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跟蹤系統跟蹤誤差如何修正?

2020-11-26 索比光伏網

槽式太陽能跟蹤系統的跟蹤誤差影響集熱器的運行效率,並且跟蹤誤差直接決定了太陽跟蹤控制系統是否滿足工程應用。跟蹤誤差主要來源於跟蹤控制系統誤差、機械部分傳動誤差等,機械部分傳動誤差可以通過跟蹤控制方式加以修正,而對採用視日運動軌跡進行太陽跟蹤的控制系統,其控制系統誤差主要是太陽位置的計算誤差。

機械部分轉動誤差主要包含角度傳感器的測量變送誤差和傳動機構的運動誤差。本系統的角度傳感器選用的是絕對值旋轉編碼器,該編碼器輸出12位格雷碼,旋轉一圈的分辨角為360°/4096=0.088°,對於本系統聚光器在0~180°範圍內運行,測量變送誤差最大為0.044°。驅動機構的傳動誤差主要取決於驅動機構的實現形式,太陽跟蹤的傳動機構可以採用連續跟蹤和間歇跟蹤兩種基本方法。

傳動機構的實現形式不同,跟蹤控制策略需要作相應調整以提高跟蹤精度。採用間歇跟蹤方法連續跟蹤方法聚光器的跟蹤角按照太陽位置變化規律隨時間連續調節以跟隨太陽運行軌跡的變化的控制方法,跟蹤系統的機械轉動部分需要設計非常大的減速比。此外,連續跟蹤意味著跟蹤機構在不間斷的運動,將消耗大量的電能,違背了太陽能利用的目的。

系統採用的間歇跟蹤方法,即每隔一段時間間隔後,運動軸快速調整一次跟蹤角,使聚光器的轉角與其由於停頓導致落後於太陽運行的角度相等。在運行間隔時間以外,聚光器的驅動機構固定不工作。採用間歇跟蹤方法,不僅可以簡化系統控制,避免龐大的減速系統,而且可以減少液壓機構的動作頻率,增加系統的運行壽命,降低跟蹤運動系統本身的能耗。

但該方法不可避免的要犧牲系統的跟蹤精度。跟蹤程序的間隔時間直接決定了間歇跟蹤方法的跟蹤誤差,本系統設計的間隔時間為1min,按前面分析冬至日正午時刻的聚光器運行速率為全年最大峰值,為0.398°/min,則該方法最大間隔誤差既為為0.398°。槽式太陽能跟蹤系統的另外一個誤差是聚光器的跟蹤角度的計算誤差,採用前述視日運動軌跡數學模型計算出的太陽高度角和方位角直接決定了太陽跟蹤角的精度,SPA算法具有非常高的計算精度。

本系統PLC計算出的太陽跟蹤角、聚光器測量角度和採用SPA算法計算的角度對比曲線。從圖中可以直觀地看出聚光器測量角度變化趨勢與設計的跟蹤策略是一致的。SPA算法計算的角度和太陽跟蹤角輸出的最大偏差為0.12°,而SPA算法的1000年的計算誤差在0.0003°以內,所以本系統的視日軌跡的計算誤差可控制在0.13°以內。本系統的角度傳感器的採樣時間間隔為5s,所以實際跟蹤曲線角位變化值在時間點上並不準確,在某些點上存在有一定的時間延遲,但跟蹤曲線總體上體現了間歇式跟蹤的規律。從數據分析來看,控制器的角度輸出和聚光器測量角度的最大偏差在0.4°以內,聚光器的測量角度和SPA計算角度誤差在0.5°以內,說明採用程序採用1min的運行間隔時間是合理的。

FR:賢集網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太陽能跟蹤系統的設計
    為了更充分、高效地利用太陽能, 現普遍採用跟蹤太陽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獲得輸出功率。本文介紹了太陽跟蹤系統的控制原理、系統硬體組成和控制算法。在此基礎上設計了一種跟蹤精度高、結構簡單、控制可靠的雙軸太陽能跟蹤系統,有效地提高了太陽能的利用率。並通過試驗驗證了此太陽能跟蹤系統在晴朗的氣候條件下,比固定式至少提高發電量25%。
  • 太陽能自動跟蹤系統的設計
    太陽能是已知的最原始的能源,它乾淨、可再生、豐富,而且分布範圍廣,具有非常廣闊的利用前景。但太陽能利用效率低,這一問題一直影響和阻礙著太陽能技術的普及,如何提高太陽能利用裝置的效率,始終是人們關心的話題,太陽能自動跟蹤系統的設計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途徑,從而大大提高了太陽能的利用效率。
  • 應用於聚光太陽能發電的三臂式光跟蹤系統說明書
    跟蹤系統實現了將太陽光始終聚焦在接受塔處,不受太陽方位變化的影響,大大提高了太陽能的利用率。本系統各模塊部件可單獨更換,便於維修維護;根據不同應用對相應模塊做調整,擴大系統裝置的應用範圍,如各種跟蹤系統,趨光系統,導光系統,有效地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
  • 如何用「跟蹤誤差」方法選基金
    給大家簡單介紹過被動指數基金的選擇方法,即儘量選擇跟蹤誤差最小的。然後就有很多小夥伴表示迷茫:怎麼知道跟蹤誤差大還是小,這誤差咋算呢?可別被「跟蹤誤差」這四個字嚇到,其實計算方法很簡單。這節課就帶大家了解跟蹤誤差的計算方法。相信學了這節課,你離專業人士可又近了一大步哦!
  • 太陽自動跟蹤系統的設計
    0 引 言 太陽能是已知的最原始的能源,它乾淨、可再生、豐富,而且分布範圍廣,具有非常廣闊的利用前景。但太陽能利用效率低,這一問題一直影響和阻礙著太陽能技術的普及,如何提高太陽能利用裝置的效率,始終是人們關心的話題,太陽能自動跟蹤系統的設計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途徑,從而大大提高了太陽能的利用效率。 跟蹤太陽的方法可概括為兩種方式:光電跟蹤和根據視日運動軌跡跟蹤。光電跟蹤是由光電傳感器件根據入射光線的強弱變化產生反饋信號到計算機,計算機運行程序調整採光板的角度實現對太陽的跟蹤。
  • 基於EKF-SLAM方法動態誤差補償的支氣管電磁跟蹤系統
    由於氣道的複雜性,支氣管鏡的電磁導航系統顯示出優越性,電磁跟蹤系統的主要缺點是其對金屬物體的敏感性以及由於組織運動而產生的動態誤差。文章探討了基於EKF‐SLAM算法對動態支氣管體模的實時電磁場失真補償,提高了在存在鋼和鋁的情況下電磁跟蹤的精度,可以用於指導經支氣管針抽吸(TBNA)過程中淋巴結採樣精度的提高。
  • 基於數字移相器的逆變器系統相位跟蹤控制
    實驗利用MSP430產生SPWM信號合成正弦波模擬光伏逆變電源系統。採用基於數字移相器思想的開環控制方式,實現了無誤差頻率跟蹤,高精度的相位跟蹤。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控制速度快、精度高。關鍵詞:光伏逆變電源;相位跟蹤;數字鎖相環;開環控制;數字移相器 由於能源危機的不斷惡化,新型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核能等,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重視,並取得重大發展。這些新型能源絕大部分都要通過發電的方式轉變為電能,然後併入電網,供人類生產生活使用。由於新能源發電的電力不穩定,需要通過逆變器轉變為交流電。
  • 基於時域射線跟蹤法的反射係數研究
    利用射線跟蹤提出一種確定性UWB室內信道的傳播模型,用於典型室內環境中計算機模擬,並對UWB傳輸系統內主要參數給出分析。但這兩種方法均沒有完整地給出UWB信道傳播特性與傳播環境聯繫起來。對室外視距環境,直接射線和地反射線的兩個分量就足以描述室外脈衝信道傳播模型。UWB信號是一種非正弦的脈衝信號,其傳播特性的研究不同於傳統窄帶的研究,要麼時域方法要麼是頻域方法。
  • 【有圖有真相】全球最專業太陽能發電跟蹤系統會議在黃山召開
    為深化探索太陽能發電跟蹤系統應用、推動光伏產業的技術創新,由光伏綠色生態合作組織(PGO)、亞洲光伏創新大會組委會(ASIASOLAR)、中國太陽能跟蹤系統產業聯盟(ASTI)和安徽省新能源協會(ANEA)聯合主辦的CPTS第二屆中國太陽能發電跟蹤系統技術應用研討會,於4月7-8日在風景秀麗的安徽省黃山市順利召開。
  • 火箭發射時,口令「光學雷達跟蹤正常」是什麼意思?
    而本文提到的火箭發射時的口令「光學雷達跟蹤正常」,實際上應該是「光學和雷達跟蹤」,這裡光學對應的設備是光電經緯儀,雷達指精密跟蹤測量雷達。光電經緯儀,這是什麼東東?它長這樣——光電經緯儀及結構圖光電經緯儀由跟蹤機架、成像系統、測角系統、雷射跟蹤測量系統、微機控制和處理系統組成,具體結構如上圖。
  • Array Technology為中盛光電提供跟蹤系統
    Array Technology為中盛光電提供跟蹤系統光伏系統工程  來源:PV-Tech  作者:Lucy Woods  2014/9/19 11:17:14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跟蹤器製造商Array Technologies日前為太陽能系統供應商、
  • 目標檢測與跟蹤概述
    SORT是一種快速在線多目標跟蹤(MOT)算法,基於TBD(Traking-by-Detection)策略,這些特徵決定了SORT的實用性,多目標跟蹤方法的重點是為在線和實時應用有效地關聯對象。SORT算法僅使用基本算法,例如卡爾曼濾波和匈牙利算法作為跟蹤組件。本文將使您對目標跟蹤任務和SORT算法的工作流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 四路雷射跟蹤幹涉三維坐標測量系統
    首先給定系統參數真值,如表2所示,為了接近實際情況,表中數據並沒有都取整數。同時給出20個動點坐標,由這些數據可以計算出相對長度變動量lij,再由lij的值反過來精確標定9個系統參數和20個動點坐標[10],共69個未知量。分以下兩種情況進行仿真。  (1)假設雷射跟蹤幹涉儀的讀數沒有誤差,即長度變動量測量值lij沒有誤差。
  • 研究人員提出優化方法跟蹤自動駕駛軌跡 減少跟蹤誤差/降低計算量
    研究人員們設計了一種新型優化方法,以跟蹤自動駕駛汽車的軌跡,減少了誤差,同時還降低了計算量。在駕駛汽車時,人類駕駛員能夠思考並且時不時應對多種情況:車速、街道上可能會發生的情況、安全問題等,同時還能夠對車輛行進軌跡做出決策,並不斷重新評估決策,因為對駕駛員和乘客而言,行進軌跡對於確保舒適度非常重要。能夠優先考慮舒適度,並在機器人身上複製此種能力,一直是最近大量研究的焦點。
  • 平單軸跟蹤器逆向跟蹤陰影躲避技術解讀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平單軸跟蹤器的軸向一般是採用南北軸,其運行基本原理是確保組件在東西方向上跟太陽光線成直角,所以平單軸跟蹤器跟蹤的是太陽的方位角,而不是高度角。由於跟蹤的範圍一般是在-60°-60°,如果組件實時跟著太陽追蹤,在早上或傍晚太陽高度角較小的時候,需要的跟蹤角度一般會超過跟蹤範圍,而停留在±60°位置,此時前面一排組件會對後面一排產生遮擋。
  • 2019全球前十跟蹤系統企業排行出爐 NEXTracker第一
    南非中央地帶以高原為主,東、南兩側和陡崖相鄰,地形從外側的高聳陡崖一路向內陸下降,地理環境相當惡劣,對太陽能跟蹤項目有更高的技術要求。項目方綜合考慮...(以下簡稱「華為」)聯合發布了《逆變器與跟蹤支架智能聯控技術SDS(智能跟蹤算法)白皮書》,SDS通過組件、逆變器、跟蹤支架三者的協同融合,持續提升光伏發電系統效率。
  • 太陽能跟蹤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作者:胡濟元    現有的太陽能自動跟蹤控制器無外乎兩種:一是使用一隻光敏傳感器與施密特觸發器或單穩態觸發器,構成光控施密特觸發器或光控單穩態觸發器來控制電機的停、轉;二是使用兩隻光敏傳感器與兩隻比較器分別構成兩個光控比較器控制電機的正反轉
  • 基於視覺傳感的焊縫跟蹤技術簡介
    本文以新型太空飛行器燃料貯箱LF6 鋁合金材2 mm 薄板的對接焊接為背景, 針對脈衝鎢極惰性氣體保護焊( GT AW) 焊接方法, 對平板直縫和平板法蘭進行焊縫跟蹤試驗, 將傳統的「示教再現」型機器人開發成具有實時焊縫跟蹤的弧焊機器人系統。
  • 施努卡焊接雷射跟蹤器的使用,焊縫跟蹤系統哪個好
    焊接雷射跟蹤器的實現機械臂的移動需要同時考慮傳感器的識別範圍和焊槍的有效跟蹤,延時跟蹤的具體步驟為(1)將雷射光條手動調節到焊縫入口附近;(2)自動跟蹤開始,識別焊縫入口,雷射光條向焊縫移動,識別第一個有效焊縫點,計算在當前旋轉姿態下為是焊槍接觸焊縫機械臂末端因到位置
  • 基於麥克風陣列的聲源跟蹤系統
    聲源目標跟蹤技術可以應用在視頻錄製、安防監控、鳴笛抓拍等場景中,在這些場景中,針對目標對象的語音信號,可以應用陣列信號處理的知識,將麥克風按照特定陣列放置在空域中,利用空間不同位置點的聲源對麥克風陣列響應的時延相位誤差,對聲源進行測向,實現低成本的聲源定位跟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