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口進入負增長,媒體感嘆「生不如死」

2021-01-09 東南網

8月18日,臺灣最新人口推估報告(2020—2070年)顯示,今年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正式轉為負增長,比之前的推估提前了兩年,進入臺媒所說的「生不如死」時代。臺灣地區的人口形勢也說明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群體,對島內經濟前景態度消極。

根據報告預估,今年島內出生數為16.4萬人,死亡數為18.6萬人,「少子化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籍人士遷至臺灣數量也轉為負增長。

一直以來,少子化和老齡化都是臺灣社會長期存在的主要問題,而這兩大現象,也促使臺灣人口「負增長」趨勢加速快進。

臺灣地區的人口形勢有多嚴峻?有分析指出,維持出生人口穩定的前提是生育率達到2.1左右的更替水平,但臺灣近年的生育率卻只有更替水平一半。比如,2018年臺灣生育率僅為1.06。

事實上,臺灣人口並非一直在做「減法」,過去幾十年裡,臺灣人口形勢歷經多次變化。1940到1950年代,由於大量外省人口遷入,臺灣人口年均增長率超過5%;到了1950年代,伴隨嬰兒潮出現和死亡率下降,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率一度超過3%。

1960年代,由於人口過快增長,臺灣當局成立了「人口研究中心」,並於1964年起,全面推行節育政策。臺灣生育率也因此從1960年代接近6的高位,下降到1970年的4.0,到1984年降到更替水平之下後,繼續快速下降。

至1990年代,臺灣當局迫於少子化壓力,開始放棄節育政策轉而開始鼓勵生育,並提出「兩個恰恰好,三個不嫌多」的口號;但社會的關注和鼓勵生育政策的實施,並未阻止臺灣生育率的下滑趨勢。

臺灣生育率先是從1990年的1.81略降到1997年的1.77;到2004年降到1.18後,臺灣生育率一直在1.2以下的超低水平徘徊,甚至一度被評為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地區。

有觀點指出,臺灣年輕人「不敢生育」是人口增長由正轉負的主要原因,而再進一步,不敢生、不想生的原因,則指向經濟問題。

人口問題與經濟問題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臺灣經濟在1990年代中後期開始走下坡路,時至今日一直維持「悶經濟」狀態。尤其近十年來,臺灣地區經濟萎靡不振,從2012年至2017年,年均經濟增長率只有2.3%。

至於勞動力實質薪資,則超過20年沒有變化,若考慮到通貨膨脹等因素,臺灣民眾實際所得處於縮水狀態。這使得不少新婚家庭,疲於應付日常支出,再加上工作時間長、壓力大等問題,很多家庭放棄或推遲生育計劃。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2016年第一任期的就職演說中,曾提到臺灣面臨的前五大挑戰,其中「年金制度」、「人口老化」、「出生率低落」都與人口直接相關。

不過民進黨方面雖然認識到問題所在,卻未將心思和力氣花在如此重大的民生問題以及經濟問題上;反而通過炒作意識形態話題,阻礙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讓臺海局勢劍拔弩張,並不斷將臺灣民眾的納稅錢以軍購形式輸送到美國。

「經濟發展你不行,政治操作第一名。」這樣的民進黨當局,早已背離臺灣2300萬民眾利益福祉。試問臺灣生育率哪還會有回升的希望?(大力)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

相關焦點

  • 臺灣地區人口或於今年開始負增長
    臺灣地區人口或於今年開始負增長 2020年10月16日 16: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0月16日訊 據臺灣《北美智權報》報導,根據臺當局內部事務管理部門統計,截至9月底,臺灣地區人口的自然增加(出生減死亡)數為負11250人。因此,如果在今年剩下的3個月中,臺灣的出生人口不能比死亡人口多出至少1萬人以上,2020年將是近70年以來,臺灣地區人口第一次出現衰退。
  •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轉負:上半年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
    【文/觀察者網 郭涵】 臺灣少子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今年上半年,島內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出現「死亡交叉」: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 臺當局稱,數據變化可能是單獨現象,需要觀察下半年的趨勢。臺灣「發展委員會」此前估計,島內總人口2022年將開始出現負增長,2027年人口紅利將結束。
  • 島內報告:最快2019年 臺灣人口將出現負增長
    據臺灣媒體報導,島內出生人口數直直落,長壽年齡又攀新高,人口的「死亡交叉」就在眼前。臺當局人口推估報告指出,原本估計4年後臺灣出生人數將低於死亡人數(人口負增長),但臺內務主管部門的最新資料顯示,最快2019年,「死亡交叉」就會來臨,由此衍生的勞動力不足問題將益發嚴重。
  • 2020年臺灣人口首次負增長:減少41885人
    (觀察者網訊)臺當局內政部門1月8日公布2020年臺灣人口統計資料,去年底臺灣人口數為2356萬1236人,較前年底減少41885人。臺灣人口數首度出現負增長。臺灣內政部門官員指出,人口分為自然和社會兩項因素,去年自然和社會兩項雙雙出現減少。
  • 死亡人數增 臺灣地區人口恐提前進入負成長
    華夏經緯網6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衛福部」17日公布2014年島內民眾十大死因統計,沒有重大天災與疫情,但標準死亡率大幅增加5.5%,包括老死、肺炎死亡率都上升。「衛福部」需觀察,了解人口有無提前負成長。
  • 臺灣地區2020年人口負增長,死亡人數超越出生人數
    統計數據顯示,臺灣地區人口在2020年首度呈現負增長態勢。中時新聞網消息2021年1月8日消息:據臺當局內政部門最新統計,臺灣地區去年出生死亡人數正式出現「黃金交叉」,全臺出生數16萬5249人「創歷年最低」,而死亡人數則為17萬3156人,臺灣地區人口首度負增長。
  • 經濟差不敢生 臺灣生育率全球最低
    臺灣生育率是全球最低,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今年第一季度甚至出現人口負增長,即出生率低於死亡率。若綜合第一季來看,臺灣總人口數已減少6553人。島內年輕人向大公報表示,臺灣薪資停滯十幾年,樓價不斷上升,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哪敢生小孩?
  •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10日公布島內最新人口統計資料,今年前8個月出生人數10萬5161人,死亡人數11萬6389人,死亡人數比出生人數多出1萬1228人,自然增長率為負0.715‰,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
  • 臺灣人口首現負增長!2020年新生兒僅16.5萬人,死亡人數超過17萬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8日消息,臺灣2020年出生人數為16. 5249萬人,創下歷年新低,而且2020年死亡人數為17.3156萬人,臺灣人口首度出現負增長。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截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根據臺灣內政部門統計的數據,2020年臺灣人口總數為2356.1236萬人,比2019年減少4.1885萬人,年減0.18%。新生兒部分,2020年全年出生人數為16.5249萬人,較2019年減少1.2518萬人,年減7.04%;死亡人數為17.3156萬人,較2019年減少3140人,年減1.78%。
  • 臺灣拉響「人口警報」 2019年將出現零增長
    臺灣拉響「人口警報」 2019年將出現零增長 2014-11-06 05:12:55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羅攀 臺灣方面的「國發會」日前提出警告說,臺灣總人口最快在2019年零增長,5—10年後呈現負增長。這比原先預估的至少提早了好幾年。具體情形又是如何?
  • 下一個10年,人口進入負增長時代,房價是否會迎來轉折點?
    2019年我們國家常住人口新生人口出生率為10.5‰,常住人口死亡率為7.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4‰,創1962年以來的新低。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而年輕人現在生孩子的意願也不強烈,所以在未來幾年,人口大概率進入負增長時代。
  •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_新聞中心_廈門網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10日公布島內最新人口統計資料,今年前8個月出生人數10萬5161人,死亡人數11萬6389人,死亡人數比出生人數多出1萬1228人,自然增長率為負0.715‰,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  據報導,今年1月到8月,島內唯一出生人數高於死亡人數的是6月,僅多出354人。
  • 人口負增長 遼寧啟動「單獨兩孩」無壓力
    人口連年負增長 近1/6人口為老人遼寧啟動「單獨兩孩」無壓力11月15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 2019臺灣人口數量:跌破2359萬 連續3個月「負成長」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根據臺當局「內政部」最新公告,截至3月底,今年3月份全臺人口數為2358萬9192人,比2月減少了812人,呈現出逐月遞減的情況。這也讓外界開始擔憂,臺灣人口在今年就進入了「負成長」,比臺當局「國發會」預估的「2020年自然增加率由正轉負」還要早。
  • 2020年人口開始進入負增長?日本的低欲望丁克現象已經開始蔓延?
    根據十三五人口規劃,到2020年,我國總人口達到14.2億,2030年達到14.5億,然後緩慢下跌。所以,如果按照中央的規劃的話,中國人口自2030年開始進入負增長。但是,好像不用等到2030年,我看下身邊的例子:小麗,性別女,我今年25了,大學畢業幾年了,工作不穩定,最近又失業,喪父,家窮,居無定所。
  • 人口或將進入負增長時代,未來房子該賣給誰?
    根據中房數據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在8月,100大中城市土地供應同比增加6.7%,土地掛牌量同比增長3% 但任澤平在前段時間就發表過《建議先放開三胎:中國人口報導2020》,並表示出生人口近年不斷創歷史新低,並仍將持續減少;出生人口性別比例嚴重失衡,少子老齡化將加劇。並有統計數據,90後男性比女性多900萬,00後男性比女性多1300萬。
  • 不愛生孩子的東亞國家:日韓人口負增長,中國怎麼辦?
    文丨宗威又一鄰國人口呈負增長了。韓國政府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死亡人數超過新生人數,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而一衣帶水的日本則已連續11年人口負增長,且減少的人口數量和降幅不斷創歷史新高。
  • 臺灣地區1月死亡大於出生 人口負成長反折點待觀察
    據臺灣相關部門未來人口推估,最早的人口負成長反折點就在今年,而臺內政部門今年1月人口統計顯示,出生人數為1萬2510人,死亡人數為1萬4673人,是否會出現人口負成長的反折點,值得全年觀察。    3月份全臺人口數,呈現逐月遞減現象,曾被外界質疑人口已進入負成長,但戶政部門官員表示,依照有關單位對未來人口推估,最快的反射點出現在2020年,若以3個月的統計斷定人口已負成長,會是過度「大膽」的說法。       而去年全年統計,全臺總人口數為3121人,最後的數字也高於前3個月平均約2359萬人口數;且去年全年出生人數比起死亡人數還多出1471人。
  • 臺灣首次!新生兒比死亡人數少7907人,總人口一年下降4萬多
    作為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現在到底有多少人呢?今天,根據最新公布的臺灣人口統計數字顯示,剛剛過去的2020年,0人口總數為23561236人,比去年減少41885人,減少0.18%。2020年1到12月,臺灣新生兒總數為165249人,比2019年減少12518人,減少7.04%,這一數字創下了島內歷年最低紀錄。在死亡人數方面,為173156人,比2019年減少3140人,減少1.78%。死亡人口數量比出生人數多出7907人,年自然增加率為-0.34‰。這就意味著死亡人數超過新生兒數量,臺灣人口第一次出現負增長。
  • 人類如果進入四維空間,會發生什麼?科學家:生不如死
    很多人對於四維空間充滿了好奇,設想人類進入四維空間會怎麼樣呢?科學家認為人類會生不如死。人類目前理解四維空間就如同螞蟻研究四維空間一樣,因為在螞蟻眼中世界永遠是一個平面,它不能識別三維空間的結構,所以任何外部因素都不能干涉它,它只能在一個平面中移動。我們人類也是一樣,我們無法理解高緯度的空間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