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2021年全行業策略出爐: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航空股被...

2020-11-28 東方財富網

摘要

【中金2021年全行業策略出爐: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航空股被重點關注】2020年,受疫情衝擊,市場波動很大,風險難測。過去一年,該如何總結?備受期望的2021年,「十四五」規劃即將展開,新發展格局下的未來,又有何期待?在這樣的背景下,2020年11月22日,中金財富召開了線上的年終策略會,主題是「機遇與挑戰 2021市場展望」。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首席策略師王漢鋒等做了主題發言。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

  2021年全球有望強勁復甦,限制中國經濟復甦的主因是信貸償還問題。但隨著不確定性下降,大宗商品實物資產投資以及相關股票資產投資機會將回升。

  中金首席策略師王漢鋒:

  不要對指數抱有太大預期。指數牛市有難度,要更多關注結構性和周期性的機會。

  中金新能源公用事業首席分析師劉俊:

  明年新能源領域光伏製造機會最大,其次是新能源運營相關的產業,最後是風電。

  中金電力設備和新能源行業分析師曾韜:

  新能源車板塊業績存超預期空間,有望迎來「跨年行情」

  中金高端裝備製造組首席分析師孔令鑫:

  工程機械高景氣度2021年仍有望持續 ,預期還會有10%的同比增長,並不悲觀。

  中金交運物流和基礎設施首席分析師楊鑫:

  我們的策略就十六個字——航空乘風,航運破浪,快遞物流砥礪前行。

  2020年,受疫情衝擊,市場波動很大,風險難測。過去一年,該如何總結?備受期望的2021年,「十四五」規劃即將展開,新發展格局下的未來,又有何期待?在這樣的背景下,2020年11月22日,中金財富召開了線上的年終策略會,主題是「機遇與挑戰 2021市場展望」。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首席策略師王漢鋒等做了主題發言。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明年全球經濟或強勁復甦,大宗商品相關股票機會更大

  彭文生此次線上分享的主題為:「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他主要從三方面來闡述,以下為實錄精編。

  基本面來看,2021年全球會復甦,甚至可能會強勁復甦。

  提示兩大風險。通脹和債務。我們能看到,由於今年的金融政策應對的差異,導致全球兩大經濟體——中美的資產波動率不一樣。美國主要的風險是通脹率上升,會對美國的資產估值以及全球產生衝擊。為了應對疫情,美國財政、貨幣同時發力。主要體現在M2的增長,今年M2增速超過20%,是上世紀40年代以來最快的。尤其相當一部分是財政支撐。一旦疫情消退,美國明年的消費會有很大的回升。加之美國貨幣政策框架的改革,也會助推通脹預期。進而推動長端利率上升。

  中國主要的壓力是債務問題。2017年以來,中國金融去槓桿取得明顯成效。但今年為應對疫情,國內私人部門槓桿率快速增長回升。因此,2021年限制中國經濟復甦的主要因素是信貸償還問題。歷史上,一旦信貸投放高峰後的4-6個季度,債務還本付息就會擠壓新的貸款意願,企業和家庭會緊縮投資和消費。如果債務違約增加,又會導致信貸緊縮。

  關於2021年大類資產配置。首先要區分通用資產(比如,貨幣)和實用資產(比如,實物資產)。受疫情影響,經濟的不確定性大增。這與以往下行周期存在很大的不同,即今年的不確定性更大。基於此,今年投資的主體,更傾向於投資通用資產,比如貨幣、債券和股票等。

  但到2021年,隨著不確定性下降,企業對於大宗商品等實物資產的投資會回升。那麼股票端,和大宗商品等有關的股票機會就大一些。

  中金首席策略師王漢鋒:指數牛市有難度,多關注結構性和周期性機會

  王漢鋒此次線上分享的主題為:「2021年投資策略展望」。以下為實錄精編。

  中國過去十年,儘管上證指數大部分時間位於2000點-3000點區間,但其中的分化非常明顯。換言之,市場的投資機會很豐富。所以我們2020年的投資主線是《以新攜老》,也就是機會主要在新經濟產業上。尤其是疫情的意外衝擊,醫藥、消費等行業的表現非常好。這也是以公募代表的機構投資者,連續兩年取得很好的成績的原因之一。

  2021年的機會,我們認為會圍繞以下幾個主線來展開。一,周期性的不同。2020年之所以股市表現不錯,是因為經濟增長、政策寬鬆和股票表現同周期展開,也就是從一季度後政策寬鬆、經濟逐漸回升。但2021年就不太一樣了。經濟確實會繼續復甦。但政策端,大概率會逐步退出。換言之,增長和政策「一進一退,一正一負」,增長和政策不同步。所以我們認為,首先不要對指數抱有太大預期。即,指數牛市有難度,要更多關注結構性和周期性的機會。

  二,結構性趨勢。我們相對樂觀。大致有四點:首先產業升級方面。用大白話來說,就是要生產高質量、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品牌價值的產品。例如,10年前,我們用的手機還是三星、諾基亞等品牌。但是現在,我們有很多高質量、好品牌的國產手機可供選擇。同樣的現象還發生在汽車、家電、醫療器械、工程車輛、新能源,甚至醫藥行業。而且即便有疫情衝擊,我們的供應鏈不僅沒有像年初預想的那樣中斷,反而還取得了很好的出口成績。這就是產業升級的威力。其次,消費升級方面。新的消費領域、新的消費客群,比如直播帶貨等等。其間也誕生了很多新的品牌,甚至對老品牌產生了一定的衝擊。

  再次,科技升級,數位化轉型。今年3月市場大幅波動時,沒有人會想到,疫情的到來,居然會加速全球數位化轉型。即便在疫情後,各國也明白,數位化轉型不可逆轉。落到具體產業上,5G、VR/AR、對製造業的數位化改造和升級,以及國產替代。

  最後,綠色發展。不久前,最高領導人承諾,2060年實現「碳中和」。我相信,「十四五」規劃中也會對綠色發展有更高的要求。低碳環保產業應該會有很好的投資機會,具體來說,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都有關注價值。

  風險方面,一是政策退出。2020年政策和信貸大幅寬鬆,2021年可能會趨於收緊,今年年底就已經有體現。二是外圍,美國大選看似已經塵埃落定,但背後的民粹、民族、貧富差距過大、地緣風險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不排除2021年還會繼續以其他形式體現出來。

  中金新能源公用事業首席分析師劉俊: 明年新能源領域光伏製造機會最大

  劉俊此次分享的主題為:「2021年電力新能源行業展望」。以下為演講實錄精編。

  2021年是「碳中和」目標提出後,開始落地的第一年。中國首先提出後,日本韓國也相繼提出,大概率美國也會跟進。同時,2021年是疫情恢復的第一年。在兩大預期的共振下,我們更加看好新能源製造、特別是光伏製造,機會最大,其次是新能源運營相關的產業,最後是風電。

  具體來說,我們認為,2021年的新能源和光伏的裝機量,會達到170G瓦,相比2020年125G瓦的提升非常明顯。特別是疫情,部分應該在2020年就落地的產能推遲到明年,國內的「十四五」規劃也會對可再生能源的佔比提出更高目標。

  那麼為什麼更加看好製造?因為中國是全球新能源產能的主要市場。所以,我們非常看好新能源製造產業。對於行業性質,目前有個很大的爭議:新能源到底是周期還是成長板塊?我們傾向於後者。因為以往新能源產業的主要利潤來源是政府補貼。但在平價時代,由於過去10年,光伏成本下降了90%,利潤會留存在製造業環節、並分流向下遊運營產業。

  其中,我們認可技術門檻高、市場集中度較高的的光伏玻璃、矽料兩個板塊。光伏玻璃方面,我們從2019年就開始推薦。展望2021年,有三大驅動支撐繼續看好:一,這個產業的產能釋放周期比較長,我們預計產能不足會延續到2021年。其中,龍頭企業相比二線企業,有10%-20%的毛利率優勢。二,雙玻組件產業的產能緊張可能會緩解,價格會稍有回落,相對來說,龍頭企業的回報更加穩定。三,大儲存。短期價格衝高會回落,但頭部集中效應會繼續提升。

  矽料行業方面。過去幾年是下降周期,產能持續整合。看好未來的機會,有三方面的邏輯:

  一是新產能很難替代現有產能。核心因素是低電價,價格已經到最底部。甚至新疆的新產能,成本已經比老的產能要高。新進入者改變市場格局的難度很大。二是P型向N型原料的轉型,目前只有3家企業能提供穩定的產品:通威、大全、亞洲矽業。三是明年的需求很強,但矽料,尤其是單晶矽料產能不足,所以我們預計明年矽料價格不太可能跌破80塊,預計會穩定在85元上下。總之,在平價上網時代,最終利潤一定會流向下遊。

  至於補貼,我們預計,至少2021年的補貼不會惡化,因此企業的應收帳款數據會有好轉。

  最後談談風電。風電裝機容量的增長相對較小,所以我們更看好結構性機會,特別是出口相關公司,因為風電更多受益於海外市場的增長。國內市場的話,相對看好海上風電產業。

  中金電力設備和新能源行業分析師曾韜:新能源車板塊業績存超預期空間,有望迎來「跨年行情」

  曾韜此次分享的主題為「2021年新能源車行業展望」,以下為實錄精編。

  我們重點看好新能源汽車板塊,尤其是2020年-2021年可能會有一波跨年行情。核心邏輯有兩點:市場對於未來銷量的上調,以及短期內的供需錯配帶來盈利反轉。

  主要的邊際變量有兩個地區——美國和歐盟,尤其是歐盟,政策推動很強,最近也提出了一個很激進的碳排放考核目標。以前歐盟在2030年的減排目標是40%,提升到50%-60%,將會對產業鏈產生很大的催化,尤其是新能源車輛的滲透率,會有30%的提升幅度。主流車企加快電動化,增加新車型的供應。並對中美市場產生拉動作用。

  美國大選後,民主黨政府一直很關注氣候變化。拜登的指引目標也提出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其中將投入3000億美元用於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指定更加嚴格的燃油車銷售標準,併到2030年部署50萬個公共充電樁網點。其中到2026年的新能源車銷量目標是川普政府框架下的5倍。這是最大的邊際變化。

  對應到產業上,三季度以來,電解液價格明顯上漲,說明產業的有效供給飽和,需求卻快速提升。預期燃油車和電動車的平價時點也會提前。

  對應到電池產業。預計頭部企業會在2021年實現鐵鋰電池的大規模供應,以及成本的快速下降。裡程450-500公裡的車型將是未來主流車型,而磷酸鐵鋰電池有很好的性價比和性能優勢,會快速放量。

  明年投資的兩大主線:一是跟隨「碳中和」目標,具備高競爭力、長期增長潛力的龍頭公司,將受益於業績上升、估值快速消化,雙重推動企業市值增長。二是,電動車的推廣,也會推動硫酸鐵鋰電池的景氣度提升。整車商也會在一線供應商外,培養二線供應商,帶動二線優質企業增長。

  新能源車板塊2021年的平均估值預計在40-50倍,隨著行業未來3-5年的高速增長消化估值、新能源車銷量的極大增長,業績有超預期的空間,我們也會在2021年重點推薦新能源汽車板塊。

  中金高端裝備製造組首席分析師孔令鑫:工程機械高景氣度2021年仍有望持續

  孔令鑫此次分享的主題為:「2021年機械行業展望」,以下為實錄精編。

  回顧2020年,機械行業板塊的表現很不錯。尤其是剔除軌道設備製造業後,工程製造板塊的漲幅達50%。從2020年二季度開始,行業就一直維持高景氣,預計景氣還會延續到2021年。

  國產化方面。過去五年,國內產品升級成果明顯。另外,全球化發展機會,成熟企業一定會去拓展國外市場;在一些基礎工業、基礎工藝領域,比如液壓件、核心零部件等等仍然大量依賴進口,特別是半導體領域的機械設備,國產含量10%都不到。因此,預計國產化還會貫穿未來5-10年。

  供給側方面。受疫情影響,海外工程機械廠商產能被打亂,國內企業同時在國內和國外替代競爭對手。預計2021年,國內企業對國外企業的「供給側」還會繼續。

  我們推薦2021年關注以下具體細分行業:一是通用裝備。比如機器人、雷射設備。核心邏輯是「短看需求改善,長看人工替代,優選器件類公司」。相對來說,裝配類和集成類公司的投資價值就比較低。二是專用裝備,具體看好光伏設備和鋰電設備。

  其實市場對工程機械行業的預期分歧很大。因為工程機械從2016年就進入景氣環節,持續了4年多。那麼2021年會不會成為景氣拐點?我們認為,工程機械2021年還會有10%的同比增長,並不悲觀。

  如何判斷行業景氣度?宏觀方面,我們主要關注兩個先行指標:工業企業利潤指標、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中觀方面,我們推薦兩個指標:工業自動化行業下遊的固定投資數據——尤其是汽車製造、3C消費電子、高端技術裝備三個行業,還可以看月度工業機器人和切削工具機數據。微觀的企業數據,跟蹤工業機器人、工具機工具等行業的上市公司數據,另外有些臺灣企業會披露月度數據。

  短看需求復甦,長看人工替代。中國人口老齡化大勢所趨。工業機器人、雷射和自動車床設備的成本降低,推動更大範圍的推廣。

  中金交運物流和基礎設施首席分析師楊鑫:航空乘風,航運破浪,快遞物流砥礪前行

  楊鑫此次分享的主題為:「2021年交通運輸行業展望」,以下為實錄精編。

  首先看交運物流3-5年的大趨勢。我們看好客運長期向上的趨勢,物流細分行業更有機會。

  參考日本美國,在人均GDP快速增長時,客運行業會保持兩倍於GDP的增速。航空和高鐵共同擠佔了普通鐵路和長途客車。

  運輸行業,中國貨運量已經是美國的4倍多,因此整體增長空間有限。但需求倒逼。技術推動,尤其是5G時代的來臨,物流板塊的機會比較多,具體來看,快遞行業的複合增速有20%;本地配送,預計5年3倍,複合增長率27%,包括外賣、生鮮商超,其中,生鮮商超未來的增速可能會快於外賣,我們測算複合增速會達到30%-50%;疫情催化下,促進跨境電商行業的轉折點的加速來臨;to B物流方面,國家非常支持通過此物流方式來降低整體物流成本。

  對於資本市場已經遺忘了的航運板塊,行業的周期很長,而最近貨櫃價格的飆漲吸引了市場關注,這是短期需求所帶動的。我們也根據在手訂單測算過,航運行業未來3年的機會其實還是不錯的。

  總結一下,我們的策略就十六個字——航空乘風,航運破浪,快遞物流砥礪前行。

  航空板塊,買在估值低位非常重要,現在恰好就是低估值,而疫苗的出現將會是反彈催化劑。一旦海外疫情消退,那麼航空國際線的恢復就會超預期;

  航運板塊,目前短期運價已經有很高的漲幅,但即便回落,也會高於前期的價格低位。我們的判斷是3-6個月後,缺箱狀況會緩解,價格會出現回落。但波動後還會繼續上漲,也就是看好3-5年長周期;

  快遞物流方面,目前處於黎明前的黑暗,但距離行業格局清晰已經很近了;非快遞物流板塊,已經有龍頭出現。

(文章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責任編輯:DF515)

相關焦點

  • 中金2021年策略: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股被重點關注
    中金電力設備和新能源行業分析師曾韜:新能源車板塊業績存超預期空間,有望迎來「跨年行情」中金高端裝備製造組首席分析師孔令鑫:工程機械高景氣度2021年仍有望持續 ,預期還會有10%的同比增長,不排除2021年還會繼續以其他形式體現出來。中金新能源公用事業首席分析師劉俊:明年新能源領域光伏製造機會最大劉俊此次分享的主題為:「2021年電力新能源行業展望」。以下為演講實錄精編。
  • 中金:如何跟蹤工程機械行業景氣?CEUI告訴你
    我們更新了中金挖機利用指數(CEUI),2020年11月中金挖機利用指數同比提升6.5%。11月份下遊工程需求仍體現出高韌性,行業景氣度無需擔憂。2021年需求展望樂觀。寶馬展期間,上市公司普遍反饋,當前備貨緊張,客戶排隊購機,對明年行業景氣保持樂觀。
  • 中金公用事業新能源2021年展望:多能互補,開啟碳中和徵程
    「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預期全社會用電增速將在公共衛生事件低基數後有望呈現~9%的強勢反彈。「2060年碳中和」大方針以及平價時代來臨,新能源的清潔性和經濟性使其逐步替代傳統電源、獲取市場份額,站到臺前。2021年,我們的子板塊推薦順序:光伏製造>新能源運營>風電製造>環保>核電製造>傳統電力運營。
  • 新能源汽車、醫藥生物、有色金屬 券商2021年三大行業投資策略大梳理
    展望即將到來的2021,一個新的開始,我們又該如何把握各行業的潛在機會呢?   今天,帶領大家梳理一下新能源汽車、醫藥生物與有色金屬三大行業策略。   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車趨勢不可逆轉,從傳統機械硬體定義汽車轉向軟體定義汽車,電動車是未來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重要載體,其意義重大。
  • 機械行業深度報告:跟隨工程機械的β,追尋高端製造的α
    高端設備:從近三個季度數據看,鋰電設備、光伏設備 ROE 明顯高於機械行業平均,而半導體設備 ROE 略低機械行業平均。受新冠疫情及季節性波動影 響,2020 年 Q1 機械行業 ROE 環比下降明顯,Q2 開始復甦。隨著疫情對行業的影響逐漸消解, 以及下半年 ROE 季節性提升,預計四季度工程機械與高端設備 ROE 表現向好。
  • 國君策略:2021年A股盈利修復有望超出市場預期 看好三大板塊
    4)機械:內外需雙重刺激下,未來工程機械將維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好態勢。  可選消費:家電/汽車/酒店/旅遊/家具/遊戲/紡服。1)家電:海外供需缺口難彌合,2021年出口高增可持續。內需上地產後周期威力逐顯,期房提供強力支撐。
  • 新能源行業投資策略:鋰電出海,新能源開啟黃金髮展期
    (報告出品方/作者:太平洋證券,張文臣、劉晶敏、周濤、方傑)第一篇:新能源汽車:全球加速,鋰電出海一、 2020 年回顧:國內回暖,歐洲高增長(一) 國內補貼延期,退坡幅度明確我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給予極大支持,包括牌照和補貼等,而補貼也是新能源 汽車爆發式增長的最直接推手。
  • 2021年策略是淡化指數...
    張玉龍:1月開始,軍工、光伏、新能源汽車這三個方向漲幅較大,而其他行業表現一般,市場出現了極致的分化。短期市場的下跌,核心原因是目前估值水平相對較高。另外,央行近日頻繁的公開市場操作引發了一定的流動性擔憂。但我們認為,這種波動是機會而不是風險 。證券時報記者:那您怎麼看這種「抱團」現象?張玉龍:「抱團」其實是表示大家的認知趨同,投資行為也趨同。
  • 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及2020年策略報告:拐點之年
    中國在 2009 年開始制定並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2013 年補貼開始呈現多樣化,高額 的補貼推動產業鏈快速的成熟,根據規劃 2020 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全面推出,繼續由雙 積分政策驅動行業的發展。碳排放壓力已經成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推動力。
  • 國君策略:2021年A股盈利修復有望超出市場預期看好三大板塊
    4)機械:內外需雙重刺激下,未來工程機械將維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好態勢。可選消費:家電/汽車/酒店/旅遊/家具/遊戲/紡服。1)家電:海外供需缺口難彌合,2021年出口高增可持續。內需上地產後周期威力逐顯,期房提供強力支撐。
  • 中金公司:2021年重視階段性和結構性機會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周尚伃1月3日,中金公司發布最新觀點,重申2021年重視階段性和結構性機會。年初的市場,板塊表現可能受「年初效應」、基本面、估值等多重因素影響,較為波動。不過整體上看,中金公司注意到中國增長高位有所波動,疫情局部有所反覆但整體可控,海外疫情仍在蔓延、疫苗也在快速落地,中國政策繼續呈現逐步轉彎之勢,市場估值處於歷史區間均值偏高水平,中金公司認為中國市場在波動中需要重視結構。
  • 2021年上半年投資的三朵金花——2021年度策略展望
    國泰君安研究所策略團隊認為,風格研判的本質,是存量經濟格局下,行業之間分化弱化,行業內部分化強化帶來的。我們於2016年提出的「競爭優勢邊際提升」的龍馬行情是最好的證明。往後看,2021年我們將迎來階段性的經濟復甦期,但是整體風格研判仍是重中之重。2020年,市場已經走向一個極致。
  • 中金:2021年建材板塊整體盈利仍然穩中向上,關注水泥、玻璃、玻纖...
    展望2021年,我們預期玻纖海外需求有望從衛生事件中逐步恢復,同時國內汽車、建築類需求仍保持旺盛,支撐玻纖內需。同時,行業淨新增產能同比明顯降速(2019年47萬噸vs2020年不到30萬噸),行業供需格局以及產品價格呈延續復甦態勢,推動龍頭業績及估值雙升。風險流動性收緊超預期,竣工需求不及預期。
  • 2021年 新能源汽車前景好 「錢景」更好
    在下半年,特別是在近期,國家不斷出臺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在11月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明確了將從技術創新、制度設計、基礎設施等領域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步伐,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而現在銷量比還不到5%,新能源汽車發展空間巨大。
  • 國泰君安年度策略展望:2021年上半年投資的三朵金花
    來源:國泰君安策略團隊 陳顯順策略研究 原標題:【國君策略|重大觀點】2021年上半年投資的三朵金花——2021年度策略展望 本報告導讀 大勢研判——上半年仍是震蕩,破局靜待下半年;行業配置——三朵金花,全球定價原材料、可選消費、新能源科技;主題投資——出口、民企逆襲、新零售。
  • 2014中國光伏電站行業20強榜單新鮮出爐
    近日,「2014中國光伏電站行業20強榜單」評選活動在京召開,該活動由PVP365發起並主辦,排行榜單由中國光伏電站投資企業20強、中國光伏電站EPC總包企業20強、中國光伏組件企業20強、中國光伏逆變器企業20強、中國光伏支架企業20強、中國光伏電纜企業20強等6大分類榜單組成
  • 2019年十大新能源汽車行業事件
    「買買買」引發的爭議巨大,但同時也證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吸引力。恆大是真心造車嗎?這種模式能走多遠?2019年的戰果還不足以評判。,2019年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遭遇下滑——必須承認,補貼對行業仍有重大影響。
  • 光伏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平價已來,星辰大海
    隨著全球光伏平價上網進程的推進,光伏裝機正在由政策補貼驅動轉向經濟性驅動,光伏行業的周期性弱化,成長性凸顯,預計2020-2022年全球光伏裝機量有望達到117/160/185GW(國內37/50/60GW)。產業鏈景氣程度提升,龍頭有望持續受益。隨著疫情影響消散、全球光伏投資熱情高漲,產業鏈龍頭產能擴張,行業需求提升中有望持續受益。
  • 國家七部委發聲力挺光伏:2021年光伏大爆發!
    交通運輸部:制定高速公路路側光伏工程技術規範 《意見》提出,基於綠色能源的智慧高速公路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開展高速公路綠色能源建設模式與技術規範研究,制定高速公路路側光伏工程技術規範,探索建立綠色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
  • 招商證券2021年宏觀、策略、各行業年度觀點大合集來啦!
    投資策略:結構與趨勢並重,全面布局汽車行業。自上而下看好汽車行業系統性機會,結構性表現來看,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是2021景氣較高細分行業,重卡結構性機會仍存。  風險提示:汽車行業復甦不及預期;新能源成本下降低於預期;智能駕駛技術迭代以及相關政策落地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