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華山1914、臺灣紅點文旅、郎園、玻璃博物館、8號橋、南鑼鼓巷、樂天集市、中隱於市、北京751設計園區、新華1949、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臺東鐵花村、德必外灘WE、800秀、中成智谷、廈門華美空間文創園、江南智造、廣州289藝術園區、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UNI_lab……
第一季 北京,12堂課程,深度交流,未完待續
第二季 上海,10個案例,12位老師,150+小夥伴
精彩課程,案例研討,項目實地考察
繼續經典,分享創造價值……
10個經典案例
高雄、臺東、上海、廈門、西安、廣州……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高雄文創地標,「北華山,南駁二」 。
=臺東鐵花村=
臺東文創地標,音樂、藝文及慢市集與與在地文化融合。
=德必外灘WE =
文化創意產業領軍企業德必集團WE系列經典之作
=中成智谷=
創新創意創業文創園區,將文化和創意完美嵌入工業歷史遺存
=800秀=
隱匿在靜安高檔商圈的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
=廈門華美空間文創園=
南中國文創產業發展地標和時尚文化精神圖騰。
=江南智造=
「一區多園」式的創意產業集聚區,園區、街區、社區三區聯動。
=8號橋=
連接建築之橋、連接行業之橋、連接城市的過去與未來之橋。
=廣州289藝術園區=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轉型力作,倡導「藝術就是生活」。
=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
依託「工業遺存」,以「設計創意」為主題,內地老廠房改造再生經典之作。
=UNI_lab=
文創園投資孵化案例,整合資源,創新探索。
12堂重磅課程
系統課程、經典案例、投資孵化、改造設計、運營創新……
▇ ▇
首先,用一堂系統課程作為先導,建立對文創產業、文創園的系統的認識,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不同類型文創園項目的分享內容。
主題一:文化地產細分市場與經營模式
授課老師:楊閎文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公司、中印集團文化有限責任公司顧問
授課大綱:
一、 文化地產內容細分:
文化園區、文化街區、主題公園、公共文化設施、單體文化娛樂經營場所
二、文化地產的經營:
文化園區的盈利模式、文化街區的盈利模式、主題公園的盈利模式、公共文化設施、單體文化娛樂場所
楊閎文老師原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文化部專家,現任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公司、中印集團文化有限責任公司顧問、新華1949金橋德勤文化產業園籌委會主任。擁有20年文化領域工作經驗,對文化產業有過長期研究。本次課程中楊老師將系統講授文化地產細分與盈利模式
▇ ▇
工業遺產是歷史留給現代人的禮物,第二堂課康文玲老師將結合德國、英國、臺灣、日本、內地不同的工業遺產與文化的結合,系統講授工業遺產的再生之道。
主題二:21世紀工業遺產的文藝復興
老師:康文玲 上海翡翠濱江項目赫爾森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前臺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副總經理
授課大綱:
一、文藝復興與城市
二、藝術介入公共空間
三、城市復興軸線翻轉
四、工業遺產的前世今生
五、營造21世紀創意城市
康老師曾任嘉義縣政府擔任文化處處長,推動嘉義縣文創和觀光業務,2012年操盤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現任上海赫爾森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操盤翡翠濱江源文創園項目。康老師對日本、德國、英國、臺灣文創產業發展,工業遺產的文藝復興有深入的研究。本次課程康老師結合不同國家工業遺產的文創激活經驗,與大家共同探討國內「文創發力,城市更新」的模式。
▇ ▇
「北華山,南駁二」,第三堂課開始,我們開啟經典項目案例分享之旅。
主題三:閒置複合空間再利用與藝術文化資產管理
老師:李承翰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策展人、知名文創運營人
李承翰老師在臺灣、法國等高校學習戲劇、藝術文化資產管理等相關專業,並從事大量實踐與研究,長期負責文化藝術節專案帶動駁二項目文創產業運營,本人也是臺灣南區舉足輕重的文創運營人,並對歐洲文創園、藝文產業、裝置藝術等有頗深研究。
案例: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駁二藝術特區位於臺灣高雄市鹽埕區,前身為港口倉庫,2000年後經過改造,轉型成為以創新、實驗、前衛為理念打造的藝術展示區,在藝術家及地方文化工作者推動之下,結合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專案資源,駁二藝術特區為高雄市社區總體營造的代表性作品。歷經高雄駁二藝術發展協會與樹德科技大學發展地方藝術工坊經營,駁二藝術特區成為臺灣南部的實驗創作場所。
▇ ▇
內容,內容,還是內容。上一季文創園研討會中,老師同學們都認為內容是一個文創園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如何與在地藝術形式深度結合,營造獨一無二的音樂慢生活鐵花村,第四堂課開始,我們深入內容打造。
主題四:臺東鐵花村「慢生活」音樂生活營造
老師:鄭捷任 鐵花村音樂總監
案例:臺東鐵花村
臺東本身是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音樂是臺東人離不開的元素,以張惠妹為代表的從臺東走出來的歌手數不勝數。鐵花村將臺東在地音樂元素髮揮到極致,鐵花村原是臺東市鐵花路旁一個廢棄的臺鐵舊宿舍與倉庫,交通部觀光局「國際光點計畫」和臺灣好基金會合作策劃,音樂人和藝術工作者共同運營,2010年以音樂形成的新興聚落。在音樂總監鄭捷任的統籌規劃下,還提供許多新生代的音樂創作人來此演出,也豐富了鐵花村的音樂元素與類別,唯一相同的是,這裡的歡樂氣氛永遠高昂。
▇ ▇
上海,文創之都。德必,文創之都的閃耀之星。第五堂課開始,我們探尋上海經典文創項目。
課程五:文創園運營創新探索的德必實踐
案例:德必文創園
WE國際文化創意中心(外灘)(簡稱「外灘WE」)位於九江路501號,是文化創意產業領軍企業--德必集團旗下「WE」品牌系列園區的最新力作,同時也是「中意設計交流中心」上海基地,項目旨在為來自義大利、歐洲甚至全球各國的文化創意類企業搭建起國際化、專業化的行業交流與溝通平臺。外灘WE邀請到義大利著名建築設計師,米蘭世博會總規劃師博埃裡先生對大樓進行整體設計。博埃裡先生出於對於這座擁有84年歷史的建築的保護,秉承「修舊如舊,新則更新」的原則,在保留建築立面原始牆面的同時,引進國際化的設計手法進行打造。
▇ ▇
入選「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隱匿在靜安核心區的時尚之地。
主題六:文創園區的產業運營與平臺集聚
老師:楊中偉 上海八佰秀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案例:800秀
作為靜安中心城區的時尚產業集聚地,800秀創意產業集聚區依託附近的南京路商務區配套而建,改造過程中注重保留老廠房工業歷史的痕跡,同時融入些許時尚概念,以提升800秀的品質。基於靜安在高檔商業功能上的特點,800秀著重引進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時尚及奢侈品牌,如國際設計界最負盛名的歐洲設計公司FROGDESIGN(青蛙設計)、世界上最早成立的一流酒店室內設計企業HBA(赫斯貝德室內設計諮詢(上海)有限公司)等。
▇ ▇
產業孵化與商業運營不是對立的,如何提升文創園運營能力,中成智谷一直在探索與實踐。
主題七:創意孵化,產業升級
老師:何增強 中成智谷文化創意產業董事長
案例:中成智谷
中成智谷,以歷經半個世紀風雲的「中成倉庫」冠名,其前身是創立於1959年新中國最早的成套設備進出口(上海儲運)分公司舊倉庫,曾經,這裡見證了共和國外交風雲與對外經濟援助的榮耀。創意雕琢後的中成智谷,由商務與商業兩大板塊組成,構建「一谷三匯」的產業格局,即以技術創新、文化創意、智力創業為導向的智慧谷,和以樂居匯家居設計中心(JOYHOME)、樂喜匯婚尚喜典中心(JOYLOVE)、樂童匯兒童體驗中心(JOYBABY)為核心的主題商業項目,致力於發展成為產業資源的匯聚富集之地、品質生活的引領示範之所。
▇ ▇
廈門,文藝之都。改革開放輝煌一時的老廠,為廈門發展建設建功卓著的國企,市場化整合、專業高效的運營團隊……華美空間文創園值得期待。
主題八:小島上的時尚圈—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廈門時尚產業聚集平臺
老師:李永勝 聯發集團產業發展部副總經理
授課大綱:
1. 如何選擇文創園的主題,讓華美空間更具生命力
2. 華美空間的策劃主題、核心定位、發展目標
3. 根據定位和業態功能要求,設計、改造和優化空間
4. 如何提煉並強化文創園的獨有標籤和市場區隔
5. 文創園運營經驗分享和借鑑思考
李永勝老師先後任職於暨南大學、上海聖博華康城市規劃諮詢有限公司、聯發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2012年間,主持策劃全國30個文創園項目,親自參與運營7個文創園。其中,上海同樂坊、2577創意大院、波特營、彭城一號、江城一號、西安廣告產業園、都江堰壹街區、常州青果巷等項目,分別獲得各類最佳文創園稱號。曾代表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同濟大學到威尼斯國際大學、佛羅倫斯大學、多倫多大學訪問交流。2013年,主持廈門市湖裡大道片區功能提升及華美空間文創園工作。
案例:廈門華美空間文創園
華美空間文創園項目前身為華美捲菸廠,作為新中國首家中外合資捲菸廠,華美曾經輝煌一時,伴隨著湖裡區產業轉型,2008年,捲菸廠搬遷至海滄,華美作為」捲菸廠「的歷史也畫上了句點。2013年,聯發集團投入人民幣1.28億元將「華美」改造成文化創意產業園,並將之命名為「聯發華美空間」文創園。項目為2014年廈門市與湖裡區重點建設項目,同時傾力打造南中國最大規模時尚秀場,是目前湖裡區最大體量的花園式文化創意產業園。
▇ ▇
西安,歷史名城。西安首家設計創意產業園、全國第一個在大學校園內的文創園、與在地文化深度結合的文創園……發起人全建彪老師操盤從投資、策劃、設計改造,再到運營,全流程的操盤必將有更多的經驗和體會。
課程九:工業遺產重生之「老鋼廠」模式探析
授課老師:全建彪 西安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發起人
案例:西安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
「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是集loft創意辦公空間與花園式生態辦公環境的西安首家設計創意產業園,以「設計創意」為主題,將一座曾經十分輝煌而今廢棄的老廠房改造再生。「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總佔地面積約50畝,改造後總建築面積約4萬㎡,整體規劃為四大版塊:「創意展示交流中心」、「loft創意生態辦公」、「創意街區」以及「大學生創業中心」;是集「時尚創意展」、「loft創意辦公空間」、「企業孵化」、「產業信息交流」、「人才培訓」、「企業服務」、「創意商業集市」及「工業景觀「八大功能為一體的城市再生型產業園區。
▇ ▇
廣州,文化名城。 廣州日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南方都市報……傳媒大鱷紛紛轉型,在強大的媒體與文化資源基礎上,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以內容為先導將原有的印報大樓打造成文創綜合體。
課程十:創新賦能,藝氣風發—289藝術park運營探索
授課老師:王稜 第一商務控股(深圳)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
289創藝公司董事兼常務副總裁、總經理
案例:289文化創意產業園(南方傳媒文化創意產業園)
第一商務集團-坐標文投投資運營,聯合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打造的文創產業綜合體。園區產業聚焦複合體,內涵文創+科技網際網路、產業孵化加速+產業金融。同時園區也是多元功能聚合體,內涵消費、體驗、辦公、傳播、孵化、投資等。盈利模式多元,以租金收入為基礎,以藝術營銷策劃服務、藝術經紀、電商交易佣金、增值孵化服務收入、股權投資收益等為增值收入。園區總規劃面積為6萬平方米,第一期開發3萬平米已經完成,3月內完成招商文創、電商、網際網路、科技、孵化器加速類企業52家,算上孵化、加速器內入駐項目共150家左右。
▇ ▇
回到上海,我們來看一個多方互動的文創運營平臺。 產業因聚集而放大價值,服務因創新而更有價值。局門路小小一條街巷與周邊其他街巷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圍和產業氣質,園區牽頭,政府支持,企業發力是江南智造正在探索的多贏路徑。
主題十一:文創街區、園區、企業的互動實踐探索
老師:倪偉源 江南智造創意產業促進中心理事
上海8號橋創意園區執行董事
授課大綱:
1. 8號橋文創園運營實踐
2. 江南智造街區總體運營思路
3. 園區投資孵化實踐,以UNI_lab為例
4. 園區、街區、入駐企業,多方互動實踐
老師:吳迪 UNI_lab創始人
分享內容:UNI_lab空間運營,與8號橋文創園區的互動互補。
案例:江南智造創意產業集聚區
江南智造創意產業集聚區打造以8號橋、智造局、龍之苑等園區為重點的集聚區,以「一區多園集群、組團發展」方式,形成以廣告設計、工業設計、建築設計、時尚設計為主的設計創意產業高地。加強以局門路沿線為重點的創意街區建設,打造特色創意展示走廊。發揮創意園區的溢出效應,推進園區、街區、社區的「三區聯動」發展,營造和諧發展的創新創意氛圍。
案例:上海8號橋
上海盧灣區的特色創意園區 8號橋,位於上海市中心城區盧灣區建國中路8-10號,佔地7000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園區由20世紀70年代所建造的上海汽車制動器廠的老廠房改造而成。8號橋的改建工程只花了約半年時間,時尚生活中心獨特的、富於創新的理念把老舊的廠房改頭換面。
案例:UNI_lab
UNI_lab是8號橋園區投資孵化的一個全新品牌, 是集合了數字設計、數字製造、聯合辦公、創新教育、品牌孵化和快閃商店銷售的一體化空間。UNI_lab 不但為品牌提供專業數字製造解決方案,還為個人帶來數字製造產品和全方位的數字製造體驗,致力於用數字製造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UNI_lab 信仰「數字工匠精神」,通過數字製造技術,UNI_lab 將幫助來自各個行業的製造者將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
項目深度研討
有一種同學叫知學同學
師兄師姐組織同學項目深度研討
有具體項目需要探討的同學,報名課程的同時可以申請成為本次課程的深度研討案例。由師兄師姐組織本次課程的老師、同學在課餘時間,分組進行項目深度研討,並在課堂上進行項目研討匯報,匯聚智慧與資源。
小夥伴徐越、姚京已經報名為同學們服務,組織課餘項目研討。歡迎更多小夥伴加入~
由姚京發起創立的"城市復興2050"旨在以2050為基點預警城市,聯合全球先鋒都市化網絡、各領域學術機構、專家、城市政策制定者、卓越的機構運營者、活躍的個體實踐者以及各種積極的跨領域智識構成聯合智庫,著眼於老建築改造、園區創新升級、城市區域轉型再生等的研究、模式創新與實踐,以論壇作為學術引擎;以策劃/策展作為營銷策略模式創新的與落地實施的前導,激活項目;通過連接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國際文化創意生態平臺獲得前沿資源,提升項目價值。
徐越,在北京從事寫字樓及商業地產工作20年,歷任北京融科資訊中心副總經理、花旗特別資產部委託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仲量聯行寫字樓部高級營銷經理、北京中原商業地產總經理。豐富的從業經歷,使得徐越女士對於商業地產從開發、到銷售、再到運營和融資環節,都諳熟於心,積累了大量的實操案例。尤其在寫字樓營銷方面,更有著獨到的見解和成體系的經驗值得分享。
往期同學小組案例研討與匯報
實地考察
在魔都霓虹燈下逛起最想去的文創園
報名本次課程的同學,都會在報名成功後,獲得一份老師同學共同推薦項目組成的《魔都文創園不完全參考》,文件隨時更新。開課期間,特別預留一個晚上的自由活動時間,同學們可以結伴而行,前往最想去的項目實地考察。
那些年我們一起去的文創園
█ 主辦單位:知學學院
█ 聯合主辦:中印集團、城市復興2050、長越君合
█ 授課時間:2016年9月23-25日
█ 授課地點:上海
█ 報名聯繫人(手機/微信):
詹 瑋(18611771933 | zhixue812)
2016年6月17-19日
文創發力-城市更新 —文創園運營創新研討會第一季在北京郎園Vintage成功舉辦。
同學感言:
?曾經作為產業園開發的參與者,現在又換了一個身份繼續文創產業的衍生事業,這份情結一直都在!這兩天遇到一些「老朋友」又結識了很多新夥伴,751、中隱於市、新華1949、上海8號橋還有創意市集的「鼻祖」樂天陶藝等等分享和交流,文創產業的不同玩法,讓人腦洞大開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王熙雯
?感謝知學搭建了很好的學習交流平臺,感謝各位老師的精彩分享,此次北京之行,信息爆棚,腦洞大開,老師分享的很多內容還需要進一步地消化。知而學,學而行,希望繼續參與這樣的學習和交流。
——田心尉
?為期三天「文創發力、城市更新」文創園運營創新研討會結束了。帶著滿滿的收穫和深深的感動,即將離開北京。趙宇老師說,江湖寬廣,相遇如此美好。鄭禕老師說,一個人可以改變一座城市。唐文玲老師說,做文創就是這麼純真和迷人…真真切切的有了一份全新的感受,做文創的必須是好男好女,必須有理想、有情懷、有犧牲精神,必須是文創的魔法師,必須把青春和生命我們獻給熱愛的生活。
——林子敬
【發現園區創新之路】北京站·2015年8月
【發現園區創新之路】滬杭站·2015年11月
【發現園區創新之路】廣深站·2016年04月
關於中印集團文化有限責任公司
中印集團文化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印文化」)成立於2008年7月,隸屬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公司,註冊資本金3000萬元,是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公司旗下的新興文化產業公司。中印文化主營業務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投資運營;園區入駐企業增值服務;優質文化創意企業投資併購。
關於城市復興2050【UR2050】
"城市復興2050"旨在以2050為基點預警城市,聯合全球先鋒都市化網絡、各領域學術機構、專家、城市政策制定者、卓越的機構運營者、活躍的個體實踐者以及各種積極的跨領域智識構成聯合智庫,著眼於老廠房(區)改造、園區創新升級、城市區域轉型再生等的研究、模式創新與實踐,以論壇作為學術引擎;以策劃/策展作為營銷策略模式創新的與落地實施的前導,激活項目;通過連接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國際文化創意生態平臺獲得前沿資源,提升項目價值。
關於【長越君合】
北京長越君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專注於商業地產的深度服務機構,業務線涉及商業地產的前期顧問、營銷策劃、租賃招商代理、銷售代理、後期運營管理等環節,致力於打造商業地產綜合服務平臺,為商業地產的投資商、發展商、需求客戶提供專業、周到的最佳解決方案和全方位服務體驗。
長越君合的創始人和管理團隊均來自於國內知名的地產服務機構,擁有平均15年以上的行業經驗和相關資源體系,在商業地產的顧問服務和租售、運作方面建樹頗豐。
關於【知學學院】
知學學院成立於中國房地產行業從零售型向經營型轉變這一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目標是成為中國經營型地產領域最好的商學院,以「愛是最好的經營」為辦學理念,培養房地產項目高層管理人員完成「從開發到經營」的轉變。
學院擁有養老產業、園區及孵化器、文化旅遊及度假產業、商業、休閒農業及鄉建五個專業,以經過檢驗的實戰案例教學為特色,匯聚業內超過1000位一線實戰專家組成強大的師資力量,通過創新的教學形式,培養房地產項目操盤手及相關產業鏈實戰高管,教學效果在業內獲得良好的口碑,形成了學院自身獨特的優勢。
學院開設研討會、研修班、工作營、國內遊學、國際遊學等不同類別的40餘門專業課程,累計培養經營型地產領域高層管理學員超過3000名,並形成以知學校友會為核心的遍布全國的強大校友網絡,幫助校友及校友企業在經營型地產領域不斷取得更大的成功。
本文轉載來自:博雅知學,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