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更新了中金挖機利用指數(CEUI),2020年11月中金挖機利用指數同比提升6.5%。11月份下遊工程需求仍體現出高韌性,行業景氣度無需擔憂。
2021年需求展望樂觀。寶馬展期間,上市公司普遍反饋,當前備貨緊張,客戶排隊購機,對明年行業景氣保持樂觀。三一的線上寶馬展,挖掘機銷售總價值達到235億元,佔公司今年總銷售收入約24%;中聯重科寶馬展籤單量200億元,達到今年預計銷售收入的1/3;徐工超級起重機寶馬展首兩日獲得75億元訂單,今年千噸級起重機銷量超過去年同期3倍,公司預計排產至明年中旬。
上述籤單將於2021年交付,奠定明年高增長基礎。展望2021年,我們預計挖機銷量同比增速超過10%,汽車起重機和泵車銷量同比增速超過20%。
中金挖機利用指數:11月份同比增速6.5%,趕工積極
中金挖機利用指數:2020年11月131.0小時,同比正增長6.5%
11月中金挖機利用指數同比增速6.5%。11月份中金挖機利用指數單月為131.0小時,同比正增長6.5%。作為對比,11月小松挖機中國區利用小時數136.3小時,單月同比增速0.6%,環比回落6.3%,國內廠商表現普遍好於外資品牌。我們跟蹤的核心主機廠中挖利用小時高雙位數增長,隱含下遊房地產和基建施工需求依舊旺盛。10月我國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同比轉正,9月份同比降幅1.9%, 10月份同比正增長3.5%。10 月份我國基建投資同比增長 7.3%,環比提升2.5ppt。臨近年關,各地工程施工火熱,我們預計12月份利用小時仍保持正增長。
圖表: 11月中金挖機利用指數同比增長6.5%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11月小松挖機中國區利用小時同比增速0.6%
資料來源:小松官網,中金公司研究部
挖掘機行業銷量:11月中挖發力,出口顯著提速
11月挖機銷量同比增速66.9%,出口顯著提速。從銷量來看,11月挖掘機(含出口)銷量3.2萬臺,同比增速66.9%;國內銷量2.9萬臺,同比增速68.0%;出口單月增幅57.8%至3,403臺,環比銷量下降36臺。我國工程機械海外滲透空間可觀,2019年代表性主機廠海外佔比不足20%,而小松、卡特彼勒等海外收入佔比達84%/52%。我們認為明年全球海外低基數效應&經濟復甦下,國內出口改善值得期待。
11月中挖發力,長期看微挖、小挖有較大提升空間。11月國內大/中/小挖(含微挖)分別銷售0.36/0.8/1.7萬臺,同比增速47%/120%/56%。11月國內大/中/小銷量佔比12.5%/28%/60%,小挖和大挖銷量佔比環比下滑,中挖環比提升0.7ppt。1-11月份我國大/中/小挖同比增長分別為27%/45%/39%,中挖在今年相對保持較高增速,主要受益於房地產和基建投資拉動,以及對裝載機的替代效應。遠期來看,小挖(含微挖)受益機器換人、農機替代等結構性因素,我們預計保有量有較大提升空間。
圖表: 11月挖掘機行業銷量同比增速66.9%
資料來源:工程機械行業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起重機械與混凝土機械:利用小時高增長,後周期發力
中金汽車起重機利用指數:2020年11月同比增速39.9%,大噸位供不應求
11月汽車起重機利用指數同比增長39.9%。11月份中金汽車起重機利用小時數為178.6小時,同比增長39.9%,環比提升32.2ppt。1-11月起重機累計利用小時達到1505.2小時,累計同比增速20.2%。2020年10月汽車起重機行業共銷售3,763臺,同比增幅33.9%;1-10月累計增速25.2%。
風電搶裝潮下,大噸位銷售旺盛。根據調研,今年汽車起重機行業兩極分化嚴重,小噸位價格競爭激烈,大噸位供不應求。四季度核心主機廠大噸位起重機訂單排產至半年以後,處於賣方市場,我們認為主要與風電搶裝潮有關。
圖表: 11月中金汽車起重機利用指數同比增長39.9%
資料來源: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中金泵車利用指數:2020年11月增速環比提升5ppt
11月泵車機械利用小時數同比增長10.1%。11月份中金泵車利用指數78.7小時,同比增長10.1%,環比提升5ppt,隱含房地產下遊需求飽滿。今年泵車過半需求主要來自於國三車淘汰更新,同時隨著農村建設對短臂架泵車需求的持續增長。我們預計今年泵車行業銷量突破1萬臺,同比增速20%~30%。
圖表: 11月中金泵車利用指數同比增長10.1%
資料來源: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中金公司研究部
投資建議與風險提示
投資建議
挖機新周期起點,明年展望樂觀。我們近期發布《32萬臺:挖掘機「新周期」的起點》深度報告,以挖掘機為例剖析了工程機械持續超預期的原因。我們預計2021年挖機銷量同比增速超過10%,汽車起重機和泵車銷量同比增速超過20%。我們認為,受益於人工替代、土方機械結構升級以及海外市場拓展,挖掘機行業有望進入成長的「新周期」,龍頭企業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風險提示
下遊需求不及預期。若衛生事件反覆則對下遊具有負面影響,且海外衛生事件擴散對於出口業務造成不確定性。
(編輯:李均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