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搶灘城市更新,如何盤活存量、點石成金?

2021-01-09 新京報網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簡稱「北京十四五規劃建議」),共涵蓋12部分51條內容,對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其中,在房地產領域,一大看點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實際上,近年來,城市更新被視為房地產市場存量時代的黃金賽道,眾多房企爭相進入該領域,以謀求地產開發之外的全新盈利支點。12月13日,在全聯房地產商會2020年會上,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房企布局城市更新,在當前市場中大有前景,但如何將老舊資產點石成金、煥發出新活力、新生機,這不僅意味著機會,也是挑戰。


城市更新是內涵式發展,企業大有可為


隨著過去20年高速發展, 房地產行業正步入存量房市場。尤為體現在一線城市,在新增建設用地規模逐步下降背景下,如何去把握存量盤活、城市更新,將是未來行業發展的重要命題。隨著舊改規模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房企也在加深這一板塊的布局。


政策層面上,近年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相繼出臺新的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更新行動計劃,不同於以往的大拆大建,土地資源利用進入以存量開發為主的新階段,把歷史風貌保護和存量改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那麼,城市更新有哪些特點呢?對此,北京天鴻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柴志坤表示,城市更新最大的特點在於多元化、複雜性、系統性,「從多元化角度來說,首先主體較為多元化,涉及各級政府、研究機構、應用機構、企業,消費者、原住民。除此之外,其目標也是多元化,要滿足城市高質量、集約化、產業升級、美好環境等方面的綜合性要求。」


「城市更新是中國城市由粗放式發展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的一個重要體現。」 柴志坤指出,簡單而言,城市更新是在存量中求增量,以實現城市內涵發展;在傳承中求變革,實現城市功能環境的全面提升;在創新中求效率,實現城市發展新舊動能的轉化。


在柴志坤看來,不同於房地產開發,由於城市更新涉及面較廣,更多的企業可結合自身特長,介入其中,從而找到自己的舞臺。


柴志坤舉例道,「擅長設計的企業,可以切入有機更新,把既有建築改造得更有商業價值;有些企業能把握清楚地方政策,就可以做涉及老工業區、大片區的改造;還有些企業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可以涉及大片區的產城融合項目。」


城市更新考驗資源整合和合作精神


面對城市更新的商機,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關注存量更新市場,並付諸實踐。問題在於,城市更新與傳統房地產開發有很多不同之處,房企切入城市更新賽道,在盈利模式和商務模型等方面,房企應該如何「長跑」?


「如果說以前傳統房地產開發,順應城市外延擴張,那城市更新更像是內涵式發展。」柴志坤表示,城市更新可簡單分成三類:拆除重建類,有機更新類,綜合整治類。在運營模式和盈利方式上,傳統開發主要基於短期快周轉,現金高周轉創造利潤,而城市更新主要利用長期的資本,創造長期綜合的經濟效益。


此外,柴志坤指出,傳統房地產開發的商業邏輯基本上屬於投資、建設、銷售,再複製高周轉,而城市更新的商業模式在於投資改造,長期運營,以獲取長期收益,各個項目有自己特點,在複製情況下,也會遇到各種問題。

 

實際上,不再是簡單的拿地-開發-賣房-拿地的模式,城市更新融入了產業、運營等思維,對於資本有著更多的要求。恰如柴志坤所言,城市更新簡單而言就是「新」,需要長周期的資金以及相關政策的扶持,尤其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最大的問題便是資金。


不僅如此,企業在摸索適合自己的「資產運營+資本運作」有效模式時,仍面臨著不少操作層面的挑戰,這需要橫跨多個專業領域的共同合作,「城市更新另一大特點在於跨領域、跨行業,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企業有開放的思維方式,這考驗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和合作精神。」柴志坤說。


當代置業(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張鵬也認為,城市更新涉及各方利益,包括資本方、業主方、運營方,以及後續引入業態的商業體。在這一過程中,企業需要解決三大方面的問題:建築與建築之間的關係,其中涉及到用技術手段減少耗能等;將建築跟人結合起來,即用科技手段,分析人的行為軌跡、消費習慣等;將人和人連接起來,思考後續商業模式、更多IP能否裂變等內容。


持續、平穩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城市更新並非易事。「做增量掙錢快,做城市更新改造就是『繡花針』。」張鵬表示,城市更新中國有較多分類,需要企業找到自己擅長且想要做的領域,把它作為一個事業真正抓起來。


在企業參與城市更新過程中,首創置業執行董事、總裁鍾北辰表示,「首先要研究清楚自己的商業模式,無論是老舊小區還是其他老的資產都是資產運營,只要是資產運營,就必須要有一定的商業邏輯。包括短期、中期、長期目標,怎麼更新,更新成什麼,如何持續平穩健康發展,是否符合商業邏輯等。」


「開發商以前賺錢較快,一個項目一開盤,資金就回來了。但運營資產的時間周期相對較長,導致其財務模型和商業邏輯完全不同。」鍾北辰表示。


除此之外,城市更新的核心是裝內容。「開發商轉型做城市更新、園區運營,要做好的最大準備在於,要給它賦予什麼內容,有內容以後創新成什麼,如何科技賦能。」 鍾北辰說。


「騰籠換鳥後,來的是什麼鳥?這些鳥行不行?這些鳥進去後唱了三天歌就飛走了,或者疫情一來就死了,也不行。持續、平穩健康發展,是城市更新裡較為重要的地方,不能更新一出,兩年以後又更新一出。」在這一過程中,鍾北辰指出,要對得住運營方,運營方滿足後,還需要思考運營資產的主體能否取得一定的經營價值。


在遠大住工集團董事、總裁唐芬看來,城市更新要有內核,即要有產業,因為是城,不是項目或簡單的社區;一定要有內涵,即要有文化,要有城市應有的特點和特色;要有延展,即有創新、突破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新京報記者 張曉蘭 

編輯 武新 校對 王心



相關焦點

  • 明源雲空間攜手戴德梁行助力渝系國企共論存量資產盤活之道
    2019年,我國城鎮化率正式突破60%大關,一二線城市略有分化。作為新一線城市典型代表,重慶以66.8%位居西南第二,房地產市場逐漸步入奉行「運營為王」的存量時代。上至國資委直管央企,下至地方區域國企及平臺公司,存量資產管理業務已然成為企業發展重要的第二曲線,存量運營與資產盤活能力更是成為眾多國企「十四五」規劃中的重要發力點。
  • 疫情之下,美的置業、碧桂園、華潤等房企為何搶灘「智慧社區」?
    然而,智慧社區的火熱不是因疫情催生的「戰時需求」,而是近兩年來智慧城市發展的關鍵一環和「最後一公裡」。有數據統計,2018年智慧社區市場規模約3920億元,並有機構預測稱2022年我國智慧社區市場規模近萬億元。另一方面,2020年,房地產行業已然開始進入下半場,市場由增量步入存量改善的新時代,行業競爭加劇。
  • 瑞誠集團蔣康:布局存量資產運營,實現共創共贏
    打造從財富管理、基金管理到資產運營的金融直投地產的全產業鏈模式  行業的發展趨勢、市場需求的增加以及城市的發展,共同推動房地產進入了新的存量時代,住房租賃市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房企、運營機構以及「國家隊」紛紛湧入,進入群雄逐鹿階段。
  • 瑞誠集團總裁蔣康:布局存量資產運營,與全行業夥伴實現共創共贏
    ,共同推動房地產進入了新的存量時代,住房租賃市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房企、運營機構以及「國家隊」紛紛湧入,進入群雄逐鹿階段。   隨著城市新增土地的不斷減少,現有存量物業將越來越不能滿足市場快速變化的需求,在城市更新不斷提擋的市場背景下,這部分存量用地將被賦予新的價值與用途,而存量房市場必將成為眾多房企爭搶的下一個金礦。
  • 韓雨:存量時代房企不容忽略3大支點
    「滴灌時代:房企融資的精細化管理」圓桌環節邀您關注。東海國際金控有限公司CEO 韓雨鳳凰網風財訊報導  存量時代,房企需要有「滴灌」思維,精細化管理。對此東海國際金控有限公司CEO韓雨分享了自己的精彩觀點。
  • 科學網—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盤活科技資源存量
    7年共提供服務4300萬次用戶總數逾36萬 本報訊(記者黃辛)位於張江的韶遠化學科技有限公司創立之初,開發高端化學試劑庫,需頻繁使用價值200萬元的核磁儀,這讓企業難以承受。
  • 中梁地產首席戰略官曹俊浩:未來是全方位競爭的時代房企要把安全墊...
    本報記者 方超 劉頌輝 上海報導「雙循環」戰略背景下,房地產企業如何更好去「破題」與「答題」正成為市場關注點。「中心城市與都市圈的布局路徑能走多長時間,這點需要房企去考慮。」11月25日,在《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中國城市運營與發展論壇峰會現場,中梁地產首席戰略官曹俊浩如此表示。
  • 2020中國年度城市更新項目榜 奇點年度排行榜⑦
    鳳凰網奇點商業「城市更新項目榜單」研究課題同步開啟,各類城市更新項目中,或以商業街區/項目升級,或以歷史文化街區更新,或以社區創新運營,或以老舊小區改造的方式進軍城市更新賽道。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城市更新項目的背後,是經濟體的更新、區域結構的更新、產業的更新、人群組成的更新和個體生活的更新。  城市:北上廣唱響主旋律  國內城市更新曆經計劃經濟、轉型時期以及快速城市化時期,目前城市更新已從物質環境改造逐步演繹出綜合化整合性的城市發展歷程。
  • 房企如何布局第二條生命線
    多種經營模式 未來伴隨物業服務水平提高,對於房產存量市場也會起到一定的盤活作用。該政策最大的亮點是鼓勵物業探索「多種經營模式」。 實際上,多種經營方式在物業行業是一個存在已久的話題,時至今日,依舊是探索和把握的風口。
  • 報告|理論篇·構建中國城市更新市場的「鴻蒙」作業系統
    近300年來,四次科技革命推動蒸氣、電氣、計算機和信息化時代到來,城市群、全球城市、城市功能網絡開始湧現,並成為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主體。曾經有許多城市在世界上崛起、繁榮一時,但最終走向衰退、滅亡。早期的城市始終無法跳出「創生—發展—膨脹—繁榮—衰敗—死亡」的「命運閉環」。如何破解這一閉環,是全人類共同努力探索的命題。
  • 存量改造時代下,百聯資控有了這些最新的思考
    當主賽道已從「增量時代」向「存量時代」轉換,在這個關鍵時刻,一些專注於存量改造更新的企業看到了這一歷史機遇,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體會。2020年3月,上海百聯資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聯資控」)首度公開發行其專注研究城市更新領域書籍——《喚醒》穿越歷史,邂逅經典,以上海中心城區的八個存量老建築的修繕改造實例,全面記錄了對於存量項目改造的心路歷程。
  • 洗牌的時代,夾縫中的房企生存之道
    年初以來,熱點城市房價上漲過快被點名,從而應城施策式收緊;另有傳言部分房企因為參與地王或違規資金拿地被暫停公開市場融資,雖然暫未看到正式文件,但這些變化和可能的窗口指導足以改變和影響房企的拿地節奏。  過去,許多房企負責人緊盯策略變化,想等待「一刀切」式的放鬆從而下注,或許,他們也感覺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氣味。「一刀切」式政策或一去不復返,「區間管理」或是常態。
  • 重磅| 2017年1-12月中國典型房企銷售業績TOP200【第42期】
    在城市端,政策已劃定14個租賃試點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佛山等城市已推出競自持或全自持地塊。十三五期間一線城市將新增供應租賃住房200餘萬套。 房地產行業關小窗,開大門。當前城市發展思路,已經從傳統的造新城模式,轉變為以舊改、租賃為代表的城市更新和升級。
  • 這28家房企都進村了!
    富力、時代…28家房企都進村,2020佛山舊改一個字:猛!    與聯星村民的聊天截圖  為此,樓市君近期也走訪聯星村,實探情況如何。  萬科金域世家實景圖  富力、保利、時代……28房企進村  佛山舊改大提速  舊改全面發力,離不開強有力的房企
  • 房企接下來有什麼動作?
    加槓桿的錢最終去了哪裡 房企和居民我們粗略的視作兩個部門,我們看看大家如何加槓桿這背後還是房企融資支撐,從銀行貸款來支撐,一部分則是通過發債,包括境內和境外,還有一部分則是上市企業在市場上募集資金。 在201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突破15萬億的時候,土地財政收入超過7萬億;僅2019年全國300個城市土地財政收入增長16%。
  • 碧桂園恆大綠城告訴你:房企沒想通7件事 千萬別做特色小鎮
    01 從文旅到產業小鎮 房企做特色小鎮的四種開發模式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已經出現了各種產業小鎮,基金小鎮、農業小鎮、科技小鎮,明源君認為小鎮的產業選擇,主要是要根據當地的產業優勢和規劃,結合房企本身的資源來決定的,房企相互之間並沒有太多參考意義
  • 遠洋集團走出建築窄門 用「建築健康」定義城市更新
    作為今年的大熱詞,城市更新是不少房企轉型的一個大方向,不過相較於其他業務,城市更新有著更高門檻,對開發運營的要求更高、更複雜。城鎮化進入中後期,一二線城市中心區域的招拍掛機會變少,城市更新的需求上升。通過參與城市更新項目,開發商可以獲得城市中心區域的開發機會,並助力推動城市進一步發展。
  • 邁點空間流量經濟高峰論壇:聚焦存量物業,探索運營之道
    本屆峰會將匯聚服務商、品牌方與資本方等多方精英人士,聚焦存量物業市場,共同探尋區域發展新機遇,拓展空間新資源,提升品牌價值,助力產業發展。 一、關於峰會 1. 背景:面對商業空間運營的重重困難,如何為酒店、公寓、辦公三大產業連結上下遊資源,打造商業空間創新生態圈,已經成為各個品牌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存量市場促成物業高能組合運營,也讓酒店、公寓、辦公成為了投資新風口。
  • 西寧20年外來房企的格局變化
    2007年,香格裡拉城市花園一期面世。封閉式花園小區、高綠地覆蓋率,使得香格裡拉城市花園一舉成為西寧品質人居的標杆之作。那時候,住在香格裡拉堪稱成功人士的標配。香格裡拉的初創設計,堪稱培養了西寧人最早的居住審美。 此外,香格裡拉城市花園的園林景觀打造至今依舊為西寧人所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