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華書店眾晟萬達店的展柜上出現了一組組可愛的軟陶小泥人,惟妙惟肖的動作神態,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賞。據了解,這些有趣的軟陶作品全部出自龍山學校「妮印文創」社團,而手把手指導學生們製作小泥人的老師就是楊芬。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把個人愛好做成小事業的美術老師。
從小喜愛泥塑創作 開設社團指導學生
今年35歲的楊芬老家位於四川,2007年,她與丈夫結婚,成為了一名上虞媳婦。採訪中,性格有些靦腆的楊芬有些不善言辭,笑起來的時候會露出可愛的小虎牙。她說自己小時候就特別喜歡泥塑課,記得那會兒曾製作過一把小泥壺,被老師表揚後就一直放在班級裡展示。
從師範專業畢業後,楊芬如願地成為了一名老師,有一天,她看到一位同事正在做軟陶,幾件有趣的作品立即喚起了她小時候的泥塑夢。楊芬說:「軟陶泥又叫彩陶,也稱為燒烤粘土,看似橡皮泥,實質是一種可塑性非常強的人工合成陶土,是比較專業的雕塑材料。我第一次真正接觸軟陶應該是在2009年,最初是被它鮮豔的顏色所吸引,發現可以捏制各種小泥人,特別好玩。後來就買了很多的材料,一有空就喜歡坐下來捏捏泥巴,還經常帶著女兒一起玩,既滿足了興趣愛好,也增進了親子互動。」
2014年,楊芬入職中塘學校,恰巧當時學校準備開設社團課,需要每位老師結合個人特長組建學生社團。於是,楊芬就開設了一門與軟陶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又不需要燒制的粘土課。「主要是粘土取材方便,學生學起來也更容易上手。我從網上找了很多相關的資料,邊學邊做,因為喜歡,一點也不覺得麻煩。」
就這樣,楊芬開始手把手教學生製作粘土,還帶動了不少身邊的老師也參與其中。一學期後,一個個造型可愛,趣味十足的粘土作品驚豔亮相。而粘土社團也一下子成了校園裡的「香餑餑」,還被評為「區優秀社團」。2018年,學校在上百·萬和城舉辦「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學生藝術作品拍賣會,期間,社團出品的以青瓷為底的半浮雕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以1800元的高價拔得整場拍賣會的頭籌。
學習彩塑提升技藝 培養興趣助力成長
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2018年暑假,楊芬一個人背包去了安徽宣城,向皖南彩塑非遺傳承人甄銘傑老師學習傳統泥塑人物製作技藝。在為期一個多月的進修期間,她學習了敦煌飛天、嫦娥奔月、李白醉酒、黛玉葬花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塑造,常常忙到半夜一兩點才歇手。「這些手工做起來比較費時費力,但經過老師的指導,我對人體結構的把握,面部表情的塑造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最明顯的就是做出來的作品更加立體、豐滿,有一種栩栩如生的感覺。」
2019年8月,楊芬成為了龍山學校的一名美術老師,9月底,「妮印文創」社團正式成立。作為一所新居民子女學校,龍山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學校結合學生特點,開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並依託社團課程幫助學生發掘個人特長,培養興趣愛好。
雖然一個可愛的軟陶作品看起來十分簡單,但在製作的過程中需要揉土、造型、配色、烘烤,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於是,在上好專業課的同時,楊芬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安排社團課程內容,從泥塑起源、發展歷史,到基本技法、上手實操,每一堂課都認真準備,而她的默默付出也收穫了學生、家長的肯定。
去年9月,一名性格內向的女生報名參加了「妮印文創」社團,讓老師和家長都沒想到的是,這個平時看起來沉默寡言的孩子仿佛找到了屬於她的一片新天地。「每次上社團課,這個孩子的臉上都會展露笑顏,做出來的軟陶作品也非常漂亮,她偷偷告訴我,以後想報考美術專業。這學期,因為身體的關係,她要休學在家,前兩天她媽媽專程來學校請假,也被孩子的軟陶作品驚呆了。」楊芬說,她很開心「妮印社團」能讓孩子培養自己興趣,幫助他們找到未來的路。
結合上虞傳統文化 開啟軟陶文創之路
隨著社團課程的有序推進,學生們的作品越來越多,每次參展,總能引來許多人的嘖嘖稱讚。緊接著,「妮印社團」又接到了風情街文創館的「訂單」,楊芬和學生們第一次聯手製作了一組 「梁祝文化」的系列軟陶作品,一經展出,效果驚豔。而這些肯定的聲音也給了楊芬和社團的學生們更多的信心。
「最開始,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把自己喜歡的泥塑製作方法教授給學生,讓他們邊玩邊學,長點本領。但後來,我發現,泥塑的魅力不僅限於此,學生們喜歡上社團課,他們認真地製作每一件作品,反覆搓揉、捏制、打磨,這股執著勁兒讓我特別感動。」楊芬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她開始思考如何將上虞元素和傳統文化融入泥塑製作,讓學生們的軟陶作品更有價值,更具內涵。
於是,這學期一開始,楊芬就帶領「妮印社團」的學生們製作了許多可愛的「四季仙果」叫賣村姑和經典的傳統戲曲人物,並在新華書店眾晟萬達店集中愛心出售,義賣所得的款項還將捐贈給學校裡的貧困學生。「這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學生們不僅用作品傳遞了愛,也獻出了屬於他們的那份愛心。」楊芬說,讓她特別開心的是現在已經有上虞的文化公司聯繫學校,希望「妮印社團」能幫忙製作「東山文化」的系列軟陶作品。
「雖然我的老家不在上虞,但我很喜歡這座賦有包容性的城市,也特別感謝學校讓我有機會創辦『妮印社團』,帶著這些喜愛泥塑的孩子,學習傳承泥塑技藝,開啟軟陶文創之路。如果將來有機會,我也希望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個小工作室,結合上虞的傳統文化,打造孝女曹娥、梁祝化蝶、白馬春暉、虞舜傳說等一系列軟陶文創作品,把愛好做成小事業。」楊芬憧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