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王漢鋒: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有四方面投資含義

2020-11-28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針對近期市場較為關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提法,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日前發表研報稱,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重申加快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提法從5月份開始多次出現在中國政策制定者的政策溝通中,可能意味著這是中國政策導向重要的新方向,可能也會成為十四五規劃制定的原則之一。新的「雙循環」格局戰略定位有四方面的投資含義,包括更加重視內需、更加注重產業鏈的自主可控、更加重視創新升級、繼續重視外需和市場開放。

  王漢鋒從四個方面解讀了「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定位。

  一是「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大國經濟」的必然

  王漢鋒指出,當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在全球領先經濟體中保持相對較快的增速,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會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空前的經濟體。某種程度上說,中國的發展,也會越來越代表了世界的發展;中國問題已經從此前單純的中國問題,變成了全球問題;全球問題,某種程度上很可能是中國問題的反映。中國在進一步發展、謀篇布局中應該也不得不通盤考慮和應對這一改變。

  從發展模式的角度看,王漢鋒進一步指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意味著中國既要重視外需,但不可能、也不應該只重視外需。

  二是「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符合中國當前發展階段的特徵

  王漢鋒認為,經濟發展最終要滿足居民不斷增長和升級的多方面需求,這一方面涉及需求潛力,另一方面涉及供給能力。當前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約1萬美元,需求潛力在進一步展現,供給能力也相應大幅提升。進一步滿足居民「衣食住行康樂」等方面的多樣化、多層次、更豐富、全方位的需求,既是提高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是中國下一步發展的依靠和動力源泉。

  三是「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世界變局中尋求產業鏈穩健的要求

  王漢鋒指出,今年年初以來的疫情衝擊,讓分工較為極致的全球供應鏈飽受考驗。中國正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應對這一變局,但各經濟體受內部矛盾的影響,更加注重內部和自身利益的趨勢並未改變,這一基本形勢使得中國在繼續開放、引入競爭的同時,要立足「國內大循環」。此外,當今世界風雲突變,使得中國在保持開放心態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產業鏈可能受到潛在區域衝突威脅的可能性,因而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來考慮中國產業鏈供給側的穩健性和安全性。

  四是「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需要「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促進和配合

  王漢鋒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不是關起門來搞建設,開放才能共贏,封閉導致俱傷。中國經濟的「大國」特徵並不意味著中國什麼都能自給自足,中國也有自己的相對優勢和劣勢。中國的內需未來可能達到空前的規模,不可能也不應該只靠中國的產業鏈來滿足。中國進一步發展帶來的更多樣化、更多層次的需求,也不能僅依靠中國自身來滿足。

  最後,針對「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定位下的投資主線,王漢鋒預計中國的發展導向會體現出如下幾大趨勢:

  一是更加重視內需,內需可能會成為中國政策制定者思考全局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內需挖掘的政策著力點,可能在以要素市場化改革為主要抓手,推進新型城鎮化為主要方向。同時堅持「房住不炒」,理順財稅體系、改善收入分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及養老體系,讓居民有收入能消費、有保障敢消費、有產品可消費。

  二是更加注重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可能會更加以滿足中國內需的視角來思考問題,系統性地重視產業鏈的安全性、穩健性的問題。因此對產業鏈的自主可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口替代可能成為主要趨勢之一。

  三是更加重視創新升級。持續的創新升級是保證產業競爭力的關鍵,也是產業鏈自主可控的前提,人才體系的培養、研發投入的加大也可能會得到加強。

  四是繼續重視外需和市場開放。「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並不代表外需不重要,也不意味著「關起門來搞建設」,外需和市場開放依然非常重要。(記者 周璐璐)



  轉自: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理論微課堂】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他還強調,「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深入理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現實意義、科學路徑以及工作著力點等指明了方向。
  • ...將重回內生波動,投資要抓三條主線五大主題!中金公司如此展望2021
    日前,中金公司舉辦了2021宏觀策略會,對2021年的投資策略進行了展望。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彭文生指出,新冠疫情作為全人類的災難,在過去的一年中衝擊了很多習慣性認識。展望明年,疫情造成的外生衝擊有望逐步消退,供給創造需求下的乘數效應,可能會將經濟重新推回內生的周期波動軌道。
  • 解讀①|四方面切入,打造暢通國內大循環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
    四川新聞網消息(熊強 李永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12月21日舉行的中國共產黨內江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以下簡稱:全會)上,審議通過的《中共內江市委關於制定內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提出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搶抓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把內江打造成為暢通國內大循環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
  • 十四五期推動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路徑選擇
    「十四五」期間,如何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動能,提升創新能力,選擇最佳實施路徑或策略,優化業務結構布局,加快實現集團戰略突破和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央企及地方國有企業面臨一項重大實踐課題。
  • 劉鶴5000字長文,信息量巨大,詳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為什麼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的核心內涵是什麼?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權威解釋來了......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詳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內涵及其實施路徑。
  • 經濟大家談|正確認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
    ,我們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而且將更好造福各國人民。抓住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和樞紐,正確認識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性,是更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前提。對此,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學教授、副院長,北京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所所長王在全進行了深入分析。
  • 劉鶴5000字長文,信息量巨大,詳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點題...
    為什麼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的核心內涵是什麼?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權威解釋來了......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詳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內涵及其實施路徑。
  • 如何理解「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
    近期,從企業家座談會到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國謀劃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引發廣泛關注。中央在此時提出「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有何深意?又該從哪裡下手開啟這場「循環之戰」?國內企業該如何應對?新發展格局將給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士,整理了核心要點,讓我們一起來理解一下這場由內而外的大循環。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化改革辦公室副主任邵鳳茹發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主題演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新時代我國比較優勢和社會主要矛盾轉變、適應國際環境複雜深刻變化的迫切要求,服務雙循環格局也是對民航業的必然要求。
  • 中金公司:八大主線看「十四五」 緊扣五條主線挖掘投資機遇
    根據當前中國的發展階段及內外部環境,並基於中國提出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金公司預期十四五規劃可能有如下八個方面的側重點:1) 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是「雙循環」的關鍵之一;2) 要素市場化改革提高經濟活力;3) 挖掘內需和消費潛力,搞活「內循環」;4) 進一步擴大開放,暢通「外循環」;5) 加強資本市場、資本帳戶改革與開放助力「雙循環」;6) 改善收入分配;7) 完善養老與社保制度;8) 進一步倡導綠色發展促進生態和諧
  • 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築基「雙循環」發展格局
    人民網濟南1月9日電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基於國內外發展形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基礎設施建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和基礎,是塑造「雙循環」格局的重要先手,具有強大的乘數效應。
  • 雙循環格局下地方金融的定位與發展戰略
    會議以雙循環格局下地方金融發展為主題,重點研討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在雙循環格局下的市場定位和戰略發展,鄉村振興與數字金融等內容。他指出,地方金融支持「雙循環」,要有高定位、大思路。各級黨政部門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千方百計支持地方金融的發展能力建設,為地方金融提供開明、開放的市場化、法治化、可持續經營環境,讓地方金融大膽、主動積極開展雙循環服務。地方金融首先要以推動消費為切入點,大力推動金融消費,以增加投資需求。
  • 中金2021年全行業策略出爐: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航空股被...
    摘要 【中金2021年全行業策略出爐: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航空股被重點關注】2020年,受疫情衝擊,市場波動很大,風險難測。過去一年,該如何總結?備受期望的2021年,「十四五」規劃即將展開,新發展格局下的未來,又有何期待?
  • 國內「大循環」火熱!這意味著什麼?如何影響你的投資?
    目前研究認為發展國內大循環將釋放消費活力以及重塑國內產業鏈。這其中又以國內消費轉化及進口替代最為關鍵。相關重大戰略領域值得持續關注。什麼是「國內國際雙循環」?在5月1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首次提出了「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研究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 雙循環新格局下基金髮展新機遇2020全球基金投資論壇成功舉辦
    11月8日,以「雙循環新格局下基金髮展新機遇」為主題的2020全球基金投資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他表示,今年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論壇堅持從選題到嘉賓,從國內到國外,從線上到線下,不斷推陳出新,力爭追求卓越。
  • 中金2021年策略: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股被重點關注
    但隨著不確定性下降,大宗商品實物資產投資以及相關股票資產投資機會將回升。中金首席策略師王漢鋒:不要對指數抱有太大預期。指數牛市有難度,要更多關注結構性和周期性的機會。中金交運物流和基礎設施首席分析師楊鑫:我們的策略就十六個字——航空乘風,航運破浪,快遞物流砥礪前行。2020年,受疫情衝擊,市場波動很大,風險難測。過去一年,該如何總結?備受期望的2021年,「十四五」規劃即將展開,新發展格局下的未來,又有何期待?
  • 上期所王鳳海:發揮金屬期貨市場功能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來源:新浪財經12月3日,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主辦的「雙循環格局下2021年大宗商品投資研討會」在廈門舉辦,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上期所)總經理王鳳海作線上致辭時表示,上期所將持續優化金屬期貨規則制度,探索完善金屬期貨序列,發揮金屬期貨市場功能,
  • 人民日報海外版: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互促雙循環新格局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互促雙循環新格局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還很大,亟待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中金公司:未來3-5年平均每年流入港股的大陸資金可能達到2000-4000...
    中國提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地位可能會更加突出,以下幾大趨勢值得關注:1)香港逐步成全球離岸人民幣資產理財中心;2)香港成為中國新經濟公司國際融資及投資的橋頭堡;3)港股也將受益於大陸居民資產更多配往金融資產的趨勢,有望成為大陸居民資產配置的重要類別;4)重申未來3-5年平均每年流入港股的大陸資金可能達到2000~4000億港幣的判斷。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