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的紅5月丨融資環境由松變緊,房企的「緊箍咒」還要戴多久?

2020-12-06 房天下

房企猶如在高速路上行駛的列車,在現金流的助推下飛馳而行,對大部分企業來說,現金流的最重要來源是融資,因此,融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房企的發展速度。

融資環境由松趨緊已成行業共識,與此對應的是房企融資規模的大幅波動。同策研究院的數據顯示,40家典型上市房企的融資規模在3月達到頂峰,融資規模為1024.2億元,但5月隨即下降至367.99億元,達到低點。不過,整體上,今年1-5月房企融資規模同比去年有所回升。

未來,房企融資環境如何,收緊態勢能否持續?多數人認為融資環境或將趨嚴。專家建議房企要構建自己的護城河,尤其資金壓力大的房企可以考慮適當轉讓部分股權,來降低風險。

融資規模回升,成本降低

業內對2019年1-5月房企融資環境的感受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由松變緊。

「一季度融資環境相對寬鬆,不過,最近又在收緊。」某知名房企的資金部負責人對和訊房產講述他們對融資環境變化的感受。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今年1-5月融資規模將近170億元,屬於融資比較活躍的房企。

某知名房企副總裁對和訊房產表示,年初至今,信貸資金基本穩定,不過房企發債明顯增多,此外,信託資金前幾個月大幅增加,但自銀保監會發文嚴格約束,目前有所收縮。

當代置業總裁張鵬告訴和訊房產,自從2019年5月17日,中國銀保監會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銀保監發〔2019〕23號)以來,房企融資環境進一步收緊,從整體上更進一步明確了合規要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嚴格程度。「目前據我們所知,各家金融機構都在調整和適應政策的過程中。」

與融資環境變化相對應的是房企融資規模的波動。同策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1-5月, 40家典型上市房企的融資額分別為881.01億元、552.88億元、1024.2億元、753.62億元、367.99億元。數據表明,今年3月,房企融資規模達到小高峰,隨後5月降到年度最低。

和訊房產在同策研究院數據的基礎上進一步測算發現,今年1-5月房企融資總額為3579.7億元,同比漲幅達14.8%。整體上,房企在前5月的融資表現優於去年同期。

對此,恆大研究院認為,近期房企融資規模回升,主要是借新還舊。其研報顯示,房企各主要渠道有息負債2019年到期規模高達6.8萬億,在債務密集到期、銷售下滑、其他渠道受阻背景下,房企大多只能借新還舊,融資規模的上升實質是到期債務規模的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融資規模回升的同時,房企融資成本亦有所降低。以新城控股為例,今年3月發行的兩筆公司債票面年利率分別為5.05%和5.90%,去年11月發行的公司債票面年利率為7.5%,利率差額高達2.45%。張鵬也表示,當代置業的融資利率略有下降。

恆大研究院數據顯示,信用債平均發行利率從 2018Q2的 6.1%降至2019Q1 的 5.3%,其中 AAA 級公司債降幅最為明顯,2019Q1僅為 4.8%,較2017Q4 的歷史高點下降了 1.5 個百分點。此外,資產支持證券平均利率從 2018Q2 的 5.9%持續下降至2019Q1 的 5.3%。信託平均融資成本從 2018 年 11 月的 11.51%降至 2019年 3 月的 11.38%。

融資環境或將進一步收緊

融資環境不僅影響房企的戰略決策,更會對整個行業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備受外界關注,那麼,房企未來的融資環境走勢如何,是否會進一步趨嚴呢?

上述房企副總裁認為,房企融資環境未來會保持相對穩定,因為背後的邏輯還是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天風證券認為,5月始對企業端和居民端的融資政策均有所收緊,部分城市(南京、合肥)首套房貸利率上調至15%,同時監管部門對房企非標融資的監管有所加強,不排除公司債等融資渠道也有收緊的可能。

「房企的融資難度顯然會進一步增加,規範合規融資操作成為未來相當一段時間房企的主旋律。」張鵬認為,隨著地產形勢的發展,規範化、標準化融資是大勢所趨,房企的融資環境在2019年下半年會進一步趨緊。他建議開發企業應當適應環境的變化,在公開市場標準化業務方面多下功夫。

此前,銀保監會印發《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點名金融機構違規「輸血」樓市的諸多亂象。有媒體統計,二季度以來,各地銀保監局多次對違規向樓市「輸血」做出處罰,對象涉及12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罰沒金額合計近900萬元。

一個跡象是個別房企的融資渠道被暫停。據21世紀經濟報導5月31日消息,接近監管的人士表示,部分房企因拿地激進,「出現一些『地王』,已經引起中央的注意」,在住建部的指導下,央行與證監會將暫停部分房企的債券及ABS融資渠道。

事實上,隨著償債高峰的逐步到來,房企的融資壓力並不小,監管機構也注意到這種現象,近段時間,包括泰禾、金科、新湖中寶、雲南城投、光明地產等多家上市房企收到交易所年報事後審核問詢函,關注的重點就是房企的現金流、債務及短期償債能力等。

融資環境趨嚴會造成房企融資困難,不僅融資成本會升高,對房企經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建議,房企需要尋找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給市場帶來更多的價值方能生存。

江瀚建議,大型房企將多元化和全產業鏈做起來,構建產業護城河;中型房企要加快資本化步伐,儘快實現上市,如此才能夠在未來的融資環境中拓寬更多的融資渠道;小型房企需要深耕垂直領域,佔據一席之地,否則的話將極有可能是出現破產或者被收購。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房企如果後續資金壓力大,還是要堅持積極去庫存的導向,同時對於部分項目,適當轉讓部分股權,也是可以降低投資風險的。

和訊房產城市夢想家系列

城市夢想家丨生活場景造夢師彭振石

城市夢想家丨鍾北辰:企業和人都要有一顆無畏之心

城市夢想家丨金地馬丹:做好準備才能從容應對

城市夢想家 | 段暉:我在城建25年

城市夢想家 | 金茂李峰的營銷八字箴言

和訊房產獨家榜單系列

資色·榜單丨2018年上市房企成長潛力榜單TOP50

資色·榜單|2018年上市房企財務健康榜單TOP50

資色·榜單|2018年上市房企經營能力榜單TOP50

資色·榜單|2018上半年上市房企財務健康榜單TOP50

資色·榜單|2018上半年上市房企成長潛力榜單TOP50

資色?榜單|2018上半年上市房企經營能力榜單TOP50

相關焦點

  • 「三條紅線」倒逼房企轉型升級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房地產市場一度冰封,眾多機構曾預測2020年房地產銷售規模將同比下降5%~10%。但接近年底,商品房銷售同比數據不僅由負轉正,銷售面積與金額也屢次刷新著歷史紀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14.9萬億元,比2019年同期超出1萬億元,較2019年全年銷售額相差不到1.1萬億元。
  • 「三條紅線「擴圍,房企的苦日子來了!
    昨天(1月5日),一則消息被很多人遺漏,但影響不容小覷:近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與會房企除了去年9月已參與融資新規試點房企,亦包括部分去年未參與試點的房企。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 稜鏡| 留給房企時間不多了:融資新規壓頂,要求員工須賣出兩套房
    他彼時不理解公司的保守做法,直到2020年8月20日,住建部、央行約談了12家房企,拋出房企融資的三條紅線(又稱「融資新規」):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2、淨負債率大於100%;3、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根據踩紅線的不同情況,又將各個房企歸入紅橙黃綠四檔。
  • 利空連連:房企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或擴圍 銀行股跌聲一片
    房企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或擴圍,銀行股跌聲一片原創 張玉潔 1月5日,銀行板塊繼續下跌。截至收盤,37家上市銀行中,僅有8家銀行收漲。昨日跌幅居前的鄭州銀行、興業銀行、成都銀行和杭州銀行持續領跌。來源:Wind有報導稱,近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有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 有關部門或將限制房企「配資」拿地行為
    「最近一年房企的發債金額已超過之前10年的總額。尤其是公司債,2013年才5億元,2015年已飆升到4000多億元,今年前9月又到了7000多億元!」一位地產界人士談及今年樓市及土地市場火爆時如此感慨。  物極必反。
  • 專題|代建能否成為房企未來發展新方向?
    「白銀時代」推動更多房企擁抱代建模式(部分略) 房地產代建是由擁有土地的委託方發起訴求,由擁有項目開發建設經驗的專業代建方承接,雙方通過平等協商建立合作關係,最終實現共同盈利的一種合作開發模式。
  • 為什麼這家小房企拿了一幅宅地,就讓杭州未來科技城上了...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作 者丨唐韶葵編 輯丨李清宇圖/ 圖蟲杭州未來科技城因為一次土拍上了熱搜。整個11月,杭州僅有一場土拍,分別在城東的東湖新城和城西的未來科技城和。11月24日,杭州未來科技城推出一幅純宅地,半小時之內35輪競價速戰速決,眾安房產以溢價21.5%摘得,地價雖未封頂但實際熱度極高。從近3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限價3.771萬元/平方米來看,留給眾安的操作空間非常小,實際上是不賺錢甚至可能虧本的。
  • 房企合作開發趨勢深化,平衡規模和增長質量是關鍵
    ◎ 研究員 / 朱一鳴、貢顯揚、汪慧、李丹 近年來,中國房地產行業整體規模增速放緩、步入調整期,房企生存及發展環境發生轉變。企業在自身布局拓展以及規模擴張需求下,紛紛尋求合作開發,項目合作開發佔比不斷提升。在當前融資及市場環境下,房企資金壓力仍然較大。
  • 1-11月中國房企銷售TOP100榜單:單月同比增長21.4%,超6成房企接近...
    5.1%,同比增速自8月的高位逐月回落至21.4%。截至11月末,已有超6成房企接近完成全年目標,部分房企完成率低於85%。整體來看,考慮到目前市場整體的下行壓力猶存、去化率承壓,12月房企仍需加緊推貨、加強營銷以衝刺全年業績目標。1 業績:單月同比增速進一步回落2020年11月,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12025.8億元,單月業績同比增長21.4%,環比較上月小幅上升5.1%。
  • 重點監測房企共拿地51宗 品牌房企融資33筆
    從房企投融資方面看,上周品牌房企共融資33筆,融資額為325.74億元。(本文來源:《中國房地產企業資訊監測報告(2017.11.13-11.19)》)中指觀點上周重點監測房企共拿地51宗,出讓金約588.06億元。
  • 千億房企融資大戲:旭輝、藍光發力美元債 去槓桿大考
    除了各家上市房企密集披露年度經營業績外,事關規模擴張的融資大戲似乎一刻也不能耽擱。1月12日,旭輝集團公告公司境外發行2027年到期的4.19億美元優先票據,年利率4.375%,意在對現有債務再融資,也就是「借新還舊」。地產密探詳細查閱了旭輝上市以來發債公告,發現上述融資利率可謂創新近年來新低。
  • 房企債市觀察 綠色票據為何走紅?
    2020年下半年的三道紅線讓每一家房企都勒緊了錢包過日子。在大規模的融資需求被積壓後,試圖找準發債窗口的房企們在2021年開年集中釋放。在不斷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下,美元匯率持續走低,碧桂園、旭輝、世茂、新城等頭部房企都先後發行了一批美元債,合計融資規模超過70億美元。
  • 三道紅線下房企多次遞表仍難IPO 負債過高成癥結
    諸葛找房統計數據顯示,100家上市房企踩中「三道紅線」(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的佔比高達86%,當然,剩下的14%亦不能完全「安枕」。貝殼研究院向《證券日報》提供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24日,今年以來成功赴港上市的房企有5家,仍在排隊赴港上市的房企尚有8家(含招股書已過期),其中有多家企業都是經過二次遞表尚未完成IPO。
  • 終過聆訊的大唐地產,中小房企赴港IPO的荊棘之路
    正當市場觀點普遍認為中小房企IPO會繼續膠著時,大唐地產,這家屢屢衝關失敗的房企卻冷不丁地通過了港交所的聆訊。在大唐地產之前,今年已有金輝、祥生、上坤等5家房企搶先一步登陸資本市場。儘管看似是一個窗口期,但依然有多家房企被阻攔在IPO的大門外。
  • 「三條紅線」下加速資金回籠 房企前11月銷售整體優於預期
    對於前11月各房企表現,廣東中原地產項目總經理黃韜表示,因疫情等原因,年初市場普遍對今年的房地產預期較為審慎。但從已公布的銷售數據來看,房企銷售情況普遍優於預期,這與融資「三條紅線」試點後,房企為回籠資金,加大推盤力度有關。
  • 某房企規定獎金不得超過年薪的5倍後,內部反應強烈...典型粵系房企...
    因為據說該房企雖然基本薪資和年終獎在業內不算高,但是獎金相當豐厚,單是看一個月的回款考核、銷售指標考核等,營銷主管級別就有可能拿到幾十萬的額外獎金收入。無怪乎讓員工如此心痛。 不過自從三道紅線壓下後,據說該房企獎金的倍數紅線又從5倍變成了2倍,抱怨之聲更勝之前。
  • 乾貨速看|2020房企品牌公關人必讀!房企危機公關15條秘笈全公開
    在人人上網的時代,新聞傳播速度更快,房企的「刷屏級」危機事件也越來越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對企業發展造成重大障礙。 為了幫助會員和行業應對輿情管理的新情況新問題,10月22日,由廣東房協主辦的《房地產企業危機公關和輿情管理研修班》在白雲賓館舉行。會上,兩位特邀重量級講師帶來了滿滿「乾貨」!
  • 136家房企負債直逼5萬億元 平均每家負債362億元
    近一成房企負債超1000億元  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在這136家上市房企中,總負債同比上升企業為87家,佔比為64%。  以負債驅動擴張現象加劇  值得關注的是,地產行業的利息費用率已經連續4年下降,從2012年的7.3%下降到2016年的4.9%,已經回落了2.4個百分點,從趨勢上看,房企的負債綜合成本明顯改善。  但融資成本的降低,甚至債務結構的優化,都不能改變房地產企業以負債驅動發展的高槓桿運營模式。
  • 周鳳學、朱榮梅、康洪恩、魏景鑫談區域房企發展哲學
    樂居財經訊 嚴明會 12月12日,2020 中國地產新時代盛典將於上海啟幕。盛典由 " 好房雙 12 百億大補貼 "、" 樂居紅人節 "、" 行穩致遠——思想盛宴 "、" 樂居 live show" 四大主題組成,打造集行業評選、直播薦房、明星晚會等於一體的超級年度盛宴。當天下午,以 " 行穩致遠 " 為主題的思想盛宴,設置地產、家居、物業三大分會場,邀請圈內大佬分享有關三道紅線、公司治理等行業熱點。
  • 如果今年年會,各房企要唱一首歌…
    喜的是,面對每一年的困境,那些龍頭房企銷售額總是能夠再創新高。而憂的是,也有一些房企今年已經離開了這個圈子 但是!這都不是事兒!好容易熬完艱難的2019年,大家現場的氛圍都搞起來,舉起手上的螢光棒,讓我看到你們的名字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