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醫藥生物、有色金屬 券商2021年三大行業投資策略大梳理

2020-11-25 天天基金網

  2020年,受疫情衝擊,市場波動很大,風險難測。過去一年,該如何總結?備受期望的2021年,「十四五」規劃即將展開,新發展格局下的未來,又有何期待?

  再有一個多月,就將告別2020,這一年大家投資收益如何呢?

  展望即將到來的2021,一個新的開始,我們又該如何把握各行業的潛在機會呢?

  今天,帶領大家梳理一下新能源汽車、醫藥生物與有色金屬三大行業策略。

  新能源汽車

  國海證券

  產業變遷、大風已至、順勢而為

  短期(1~2 年):全球共振、供需兩旺,估值擴張。

  回顧2020年,上半年疫情對國內外需求造成有較大擾動,但從 2020Q3開始供需兩旺,行業步入中長期確定性較高的向上成長階段。就二級市場而言,我們認為,2020H1行業處於估值擴張時段→2020Q3估值消化(橫盤震蕩整理)→2020Q4/2021年估值切換並維持在高位。

  中長期(5~10 年):產業變遷、龍頭崛起、黃金十年。

  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車趨勢不可逆轉,從傳統機械硬體定義汽車轉向軟體定義汽車,電動車是未來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重要載體,其意義重大。汽車產業變遷將伴隨產業鏈的價值轉移,重視前段研發設計、技術升級與後端軟體溢價,新能源汽車行業目前處於百花齊放電動化3.0時代,全球供應鏈細分龍頭迎來中長期投資機會。

  產業鏈的價值轉移,重視前段研發設計與後端軟體溢價。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汽車行業逐漸從機械製造逐漸變遷至軟體定義汽車(Software DefinedVehicles, SDV)時代。我們判斷,生態型企業或許未來佔據最為重要的話語權。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全球共振驅動需求持續向上。

  至2025年,我們預期全球電動乘用車的銷量為1401 萬輛,同比 2019 年200萬輛有6倍增長空間,期間CAGR為39%。其中2020年國內外電動乘用車銷量預計分別約為109/160萬輛,yoy+4%/+45%;展望 2021年,預期國內外銷量分別175(含特斯拉出口約10萬輛)/232萬輛,yoy+61%/+45%。至2025年,我們預期全球電動乘用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為886GWh,同比2019年92GWh有近9倍增長空間,2021-2025CAGR為46%。其中,2020年國內外電動乘用車對應動力電池需求分別為50/82GWh,yoy+18%/+67%。展望2021年,國內外電動乘用車對應動力電池需求分別92/125GWhyoy+82%/+54%。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多重催化劑:整體來說,在政策護航的大背景下,產業鏈基礎扎

  實,行業基本面迎來中長期向上。

  1)車型供給:海外特斯拉、歐洲汽車巨頭車型供給豐富,有望持續超預期;國內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轉型車企以及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造車新勢力或繼續提供爆款車型。

  產業鏈協同效應明顯,國內供應鏈龍頭顯著受益。

  大眾產業鏈核心供應商

  特斯拉產業鏈核心供應商

  LGC產業鏈核心供應商

  SKI產業鏈核心供應商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2)產品價格部分上漲,上行跡象已現,催化板塊情緒。例如主需求端,長邏輯:碳酸鋰/氫氧化鋰→6F→電解液產業鏈;產品升級,銅箔超薄化。

  3)業績層面:2021年需求持續高速增長且相對確定,產業鏈細分龍頭將充分受益,未來業績有望環比、同比逐季向上,業績夯實將會成為板塊行情的核心催化劑。

  量>價>利,把握核心資產。

  全球產業變遷的趨勢不可逆轉,在產業邁入成長初期後,核心邏輯需求優先價格優先利潤,未來行業需求是關鍵,企業市佔率是核心,全球電動化細分龍頭轉移國內,把握核心資產的中長期價值。中遊仍是投資重點,關注產品價格邊際變化:行業高速增長及高確定性→市場給予高估值定價(2021年行業或在 50PE+);長期看好中遊鋰電池、材料以及上遊資源端頭部企業的布局機會。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在後補貼時代,我們更看重是行業性總需求的增長以及企業在行業中的市佔率,即未來二級市場投資的影響要素銷量優於價格優於盈利。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在全球供給共振驅動需求持續增長的大趨勢下,行業已進入百花齊放的電動化 3.0 時代,基本面持續向好,產業鏈景氣度持續上行,維持新能源車行業「推薦」評級。

  建議布局主線:

  1)具有顯著產業優勢的細分龍頭:寧德時代恩捷股份新宙邦億緯鋰能先導智能璞泰來贛鋒鋰業等。

  2)困境反轉後步入中長期成長的優質細分龍頭比亞迪當升科技欣旺達等。

  3)受益於行業復甦供需格局顯著改善,其產品價格有望持續上行的六氟磷酸鋰/溶劑/電解液產業鏈:天賜材料新宙邦石大勝華多氟多等。

  4)困境有望反轉且具有較大預期差的標的:杉杉股份星源材質孚能科技諾德股份容百科技北汽藍谷。其他建議關注中科電氣科達利德方納米華友鈷業中材科技天齊鋰業鵬輝能源國軒高科嘉元科技天奈科技等。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風險提示:政策波動風險;需求低於預期;產品價格低於預期;系統性風險;技術進步對行業的不確定性影響。

  生物醫藥

  華泰證券

  以創新應對一切挑戰

  2021 年度投資策略:以創新應對一切挑戰

  醫保內未來十年的主題仍是結構優化、鼓勵創新,醫保外未來十年的矛盾仍是高品質供給與高品質需求的錯配,創新藥產業鏈與可選醫療消費屬於中長期的優質賽道,個股上堅守一線龍頭白馬、擇機配置超跌標的。

  創新藥產業鏈:

  藥審改革與醫保談判大幅提升創新藥投資回報率,big pharma 與 biotech 加大創新藥的研發投入,並自下而上帶動 CXO 產業鏈繁榮。未來數年,醫保仍將擠出高價仿製、輔助用藥、虛高耗材,創新藥是醫保結構優化的受益者。

  數據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可選醫療消費:

  隨著中國恩格爾係數的下降,居民對高品質消費需求持續提升,可選醫療消費作為政策免疫品種、長期受益於消費升級,建議關注連鎖服務(眼科、齒科、體檢、腫瘤)、疫苗、醫藥消費品等。

  優選龍頭白馬:

  數據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政策展望:鼓勵創新,持續藥品集採並擴至高值耗材,推進 DRGs 改革

  我們建議2021年重點關注:

  1)國家醫保談判與常規目錄獨家品種談判的價格降幅可能偏大,建議關注管線有深度、銷售能力較強的的大型藥企

  2)冠脈支架國家集採落地,高值耗材市場動蕩。考慮適合全國性集採的標準器械品類有限,我們對器械的全國集採保持謹慎樂觀。區域性集採有望常態化,但價格降幅有限。我們看好創新型耗材與定製型耗材;

  3)CHS-DRGs於2020年模擬運行並於2021年啟動實際付費,我們認為部分高值耗材與輔助用藥可能受到負面影響。

  高值耗材集採展望:用量大、地區集採的熱門品種優先。考慮市場規模大小與各地招採經驗,我們預計人工晶體、冠脈介入球囊、骨科關節/嵴/創傷等可能成為後續國家集採對象。

  數據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製藥:醫保內看創新實力,醫保外看賽道空間

  1)醫保內看好研發實力強、管線質量好,銷售能力強的大型龍頭藥企,能較好的對衝醫保談判風險;醫保外看好強需求消費屬性的行業,如醫美賽道等,建議關注司太立(603520 CH)、華東醫藥(000963 CH)、華熙生物(688363 CH)、長春高新(000661 CH)、雲南白藥(000538 CH)、片仔癀(600436 CH)、東阿阿膠(000432 CH)。

  2)中國疫苗產業處於供給釋放與國產替代的大周期,PCV/HPV 等全球重磅疫苗的國產化將驅動龍頭企業持續高增長。此外新冠疫苗研發成功的企業有望2021-22年增厚獲得億級甚至數十億級的利潤,建議關注智飛生物(300122 CH)。

  數據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疫苗行業的景氣度、商業模式、競爭格局決定行業高估值,企業的銷售能力、研發質量決定企業估值。

  數據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醫療器械:規避集採類耗材,創新高值耗材崛起邏輯預計影響式微

  高值耗材集採涉及的主要為市場規模大的標準型產品,未來能進行集採的品類較為有限。未來細分賽道的創新型產品及定製型產品將會是長期投資的主要賽道,長期成長性與盈利能力均優異。建議關注疫後恢復良好、集採影響較小及長期受益醫療新基建的細分賽道龍頭,如邁瑞醫療(300760CH)、新產業(300832 CH)、邁克生物(300463 CH)、三諾生物(300298CH)、健帆生物(300529 CH)、南微醫學(688029 CH)等。

  醫療服務:長期看好 CXO 板塊,連鎖服務優選管理效率高者

  1)連鎖服務:繼續看好民營腫瘤醫療服務板塊,市場大、成長性好、需求旺盛。

  2)CXO:關注海外疫情下訂單流入機會,看好產業鏈布局完善、訂單獲取能力強且在手訂單充沛的行業龍頭,尤其看好CDMO 在2021的板塊性增長,建議關注藥明康德(603259 CH)等。

  風險提示:醫療政策變動的風險,藥品價格政策調整風險。

  有色金屬

  中原證券

  至暗時刻已成過往,有色金屬迎來序章題

  有色金屬復甦態勢明顯。

  2019 年和 2020 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屬採選業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4.6%、-3.1%,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分別為-28.8%,5.9%;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 7.2%、1.5%,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分別為 1.2%、2.1%。受到受疫情影響,有色金屬行業在一季度受到較大壓力,但隨著復工復產的加快,各項指標快速回升。2020 年前三季度,全國有色採選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為-0.4%,冶煉加工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為 1.9%,四季度和 2021 有望加速恢復。

  復甦或是2021年經濟的主基調。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逐漸消退,各國當前均採取了積極財政和寬鬆貨幣的政策,2021 年寬鬆的力度可能持續,這將加快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在財政貨幣雙管刺激刺下,2020年下半年經濟已經出現明顯復甦跡象,美國三季度 GDP環比增速高達33.1%,中國 GDP 在二季度迅速轉正並在三季度達到4.9%,摩根大通全球綜合 PMI 已經連續4 個月在 50%以上,全球經濟已度過至暗時刻。復甦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基調。

  在經濟復甦的大背景下,礦業資本開支減少和庫存水平較低為觸發新一輪周期奠定了基礎。A 股上市的有色金屬公司在 2017-2019 年持續下降,資本開支的走低意味著未來 2-3 年新增產能趨勢性放緩。同時,工業金屬庫存處於歷史較低水平,特別是銅、鋁庫存,處於最近若干年最低的水平。

  數據來源:中原證券,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有色金屬有望迎來新發展階段。

  在經濟復甦的大背景下,大規模刺激政策將進一步提振需求,工業金屬低庫存觸發價格上行;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加快,中國和歐洲新能源汽車增長迅速,鈷、鋰供給出現下降,供需格局改善,新能源金屬價格有望回升。

  給予有色金屬 「同步大市」評級。

  截止2020年10月底,有色板塊PE為38.1倍,貴金屬 PE 為 39.1 倍,基本金屬29.8倍,稀有金屬 52.3 倍,有色板塊估值略高於歷史中位數35.4倍。在積極的財政和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動下,工業金屬價格迅速反彈到數年來的高位,有色金屬已經度過了至暗時刻,在礦業數年資本開支放緩的情景下,產能釋放速度或慢於經濟復甦的步伐,有色金屬價格將在 2021 年維持向好的態勢。繼續給予有色金屬行業「同步大市」評級,建議重點關注工業金屬和新能源金屬,推薦關注公司:洛陽鉬業(603993.SH)、紫金礦業(601899.SH)、西部礦業(601168.SH)、華友鈷業(603799.SH)、寒銳鈷業(300618.SZ)、貴研鉑業(600459.SH)。

  風險提示:(1)各國刺激政策不達預期或過早退出。(2)全球疫情反覆,導致金屬需求疲弱。

(責任編輯:DF528)

相關焦點

  • 五礦證券:軍工、新能源汽車發展向好看好有色金屬
    全面推行註冊制已是大勢所趨,券商研究定價成為核心競爭力。五礦證券依託資深產業體系背景,圍繞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布局和構建研究隊伍和研究力量。12月3日,五礦證券2021年投資策略峰會在成都舉行。
  • 對話券商首席:短期波動是機會不是風險!2021年策略是淡化指數...
    1月15日,證券時報特邀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玉龍做客時報會客廳,為投資者解析12月金融數據,解讀2021年投資機會。市場流動性充裕,短期波動是機會不是風險證券時報記者:本周(1月11日-15日)以來,之前連續上漲的一些「抱團股」出現了明顯回調,您認為短期市場出現大幅調整意味著什麼?
  • 【國信有色】有色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順周期行情啟動 有色迎來...
    按照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20%。我們以2019年為基數,假設到2025年汽車總產量不變,新能源汽車當中純電動佔82%,插電佔18%比例不變,可大致推算新能源汽車用銅量。假設新增充電樁與新增新能源汽車數量相等,直流公共充電樁、交流公共充電樁和私人交流充電樁用銅量分別為60kg、20kg和5kg。
  • 中金2021年全行業策略出爐: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航空股被...
    摘要 【中金2021年全行業策略出爐: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航空股被重點關注】2020年,受疫情衝擊,市場波動很大,風險難測。過去一年,該如何總結?備受期望的2021年,「十四五」規劃即將展開,新發展格局下的未來,又有何期待?
  • 添迎讀2021策略系列之有色:至暗時刻已成過往,有色金屬迎來序章
    受到受疫情影響,有色金屬行業在一季度受到較大壓力,但隨著復工復產的加快,各項指標快速回升。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有色採選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為-0.4%,冶煉加工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為1.9%,四季度和2021有望加速恢復。
  • 中金2021年策略: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股被重點關注
    換言之,市場的投資機會很豐富。所以我們2020年的投資主線是《以新攜老》,也就是機會主要在新經濟產業上。尤其是疫情的意外衝擊,醫藥、消費等行業的表現非常好。這也是以公募代表的機構投資者,連續兩年取得很好的成績的原因之一。2021年的機會,我們認為會圍繞以下幾個主線來展開。一,周期性的不同。
  • 券商:2021年A股牛途可期 看好三條主線
    展望2021年,多家券商表示,A股整體上漲趨勢明確,宏觀經濟修復帶來的盈利好轉以及流動性充裕等因素將共同支撐市場上行。從配置上看,科技、消費、順周期是券商2021年看好的主線。在板塊方面,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20個實現上漲,電氣設備、休閒服務、食品飲料三個板塊累計漲幅均超過80%。  從2019年起,A股便開始了一輪牛市行情。對於2021年,不少機構回顧歷史擔憂「牛不過三」,即A股歷史上鮮有連續三年的上漲行情。但在不少券商看來,A股當前依然處於中期上行通道中,2021年市場結構性行情可期。
  • 汽車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三大趨勢,五大邏輯
    核心觀點行業背景:汽車行業迎來科技大時代,百年汽車技術變革疊加整體成長向成熟 期過渡。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加速發展,5G 技術應用,智慧交通下車路協 同新基建進入示範,汽車智能化水平提升,2021 年預計更多具備 L2+級別車型 量產。
  • 2021年金瑞期貨有色金屬投資策略會會議紀要
    展望2021年,如何預期全球宏觀經濟走勢?大宗商品投資策略如何配置?有色金屬企業怎樣開展期限套利?怎樣預期銅、鋁、鋅品種的相關行情?本次線上會議我們特邀大型券商首席、各產業專家、行業研究員、策略師等眾多嘉賓為您進行深度剖析。
  • 新年預言:2021年A股是一頭什麼牛?
    《每日財報》統計了A股20家綜合性券商的觀點,發現「牛」字已成為券商2021年A股投資策略中最高頻的字,券商整體偏樂觀。其中,華泰證券、興業證券、華西證券、中銀證券、西南證券和東興證券的預期也偏樂觀,紛紛拋出了牛背上交易、中國資本市場享受長牛、循環牛、中國牛、科技牛等各種牛市觀點。
  • 有色金屬專題報告:新能源汽車發展推動磁材行業新一輪成長
    驅動電機是新能源汽車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作為實現各種工作模式的關鍵,驅動電機會直接影響混合動力汽車的油耗指標、排放指標、動力性、經濟性和穩定性,因此新能源汽車對驅動電機性能要求較高。適合新能源汽車的驅動電機主要有永磁同步、交流異步和開關磁阻三大類,其中稀土永磁驅動電機具有儘可能寬廣的弱磁調速範圍、高功率密度比、高效率、高可靠性等優勢,能夠有效地降低新能源汽車的重量和提高其效率,需求難以被替代。
  • 券商稱周期性板塊有...
    2021年周期復甦?中信證券在2021年周期投資策略中表示,周期復甦,成長可期。疫情逐步可控後全球經濟弱復甦,預計油價抬升將推升通脹預期。周期性行業有望從疫情景氣底部持續修復,供應端尚未全面復甦可能推動相關產品價格較大漲幅,關注周期性行業景氣拐點。
  • 基礎化工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三大主線分析
    2021 年基礎化工行業投資策略:新一輪景氣上行,迎來化工「大」時代2020 年隨著疫情爆發和油價暴跌,化工行業受到嚴重衝擊,化工周期被動去庫 存階段被延後,上半年化工上遊產品景氣度大幅下跌,產業鏈利潤進一步下移, 特別是塑料、塗料、電子化學品等需求旺盛行業延續
  •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年底紅包行情可期!12月滬指有望突破前期高點...
    配置上,順周期工業板塊建議繼續關注基本金屬、能源金屬和化工;可選消費板塊,維持前期持續推薦,重點關注家電、汽車、白酒、家居,以及受益後疫情時代出行恢復的酒店、景區等;低估值板塊,建議重點關注經濟、政策、盈利共同催化銀行;同時,短期建議關注集採落地後醫藥板塊龍頭股的估值修復機會。
  • 2021年醫藥行業年度投資策略
    我們認為,在此次疫情高峰過後的新常態防控中(乃至此 後的更長時間),醫藥都會成為備受重視的行業,無論是國家產業政策、一級市場 投資、還是醫藥「新基建」的加碼以及下遊需求的增加,都會促進行業中長期估值 中樞的提升。
  • 附機構2021策略精華
    全年最主要行情在2021年一季度,三季度可能還存在著小反彈。我們建議投資者降低預期,防範風險,把握一季度的行情。 由於經濟復甦和利率上行主導市場,從短期來看:第一,全球定價的有色金屬、石油產業鏈、全球航運等周期行業將持續佔優。在2020年4季度已經反映的情況下,我們更建議2021年選擇石油、有色金屬等資源板塊。
  • 有色金屬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全面牛市開啟
    新能源領域成為我國銅消費新增長點國際銅業協會的一份報告顯示,燃油車、混動車、插電混動車、純電車的單車 用銅量分別為 23kg、39kg、60kg、83kg。按照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 20%。
  • A股三大股指低位震蕩 醫藥行業表現活躍
    2、 廣發策略戴康認為,如果金融市場解槓桿的對比有一定參照性,那麼美股可能處於第一波下跌尾聲,A股不卑不亢。當前配置:(1)產業邏輯&新基建科技成長(IDC/醫療信息化);(2)一季報明朗的相對優勢(遊戲/醫藥);(3)內需內供下促基建鏈擴張(建材/電氣設備)。
  • 招商證券2021年宏觀、策略、各行業年度觀點大合集來啦!
    摘自《交通運輸行業2021年度投資策略-否極泰來,航空機場將強勢崛起》  13  汽車:「智能駕馭,電動未來」復甦的起點  行業歷經2年半調整,自20年3Q起進入景氣回升周期,看好此次復甦的持續性。預計2021年行業12.7%,其中2021年上半年預計25%左右。
  • 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把握產業發展三大趨勢
    中國市場與歐洲、美國市場成為三大增長極,預計 2021、2025 年全球銷量分別達到 470 萬輛、1500 萬輛(滲透率 16.7%)。我們預計 2021 年中國大陸、歐洲、美國三大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有望達到 212.45 萬輛、199.22 萬輛、40.35 萬輛,全球合計約 470 萬輛,同比增長近 60%,對應動力電池需求近 240GWh。同時預計,2025 年全球新能源 汽車銷量達 1500 萬輛,滲透率達到 16.7%,對應動力電池需求超 825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