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老師開啟軟陶藝術文創之路

2020-12-06 浙報融媒體

近日,新華書店眾晟萬達店的展柜上出現了一組組可愛的軟陶小泥人,惟妙惟肖的動作神態,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賞。據了解,這些有趣的軟陶作品全部出自龍山學校「妮印文創」社團,而手把手指導學生們製作小泥人的老師就是楊芬。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把個人愛好做成小事業的美術老師。

從小喜愛泥塑創作 開設社團指導學生

今年35歲的楊芬老家位於四川,2007年,她與丈夫結婚,成為了一名上虞媳婦。採訪中,性格有些靦腆的楊芬有些不善言辭,笑起來的時候會露出可愛的小虎牙。她說自己小時候就特別喜歡泥塑課,記得那會兒曾製作過一把小泥壺,被老師表揚後就一直放在班級裡展示。

從師範專業畢業後,楊芬如願地成為了一名老師,有一天,她看到一位同事正在做軟陶,幾件有趣的作品立即喚起了她小時候的泥塑夢。楊芬說:「軟陶泥又叫彩陶,也稱為燒烤粘土,看似橡皮泥,實質是一種可塑性非常強的人工合成陶土,是比較專業的雕塑材料。我第一次真正接觸軟陶應該是在2009年,最初是被它鮮豔的顏色所吸引,發現可以捏制各種小泥人,特別好玩。後來就買了很多的材料,一有空就喜歡坐下來捏捏泥巴,還經常帶著女兒一起玩,既滿足了興趣愛好,也增進了親子互動。」

2014年,楊芬入職中塘學校,恰巧當時學校準備開設社團課,需要每位老師結合個人特長組建學生社團。於是,楊芬就開設了一門與軟陶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又不需要燒制的粘土課。「主要是粘土取材方便,學生學起來也更容易上手。我從網上找了很多相關的資料,邊學邊做,因為喜歡,一點也不覺得麻煩。」

就這樣,楊芬開始手把手教學生製作粘土,還帶動了不少身邊的老師也參與其中。一學期後,一個個造型可愛,趣味十足的粘土作品驚豔亮相。而粘土社團也一下子成了校園裡的「香餑餑」,還被評為「區優秀社團」。2018年,學校在上百·萬和城舉辦「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學生藝術作品拍賣會,期間,社團出品的以青瓷為底的半浮雕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以1800元的高價拔得整場拍賣會的頭籌。

學習彩塑提升技藝 培養興趣助力成長

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2018年暑假,楊芬一個人背包去了安徽宣城,向皖南彩塑非遺傳承人甄銘傑老師學習傳統泥塑人物製作技藝。在為期一個多月的進修期間,她學習了敦煌飛天、嫦娥奔月、李白醉酒、黛玉葬花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塑造,常常忙到半夜一兩點才歇手。「這些手工做起來比較費時費力,但經過老師的指導,我對人體結構的把握,面部表情的塑造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最明顯的就是做出來的作品更加立體、豐滿,有一種栩栩如生的感覺。」

2019年8月,楊芬成為了龍山學校的一名美術老師,9月底,「妮印文創」社團正式成立。作為一所新居民子女學校,龍山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學校結合學生特點,開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並依託社團課程幫助學生發掘個人特長,培養興趣愛好。

雖然一個可愛的軟陶作品看起來十分簡單,但在製作的過程中需要揉土、造型、配色、烘烤,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於是,在上好專業課的同時,楊芬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安排社團課程內容,從泥塑起源、發展歷史,到基本技法、上手實操,每一堂課都認真準備,而她的默默付出也收穫了學生、家長的肯定。

去年9月,一名性格內向的女生報名參加了「妮印文創」社團,讓老師和家長都沒想到的是,這個平時看起來沉默寡言的孩子仿佛找到了屬於她的一片新天地。「每次上社團課,這個孩子的臉上都會展露笑顏,做出來的軟陶作品也非常漂亮,她偷偷告訴我,以後想報考美術專業。這學期,因為身體的關係,她要休學在家,前兩天她媽媽專程來學校請假,也被孩子的軟陶作品驚呆了。」楊芬說,她很開心「妮印社團」能讓孩子培養自己興趣,幫助他們找到未來的路。

結合上虞傳統文化 開啟軟陶文創之路

隨著社團課程的有序推進,學生們的作品越來越多,每次參展,總能引來許多人的嘖嘖稱讚。緊接著,「妮印社團」又接到了風情街文創館的「訂單」,楊芬和學生們第一次聯手製作了一組 「梁祝文化」的系列軟陶作品,一經展出,效果驚豔。而這些肯定的聲音也給了楊芬和社團的學生們更多的信心。

「最開始,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把自己喜歡的泥塑製作方法教授給學生,讓他們邊玩邊學,長點本領。但後來,我發現,泥塑的魅力不僅限於此,學生們喜歡上社團課,他們認真地製作每一件作品,反覆搓揉、捏制、打磨,這股執著勁兒讓我特別感動。」楊芬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她開始思考如何將上虞元素和傳統文化融入泥塑製作,讓學生們的軟陶作品更有價值,更具內涵。

於是,這學期一開始,楊芬就帶領「妮印社團」的學生們製作了許多可愛的「四季仙果」叫賣村姑和經典的傳統戲曲人物,並在新華書店眾晟萬達店集中愛心出售,義賣所得的款項還將捐贈給學校裡的貧困學生。「這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學生們不僅用作品傳遞了愛,也獻出了屬於他們的那份愛心。」楊芬說,讓她特別開心的是現在已經有上虞的文化公司聯繫學校,希望「妮印社團」能幫忙製作「東山文化」的系列軟陶作品。

「雖然我的老家不在上虞,但我很喜歡這座賦有包容性的城市,也特別感謝學校讓我有機會創辦『妮印社團』,帶著這些喜愛泥塑的孩子,學習傳承泥塑技藝,開啟軟陶文創之路。如果將來有機會,我也希望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個小工作室,結合上虞的傳統文化,打造孝女曹娥、梁祝化蝶、白馬春暉、虞舜傳說等一系列軟陶文創作品,把愛好做成小事業。」楊芬憧憬著。

相關焦點

  • 原創-數學老師王秀雯跨界引領軟陶手工藝術新活力
    王秀雯老師給人的觀感很精緻,是一個追求藝術的魅力女子,當她還是一名數學老師的時候,因為從小對美術手工特別有興趣,所以每年趁著假期各地遊學提升藝術品質。瞬間吸引了在校老師學生以及校領導和市教育局領導的關注,一時間成為了雲南美術手工軟陶藝術課堂的帶頭人,又經過層層選拔入選雲南教育科學研究院美術特色工作室。
  • 專業軟陶手工材料和免烤軟陶材料區別
    首先我們先把軟陶和免烤軟陶做一個系統詳細的對比,也收集了一些大家的感受。對於軟陶的認知各有不同,有幾個版本。1994年臺灣的說法一般指軟陶起源於德國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是一種國際粘土。最初統稱麵包土,1992年由臺灣老師帶入中國內地。
  • 軟陶手工如何速成,成為賺錢的事業?
    有網友問我陳老師,軟陶要如何速成,成為我賺錢的事業?這個問題我考慮了一下,涉獵太廣泛,得慢慢回答。如果只是很簡單的說,不能速成,也許他剛認識軟陶就開始失望了。我希望和軟陶手工製作設計有緣的同學,循序漸進的了解軟陶,喜歡軟陶,以軟陶為生,最後升華到軟陶藝術。
  • 軟陶教程-捧一盞手燈,照亮你的手工之路
    我們以雪人手燈為例子闡述輔助材料配件和軟陶結合的應用。同時網絡會員可以結合視頻課程可以更加明晰材料配件的使用,可以添加收藏備用。睡帽雪人8釐米手燈,大地軟陶初級課件舉例作品-睡帽雪人手燈首先需要準備以下工具材料
  • 【中雕協】2017屆西南大學美術學院畢業作品欣賞——雕塑系
    :西南大學美術學院名稱經歷了多次更名:1950年美術學院最初的名稱為西南師範學院美工系,主要以培養美術工藝師資為目標;1952年更名為圖畫系,1952年招收五年製圖畫科;從1957年起改為單專業,並繼續沿用圖畫系這一名稱;1963年更名為美術漢語言文學系;後來更名為西南師範學院美術系,1994年10月更名為西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05年7月原西南師範大學和原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組建為西南大學,前西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隨之更名為西南大學美術學院
  • 美術寶一對一湯圓老師:美術教育很酷,我愛上了當老師
    進入美術寶兩年以來,湯圓老師已經得到了太多學員、家長和同事們的讚許。湯圓老師是一個很愛笑的女孩,周圍同事和家長誇她活潑開朗,積極樂觀;學員則說他們的湯圓老師笑裡帶陽光。從事美術教育五年來,湯圓老師接觸了很多孩子,具備深厚的少兒美術教育經驗,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學習狀態有著獨到的見解。她常常把自己當成一個「大朋友」跟孩子相處,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最近發生的有趣的事情,了解孩子們的真實想法,從而為孩子量身定製合適的課程,達到最大程度「潛默移化」的學習效果。
  • 軟陶入坑必修技法「原創」
    【仿真水】攪拌成奶油糊狀,烤制溫度同普通軟陶一樣。【四】軟陶的品種分類區分軟陶包含:普通彩色軟陶硬一點可以製作真人公仔 動漫手辦等質地細膩好抹平塑性軟一點可以運用到美術教育學校等【一般來說擁有加固粉就可以讓軟陶變硬,軟化劑可以讓軟陶變軟】軟陶包含:高透土全名是高級半透明軟陶土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發布「麋鹿IP」 開啟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活動現場,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麋鹿文創聯盟」開啟第一次理事會,麋鹿文創聯盟成員和業內相關專家匯聚一堂,圍繞文創領域前沿話題、熱門熱點,深度挖掘麋鹿文化,共同探討麋鹿文創的未來,著力打造麋鹿文創品牌。
  • 手藝人中的高能玩家:她用軟陶捏老虎,旁人難辨真假
    來自山西的軟陶製作非遺傳承人張豔雲,從2002年就開始接觸軟陶製作,時至今日,軟陶成了她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夥伴,也在藝術上給予了她更多的感悟。
  • 美術館裡的「療愈藝術」,開啟藝術與內心的交流
    自上世紀50年代起,藝術療愈在醫學領域的運用,漸漸被大眾認知和應用,「星星的孩子」的繪畫,舞蹈療愈等手段,也讓人在藝術中抒發自己,尋得安寧之境。但梵谷所做的「藝術療愈」屬於醫學範疇,而此次展覽主打的「療愈藝術」屬藝術的範疇,何為「療愈藝術」?或許在美術館的活動中可以獲得一些答案。
  • 軟陶 成人版"橡皮泥"
    事實上,在歐美國家和日本,從業餘的遊戲迷、極客,到專業的設計師、建築師,軟陶擁有大量擁躉,其創作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產業。而在國內,如果用橡皮泥來做類比,軟陶的概念很容易被人理解,但是,這種材料對大多數人還略顯陌生。不過如今,在國內的一線城市,軟陶製作已經悄然流行了起來。在上海,除了大鴨軟陶屋之外,東籬文藝沙龍、小事小室DIY休閒教室、豔域文藝沙龍的軟陶課程也吸引了一批年輕人。
  • 設計金字塔的頂端-細品專家級美術東彪老師的CG藝術表達
    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了大神級別的CG藝術家騰訊專家級美術騰訊 天美工作室群 專家組成員騰訊天美工作室群 藝術設計中心原畫負責人中國美術學會CG藝術專委會的常務委員魯迅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盧東彪老師來為我們開啟:無縫切換【多·領·
  • 「一萬個太陽」邁出全國第一步:首個心性藝術空間、公益美術課堂啟幕
    中國網11月10日訊 11月8日上午,「一萬個太陽」公益首個心性藝術空間在杭州市楊綾子學校(智慧樹)開啟。同時,來自杭州主城區5所培智學校的12位學生,也在這個空間裡上了「一萬個太陽」公益美術課堂的第一課。
  • 文創發力 城市更新——文創園運營創新研討會第2季
    康老師對日本、德國、英國、臺灣文創產業發展,工業遺產的文藝復興有深入的研究。本次課程康老師結合不同國家工業遺產的文創激活經驗,與大家共同探討國內「文創發力,城市更新」的模式。       ▇ ▇   「北華山,南駁二」,第三堂課開始,我們開啟經典項目案例分享之旅。
  • 臺灣3D玻璃畫 特色藝術文創
    華夏經緯網6月22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文創是文化與創意的加乘。文化內蘊深厚者更有潛力開發豐富的文創商品,創意則植根於與時俱進的開放性思維。不可否認,藝術收藏存有一定門坎,精品少,價位高,且需要美學品鑑的專業眼光。
  • 畢業作品走上市場 大學生文創設計閃亮工美博覽會
    伴隨著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家新的致辭,今天上午,2019中國(青島)工藝美術博覽會暨文化旅遊商品交易會正式在青島會展中心開幕了。博覽會啟動儀式。全國工藝美術精品展銷、青島文化旅遊商品展銷、大學生文創旅遊設計作品三個展區在1號館、5號館進行呈現。
  • 軟陶泥手工DIY漂亮小飾品的方法 軟陶飾品製作教程
    想學習關於軟陶飾品的手工製作方法?聚巧網為大家準備了大量軟陶飾品的手工教程和圖解。軟陶由於軟,很容易被製成許多形狀,然後烘烤變硬,所以,軟陶是雕刻工匠和藝術家經常使用的材質,也經常被用來製作各種不同的飾品。下面介紹的是軟陶手工DIY漂亮飾品的方法,所用的軟陶可以自由搭配顏色,自己喜歡就好。
  • 天府文化邂逅浪漫法蘭西 中法大師共建全國首個文創設計實驗室
    與此同時,薩菲思先生在現場展示了金熊貓文創設計獎logo,這也是大師的創作首次在國內曝光,憨態可掬的大熊貓配以惟妙惟肖地藝術創作,讓人眼前一亮。記者了解到,薩菲思是法國著名設計家。畢業於巴黎國立高等裝飾美術學校。之前因為法國交通部等做過平面設計而出名,組織參與多場全世界各地的設計展覽活動,並獲得眾多國際獎項。
  • 從中央美院研究生教育改革思路,看美術理論專業前景
    最近,國家陸續出臺了多份關於藝術教育,美育方面的最高層級的重磅文件,說明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藝術教育工作,可以預見,我國的大美術專業以及藝術教育、以及美術理論專業,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但要如何發展,要向什麼方向發展,有什麼具體的指導意見和方向,這是大家關注的話題。
  • 視覺藝術中心線上課堂|跟龍老師學畫系列!——美術之「三十六計...
    龍念南老師在中國兒童中心視覺藝術中心教學40餘年,對美育行業有著深刻的見解,是名副其實的「教育專家」!曾出版多部兒童美術教學專著,教育風格天然、真摯,滲透著對社會人生的理解及獨到的智慧,在業內享有極高的聲望。他將高深的社會知識、理論知識融入到兒童美術教育的現狀中,使之具有趣味性、實用性,從而更適合於學習與傳播。「跟著龍老師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