飛天壁畫」上的婀娜身影;從戰國時期屈原面向長空的「天問」,到明代萬戶乘坐綁在一起的火箭開始人類飛向空中的首次嘗試……  仰望長空,勇敢而浪漫的中華民族,從未停止對太空的幻想和思考。  萬戶最終沒能擺脫地球的引力,隕落在蒼茫大地上。而飛天之夢,卻始終未從這個民族的夢想中消失。
  • 2018上半年小學美術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精選)第二批
    小學美術《飛天暢想》一、考題回顧二、考題解析【教學過程】(一)設置情境教師小結:宇宙大得難以想像,它充滿無窮無盡的奧秘,人類幾千年來一直都對太空充滿了無盡的探索欲望。近幾十年來,人類已經登上了月球,發射了許多探測器,去探索無邊無際的太空世界,今天我們也一起去太空看看。揭示課題《飛天暢想》。(二)賞析作品,交流探討1.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小組討論:遊太空都需要哪些裝置?學生交流,教師總結:飛行器、太空服等。
  • 60多名孩子用想像力和畫筆描繪「未來世界的銀行」圖景
    新湖南客戶端6月1日訊(記者 陳淦璋 徐行)6月1日,湖南日報社攜手建行長沙興蓉支行舉辦的「夢在筆下」繪畫比賽結果揭曉。李林瑄、徐若語、楊馥榕、劉昀易、陳鈺晗等60多名孩子用想像力和畫筆,描繪了「未來世界的銀行」圖景。
  • 逐夢太空 啟航未來 洪山實驗小學南校區「太空一號」美術節紀實
    消息一經公布便得到了不少學生和家長的響應,學生們紛紛利用課餘時間在家精心設計製作美術作品,將心中對於太空的無限遐想融入到藝術創作中,用畫筆編織太空夢想,用巧手實現獨家創意。活動發起不久,學校就陸續收到來自各班學生的一件件精美的美術作品,不但有風格各異的太空科幻畫,還有精巧的自製太空飛行器模型,可謂是形式多樣,美不勝收。
  • 【中國的脫貧智慧】「輪椅畫家」張海晶:畫筆繪出多彩脫貧路(組圖)
    脫貧攻堅的路上,贛鄱大地湧現出一批批先進個人,他們滿懷激情,用智慧和勇氣,帶領大家走上致富之路。從5月14日起,中國江西網推出系列融媒體報導,聚焦脫貧攻堅中湧現的感恩奮進典型人物,講訴他們在脫貧攻堅過程中的感人故事。今日,推出第五篇,走近九江市都昌縣大港鎮鹽田村街上自然村張海晶。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國人飛天夢想的實現歷程
    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夢想著自己能夠翱翔在天空中,俯瞰中國大地。當然,以現在的科學技術,我們可以乘坐飛機來滿足我們翱翔在天空中的夢想,不但如此,如果你是一名航天員,你也許有機會&34;,看一看地球以外是怎樣的風景。但是,在科學技術還沒有這麼發達的時候,人們是怎麼做的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述中國人飛天夢想的實現歷程。
  • 【飛天時代楷模】陳冬:從天空到太空 為祖國飛得更高
    2003年,當楊利偉駕乘神舟五號首度飛天時,25歲的陳冬通過電視直播目睹火箭升空的那一瞬,腦海裡閃念:「什麼時候我也能像楊利偉一樣飛向太空,為祖國飛得更高?」  而自從他加入航天員大隊那天起,面對五星紅旗莊嚴宣誓的誓詞——「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高於一切,為實現中華民族飛天夢想,我們不怕犧牲、無私奉獻」,就成了陳冬的態度。
  • 在線學美術靠譜嗎?美術寶1對1和小熊美術哪個更合適?
    後來,聽朋友說,學繪畫可以提高專注力,我就馬上研究起畫畫來了,想看看到底有沒有用?線下的美術機構都還沒開,畢竟還在疫情期間。於是就找了線上的美術機構進行對比嘗試。朋友推薦我試一試美術寶 1 對 1 和小熊美術,看看孩子喜歡哪一個?
  • 美術寶一對一湯圓老師:美術教育很酷,我愛上了當老師
    「湯圓老師,我特別喜歡今天的課程」「謝謝老師,我今天過得很愉快,我現在還不想下課」「我想再畫一張,我還想跟老師一起畫畫」……這是每次湯圓老師即將下課時孩子們的感嘆。「在我的正式課學員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六歲的暢暢小朋友,她是一個對畫畫充滿興趣,非常可愛的小姑娘。在給暢暢上試聽課的時候就發現,她不喜歡簡單的物體,鍾情於有挑戰性的內容,當時我就感覺到這個小朋友特別獨特,因為很少有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主動要求畫難度大的作品。
  • 青少年畫筆描繪海底世界獲獎作品在上海開展
    通過他們手中的畫筆,或許我們能夠感受得到。今天上午,2019年上海市浦東新區「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第二屆「彩虹魚-深淵極客」杯國際青少年繪畫比賽頒獎典禮暨畫展啟動儀式在上海兒童博物館舉行。現場展出的40多幅獲獎作品向觀眾呈現了一個想像力豐富的深海世界。
  • 航天娃與鞠萍姐姐同臺,一起點亮夢想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850期 】8月21日由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中國科技館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中歐人文藝術教育聯盟等部門共同推出的《點亮夢想——去太空開畫展》直播活動在中國科技館進行
  • 美術老師開啟軟陶藝術文創之路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把個人愛好做成小事業的美術老師。從小喜愛泥塑創作 開設社團指導學生今年35歲的楊芬老家位於四川,2007年,她與丈夫結婚,成為了一名上虞媳婦。採訪中,性格有些靦腆的楊芬有些不善言辭,笑起來的時候會露出可愛的小虎牙。
  • 【共和國的故事·飛天記】載人航天:民族千年飛天夢想終成真
    人類自古就有飛天的夢想,由於沒有飛天之力,古人只能藉助想像的翅膀,把夢想寄托在美麗的飛天神話與傳說之中。  為了探索太空,上世紀90年代初,黨中央審時度勢、高瞻遠矚,作出實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決策。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一朝夢圓。
  • 考蟲開啟「飛天計劃宇宙篇」
    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每個大學生心中都有不同的「夢想」小火種,不斷積蓄力量,突破一切阻力,奮發向上。9月1日,考蟲聯合敦煌畫院發起「飛天計劃」,同時宣布將於11月發射一顆滿載全國大學生夢想的衛星。  作為首家發射衛星的成人在線教育品牌,考蟲將把大學生的夢想隨同「靈鵲星座」衛星,搭載長徵6號火箭,於2020年11月3日發射,突破地心引力,逐夢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