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價值地產年會啟示行業雙循環新動能新格局

2020-12-04 網易新聞

探討行業發展新可能新方式。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魏文藝

2020年9月26日,第十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在深圳召開,各路地產精英代表人物匯聚一堂,共同為新時代,探索行業需要的新思考、新思路。

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總編輯聞達在《我們這一年》主題致辭時表示,媒體要把公信力做好,要把傳播做好。

聞達表示,每經相繼推出了「每經頭條」「每經人物」「AI人工智慧快訊」等標誌性新產品,近一年採訪了150位董事長等各類高端人物,第一時間覆蓋了所有上市公司的公告發布傳播。

在創新探索中,每經作為內容生產和傳播者創造了可觀的資源和流量,成為受眾和合作者可信的媒體平臺。

「媒體必須繼續堅定地往轉型路上走。」聞達表示,每經將作為智囊,為城市和企業提供不同的管理思維和價值啟發。每經要圍繞投資者,積極參與各行業發展成長洪流,讓創新活起來,讓每經在後浪的世界,持續保有創造力。

改善性需求支撐未來行業發展 內循環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主席顧雲昌在會上分享,未來重在挖掘投資內需和消費內需,房地產的基於一個在新型城市化,一個在新型基建。歸根到底,房地產要為中國的人居事業做出更多貢獻。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指出,中國房地產已經從「住得開」逐漸轉向「住得好、住得起」,老百姓強烈的改善性需求,以及城鎮化的加速,將是未來房地產行業的支撐。

同日,每日經濟新聞再次聯合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2020中國房地產白皮書》。

中國指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在發布時講到,內循環在中國經濟當中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在雙循環背景下,消費、交通、科創成為影響城市投資價值最核心的因素。投資者應繼續聚焦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深耕既有區域及最具潛力的城市

與此同時,每經智庫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再度攜手,共同研究推出《2020中國地產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TOP100》。

據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趙平介紹,百強榜企業的價值正在向龍頭集中。今年的上榜企業,2019年營業收入總計50074.33億元,營業利潤總計9674.28億元,分別佔中國地產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總量的97.71%,營業利潤總量的98.13%。

行業趨勢不悲觀 房企要回歸和求穩

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貢獻方式,從承擔「經濟助推器」的角色,逐漸變為「穩定器」。

尤其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三條紅線」出臺,房企資金壓力更大。

管清友認為,房企一定要改變靠槓桿衝規模的目標,未來企業發展看可持續和均衡。

中天金融集團執行副總裁張亦農指出,作為城市服務商,房企還是要回歸到城市的價值體系上來。

禹洲集團副總裁張巖表示,對「三道紅線」不少人是悲觀情緒,但我比較樂觀。房地產是一個古老的行業,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時代能把它完全拋棄。調控是國家希望這個行業健康發展,抑制過於激進的槓桿、保護市場。

大數據牽動營銷革命 線上趨勢不可逆

第十屆中國價值地產年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與智庫2861發布演示「每經估房go」小程序。

在擁抱「網際網路+」浪潮的當下,基於對房地產行業全新的服務認識,每經希望「每經估房go」能夠為房企的營銷和品牌傳播提供新的用戶流。

新榜創始人徐達內認為,在直播時代,「網際網路內容開始破界」,因為內容不再是單純地傳遞信息,而是能和電商、產品疊加產生不同價值。這種破界是全方位的,包含了創作者的身份、能力和介質的破界,也包含受眾的城鄉、代際、國界的破界,更包括了內容職能破界。

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聯合貝殼研究院共同出品了《2020中國房地產網際網路營銷報告》。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指出,在房地產市場的新格局、消費者大趨勢變動之下,不管你願不願意,今天都要有一場營銷的革命。

「數據會重新定義生產,營銷一定會反哺生產。」許小樂認為,過去營銷和生產之間是斷裂的。現在我們會從營銷數據裡面去找「90後」的畫像和需求,把這些反饋給生產、拿地、產品規劃,就有據可循了。

2020年度中國價值地產年會各類獎項同期頒出。萬科·天府錦繡等19個項目成為2020年度區域價值樓盤,佳兆業集團等5家企業獲得2020年度價值城市更新典範企業稱號,碧桂園服務等9家企業成為2020年度價值物業服務企業,萬科等8家企業獲得2020年度價值地產企業公民稱號,恆大、中海等30餘家企業獲得2020年度價值地產企業稱號。

(原標題:共謀地產10年!中國價值地產年會啟示行業雙循環新動能新格局)

(責任編輯:孫佳慧_sy09)

相關焦點

  • 博銳尚格受邀參加中國商業地產行業2020年會並進行「商業地產智慧...
    11月18日,為期三天的「中國商業地產行業2020年會」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圓滿結束。年會由全國工商聯主管的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發起主辦,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成都市商務局等機構聯合主辦,是全國商業地產業界一年一度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最廣的行業會議。
  • 首個商業辦公建築團體標準在京發布 重塑商業地產行業新未來
    12月25日,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論壇第十七屆年會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舉行,年會以「重壓與重生:新格局下新商辦的新未來」為主題,聚焦運營管理、市場趨勢、智慧園區、產業升級、數字商辦五大核心議題,熱議構建新格局下的新商業新辦公新園區新居住,重塑商業地產行業新未來。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
    疫情常態下中國民航的突圍之道與競爭力打造」為主題,邀請國內外民航業相關人士,共同探討疫情對航空業的中長期影響,思考行業格局戰略調整及發展趨勢,分析中國航司發展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中國東方航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化改革辦公室副主任邵鳳茹發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主題演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新時代我國比較優勢和社會主要矛盾轉變、適應國際環境複雜深刻變化的迫切要求,服務雙循環格局也是對民航業的必然要求。
  • 經濟大家談|正確認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
    ,我們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確認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一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既不同於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自力更生為主的內循環發展模式,也不同於改革開放以來「兩頭在外」的「雙循環」發展模式。
  • 【理論微課堂】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他還強調,「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深入理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現實意義、科學路徑以及工作著力點等指明了方向。
  • 十四五期推動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路徑選擇
    「十四五」期間,如何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動能,提升創新能力,選擇最佳實施路徑或策略,優化業務結構布局,加快實現集團戰略突破和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央企及地方國有企業面臨一項重大實踐課題。
  • ...2020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峰會暨中國化工報理事會第十六次年會舉辦
    暢通雙循環 賦能產業鏈——2020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峰會暨中國化工報理事會第十六次年會舉辦 2020-11-21 23: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金天國際加強中醫藥特色數位化創新 構建企業新發展格局
    「構建新發展格局」作為2021年經濟工作重點,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將成為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科技創新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自主創新研發 突破關鍵技術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2020-2021中國經濟年會」上講到,推動基礎研究,凝練科技創新的攻關任務,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加大重大創新平臺在企業的布局力度,鼓勵企業牽頭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牽頭組建重大創新聯合體,在新興產業領域培育更多的創新型企業。
  • 雙循環格局下地方金融的定位與發展戰略
    地方金融如何通過充分發揮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市場主體的作用,將自身的發展融入到雙循環格局之中,推動內、外循環?這成為日前在陝西楊凌高新示範區舉行的全國地方金融二十四次論壇(2020)年會熱議的話題。年會由陝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楊凌示範區管委會、秦農銀行、全國地方金融論壇辦公室、地方金融研究院、金融時報主辦,楊凌示範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絲綢之路農商銀行聯盟承辦。會議以雙循環格局下地方金融發展為主題,重點研討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在雙循環格局下的市場定位和戰略發展,鄉村振興與數字金融等內容。
  • 劉鶴5000字長文,信息量巨大,詳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為什麼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的核心內涵是什麼?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權威解釋來了......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詳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內涵及其實施路徑。
  • 聲音| 推進檢驗檢測學科建設 服務新發展格局
    一認清發展形勢,把握政策機遇面對國際新形勢和國內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黨中央做出了正確抉擇,這就是要迎接新挑戰,抓住新機遇,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聚焦大循環 助力新消費 全聯房地產商會2020年會即將啟幕
    為更好的順應雙循環的發展戰略,推動房地產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在全國工商聯指導下,全聯房地產商會定於2020年12月13-14日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召開"全聯房地產商會四屆五次理事會暨2020年會"。   本次年會以「聚焦大循環 助力新消費」為主題,將聚焦疫情全球化背景下的經濟新格局以及新格局下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新機遇,解讀經濟發展大勢,提振行業信心;深入探討住房消費、數字科技、城市更新、行業自律、健康產業等熱點話題,引領行業的均衡、創新、融合、誠信發展,探尋行業轉型升級路徑,推動中國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
  • 匯納科技亮相成都商業地產年會,詳解商業地產變革之路
    11月17日,以「謀變煥新 創造未來」為主題的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論壇2020(第十七屆)年會在成都中心開幕。年會由全國工商聯主管的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發起,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成都市商務局、華夏時報、吳曉波頻道、場景實驗室聯合主辦,匯納科技(股票代碼:300609.SZ)、成都市樓宇經濟促進會為本次大會指定戰略合作單位。
  • 劉鶴5000字長文,信息量巨大,詳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點題...
    為什麼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的核心內涵是什麼?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權威解釋來了......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詳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內涵及其實施路徑。
  • 聚焦中國投資市場「新方向·新變局」 2019年投資者年會即將在滬拉...
    12月12日,「新方向·新變局——2019投資者年會暨頒獎典禮」即將在上海舉行。大會旨在探討2019年經濟及財經領域熱點問題,總結資本市場發展經驗,洞察未來發展趨勢,深度解析中國經濟新方向與新變局,促進行業規範發展,並為優秀企業頒獎以激勵企業不斷前行,勇立潮頭。春華秋實數十載,砥礪前行樹權威。
  • 聚焦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探索演化經濟學新方向
    他表示,本屆年會的召開一定能夠加強演化經濟學界與相關學科的學術交流與溝通,推動演化經濟學在中國的原創性發展和中國經濟學的多元化發展,並衷心希望各位專家學者能夠在本次會議上圍繞年會主題開展深入對話與交流,共同解決新時代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探索全球經濟新格局下中國的發展道路。
  • ...新高地打造雙循環的重要樞紐扛起自貿港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歷史擔當
    劉賜貴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發揮自貿港的引領作用,著力建設開放新高地,著力推進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把海南打造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切實扛起海南自貿港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歷史擔當。
  • 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築基「雙循環」發展格局
    人民網濟南1月9日電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基於國內外發展形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基礎設施建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和基礎,是塑造「雙循環」格局的重要先手,具有強大的乘數效應。
  • 行業觀察|「十四五」期間,「雙循環」格局下的環保產業應如何發力?
    近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在行業論壇上表示。當下「雙循環」成為熱詞,「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雙循環」格局,為環保行業帶來哪些新機遇和挑戰,本文是環保行業對此進行的深入交流。從阿里雲推出ET環境大腦、與江西水務共建水務行業雲平臺,到騰訊雲攜手粵海水務打造智慧水務生態圈,再到華為斬獲4.45億元智慧水務大單,攜手深圳水務和深圳移動打造5G智慧水質淨化廠,深度參與城市數位化轉型,以及中國移動中標2400萬環境監測項目……數位化、智能化、智慧化已成為環保產業升級發展的內在需求和必然趨勢。
  • 中金公司王漢鋒: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有四方面投資含義
    「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提法從5月份開始多次出現在中國政策制定者的政策溝通中,可能意味著這是中國政策導向重要的新方向,可能也會成為十四五規劃制定的原則之一。新的「雙循環」格局戰略定位有四方面的投資含義,包括更加重視內需、更加注重產業鏈的自主可控、更加重視創新升級、繼續重視外需和市場開放。  王漢鋒從四個方面解讀了「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