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呈負增長趨勢,房企進入第二戰場,房產代理還有未來嗎?

2020-12-05 樂居城市發展

2020疫情影響全球市場的變化,顯而易見的是房地產市場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近日,「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一度成為了大家關注的重點話題,這意味著房地產行業的「拐點」要來臨了。從近20年來看,我國的房地產行業其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大家沒有房子,到現在大家希望住上好房子,這意味著購房者的住房需求發生了改變。

從「有房子」到「住好房子」的想法轉變,不僅僅是因為購房者整體經濟水平的提升,更在於房地產行業的整體變化。如何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這是房企應該關注的關鍵點。今年房企也轉戰第二戰場——數位化戰場,這對於房企而言本身就是挑戰。不可否定的是,電商主導了過去10年商業形態的變化,今年的雙11,樂居從房企+電商角度出發,幫助不少房企從線下到線上創出了佳績。不可否認,線上購物已經成為習慣,未來線上買房也將成為購房者的習慣。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49億,佔網民整體的79.7%。當房企開啟數位化道路,房產代理還有未來嗎?答案是一定的!

01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現狀

從今年的市場現狀來看,「金九銀十」是每年的房企熱點,但是今年10月份相較於9月份按銷售面積環比降低了13%;按銷售金額環比下降了14%,但今年10月份和去年同期向比較銷售面積增長了15%,這意味著未來房地產行業仍然會處於一個穩定進步的狀態,而且還將會出現全業態的營銷方式。

這也是為什麼各大房企仍然在不斷拿地,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中佔據地盤。隨著「返鄉置業」、「農村進入城市」、「城鎮化發展加快」等影響因素,三四線城市購房需求日益加大。當房地產開發商不斷進軍三四線城市,房產代理也需要跟上步伐,轉入新的戰場。從當下的行業表現來看,眼下三四線房地產市場中缺少有價值和實力的房產代理。

02擁抱市場變化,順勢而為

順勢而為,因勢而變的戰略思考是發展型房企必備的一項能力,當三四線房企不斷變化以來,地方房地產代理也應該順勢改變,不斷擁抱市場變化。但是往往三四線房產代理非常缺少學習能力,比如不少三四線房產代理還在使用傳統營銷方式拓客,發傳單、組織線下活動等方式早已不是當下年輕購房者感興趣的方式。

地方房產代理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看不到市場變化對於行業的影響,看不懂行業的發展,也找不到行業的新機會,如若想要做到「順勢而生」,根本就在於隨時隨地的賦能房企,為購房者提供更好的服務。今年「好房雙11」、「好房雙12」成為不少房企數位化轉型的開端,本地房產代理也應該緊跟房企的節奏,為其提供數位化的營銷方式,從渠道賦能,這一點樂居合作城市就做得非常好,通過總裁直播、樓盤上線等方式助力房企在首屆房房地產雙11中取得好成績。

03提高自身增長能力

當房企都在不斷進步的同時,房產代理自然也要提高學習能力。以樂居溫州站為例,通過一年的合作,樂居溫州站從傳統的營銷方式到數位化營銷不斷轉型,跟隨總部的節奏,將總部產品結合本地優勢落到實處,打出了漂亮的組合拳。提高自身學習和增長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地方房產中介正確的策略是,當本地房企不斷開拓線上第二戰場的時候,房產代理應配合房企,從線上線下兩個角度出發,為自己創造機會。

服務驅動,營銷拉動,對於正在尋找增長的房產中介來說至關重要。樂居作為房地產行業的垂直平臺,一直以來非常注重營銷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自疫情出現以來,不斷推出創新營銷手法,從購房者角度出發,根據不同合作城市的學習能力側重點不同,從運營、內容、技術等多維度賦能,保證各合作城市不斷提高增長能力。

房企轉戰數位化第二戰場是毋庸置疑的,對於房企而言找到與營銷目標相配的合作夥伴至關重要;對於房產代理而言,通過跨平臺跨場景的創新方式覆蓋本地購房群體是關鍵。所以,如何成為房產代理中的佼佼者至關重要,選擇樂居城市合作,依託總部實力,通過每一次營銷活動打造更高效的營銷閉環,打造自身增長力,樂居城市合作正在進行中…

相關焦點

  • 人口或將進入負增長時代,未來房子該賣給誰?
    土地作為房地產開發成本中佔比最大的部分,房企拿地的代價越來越低,對於未來房價來說是利好的。目前多城市集中井噴式賣地,土地成交量在持續上升,而今年截至11月23日,前五十房企的拿地金額超2.2萬億,同比19年上漲兩成。
  • 共識|數位化如何成為房企的第二增長曲線?
    基於數位化的多元業務是不是房企的第二增長曲線……基於這些地產行業數位化中普遍遇到的問題,騰訊雲、騰訊安全、鈦媒體、ITValue跨界聯合主辦了一場特殊的「小飯桌」企業沙龍,20餘位地產行業CIO齊聚一堂。這些中國TOP30地產公司的「數位化大腦」們,圍繞「地產數位化轉型與創建數字生態」的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共同探索數位化轉型升級的破題之法。
  • 臺灣人口進入負增長,媒體感嘆「生不如死」
    8月18日,臺灣最新人口推估報告(2020—2070年)顯示,今年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正式轉為負增長,比之前的推估提前了兩年,進入臺媒所說的「生不如死」時代。臺灣地區的人口形勢也說明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群體,對島內經濟前景態度消極。
  • 不愛生孩子的東亞國家:日韓人口負增長,中國怎麼辦?
    文丨宗威又一鄰國人口呈負增長了。韓國政府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死亡人數超過新生人數,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而一衣帶水的日本則已連續11年人口負增長,且減少的人口數量和降幅不斷創歷史新高。
  • 房企合作開發趨勢深化,平衡規模和增長質量是關鍵
    房企分為TOP10、TOP11-30、TOP31-50、TOP51-100四個區間,觀察趨勢的異同。從數據表現來看,加權平均銷售權益下降趨勢仍然得證,但是不同區間房企的趨勢變化各有特點。 其中,TOP10房企規模實力雄厚,擁有較強的操盤能力,一般在合作開發中權益佔比較高。2019年,TOP10房企加權平均權益最高,同時降幅也最為平緩。
  • 未來人口負增長,富豪數量卻在增加,所以你想買的房子還會漲
    上榜企業家總財富達到27.5萬億,比去年的17.9萬億,同比增長54%。743位企業家新上榜,創歷史新高。財富榜門檻越來越高,似乎並沒有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無論這個世界如何變化,都無法阻止馬爸爸們的財富增長。我之前的文章中寫到人口問題。
  • 下一個10年,人口進入負增長時代,房價是否會迎來轉折點?
    2019年我們國家常住人口新生人口出生率為10.5‰,常住人口死亡率為7.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4‰,創1962年以來的新低。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而年輕人現在生孩子的意願也不強烈,所以在未來幾年,人口大概率進入負增長時代。
  • 人口發展深度分析:全球生育意願的趨勢性下降可逆轉嗎?
    人口變化又會對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並帶來哪些產業機會?本文主要分析了全球總和生育率的趨勢性變化以及我國人口增長與結構的可能 變化。預期壽命越長,死亡人數與死亡率相對降低,老年人口佔比越大,死亡率越大。對我國而言,未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死亡率或將呈現緩慢增長趨勢,與出生率相 比,死亡率和淨移民率變化更為穩定;因此我國人口增長仍然主要受出生率波動影響。
  • 人口將負增長?房價,2022年起或將長期陰跌_騰訊網
    據 澤平宏觀的推文《中國人口問題的基本認識與建議》推算,中國人口負增長將在2022年前後到來。人口負增長,對於樓市的衝擊,可能將抵消M2每年兩位數的增幅,進而,會讓絕大部分城市,房價長期陰跌。 我們國家的房地產,是「棟梁」,是「支柱」,是「蓄水池」。它一旦有暴跌的趨勢,就會出現: 1)(開發商)降價未遂。
  • 100萬的房產5年後值多少錢?買入還是賣出,來看看懂行人分析
    近20年來,房價漲多跌少,整體呈螺旋式上升趨勢。 第二大方面,土地價格增長速度 一般來說,土地價格成本佔商品房價格的60%-70%,其他成本,包括建安、人工、管理等成本,只佔房價的1/3。因此,說物價上漲是由於工資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造成的,是不完全的。除了開發商自身的需求外,主要原因還是地方「土地財政」的置換率。
  • 民航聯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指出未來五年現人口負增長
    民航聯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昨天在《北京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中強調,中國的低生育率和低人口增長率皆呈現不可逆的趨勢,人口因素對經濟、社會、民生等方面的嚴峻挑戰,將在未來五年內顯現。中國未來五年可能提前出現人口負增長,為中國的發展帶來嚴峻且長遠的挑戰,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因此籲請中央政府推進生育政策改革,儘快實現家庭自主生育。
  • 中國人口到2028年出現負增長,峰值為14.42億,你咋看?
    來源:不執著財經社科院說中國人口到2028年出現負增長,已經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而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因為我國人口出生率一直處於下滑趨勢,新生兒出生人數從2017年的1723萬,到2019年下滑至1100萬。
  • 俄羅斯人口特點:地區城鄉分布不均,負增長且性別比失衡
    人口統計表明,目前生活在俄羅斯遠東邊疆區的人口只有629萬,8年來減少了6%。第二、城市人口佔全國人口比重較大,城鄉人口失衡俄羅斯城市人口約10686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比重大約為74%,農村人口為3850萬,佔全國總人口比重小,約為26%。
  • 聯合國預測人口趨勢,我國未來變動很大,外媒:難以置信
    人口負增長是發達國家特有的現象,不過人口負增長卻並不是一個好現象,人口負增長現象的出現,意味著國家的出生率小於死亡率,美國以及歐洲等發達國家均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該問題也將成為我國需要面臨的難題。聯合國針對我國目前的人口走向,作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聯合國表示,未來30年之後,中國將不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印度將取代中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地位,到那時中國人口數量不僅不會上升,甚至還將從目前的14億降至11億。
  • 第七次「人普」將揭曉答案,人口負增長或將更...
    彭希哲表示,「目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長期趨勢不可逆,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上升為國家戰略,『七普』數據將對未來多項國計民生重大政策的制定產生深遠影響。」人口負增長將更快到來在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公布之前,中國人口總量趨近零增長、將迎來負增長已成為學界共識。
  • 大家房產:浮躁時代,務實的思想者
    辦公環境的翻新、擴充,成為這幾年大家房產在規模上不斷晉級的最佳註腳。以2018年的130億為起點,從300億跨度400億,大家房產已經連續三年實現業績大跨越式增長。「明年預計會在560-600億。」顧飛語氣平緩,謙和之中又透著某種堅毅。作為一家有著38年歷史的本土房企,很多人會給大家房產貼上「老派」、「保守」的刻板標籤,這其實是一種誤讀。
  • ...與京東,一起京彩未來,與眾咖論道科技地產! – 房企觀察網
    馮俊先生表示,過去二十年房地產高速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對改善住房條件的需求,從長期來看,這一訴求將長期存在,並且隨著時代變遷,它將細化和升級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多元化的追求嚮往。因此,雖然房地產在近期遭遇了土地政策和金融政策是縮減,但人口流動整體呈現穩定不可逆的「都市圈化」,不僅當下的中國有此表現,世界上幾十個國家上百年的人口大遷移均印證了都市圈化的趨勢,因此,任澤平認為這是能夠吸引人口快速流入的城市的勝利,近年來的中國,2016-2019年,全國經濟最活躍的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群年均人口淨流入分別為69、61萬,從都市圈看,人口流入排名靠前的主要是廣佛肇、深莞惠、杭州、上海等
  • 從人口年齡結構發展趨勢看重慶市經濟增長
    但由於人口紅利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何合理預測人口紅利延續時間,並採取何種措施把人口結構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以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將是需要我們研究的重要問題。  一、重慶市人口年齡結構現狀分析  (一)少兒撫養比持續下降。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重慶市出生率下降明顯,少兒人口(0―14歲)比重和少兒撫養比均呈持續下降趨勢。
  • 2020年人口開始進入負增長?日本的低欲望丁克現象已經開始蔓延?
    根據十三五人口規劃,到2020年,我國總人口達到14.2億,2030年達到14.5億,然後緩慢下跌。所以,如果按照中央的規劃的話,中國人口自2030年開始進入負增長。但是,好像不用等到2030年,我看下身邊的例子:小麗,性別女,我今年25了,大學畢業幾年了,工作不穩定,最近又失業,喪父,家窮,居無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