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梁地產首席戰略官曹俊浩:未來是全方位競爭的時代房企要把安全墊...

2020-12-04 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方超 劉頌輝 上海報導

「雙循環」戰略背景下,房地產企業如何更好去「破題」與「答題」正成為市場關注點。

「中心城市與都市圈的布局路徑能走多長時間,這點需要房企去考慮。」11月25日,在《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中國城市運營與發展論壇峰會現場,中梁地產首席戰略官曹俊浩如此表示。

曹俊浩同時認為,在政策要求、市場變化等因素之下,未來房地產行業將進入低容錯時代,產品力將成為房企競爭的重點所在。「一定要把客戶思維作為未來幾年企業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著力點來培養。」

加大對都市圈的布局

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都市圈與中心城市的發展趨勢與機遇正備受房企關注。

「上世紀60~80年代,中國更多的是靠逆城鎮化來化解危機,80年代到2000年,差不多19~20年的時間講的是小城鎮,2001~2019年,這段區間主要是強調大中小城市的協調發展。」曹俊浩如此分析道。

在曹俊浩看來,上述每個階段差不多都走了19~20年時間。「我們企業內部有一個共識,就是中國以人為本的中心城市都市圈的城鎮化至少要走15年,所以,我們現在大力加大對中心城市跟都市圈的布局。」

而在長三角、粵港澳等核心都市圈備受房企青睞的情況下,武漢、成都等中西部城市的價值也愈來愈受市場關注。

「中西部重要的節點型城市,像重慶、西安、成都、鄭州、長沙這些都是國內、國外雙循環非常重要的節點。」曹俊浩同時表示,「以後的『雙循環』肯定離不開這些點。」

而相關信息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梁共布局504個項目,覆蓋全國23個省與直轄市、149個城市,其中約45%位於長三角、34%位於中西部、10%位於海峽西岸。「中梁已實現對全國重要城市群、重點二三線城市的基本覆蓋,足跡涉及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長江中遊、成渝等全國重要城市群。」

客戶是企業的核心存量

「對房企而言,也要關注城鎮化拐點到底什麼時候到來。」曹俊浩表示,「我們大的判斷是在2028年,那時才是中國真正進入存量房的時代。所以提前3~5年,我們也在探索或者練好城市更新的內功。」

曹俊浩同時表示,「未來幾年整個行業肯定是將進入低容錯時代,因為大家都是高手,都在參與競爭」,「行業低槓桿、低利潤、低增速的趨勢將會很明顯,尤其是今年新規出來以後,房企需要考慮的還是比較多的」。

那在城鎮化拐點即將到來、同行紛紛加碼中心城市及都市圈的大背景下,房企將如何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呢?

「第一要把自己的護城河做得更寬,或者說安全墊做得更好更厚,對於房企的要求就是業務結構性張力要足夠好。」曹俊浩認為,「以後整個市場,特別是在一線跟二線城市中,可能不單純是要求房企能夠會幹住宅,還要具備會幹產業、能創稅的能力,做城市運營的能力,做服務的能力,這是一個全方位競爭的時代。」

除此之外,產品力也愈來愈成為房企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曹俊浩即表示:「產品要更多從客戶的角度考慮,因為客戶是我們整個企業的核心存量,現在有一個趨勢特別明顯,就是你在一個城市幹砸了一個項目,你丟掉的實際上就是一個城市的市場,所以一定要把客戶思維,作為未來幾年企業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著力點來培養。」

(編輯:石英婧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與京東,一起京彩未來,與眾咖論道科技地產! – 房企觀察網
    馮俊指出,房地產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功能和質量落後於市場需求、生產方式粗放、資源浪費、健康保障不足等問題,因此,房產數位化也將針對上述問題進行革新和補足:智能家居、線上交易、居所拓展和信用建設,成為房地產行業轉型初期的重要落腳點,通過逐步數位化,從安全、功能、到健康、舒適,最終達成消費者對美好居所的全方位期待。
  • 上坤地產榮膺2020年中國房企產品力TOP69 踏準時代脈搏實現產品...
    原標題:上坤地產榮膺2020年中國房企產品力TOP69,踏準時代脈搏實現產品價值成長   11月27日,由克而瑞研究中心和築想科技共同舉辦的第二屆
  • 上坤地產榮膺2020年中國房企產品力第69名 踏準時代脈搏實現產品...
    面對存量市場時代的到來和消費者理念的轉變,回歸「產品」成為行業共識。從「產品」到「產品系」,再到「產品力」,本次克而瑞產品力100結合項目調研、測評模型、專家團評審、網絡投票等對房企產品力進行全角度測評。得益於上坤地產對其產品的極致打磨塑造,並形成以產品力為牽引的高質量增長路徑,其產品力得到了業內和市場的充分認可。
  • 共識|數位化如何成為房企的第二增長曲線?
    基於數位化的多元業務是不是房企的第二增長曲線……基於這些地產行業數位化中普遍遇到的問題,騰訊雲、騰訊安全、鈦媒體、ITValue跨界聯合主辦了一場特殊的「小飯桌」企業沙龍,20餘位地產行業CIO齊聚一堂。這些中國TOP30地產公司的「數位化大腦」們,圍繞「地產數位化轉型與創建數字生態」的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共同探索數位化轉型升級的破題之法。
  • 專題|代建能否成為房企未來發展新方向?
    而在2016年新一輪房地產調控開始之後,隨著「白銀時代」的到來,代建行業開始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代建業務也正在不斷吸引新的入局者,比如2017年9月,銀億地產就宣布將其名下位於舟山市普陀區的魯家峙島住宅開發項目,全權委託予恆大地產全資子公司進行相關開發建設工作,這是恆大首次涉足代建行業。
  • 又一家房企要來上海,田永盛履新中奧地產執行總裁
    大約兩個月前,上海地產圈開始流傳一個新的名字——中奧地產。大家開始知道這家公司,一方面是因為其與上海的諸多龍頭籤訂了戰略合作。如中梁、新城、弘陽總部,都出現了中奧管理團隊的身影。長三角重金拿地,無疑是這家企業戰略布局華東的前兆,而在中奧對外的公開招聘信息中,已出現「年底搬至上海」的字樣,所以搬上海是實錘。說實話,這幾年搬上海的企業不少,但是華東競爭激烈,搬來能不能拿到地是個問題,而中奧人還沒來,地已經連續在拿,這點還比較靠譜。
  • 中梁控股,是否會成為行業新龍頭
    與此同時,最新克而瑞數據,2020年1-8月,中梁控股實現了965億元全口徑銷售額,排名TOP19,穩居行業20強。中梁還給自己設定了10%的年增長目標,在房企們紛紛將調低目標、保守前進的大環境下,顯得尤為突出。
  • 終過聆訊的大唐地產,中小房企赴港IPO的荊棘之路
    圖片來源:攝圖網中小房企IPO闖關難儘管近年來房企赴港IPO的通過率有所提高,但今年以來在港交所IPO的房企中,多次交表其實是「常態化」操作。值得一提的是,昨日(11月25日)港交所披露通過聆訊的大唐地產是三戰IPO歷時12年。
  • 地產行業展望:恆碧萬融的鑽石時代
    關於房地產這個十萬億級大行業一直有一個很大的爭論:地產行業到底有沒有未來?市場中有部分人認為地產行業沒有未來,因為房子越蓋越多,城市土地越來越少,存量住房趨近飽和,市場對商品房的需求將越來越小,所以認為地產行業沒有未來,為非永續行業,房企的業績與增長不可持續,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是否如此。要弄明白這問題首先得知道中國目前有多少住房?為保證結論的準確性和權威性,下面數據都來自國家統計局。
  • 第三代智能房,未來已來!與京東,一起京彩未來,與眾咖論道科技地產!
    馮俊指出,房地產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功能和質量落後於市場需求、生產方式粗放、資源浪費、健康保障不足等問題,因此,房產數位化也將針對上述問題進行革新和補足:智能家居、線上交易、居所拓展和信用建設,成為房地產行業轉型初期的重要落腳點,通過逐步數位化,從安全、功能、到健康、舒適,最終達成消費者對美好居所的全方位期待。
  • 洗牌的時代,夾縫中的房企生存之道
    2014年底以來,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歷史上第四輪房地產中周期,如今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感到地產行業已今非昔比。  未來,隨著「夾縫時代」來臨,相當於給Martingale策略設定了最大單次下注大小,這樣,Martingale策略將逐步走向失效之路。  近期的政策導向更是加劇了這種策略失效的變化,在區間管理模式下,部分熱點城市房價上漲過快即會遭至調控,房企融資依然受限,將使得房企在未來拿地策略上表現的更為謹慎。  03  出路?
  • 中國價值地產年會啟示行業雙循環新動能新格局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魏文藝2020年9月26日,第十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在深圳召開,各路地產精英代表人物匯聚一堂,共同為新時代,探索行業需要的新思考、新思路。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總編輯聞達在《我們這一年》主題致辭時表示,媒體要把公信力做好,要把傳播做好。
  • 房企轉型指北:未來10年活下去的三種選擇
    萬科說10年之後不再是地產公司,碧桂園在三四線城市最後一搏,萬達不斷瘦身後銷售排名已經掉到了第52名,恆大地產更名恆大中國繼續拓展產業版圖,華夏幸福的王老闆把股權賣給了平安,保利龍湖遠洋的新名字用發展和集團取代了地產,中天城投(000540)搖身一變搞成了中天金融……每一個房地產巨頭都在跑步轉型,因為大家雖然對房價還有分歧,但對房地產行業已基本有了共識:房地產開發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不管未來是白銀時代還是青銅時代
  • 樊宏楠:多元地產可以成為房企的「第二曲線」,產業效率代表行業的...
    鴻坤億潤投資投資合伙人樊宏楠在演講中表示,很多房企開始放棄多元化的業務,回歸到房產主業,這個趨勢非常明顯,因為在過去增量時代中,房企會把主要的精力和資源放在主業上而不是多元業務上。當房地產由原來的增量市場逐漸過渡到存量市場,這也倒逼開發商開始尋找「第二曲線」。
  • 償債高峰期即將到來,房企轉向資金快周轉
    時代周報記者 胡天祥 發自廣州信用債市場違約頻發,波及了房地產行業。「近期信用債風險頻發,使得監管部門更加謹慎,不少房企選擇取消或者推遲發行債券。」11月30日,一位地產行業分析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另外房企本身若是沒有足夠的信用管理機制,過多發債可能會使發債的成本陡然增加。
  • 新增9家有6家來自大灣區 千億規模房企擴容至44家
    全年銷售額超過5000億元的5家龍頭房企銷售業績增幅普遍平緩,除了恆大增加20%和萬科增加11%外,碧桂園、融創和保利的增幅均在10%以內。2020年銷售面積同比增幅前10名中,除了恆大為第一陣營房企外,其他9家的銷售規模均在3000億元以下,其中綠城和金茂增幅位居前列。另有新城控股、首開股份、富力地產、中梁控股、綠地控股和招商蛇口等6家房企銷售面積同比下降。
  • 2019上半年阜陽房企拿地排行榜出爐 本地與外地房企的較量
    拿地總金額方面:祥源地產作為安徽一家旅遊地產房企,在阜陽目前已經先後開發祥源文旅城、祥源生態城,在城西創造了一片「城的神話」。今年將目標對準城南新區,拿下配建海洋館項目以及泉北一地塊,成為上半年拿地總金額與拿地總面積最高的房企。
  • 上坤地產:科技締造未來,雲系暢想生活!
    近日,上坤地產在第二屆產品力發布會「產品原力——中國房地產企業產品力TOP100發布會」中斬獲「202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產品力TOP100」第69名,同時,上坤地產旗下雲系產品系成功斬獲「2020年十大輕奢精品產品系」。
  • 房企合作開發趨勢深化,平衡規模和增長質量是關鍵
    今年以來,中海地產、華潤置地、中梁控股相繼發布2020尋地合作計劃,此外,實地集團、中交地產、信友集團、金沙集團等房企也公開尋找土地合作夥伴。未來,規模房企之間合作開發的趨勢將進一步加強。 例如,中海3月13日通過官方公眾號宣布尋地合作計劃,就股權收購、資產轉讓、國企混改、城市更新、聯合開發等業務範疇展開全面合作,城市範圍包括但不限於全國一二線城市及強三線城市,這一計劃涵蓋了中海地產旗下華東、北方、華南、華北和西部區域,以及專攻二線以下城市的中海宏洋。
  • 韓雨:存量時代房企不容忽略3大支點
    「滴灌時代:房企融資的精細化管理」圓桌環節邀您關注。東海國際金控有限公司CEO 韓雨鳳凰網風財訊報導  存量時代,房企需要有「滴灌」思維,精細化管理。對此東海國際金控有限公司CEO韓雨分享了自己的精彩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