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現在到底有多少人呢?
今天,根據最新公布的臺灣人口統計數字顯示,剛剛過去的2020年,0人口總數為23561236人,比去年減少41885人,減少0.18%。
2020年1到12月,臺灣新生兒總數為165249人,比2019年減少12518人,減少7.04%,這一數字創下了島內歷年最低紀錄。在死亡人數方面,為173156人,比2019年減少3140人,減少1.78%。
死亡人口數量比出生人數多出7907人,年自然增加率為-0.34‰。這就意味著死亡人數超過新生兒數量,臺灣人口第一次出現負增長。
更加具體的月份統計顯示,2020年1到9月,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率皆為負數,從臨近年底的10月份開始,自然增長率轉正。
根據此前報導,臺灣總人口數的最高峰是2019年的2360萬人,從2020年第一個月開始,出生人數低於死亡人數,人口呈現負增長狀態。
分析認為,島內少子化、人口老齡化趨勢難以逆轉,人口推演模型顯示,在2025年,臺灣就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每五個居民中就有一名是65歲以上,到2034年,島內半數以上人口都是超過50歲的中高齡群體。
提前進入65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與島內年輕人婚育觀念轉變關係很大,基於婚育狀況不理想,臺灣最終在2020年進入了人口負增長時期。
針對出現的少子化現象,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島內也不斷出臺應對之策,比如落實0至6歲階段的幼兒補助、完備幼兒全面照顧環境,擴增平價教保服務,並提高育兒補助。此外,還將協助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合併、改制或轉型。
預測顯示,2027年島內18歲(大學入學年齡)人口將首次低於20萬人,10年後,大學學齡人口規模將進一步減少近3成。
針對人口負增長趨勢,有聲音認為目前對臺灣勞動力狀況還不必過於悲觀,未來10年勞動力還是充裕的。不過,進入2031年,勞動力將開始持續負增長。
對於臺灣島內新生兒降低的原因,2008年金融危機造成的財富蒸發是最大因素,通俗來說就是「養不起」。
雖然具備完善的生育補助與育兒津貼,但在臺灣,對於出生率的拉動十分有限。這與島內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生存壓力大不無關係,在提升新生兒出生率方面,讓我們看到了有時候「錢也不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