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2021年策略: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股被重點關注

2020-12-05 證券市場紅周刊

記者 | 惠凱

精彩摘要: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

2021年全球有望強勁復甦,限制中國經濟復甦的主因是信貸償還問題。但隨著不確定性下降,大宗商品實物資產投資以及相關股票資產投資機會將回升。

中金首席策略師王漢鋒:

不要對指數抱有太大預期。指數牛市有難度,要更多關注結構性和周期性的機會。

中金新能源公用事業首席分析師劉俊:

明年新能源領域光伏製造機會最大,其次是新能源運營相關的產業,最後是風電。

中金電力設備和新能源行業分析師曾韜:

新能源車板塊業績存超預期空間,有望迎來「跨年行情」

中金高端裝備製造組首席分析師孔令鑫:

工程機械高景氣度2021年仍有望持續 ,預期還會有10%的同比增長,並不悲觀。

中金交運物流和基礎設施首席分析師楊鑫:

我們的策略就十六個字——航空乘風,航運破浪,快遞物流砥礪前行。

2020年,受疫情衝擊,市場波動很大,風險難測。過去一年,該如何總結?備受期望的2021年,「十四五」規劃即將展開,新發展格局下的未來,又有何期待?在這樣的背景下,2020年11月22日,中金財富召開了線上的年終策略會,主題是「機遇與挑戰 2021市場展望」。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首席策略師王漢鋒等做了主題發言。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

明年全球經濟或強勁復甦,大宗商品相關股票機會更大

彭文生此次線上分享的主題為:「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他主要從三方面來闡述,以下為實錄精編。

基本面來看,2021年全球會復甦,甚至可能會強勁復甦。

提示兩大風險。通脹和債務。我們能看到,由於今年的金融政策應對的差異,導致全球兩大經濟體——中美的資產波動率不一樣。美國主要的風險是通脹率上升,會對美國的資產估值以及全球產生衝擊。為了應對疫情,美國財政、貨幣同時發力。主要體現在M2的增長,今年M2增速超過20%,是上世紀40年代以來最快的。尤其相當一部分是財政支撐。一旦疫情消退,美國明年的消費會有很大的回升。加之美國貨幣政策框架的改革,也會助推通脹預期。進而推動長端利率上升。

中國主要的壓力是債務問題。2017年以來,中國金融去槓桿取得明顯成效。但今年為應對疫情,國內私人部門槓桿率快速增長回升。因此,2021年限制中國經濟復甦的主要因素是信貸償還問題。歷史上,一旦信貸投放高峰後的4-6個季度,債務還本付息就會擠壓新的貸款意願,企業和家庭會緊縮投資和消費。如果債務違約增加,又會導致信貸緊縮。

關於2021年大類資產配置。首先要區分通用資產(比如,貨幣)和實用資產(比如,實物資產)。受疫情影響,經濟的不確定性大增。這與以往下行周期存在很大的不同,即今年的不確定性更大。基於此,今年投資的主體,更傾向於投資通用資產,比如貨幣、債券和股票等。

但到2021年,隨著不確定性下降,企業對於大宗商品等實物資產的投資會回升。那麼股票端,和大宗商品等有關的股票機會就大一些。

中金首席策略師王漢鋒:

指數牛市有難度,多關注結構性和周期性機會

王漢鋒此次線上分享的主題為:「2021年投資策略展望」。以下為實錄精編。

中國過去十年,儘管上證指數大部分時間位於2000點-3000點區間,但其中的分化非常明顯。換言之,市場的投資機會很豐富。所以我們2020年的投資主線是《以新攜老》,也就是機會主要在新經濟產業上。尤其是疫情的意外衝擊,醫藥、消費等行業的表現非常好。這也是以公募代表的機構投資者,連續兩年取得很好的成績的原因之一。

2021年的機會,我們認為會圍繞以下幾個主線來展開。一,周期性的不同。2020年之所以股市表現不錯,是因為經濟增長、政策寬鬆和股票表現同周期展開,也就是從一季度後政策寬鬆、經濟逐漸回升。但2021年就不太一樣了。經濟確實會繼續復甦。但政策端,大概率會逐步退出。換言之,增長和政策「一進一退,一正一負」,增長和政策不同步。所以我們認為,首先不要對指數抱有太大預期。即,指數牛市有難度,要更多關注結構性和周期性的機會。

二,結構性趨勢。我們相對樂觀。大致有四點:首先產業升級方面。用大白話來說,就是要生產高質量、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品牌價值的產品。例如,10年前,我們用的手機還是三星、諾基亞等品牌。但是現在,我們有很多高質量、好品牌的國產手機可供選擇。同樣的現象還發生在汽車、家電、醫療器械、工程車輛、新能源,甚至醫藥行業。而且即便有疫情衝擊,我們的供應鏈不僅沒有像年初預想的那樣中斷,反而還取得了很好的出口成績。這就是產業升級的威力。其次,消費升級方面。新的消費領域、新的消費客群,比如直播帶貨等等。其間也誕生了很多新的品牌,甚至對老品牌產生了一定的衝擊。

再次,科技升級,數位化轉型。今年3月市場大幅波動時,沒有人會想到,疫情的到來,居然會加速全球數位化轉型。即便在疫情後,各國也明白,數位化轉型不可逆轉。落到具體產業上,5G、VR/AR、對製造業的數位化改造和升級,以及國產替代。

最後,綠色發展。不久前,最高領導人承諾,2060年實現「碳中和」。我相信,「十四五」規劃中也會對綠色發展有更高的要求。低碳環保產業應該會有很好的投資機會,具體來說,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都有關注價值。

風險方面,一是政策退出。2020年政策和信貸大幅寬鬆,2021年可能會趨於收緊,今年年底就已經有體現。二是外圍,美國大選看似已經塵埃落定,但背後的民粹、民族、貧富差距過大、地緣風險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不排除2021年還會繼續以其他形式體現出來。

中金新能源公用事業首席分析師劉俊:

明年新能源領域光伏製造機會最大

劉俊此次分享的主題為:「2021年電力新能源行業展望」。以下為演講實錄精編。

2021年是「碳中和」目標提出後,開始落地的第一年。中國首先提出後,日本韓國也相繼提出,大概率美國也會跟進。同時,2021年是疫情恢復的第一年。在兩大預期的共振下,我們更加看好新能源製造、特別是光伏製造,機會最大,其次是新能源運營相關的產業,最後是風電。

具體來說,我們認為,2021年的新能源和光伏的裝機量,會達到170G瓦,相比2020年125G瓦的提升非常明顯。特別是疫情,部分應該在2020年就落地的產能推遲到明年,國內的「十四五」規劃也會對可再生能源的佔比提出更高目標。

那麼為什麼更加看好製造?因為中國是全球新能源產能的主要市場。所以,我們非常看好新能源製造產業。對於行業性質,目前有個很大的爭議:新能源到底是周期還是成長板塊?我們傾向於後者。因為以往新能源產業的主要利潤來源是政府補貼。但在平價時代,由於過去10年,光伏成本下降了90%,利潤會留存在製造業環節、並分流向下遊運營產業。

其中,我們認可技術門檻高、市場集中度較高的的光伏玻璃、矽料兩個板塊。光伏玻璃方面,我們從2019年就開始推薦。展望2021年,有三大驅動支撐繼續看好:一,這個產業的產能釋放周期比較長,我們預計產能不足會延續到2021年。其中,龍頭企業相比二線企業,有10%-20%的毛利率優勢。二,雙玻組件產業的產能緊張可能會緩解,價格會稍有回落,相對來說,龍頭企業的回報更加穩定。三,大儲存。短期價格衝高會回落,但頭部集中效應會繼續提升。

矽料行業方面。過去幾年是下降周期,產能持續整合。看好未來的機會,有三方面的邏輯:

一是新產能很難替代現有產能。核心因素是低電價,價格已經到最底部。甚至新疆的新產能,成本已經比老的產能要高。新進入者改變市場格局的難度很大。二是P型向N型原料的轉型,目前只有3家企業能提供穩定的產品:通威、大全、亞洲矽業。三是明年的需求很強,但矽料,尤其是單晶矽料產能不足,所以我們預計明年矽料價格不太可能跌破80塊,預計會穩定在85元上下。總之,在平價上網時代,最終利潤一定會流向下遊。

至於補貼,我們預計,至少2021年的補貼不會惡化,因此企業的應收帳款數據會有好轉。

最後談談風電。風電裝機容量的增長相對較小,所以我們更看好結構性機會,特別是出口相關公司,因為風電更多受益於海外市場的增長。國內市場的話,相對看好海上風電產業。

中金電力設備和新能源行業分析師曾韜:

新能源車板塊業績存超預期空間,有望迎來「跨年行情」

曾韜此次分享的主題為「2021年新能源車行業展望」,以下為實錄精編。

我們重點看好新能源汽車板塊,尤其是2020年-2021年可能會有一波跨年行情。核心邏輯有兩點:市場對於未來銷量的上調,以及短期內的供需錯配帶來盈利反轉。

主要的邊際變量有兩個地區——美國和歐盟,尤其是歐盟,政策推動很強,最近也提出了一個很激進的碳排放考核目標。以前歐盟在2030年的減排目標是40%,提升到50%-60%,將會對產業鏈產生很大的催化,尤其是新能源車輛的滲透率,會有30%的提升幅度。主流車企加快電動化,增加新車型的供應。並對中美市場產生拉動作用。

美國大選後,民主黨政府一直很關注氣候變化。拜登的指引目標也提出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其中將投入3000億美元用於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指定更加嚴格的燃油車銷售標準,併到2030年部署50萬個公共充電樁網點。其中到2026年的新能源車銷量目標是川普政府框架下的5倍。這是最大的邊際變化。

對應到產業上,三季度以來,電解液價格明顯上漲,說明產業的有效供給飽和,需求卻快速提升。預期燃油車和電動車的平價時點也會提前。

對應到電池產業。預計頭部企業會在2021年實現鐵鋰電池的大規模供應,以及成本的快速下降。裡程450-500公裡的車型將是未來主流車型,而磷酸鐵鋰電池有很好的性價比和性能優勢,會快速放量。

明年投資的兩大主線:一是跟隨「碳中和」目標,具備高競爭力、長期增長潛力的龍頭公司,將受益於業績上升、估值快速消化,雙重推動企業市值增長。二是,電動車的推廣,也會推動硫酸鐵鋰電池的景氣度提升。整車商也會在一線供應商外,培養二線供應商,帶動二線優質企業增長。

新能源車板塊2021年的平均估值預計在40-50倍,隨著行業未來3-5年的高速增長消化估值、新能源車銷量的極大增長,業績有超預期的空間,我們也會在2021年重點推薦新能源汽車板塊。

中金高端裝備製造組首席分析師孔令鑫:

工程機械高景氣度2021年仍有望持續

孔令鑫此次分享的主題為:「2021年機械行業展望」,以下為實錄精編。

回顧2020年,機械行業板塊的表現很不錯。尤其是剔除軌道設備製造業後,工程製造板塊的漲幅達50%。從2020年二季度開始,行業就一直維持高景氣,預計景氣還會延續到2021年。

國產化方面。過去五年,國內產品升級成果明顯。另外,全球化發展機會,成熟企業一定會去拓展國外市場;在一些基礎工業、基礎工藝領域,比如液壓件、核心零部件等等仍然大量依賴進口,特別是半導體領域的機械設備,國產含量10%都不到。因此,預計國產化還會貫穿未來5-10年。

供給側方面。受疫情影響,海外工程機械廠商產能被打亂,國內企業同時在國內和國外替代競爭對手。預計2021年,國內企業對國外企業的「供給側」還會繼續。

我們推薦2021年關注以下具體細分行業:一是通用裝備。比如機器人、雷射設備。核心邏輯是「短看需求改善,長看人工替代,優選器件類公司」。相對來說,裝配類和集成類公司的投資價值就比較低。二是專用裝備,具體看好光伏設備和鋰電設備。

其實市場對工程機械行業的預期分歧很大。因為工程機械從2016年就進入景氣環節,持續了4年多。那麼2021年會不會成為景氣拐點?我們認為,工程機械2021年還會有10%的同比增長,並不悲觀。

如何判斷行業景氣度?宏觀方面,我們主要關注兩個先行指標:工業企業利潤指標、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中觀方面,我們推薦兩個指標:工業自動化行業下遊的固定投資數據——尤其是汽車製造、3C消費電子、高端技術裝備三個行業,還可以看月度工業機器人和切削工具機數據。微觀的企業數據,跟蹤工業機器人、工具機工具等行業的上市公司數據,另外有些臺灣企業會披露月度數據。

短看需求復甦,長看人工替代。中國人口老齡化大勢所趨。工業機器人、雷射和自動車床設備的成本降低,推動更大範圍的推廣。

中金交運物流和基礎設施首席分析師楊鑫:

航空乘風,航運破浪,快遞物流砥礪前行

楊鑫此次分享的主題為:「2021年交通運輸行業展望」,以下為實錄精編。

首先看交運物流3-5年的大趨勢。我們看好客運長期向上的趨勢,物流細分行業更有機會。

參考日本美國,在人均GDP快速增長時,客運行業會保持兩倍於GDP的增速。航空和高鐵共同擠佔了普通鐵路和長途客車。

運輸行業,中國貨運量已經是美國的4倍多,因此整體增長空間有限。但需求倒逼。技術推動,尤其是5G時代的來臨,物流板塊的機會比較多,具體來看,快遞行業的複合增速有20%;本地配送,預計5年3倍,複合增長率27%,包括外賣、生鮮商超,其中,生鮮商超未來的增速可能會快於外賣,我們測算複合增速會達到30%-50%;疫情催化下,促進跨境電商行業的轉折點的加速來臨;to B物流方面,國家非常支持通過此物流方式來降低整體物流成本。

對於資本市場已經遺忘了的航運板塊,行業的周期很長,而最近貨櫃價格的飆漲吸引了市場關注,這是短期需求所帶動的。我們也根據在手訂單測算過,航運行業未來3年的機會其實還是不錯的。

總結一下,我們的策略就十六個字——航空乘風,航運破浪,快遞物流砥礪前行。

航空板塊,買在估值低位非常重要,現在恰好就是低估值,而疫苗的出現將會是反彈催化劑。一旦海外疫情消退,那麼航空國際線的恢復就會超預期;

航運板塊,目前短期運價已經有很高的漲幅,但即便回落,也會高於前期的價格低位。我們的判斷是3-6個月後,缺箱狀況會緩解,價格會出現回落。但波動後還會繼續上漲,也就是看好3-5年長周期;

快遞物流方面,目前處於黎明前的黑暗,但距離行業格局清晰已經很近了;非快遞物流板塊,已經有龍頭出現。

(本文觀點僅代表嘉賓觀點,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文中涉及個股僅做舉例,不做買入或賣出推薦,投資有風險!)

相關焦點

  • 中金2021年全行業策略出爐: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航空股被...
    摘要 【中金2021年全行業策略出爐: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航空股被重點關注】2020年,受疫情衝擊,市場波動很大,風險難測。過去一年,該如何總結?備受期望的2021年,「十四五」規劃即將展開,新發展格局下的未來,又有何期待?
  • 中金公用事業新能源2021年展望:多能互補,開啟碳中和徵程
    「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預期全社會用電增速將在公共衛生事件低基數後有望呈現~9%的強勢反彈。「2060年碳中和」大方針以及平價時代來臨,新能源的清潔性和經濟性使其逐步替代傳統電源、獲取市場份額,站到臺前。2021年,我們的子板塊推薦順序:光伏製造>新能源運營>風電製造>環保>核電製造>傳統電力運營。
  • 中金:2021年建材板塊整體盈利仍然穩中向上,關注水泥、玻璃、玻纖...
    展望2021年,我們預期雖然地產流動性收緊背景下,地產新開工或出現下行,但建安投資仍有望維持穩健,使核心區域地產端水泥需求較為平穩。同時,我們預期,今年逆周期調節政策下重大工程項目有望在明年進入水泥需求高峰期,並維持2~3年,核心區域重點工程帶動的水泥需求有望保持旺盛,在優異的協同格局下,水泥價格有望維持高位,2021年盈利韌性有望維持。
  • 中金公司:2021年重視階段性和結構性機會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周尚伃1月3日,中金公司發布最新觀點,重申2021年重視階段性和結構性機會。年初的市場,板塊表現可能受「年初效應」、基本面、估值等多重因素影響,較為波動。不過整體上看,中金公司注意到中國增長高位有所波動,疫情局部有所反覆但整體可控,海外疫情仍在蔓延、疫苗也在快速落地,中國政策繼續呈現逐步轉彎之勢,市場估值處於歷史區間均值偏高水平,中金公司認為中國市場在波動中需要重視結構。
  • 新能源汽車、醫藥生物、有色金屬 券商2021年三大行業投資策略大梳理
    展望即將到來的2021,一個新的開始,我們又該如何把握各行業的潛在機會呢?   今天,帶領大家梳理一下新能源汽車、醫藥生物與有色金屬三大行業策略。   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車趨勢不可逆轉,從傳統機械硬體定義汽車轉向軟體定義汽車,電動車是未來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重要載體,其意義重大。
  • 2021年策略是淡化指數...
    證券時報記者:2021年對經濟復甦的預期是什麼?張玉龍:假設疫情不會重新大規模爆發的情況下(疫情會作為風險點考慮,時刻關注海外疫情及國內疫苗接種率進展等情況),我們預計2021年一季度經濟增長20% ,二季度經濟增長10%,三季度經濟增長6%,四季度經濟增長5.5-6%,全年經濟增長9.5%左右 ,屬於前高后低的特徵。
  • ...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新能源補貼預算 利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30 07:18:52 來源: 證券時報 舉報   11月20日,國家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1
  • 新能源汽車駛入快車道 關注鋰電池、充電樁等細分領域
    建議投資者關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行的鋰電池、充電樁,以及汽車電子等細分領域。  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延續至2022年,退坡節奏放緩,疊加國內疫情控制已見成效,國內需求有望率先復甦。另外,歐洲新能源汽車政策利好不斷,有望迎來銷量拐點。鋰電池有望受益於行業空間持續增長維持高增長態勢,產業鏈整體價值凸顯。
  • 中金有色金屬2021年展望:海外補庫驅動順周期邏輯,板塊多點開花
    結合當前疫苗研發進展和中金策略組的判斷,疫苗在發達國家關鍵人群的大規模有效接種可能要到2021年二季度左右,而新興市場或更晚,我們預計海外全面復工時間也大概會在明年二季度疫苗接種以後。全年來看各個金屬品種的漲跌幅表現,我們發現金融定價品種表現優異,而核心驅動力就是流動性的寬鬆。
  • 廣發策略戴康:新能源汽車中線動量演繹建議關注四條主線
    如何把握新能源汽車「貫穿全年」中線投資機會?廣發策略聯合電新、有色、汽車、機械四大新能源汽車行業團隊將從全產業鏈角度分析投資機會。● 策略戴康/倪賡:新能源汽車的中線動量演繹我們認為,在自上而下推動明確/行業空間大/催化劑密集三大「中線動量」演繹下,新能源汽車仍然具備全年性配置價值,建議緊握短期調整窗口繼續積極配置。建議關注四條新能源車主線:中遊鋰電池與零部件、上遊鋰電材料、中遊電機電控、電動整車。
  • 新年預言:2021年A股是一頭什麼牛?
    但在眾機構紛紛看好2021年A股市場,以及對牛市的預期中,也有招商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廣發證券等多家券商保持冷靜,看法相對謹慎,認為2021年需要降低預期收益率。最後,建議配置上堅守順周期主線,重點關注工業板塊的基本金屬和能源金屬,可選消費板塊的家電、汽車、家居等品種;跨年後建議布局十四五「五個安全」戰略背景前期相對滯漲、具備長期空間的高性價比品種,主要包括軍工、半導體、消費電子、種植鏈和種子等;局部抱團瓦解後,借調整繼續配置前期快速輪動的新能源、醫藥和食品飲料中的龍頭。
  • 東方新能源汽車主題混合基金近一年淨值增長率排名同類第一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主題基金受到市場關注,在為數不多的相關主題產品中,東方新能源汽車主題混合基金已逐漸成為投資者布局新能源主題產業投資機會的有力工具。  據了解,東方新能源汽車主題混合基金(基金合同生效日為2018年6月21日),是業內較早布局該領域的主題產品之一,該基金聚焦新能源汽車主題相關的行業及上市公司投資機會,產品投資範圍覆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所涉及的上、中、下遊以及後端、汽車智能化等相關行業,從中深入挖掘有投資價值的個股,力爭獲取超額回報。
  • 2021年度策略之新能源發電篇:平價時代,方興未艾
    要聞 2021年度策略之新能源發電篇:平價時代,方興未艾 2021年1月7日 20:17:41 安信證券 本文源自 微信公眾號「
  • 2021年上半年投資的三朵金花——2021年度策略展望
    第三朵金花:集中精力,新能源科技風險特徵選股仍是關鍵,新能源汽車風險特徵值得關注。我們在《低風險特徵下的順周期方向20200801》的報告中指出,中美問題系好安全帶意味著眾人風險偏好降低,低風險特徵的股票相對受益,而當前風險特徵選股仍是關鍵。
  • 新能源——風口已至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我一直看好新能源的發展,減少碳排放就意味著,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步伐會加快,包括像光伏、風電、氫能源等等這些新能源的領域將會產生巨大的投資機會,像光伏發電,在A股市場上也出現大幅上漲,行業龍頭股有幾倍的漲幅,對於產業資本來說,也在逐步布局這些新能源的領域,除了政府投資之外
  • 中金公司有色金屬2021年展望:海外補庫驅動順周期邏輯 板塊多點開花
    結合當前疫苗研發進展和中金策略組的判斷,疫苗在發達國家關鍵人群的大規模有效接種可能要到2021年二季度左右,而新興市場或更晚,我們預計海外全面復工時間也大概會在明年二季度疫苗接種以後。全年來看各個金屬品種的漲跌幅表現,我們發現金融定價品種表現優異,而核心驅動力就是流動性的寬鬆。
  • 國泰君安年度策略展望:2021年上半年投資的三朵金花
    來源:國泰君安策略團隊 陳顯順策略研究 原標題:【國君策略|重大觀點】2021年上半年投資的三朵金花——2021年度策略展望 本報告導讀 大勢研判——上半年仍是震蕩,破局靜待下半年;行業配置——三朵金花,全球定價原材料、可選消費、新能源科技;主題投資——出口、民企逆襲、新零售。
  • 2020年投資策略報告:鋰電龍頭享電動盛宴 光伏電池迎異質結變革
    2020年投資策略報告:鋰電龍頭享電動盛宴 光伏電池迎異質結變革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摘要(一)新能源車:龍頭電池綻放,海外市場爆發。(來源:微信公眾號「新能源沙龍」ID:NewEnergyAnalysis)(二)光伏:抓技術進步的爆發性機會、抓格局穩定環節優質的長期機會。需求端:預計2020年增速在20%左右,國內50GW左右,海外100GW左右。
  • 國君策略:2021年A股盈利修復有望超出市場預期 看好三大板塊
    原標題:2021年度策略之盈利展望:高峰將現,後力綿長 摘要 【國君策略:2021年A股盈利修復有望超出市場預期 看好三大板塊】2021年盈利改善的超預期與盈利景氣的持續性將成為投資策略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