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代建能否成為房企未來發展新方向?

2020-12-08 騰訊網

導 讀

未來代建行業的發展趨勢仍需時間的檢驗。

◎ 研究員 / 房玲、易天宇、洪宇桁

01

代建業務模式及發展歷史介紹

1.「白銀時代」推動更多房企擁抱代建模式(部分略)

房地產代建是由擁有土地的委託方發起訴求,由擁有項目開發建設經驗的專業代建方承接,雙方通過平等協商建立合作關係,最終實現共同盈利的一種合作開發模式。代建方通常是品牌房企,其在品牌、產品、成本、融資、管理、團隊等方面積累的成熟的經驗,可為委託方提供項目定位、規劃設計、工程管理、成本管理、招投標管理、營銷管理、品牌管理、交付管理等開發全過程服務,代建方通過一系列專業的服務能力獲得項目的開發利潤。與傳統的房地產開發方式相比,代建業務這一新的開發模式一般而言不僅收益率更高,風險也相對較低

近年來,代建模式日益受到房企們的重視,主要原因在於行業調整逐漸深入導致土地成本高企、融資環境收緊導致房企資金壓力上升,房企在追求規模擴張的同時增強抗風險能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在這個背景下,推進代建業務便成為了部分有較強品牌能力的房企應對激烈競爭、分散風險、維持發展的選擇。

2.三種代建模式並存,商業代建是主流

從國內房地產代建的發展來看,整個行業先後經歷了政府代建、商業代建、資本代建等不同階段的演化,當前已發展成三種代建模式並存的狀態:

政府代建:低利潤換得社會資源(略)

商業代建:市場化下的主流代建模式(略)

資本代建:資本和房企的雙贏模式(略)

3.代建業務優點明顯的同時仍有「隱憂」(略)

02

房地產代建行業現狀及企業發展狀況

1.2016年起迅速發展,吸引品牌房企涉足(部分略)

我國的代建市場發展至今仍然處於初步發展階段,整體看來在2015年之前發展都較為緩慢。而在2016年新一輪房地產調控開始之後,隨著「白銀時代」的到來,代建行業開始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代建業務也正在不斷吸引新的入局者,比如2017年9月,銀億地產就宣布將其名下位於舟山市普陀區的魯家峙島住宅開發項目,全權委託予恆大地產全資子公司進行相關開發建設工作,這是恆大首次涉足代建行業。2020年以來還有企業陸續加入代建藍海,如中交地產在2020年3月13日完成註冊中交地產管理集團,宣布試水代建業務,對標學習綠城管理;中梁控股也在3月23日提出要加強尋地合作,2020年的尋地合作模式包括戰略合作、股權合作、聯合拿地、併購合作、資產收購、城市更新、代建等,也開始布局代建業務。

由此可見,我國代建行業的發展十分迅速,未來的發展潛力較大,在房企土地成本高漲、資金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可能成為新的增長點,多家房企已經開始對代建業務進行布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7月發展代建業務的品牌房企已經超過30家。這其中既有大型房企恆大、萬科、中海、保利發展,也有中小型房企當代置業、廣宇發展、天房集團等。然而就目前整體情況而言,我國的代建行業仍然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入局的企業並不是很多,且行業集中度較高,未來代建行業的競爭預計將會更加激烈。

2.品牌房企利用各自優勢走出不同路線

就代建業務而言,輕資產運營,最看重的是代建企業的操盤管理能力以及品牌口碑,不同的企業可以利用自身的資源稟賦走出不同的路線。整體來看,今天房企代建大致可分為「三派」:

1.與政府合作密切的大型央企。這種代建房企以華潤、招商蛇口、保利為代表,依靠其國企央企性質和政府合作,承擔政府的保障房工程項目等,比如華潤就在深圳開發了深圳人才公園以及深圳灣體育中心,這是身份優勢與產品優勢的疊加;

2.產品領先的規模房企。這種房企主要依靠其較強的產品力、運營力、供應鏈以及服務意識通過品牌輸出等方式在全國範圍內承擔商業代建。比如綠城管理就是開發管理和品牌雙輸出,在杭州大本營開始做代建,同時擴展杭州之外的地方,現在已經成為了國內第一的代建企業;

3.產品有獨特競爭力或是區域龍頭房企。這種房企主要依靠其產品的差異化或者區域深耕帶來的品牌優勢在代建領域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比如做綠色地產代建的當代、朗詩,利用自身在大本營區域影響力和實力紮根開展代建業務的河南建業、四川藍光,這是產品優勢和區域優勢。

3.代建業務較大房企多選擇成立獨立公司有利運營及上市(略)

03

綠城管理與中原建業代建業務對比

綠城管理與中原建業作為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最大及第二大的代建公司,一個已於2020年7月10日實現上市,並已公布了首期中報;另一個則於2020年11月10日於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通過對比研究這兩家代建行業的龍頭企業,能夠有代表性地了解到在不同策略之下,兩家代建企業各自的運營現狀、業務流程、風險與優勢等等,為其他代建公司或將要布局代建業務的其他房地產企業提供學習經驗和借鑑。

1.規模布局:綠城管理全國布局,在管面積超7千萬平米

綠城代建規模穩居第一,合作代建獲取更多機遇

單純從規模來看,綠城管理的管理總建築面積相對較大。2020年上半年,綠城管理的在管建面達到了7331萬平米,代建項目個數達到了268個,分別比中原建業高出了205%及47%。

此外,據招股書披露,綠城管理2019年新籤約項目72個,新籤約總建築面積約1600萬平米,佔到了中國代建市場的市場份額約23.7%(第二名10.8%);累計來看2017年至2019年已籤約總建築面積的市場份額達到了30.3%(第二名11.7%)。由此可見,在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大下,綠城管理的市場份額依然穩居行業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綠城管理與中原建業較大的規模差距,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業務模式的不同。綠城管理的代建業務既有自行運營,也與其他業務夥伴合作;而中原建業則選擇直接管理所有項目,這也造成了綠城管理的項目中有相當一部分為合作項目。若只看自行運營的項目規模,2019年綠城管理自營的在管建面達到了3840萬平米,相比中原建業仍高出了82%。

歷年來,綠城管理均保持了一定的合作比例,2019年與其他業務夥伴合作代建項目的在管建面佔比達到了43%。適當增加合作比例有利於開拓新市場,獲取新的商機,同時提升企業的品牌影響力。上市後的中原建業在拓展新地區的同時,可嘗試使用合作模式來打開更多市場。

綠城全國布局翻洋過海,建業走出本土有待拓展

綠城與建業旗下的代建業務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母公司的業務影響,而作為全國性房企的綠城中國相比於深耕河南市場的建業地產,在地區覆蓋方面能給旗下代建公司帶來更多優勢。截止2019年底,綠城管理擁有259個代建項目,分布於中國26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的85個城市;與此同時,綠城管理的代建項目還實現了漂洋過海,於柬埔寨擁有唯一一個國際業務。

從城市能級來看,綠城管理的代建業務主要位於三四線城市,2019年在管建面中三四線佔比達55%;此外一二線城市佔比也同樣較大,達44%。

而中原建業的代建業務覆蓋區域相對較少,更著重於深耕河南地區。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原建業在管的182個項目中,共有174個項目位於河南省,總建築面積約2311萬平方米。河南省中縣城及縣級市達1741萬平米,佔河南省的75%,其餘25%為地級及以上城市。

除了河南省外,中原建業同樣在嘗試對外輕資產輸出,並已將業務擴大至河北、山西、陝西、新疆及海南等省及自治區;但這些項目相對較少,截至2020年上半年這五個省及自治區僅管理8個項目,總建築面積約為91.84萬平方米,佔比4%。

從區域分布來看,綠城管理的區域覆蓋面更廣,而中原建業更加偏居一隅。從這點來看,綠城管理相對能夠獲取到更多的發展機遇。此外更大的代建規模,更廣的城市群覆蓋,同樣也能提升企業的品牌影響力。未來中原建業在深耕河南的同時,可以積極考慮拓展河南以外市場,從而獲取更大的發展潛力

2.營收利潤:中原建業63%淨利率走在行業前列(略)

自營規模差距縮小,競爭加大增速或下滑(略)

淨利率差距47個點,業務差異為主要原因(略)

合作與政府代建拉低利率,本土優勢提升議價能力(略)

3.業務模式:品牌力與運營力是擴張的生命線(略)

三部分構成代建費用,溢價管理考驗品牌價值(略)

標準奠定擴張基礎,與時俱進迎合需求(略)

4.發展策略:綠城力保行業第一,建業求變走出河南(略)

04

總結:高增長或難以為繼,對接金融或是未來方向

相比於傳統房地產開發,代建業務在諸多方面都具有較大優勢,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

首先,代建業務作為輕資產模式,主要提供服務,並不負責投資。因此,代建公司能維持較低槓桿,不依賴外部融資來源,負債率相對較低。

其次,代建業務更少受到房地產市場周期的影響。如市場較好時,代建公司會有充足客戶來源;而當市場下行時,中小房企也會利用代建公司的品牌與服務抵禦周期性風險。

最後,由於代建業務的輕資產特性,還能讓代建業務擁有更高的利潤率水平。此外由於規模經濟帶來成本效益,也能讓代建公司能進一步提高利潤率。

但整體來看,代建市場同時也面臨著一些發展瓶頸。首先,是競爭性問題。對於代建業務而言,更加依賴房企的品牌影響與操盤能力。對於一些還未入局的龍頭房企而言,其本身就具有潛在代建實力,切入市場難度不大。未來若更多品牌房企涉足代建行業,勢必造成行業競爭性加大,行業的高增長難以為繼,利潤率水平也或將下滑。

另一個方面,則是成長性問題。由於目前的代建行業主要客戶群體是中小房企。在當前強者恆強的房地產市場下,未來房地產市場或將更多由更具實力的龍頭房企所主導。在此背景下,中小房企或將面臨行業洗牌與淘汰,而作為中間環節的代建行業,其未來增長空間或受一定限制。

對於代建企業而言,資本代建或是未來突破行業瓶頸的新一類方式。資本代建中的項目擁有人主要為專注於房地產投資的金融機構。由於這類機構可能在房地產開發中沒有實際業務,或還未取得標的土地使用權,因此這類代建模式還需要提供投資諮詢、成立項目公司、運營前管理等等。目前資本代建已成為不少發達國家房地產開發的主流業務模式之一。隨著國內金融在房地產行業中佔據更加重要的地位,開展商業資本代建業務或可以給企業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機遇。此外由於金融機構擁有強大的集資能力,而代建企業則提供經營及管理房地產項目方面的經驗或能力,能形成更好的優勢互補,從而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當然,中國房地產市場有著自身的特殊性,未來代建行業的發展趨勢仍需時間的檢驗。對房地產企業而言,當前的代建行業仍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潛力型業務,唯一要做的就是抓好時代機遇,做好萬全準備。

排版丨CiCi

專 題

目錄

《代建能否成為房企未來發展新方向?》

一、代建業務模式及發展歷史介紹

1.「白銀時代」推動更多房企擁抱代建模式

2.三種代建模式並存,商業代建是主流

政府代建:低利潤換得社會資源

商業代建:市場化下的主流代建模式

資本代建:資本和房企的雙贏模式

3.代建業務優點明顯的同時仍有「隱憂」

二、房地產代建行業現狀及企業發展狀況

1.2016年起迅速發展,吸引品牌房企涉足

2.品牌房企利用各自優勢走出不同路線

3.代建業務較大房企多選擇成立獨立公司有利運營及上市

三、綠城管理與中原建業代建業務對比

1.規模布局:綠城管理全國布局,在管面積超7千萬平米

綠城代建規模穩居第一,合作代建獲取更多機遇

綠城全國布局翻洋過海,建業走出本土有待拓展

2.營收利潤:中原建業63%淨利率走在行業前列

自營規模差距縮小,競爭加大增速或下滑

淨利率差距47個點,業務差異為主要原因

合作與政府代建拉低利率,本土優勢提升議價能力

3.業務模式:品牌力與運營力是擴張的生命線

三部分構成代建費用,溢價管理考驗品牌價值

標準奠定擴張基礎,與時俱進迎合需求

4.發展策略:綠城力保行業第一,建業求變走出河南

四、總結:高增長或難以為繼,對接金融或是未來方向

本文版權歸克而瑞研究中心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

轉載註明出處:克而瑞地產研究(cricyjzx)多謝配合!

相關焦點

  • 房企合作開發趨勢深化,平衡規模和增長質量是關鍵
    從具體尋地合作計劃來看,合作方式整體呈現多樣化,包括戰略合作、股權合作、聯合拿地、收併購、代建、城市更新等等,區域範圍主要集中在潛力城市或熱點城市,多為一二線和強三線城市。未來,規模房企之間合作開發的趨勢將進一步加強。
  • 為什麼這家小房企拿了一幅宅地,就讓杭州未來科技城上了...
    整個11月,杭州僅有一場土拍,分別在城東的東湖新城和城西的未來科技城和。11月24日,杭州未來科技城推出一幅純宅地,半小時之內35輪競價速戰速決,眾安房產以溢價21.5%摘得,地價雖未封頂但實際熱度極高。從近3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限價3.771萬元/平方米來看,留給眾安的操作空間非常小,實際上是不賺錢甚至可能虧本的。
  • 房企的紅5月丨融資環境由松變緊,房企的「緊箍咒」還要戴多久?
    ,在現金流的助推下飛馳而行,對大部分企業來說,現金流的最重要來源是融資,因此,融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房企的發展速度。融資環境由松趨緊已成行業共識,與此對應的是房企融資規模的大幅波動。同策研究院的數據顯示,40家典型上市房企的融資規模在3月達到頂峰,融資規模為1024.2億元,但5月隨即下降至367.99億元,達到低點。不過,整體上,今年1-5月房企融資規模同比去年有所回升。未來,房企融資環境如何,收緊態勢能否持續?多數人認為融資環境或將趨嚴。
  • 房企轉型指北:未來10年活下去的三種選擇
    那麼問題來了,房地產企業如何在未來10年活下去?借鑑國內外房企發展經驗,我們梳理了房企的三大轉型方向:一是內部品質升級,深耕住宅開發,綠色化、精品化、智能化、人文化;二是縱向產業拓展,提高附加值,向家裝、物業、租賃、智慧社區等上下遊延伸產業鏈;三是橫向產業融合,與金融、健康、教育、科技、文旅、物流等產業融合發展。
  • 中梁地產首席戰略官曹俊浩:未來是全方位競爭的時代房企要把安全墊...
    本報記者 方超 劉頌輝 上海報導「雙循環」戰略背景下,房地產企業如何更好去「破題」與「答題」正成為市場關注點。「中心城市與都市圈的布局路徑能走多長時間,這點需要房企去考慮。」11月25日,在《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周·中國城市運營與發展論壇峰會現場,中梁地產首席戰略官曹俊浩如此表示。
  • 人口呈負增長趨勢,房企進入第二戰場,房產代理還有未來嗎?
    近日,「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一度成為了大家關注的重點話題,這意味著房地產行業的「拐點」要來臨了。從近20年來看,我國的房地產行業其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大家沒有房子,到現在大家希望住上好房子,這意味著購房者的住房需求發生了改變。從「有房子」到「住好房子」的想法轉變,不僅僅是因為購房者整體經濟水平的提升,更在於房地產行業的整體變化。
  • 藍光未來城開發商怎麼樣,西南上市房企
    藍光未來城開發商怎麼樣,西南上市房企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20-11-17
  • ...與京東,一起京彩未來,與眾咖論道科技地產! – 房企觀察網
    除了市場趨勢層面的預測,行業主管部門在政策層面也印證這一趨勢,智能人居、智慧家庭、智能社區等細分市場正在成為房地產行業新的增長點,隨之而來的,則是標準體系層面的完善、商業模式方面的探索、規模化推廣方面的挑戰。全國智標委致力於通過標準化、技術發展,以及試點示範等,聯合科技企業和房地產用戶,共同推動智慧人居健康發展。京東智能社區2.0系統首發,技術優勢顯著。
  • 共識|數位化如何成為房企的第二增長曲線?
    藍光發展副總裁兼首席信息官馬紹秋、萬科集團CIO謝志方、恆大集團CIO陳東鋒等20餘位地產信息化領導者在沙龍現場在長達7小時的的討論中,20餘位嘉賓關於數位化轉型升級以及如何構建地產數位化生態有諸多共鳴,最終達成的幾個核心共識有:1.企業數位化要從宏觀角度出發,保證方向的正確性;2.數位化系統對業績的直接或間接利好,是房企數位化/生態化的首要動力
  • 「三條紅線」倒逼房企轉型升級
    某房企戰略部門負責人認為,「三條紅線」下,各房企的主要目標將是加速降負債,未來房地產投資會有一定收縮,土地市場將降溫。「房地產行業多年來依賴舉債的發展模式將被顛覆,此後發債速度肯定會慢下來。」「新規出臺後,降負債、降槓桿將成為房企重中之重的任務。」陳霄表示,「三條紅線」對房企最直接的影響將是融資受限,未來房企的主要任務將是降低負債及槓桿。目前主流的應對舉措是通過轉讓土地、項目以及股權等資產,加速銷售回款等增加現金流,同時控制拿地節奏,放緩拿地步伐等。因此可以說「三條紅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將抑制房企規模擴張的步伐。
  • 淺談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美國模式的可能性
    社會資本與房地產金融機構聯繫緊密,並成為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REITs成為房地產企業融資的重要手段,資產抵押證券等金融工具被廣泛採用。 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比較成熟,核心是金融運作而非開發營建。
  • 周鳳學、朱榮梅、康洪恩、魏景鑫談區域房企發展哲學
    尤其是三道紅線後,中小房企會面臨和大房企一樣的困境。之前在土地和金融紅利時期沒有發展起來的房企後面會越來越難,甚至被淘汰。由於中型房企普遍呈現戰略趨同的態勢,彎道超車的機會更是在減小。尤其對於那些正在往上一個陣營衝刺的區域龍頭房企而言,處境也比較尷尬。
  • 星際爭霸2執政官模式能否成為未來賽事主流
    在眾多《虛空之遺》新的遊戲玩法中,最受電競愛好者關注的當屬執政官模式了,在經過測試服的體驗與一些賽事的嘗試之後,這項全新的合作遊戲模式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一個共同熱議的話題——執政官模式能否成為未來賽事主流?
  • 房企搶灘城市更新,如何盤活存量、點石成金?
    實際上,近年來,城市更新被視為房地產市場存量時代的黃金賽道,眾多房企爭相進入該領域,以謀求地產開發之外的全新盈利支點。12月13日,在全聯房地產商會2020年會上,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房企布局城市更新,在當前市場中大有前景,但如何將老舊資產點石成金、煥發出新活力、新生機,這不僅意味著機會,也是挑戰。
  • 樊宏楠:多元地產可以成為房企的「第二曲線」,產業效率代表行業的...
    在樊宏楠看來,多元化地產業務可以成為房企的「第二曲線」,垂直類的地產或者物流地產、教育綜合體、體育綜合體、直播產業園、網紅商場都屬於多元地產的範疇。與傳統地產相比,多元地產具有更強的產業聚集能力以及更高的單位產值,整體開發規模更小,但資產的開發與運營則更加的分散。
  • 圓桌論「房」:網上賣房—「備胎」能否轉正
    房企未來的發展中數位化是必然的趨勢。 5.線上線下形成聯動,營銷創新是未來發展的必須的功課。 6.今年的房地產市場機遇與挑戰並存,市場可期。 Q1、轟烈烈的網上賣房未來能否成為房地產銷售的主要手段? 孫霞:「備胎轉正」為時尚早。但是網上賣房確實是大家都不得不關注的一個營銷平臺,這次疫情強化了網上賣房的作用。很多企業幾年前就已經對網上銷售平臺進行研究和搭建,遠洋的線上銷售的APP、小程序也在不斷完善過程中。
  • 2019上半年阜陽房企拿地排行榜出爐 本地與外地房企的較量
    拿地總金額方面:祥源地產作為安徽一家旅遊地產房企,在阜陽目前已經先後開發祥源文旅城、祥源生態城,在城西創造了一片「城的神話」。今年將目標對準城南新區,拿下配建海洋館項目以及泉北一地塊,成為上半年拿地總金額與拿地總面積最高的房企。
  • ...共議產業發展新方向——「近紅外光譜儀器研製與應用推廣」專題...
    對我國而言,雖然在近紅外光譜研究領域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近紅外學科的發展也一直處於快速上升的階段,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在產業化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在創新儀器研發及應用拓展方面與國外還有一定的差距。
  • 房企減員的重災區在哪裡?
    而隨著行業利潤削弱、融資難度增加,未來更多企業將走出擴張期,人員需求遞減。同時,行業逐步走向成熟,標準化體系的打造和智能化手段的應用,為行業走入少人化階段提供了支持。 第二則為企業希望通過人員優化激發組織活力。在當下大環境中,房企最忌被貼上「穩定」標籤。在很多人力資源官看來,當下形容一家房企穩定,相當於形容其為一潭死水,沒有發展空間。
  • 碧桂園恆大綠城告訴你:房企沒想通7件事 千萬別做特色小鎮
    通過和擁有存量土地的中小房企、農林企業和地方政府進行合作,甲方出錢出地,綠城代建或者入股的模式進行開發。   與大型農業企業、林場等有大面積土地資源的合作,獲得土地,同時完成小鎮的產業導入。例如與成都多利農莊合作,開發成都小鎮項目;與浙江物產農業合作,開發杭州長樂小鎮;與中大莫幹山生態園開發建設公司合作,開發莫幹山觀雲小鎮,藍城輕資產開發存量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