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疫情衝擊,市場波動很大,風險難測。過去一年,該如何總結?備受期望的2021年,「十四五」規劃即將展開,新發展格局下的未來,又有何期待?
再有一個多月,就將告別2020,這一年大家投資收益如何呢?
展望即將到來的2021,一個新的開始,我們又該如何把握各行業的潛在機會呢?
今天,帶領大家梳理一下新能源汽車、醫藥生物與有色金屬三大行業策略。
新能源汽車
國海證券
產業變遷、大風已至、順勢而為
短期(1~2 年):全球共振、供需兩旺,估值擴張。
回顧2020年,上半年疫情對國內外需求造成有較大擾動,但從 2020Q3開始供需兩旺,行業步入中長期確定性較高的向上成長階段。就二級市場而言,我們認為,2020H1行業處於估值擴張時段→2020Q3估值消化(橫盤震蕩整理)→2020Q4/2021年估值切換並維持在高位。
中長期(5~10 年):產業變遷、龍頭崛起、黃金十年。
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車趨勢不可逆轉,從傳統機械硬體定義汽車轉向軟體定義汽車,電動車是未來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重要載體,其意義重大。汽車產業變遷將伴隨產業鏈的價值轉移,重視前段研發設計、技術升級與後端軟體溢價,新能源汽車行業目前處於百花齊放電動化3.0時代,全球供應鏈細分龍頭迎來中長期投資機會。
產業鏈的價值轉移,重視前段研發設計與後端軟體溢價。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汽車行業逐漸從機械製造逐漸變遷至軟體定義汽車(Software DefinedVehicles, SDV)時代。我們判斷,生態型企業或許未來佔據最為重要的話語權。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全球共振驅動需求持續向上。
至2025年,我們預期全球電動乘用車的銷量為1401 萬輛,同比 2019 年200萬輛有6倍增長空間,期間CAGR為39%。其中2020年國內外電動乘用車銷量預計分別約為109/160萬輛,yoy+4%/+45%;展望 2021年,預期國內外銷量分別175(含特斯拉出口約10萬輛)/232萬輛,yoy+61%/+45%。至2025年,我們預期全球電動乘用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為886GWh,同比2019年92GWh有近9倍增長空間,2021-2025CAGR為46%。其中,2020年國內外電動乘用車對應動力電池需求分別為50/82GWh,yoy+18%/+67%。展望2021年,國內外電動乘用車對應動力電池需求分別92/125GWhyoy+82%/+54%。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多重催化劑:整體來說,在政策護航的大背景下,產業鏈基礎扎
實,行業基本面迎來中長期向上。
1)車型供給:海外特斯拉、歐洲汽車巨頭車型供給豐富,有望持續超預期;國內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轉型車企以及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等造車新勢力或繼續提供爆款車型。
產業鏈協同效應明顯,國內供應鏈龍頭顯著受益。
大眾產業鏈核心供應商
特斯拉產業鏈核心供應商
LGC產業鏈核心供應商
SKI產業鏈核心供應商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2)產品價格:部分上漲,上行跡象已現,催化板塊情緒。例如主需求端,長邏輯:碳酸鋰/氫氧化鋰→6F→電解液產業鏈;產品升級,銅箔超薄化。
3)業績層面:2021年需求持續高速增長且相對確定,產業鏈細分龍頭將充分受益,未來業績有望環比、同比逐季向上,業績夯實將會成為板塊行情的核心催化劑。
量>價>利,把握核心資產。
全球產業變遷的趨勢不可逆轉,在產業邁入成長初期後,核心邏輯需求優先價格優先利潤,未來行業需求是關鍵,企業市佔率是核心,全球電動化細分龍頭轉移國內,把握核心資產的中長期價值。中遊仍是投資重點,關注產品價格邊際變化:行業高速增長及高確定性→市場給予高估值定價(2021年行業或在 50PE+);長期看好中遊鋰電池、材料以及上遊資源端頭部企業的布局機會。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在後補貼時代,我們更看重是行業性總需求的增長以及企業在行業中的市佔率,即未來二級市場投資的影響要素銷量優於價格優於盈利。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行業評級及投資策略:在全球供給共振驅動需求持續增長的大趨勢下,行業已進入百花齊放的電動化 3.0 時代,基本面持續向好,產業鏈景氣度持續上行,維持新能源車行業「推薦」評級。
建議布局主線:
1)具有顯著產業優勢的細分龍頭:寧德時代、恩捷股份、新宙邦、億緯鋰能、先導智能、璞泰來、贛鋒鋰業等。
2)困境反轉後步入中長期成長的優質細分龍頭比亞迪、當升科技、欣旺達等。
3)受益於行業復甦供需格局顯著改善,其產品價格有望持續上行的六氟磷酸鋰/溶劑/電解液產業鏈:天賜材料、新宙邦、石大勝華、多氟多等。
4)困境有望反轉且具有較大預期差的標的:杉杉股份、星源材質、孚能科技、諾德股份、容百科技、北汽藍谷。其他建議關注中科電氣、科達利、德方納米、華友鈷業、中材科技、天齊鋰業、鵬輝能源、國軒高科、嘉元科技、天奈科技等。
圖片來源:國海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風險提示:政策波動風險;需求低於預期;產品價格低於預期;系統性風險;技術進步對行業的不確定性影響。
生物醫藥
華泰證券
以創新應對一切挑戰
2021 年度投資策略:以創新應對一切挑戰
醫保內未來十年的主題仍是結構優化、鼓勵創新,醫保外未來十年的矛盾仍是高品質供給與高品質需求的錯配,創新藥產業鏈與可選醫療消費屬於中長期的優質賽道,個股上堅守一線龍頭白馬、擇機配置超跌標的。
創新藥產業鏈:
藥審改革與醫保談判大幅提升創新藥投資回報率,big pharma 與 biotech 加大創新藥的研發投入,並自下而上帶動 CXO 產業鏈繁榮。未來數年,醫保仍將擠出高價仿製、輔助用藥、虛高耗材,創新藥是醫保結構優化的受益者。
數據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可選醫療消費:
隨著中國恩格爾係數的下降,居民對高品質消費需求持續提升,可選醫療消費作為政策免疫品種、長期受益於消費升級,建議關注連鎖服務(眼科、齒科、體檢、腫瘤)、疫苗、醫藥消費品等。
優選龍頭白馬:
數據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政策展望:鼓勵創新,持續藥品集採並擴至高值耗材,推進 DRGs 改革
我們建議2021年重點關注:
1)國家醫保談判與常規目錄獨家品種談判的價格降幅可能偏大,建議關注管線有深度、銷售能力較強的的大型藥企;
2)冠脈支架國家集採落地,高值耗材市場動蕩。考慮適合全國性集採的標準器械品類有限,我們對器械的全國集採保持謹慎樂觀。區域性集採有望常態化,但價格降幅有限。我們看好創新型耗材與定製型耗材;
3)CHS-DRGs於2020年模擬運行並於2021年啟動實際付費,我們認為部分高值耗材與輔助用藥可能受到負面影響。
高值耗材集採展望:用量大、地區集採的熱門品種優先。考慮市場規模大小與各地招採經驗,我們預計人工晶體、冠脈介入球囊、骨科關節/嵴/創傷等可能成為後續國家集採對象。
數據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製藥:醫保內看創新實力,醫保外看賽道空間
1)醫保內看好研發實力強、管線質量好,銷售能力強的大型龍頭藥企,能較好的對衝醫保談判風險;醫保外看好強需求消費屬性的行業,如醫美賽道等,建議關注司太立(603520 CH)、華東醫藥(000963 CH)、華熙生物(688363 CH)、長春高新(000661 CH)、雲南白藥(000538 CH)、片仔癀(600436 CH)、東阿阿膠(000432 CH)。
2)中國疫苗產業處於供給釋放與國產替代的大周期,PCV/HPV 等全球重磅疫苗的國產化將驅動龍頭企業持續高增長。此外新冠疫苗研發成功的企業有望2021-22年增厚獲得億級甚至數十億級的利潤,建議關注智飛生物(300122 CH)。
數據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疫苗行業的景氣度、商業模式、競爭格局決定行業高估值,企業的銷售能力、研發質量決定企業估值。
數據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醫療器械:規避集採類耗材,創新高值耗材崛起邏輯預計影響式微
高值耗材集採涉及的主要為市場規模大的標準型產品,未來能進行集採的品類較為有限。未來細分賽道的創新型產品及定製型產品將會是長期投資的主要賽道,長期成長性與盈利能力均優異。建議關注疫後恢復良好、集採影響較小及長期受益醫療新基建的細分賽道龍頭,如邁瑞醫療(300760CH)、新產業(300832 CH)、邁克生物(300463 CH)、三諾生物(300298CH)、健帆生物(300529 CH)、南微醫學(688029 CH)等。
醫療服務:長期看好 CXO 板塊,連鎖服務優選管理效率高者
1)連鎖服務:繼續看好民營腫瘤醫療服務板塊,市場大、成長性好、需求旺盛。
2)CXO:關注海外疫情下訂單流入機會,看好產業鏈布局完善、訂單獲取能力強且在手訂單充沛的行業龍頭,尤其看好CDMO 在2021的板塊性增長,建議關注藥明康德(603259 CH)等。
風險提示:醫療政策變動的風險,藥品價格政策調整風險。
有色金屬
中原證券
至暗時刻已成過往,有色金屬迎來序章題
有色金屬復甦態勢明顯。
2019 年和 2020 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屬採選業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4.6%、-3.1%,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分別為-28.8%,5.9%;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 7.2%、1.5%,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分別為 1.2%、2.1%。受到受疫情影響,有色金屬行業在一季度受到較大壓力,但隨著復工復產的加快,各項指標快速回升。2020 年前三季度,全國有色採選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為-0.4%,冶煉加工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為 1.9%,四季度和 2021 有望加速恢復。
復甦或是2021年經濟的主基調。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逐漸消退,各國當前均採取了積極財政和寬鬆貨幣的政策,2021 年寬鬆的力度可能持續,這將加快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在財政貨幣雙管刺激刺下,2020年下半年經濟已經出現明顯復甦跡象,美國三季度 GDP環比增速高達33.1%,中國 GDP 在二季度迅速轉正並在三季度達到4.9%,摩根大通全球綜合 PMI 已經連續4 個月在 50%以上,全球經濟已度過至暗時刻。復甦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基調。
在經濟復甦的大背景下,礦業資本開支減少和庫存水平較低為觸發新一輪周期奠定了基礎。A 股上市的有色金屬公司在 2017-2019 年持續下降,資本開支的走低意味著未來 2-3 年新增產能趨勢性放緩。同時,工業金屬庫存處於歷史較低水平,特別是銅、鋁庫存,處於最近若干年最低的水平。
數據來源:中原證券,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有色金屬有望迎來新發展階段。
在經濟復甦的大背景下,大規模刺激政策將進一步提振需求,工業金屬低庫存觸發價格上行;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加快,中國和歐洲新能源汽車增長迅速,鈷、鋰供給出現下降,供需格局改善,新能源金屬價格有望回升。
給予有色金屬 「同步大市」評級。
截止2020年10月底,有色板塊PE為38.1倍,貴金屬 PE 為 39.1 倍,基本金屬29.8倍,稀有金屬 52.3 倍,有色板塊估值略高於歷史中位數35.4倍。在積極的財政和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動下,工業金屬價格迅速反彈到數年來的高位,有色金屬已經度過了至暗時刻,在礦業數年資本開支放緩的情景下,產能釋放速度或慢於經濟復甦的步伐,有色金屬價格將在 2021 年維持向好的態勢。繼續給予有色金屬行業「同步大市」評級,建議重點關注工業金屬和新能源金屬,推薦關注公司:洛陽鉬業(603993.SH)、紫金礦業(601899.SH)、西部礦業(601168.SH)、華友鈷業(603799.SH)、寒銳鈷業(300618.SZ)、貴研鉑業(600459.SH)。
風險提示:(1)各國刺激政策不達預期或過早退出。(2)全球疫情反覆,導致金屬需求疲弱。
(責任編輯:DF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