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時域射線跟蹤法的反射係數研究

2021-01-10 電子產品世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47545.htm
1 引言

目前,研究UWB信道傳播特性是當前的研究熱點,給出一種模擬UWB信道的方法,並把UTD方法和射線跟蹤方法結合起來用於解釋怎樣得到室內或室外環境的跳時(TH)調製波形,並考慮到傳輸天線、多徑傳播和接收天線的影響,但文章沒有提及是在時域上還是在頻域上進行模擬的。利用射線跟蹤提出一種確定性UWB室內信道的傳播模型,用於典型室內環境中計算機模擬,並對UWB傳輸系統內主要參數給出分析。但這兩種方法均沒有完整地給出UWB信道傳播特性與傳播環境聯繫起來。對室外視距環境,直接射線和地反射線的兩個分量就足以描述室外脈衝信道傳播模型。UWB信號是一種非正弦的脈衝信號,其傳播特性的研究不同於傳統窄帶的研究,要麼時域方法要麼是頻域方法。提出一種時域射線跟蹤方法用於研究室內UWB信號的傳播特性,並建立室內多徑傳播模型用於研究室內UWB信道的傳播特性,該模型考慮到時域反射場、透射場和繞射場。Emami等利用射線跟蹤方法給出用於農場區域環境的室外UWB信道模型,該模型是由兩射線和三射線路徑組成的。Hiroto給出頻域射線跟蹤方法模擬UWB系統的傳播特性,包括覆蓋區及其與其它無線系統的幹擾問題。至今為止,利用時域射線跟蹤法對UWB脈衝波形的室內傳播特性如何變化的研究尚不多見。

基於上述研究現狀,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種新的n階修正Bessel函數的漸近公式,形式簡單且不受截斷誤差影響,解析式完備而且結果精確。從而提高時域射線跟蹤法的預測精度,然後採用該方法研究了UWB信道傳播特性。

本文採用Bessel函數的漸近公式:

誤差是四階近似,形式簡單。 不難得到貝塞爾函數的漸近公式。

首先因為n階貝塞爾函數是n階貝塞爾方程

(1)

的特解。作變換後,方程成為

(2)

當x趨於無窮大時,略去高階小量後我們得到方程的漸近形式。解此漸近方程容易求出通解為

(3)

貝塞爾函數的漸近形式是上面結果的一個特解,可以表示為上式中的常數與參數n有關,具體值待定。

根據定義,n階貝塞爾函數為

當n= 1/2 時,上式不難得到化為

綜合上面得到的結果,我們最終得出貝塞爾函數的漸近公式為

這個結果與用其它方法(如最陡下降法)得到的完全相同,但是過程簡單得多。

在這裡令,即可以得到

形式簡單且不受n的截斷誤差影響,解析式完備而且結果精確。三種方法近似誤差對比見圖1。

圖1 三種方法近似誤差對比

3 UWB信道特性分析

為了驗證本文提出的方法在超寬帶信道預測的正確性,我們選用了的測量結果進行對比,仿真條件如下:圖2是仿真的室內環境幾何模型,裡面有詳細的辦公室的長、寬、高和發射天線、接收天線等坐標數據,天線採用寬帶錐形天線(圖3),高度為0.9米,圖3是在發射點在TX1而接收點在RX1時的平均功率延遲分布對比圖,通過和的測量結果對比,兩者結果一致性良好,這就證明了在超寬帶預測結果的正確性。

圖2 室內環境平面幾何模型

圖3 寬帶錐形天線

(a) 測量結果

(b)本文預測結果

圖4 平均功率延遲分布(TX1,RX1)

4 結論

本文針對在傳統時域射線跟蹤法中反射係數近似會產生明顯截斷誤差的缺陷,提出一種新的n階修正Bessel函數的漸近公式,改進後的時域反射係數近似公式其形式簡單且精度較高。然後基於時域射線跟蹤法對超寬帶無線信道傳播特性進行了分析研究。

相關焦點

  • 基於各向異性時域數字編碼超表面的可編程線性和非線性極化合成
    近日,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程強教授和崔鐵軍院士及合作者以「Linear and Nonlinear Polarization Syntheses and Their Programmable Controls Based on Anisotropic Time-Domain Digital Coding Metasurface」為題,報導了一種基於各向異性時域數字編碼超表面的通用極化合成方案
  • 頻率響應法-- 頻域性能指標和時域性能指標的關
    在時域分析中,控制系統包括靜態性能指標和動態性能指標。雖然這些頻域性能指標沒有時域性能指標那樣直觀,但對於二階系統而言,它們與時域性能指標間有著確定的對應關係;在高階系統中,只要存在一對閉環主導極點,則它們也有著近似的對應關係。
  • 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交聯聚乙烯電纜絕緣缺陷檢測的新方法
    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一種基於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THz-TDS)的XLPE無損檢測新方法。基於THz-TDS系統對XLPE隱藏氣隙缺陷無損檢測的新方法,可為電纜絕緣缺陷的無損檢測提供一種新的思路,且可應用於其他電氣設備檢測中。
  • 電磁仿真(HFSS、CST、FEKO)時域頻域精準配置推薦2019
    (1)全波精確計算法包括差分法(FDTD,FDFD)、有限元(FEM)、矩量法(MoM)以及基於矩量法的快速算法(如快速多極子FMM和多層快速多極子MLFMA)等,其中,在解決大目標電磁問題中最有效的方法為多層快速多極子方法。
  • 基於麥克風陣列的聲源跟蹤系統
    本作品便是基於麥克風陣列的聲源跟蹤系統,將6路麥克風按照線型排列,並接入瑞薩SK-S7G2單片機的6路ADC中,單片機將採樣值通過陣列信號處理中波達方向(DOA)估計等算法,獲得聲源的來波方向。然後用單片機去驅動雲臺,上面搭載攝像頭或者高指向性麥克風,可以實現用戶特定的跟蹤需求。
  • 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原理分析_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的應用
    人眼藉助於可見光可以欣賞五顏六色的世界,利用付利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和拉曼光譜技術等可以了解分子的振動和轉動等性質,利用X射線衍射技術可以了解物質的結構信息。而太赫茲光譜技術作為新興的光譜技術能夠與紅外、拉曼光譜技術形成互補,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夠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而成為本世紀科學研究的熱點領域。
  • 基於ADSP21161的比相測距雷達跟蹤控制系統設計
    隨著近年來低截獲概率雷達發展的需要,其研究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採用新的數位訊號處理器件,不僅大大降低了雷達本身的設計複雜度,而且極大地提高了雷達的整體性能。  1 ADSP21161的主要特點[1]  ADSP21161是美國AD公司生產的一款高性能的32位浮點處理器。
  • 基於時域反射和傳輸的S參數測量方法
    在十年前一些測試測量專家試圖從時域—頻域特性測量入手,通過快速傅立葉函數變換將幅度—時間特性變成分立的幅度—頻率特性,在此基礎上推導出S參數。整個測試過程和測量條件與直接測量S參數相同,只是激勵源從掃頻發生器改為階躍脈衝發生器,從時域反射(TDR)和時域傳輸(TRT)參數導出S參數。
  • 基於FPGA的移動目標實時定位跟蹤系統
    打開APP 基於FPGA的移動目標實時定位跟蹤系統 工程師3 發表於 2018-04-20 15:50:00 1 背景知識 如圖
  • 基於射頻無線電力傳輸供電的無電池資產跟蹤模塊的先進監控系統
    為了滿足市場對先進無電池傳感器標籤解決方案日益增長的需求,本文提出一個在無線傳感器網絡中識別資產和監測資產移動速度的跟蹤系統,無電池的資產標籤通過射頻無線電力傳輸(WPT)架構接收數據通信所需電能,並採用一個獨有的測速方法生成時域速度讀數。
  • 目標檢測與跟蹤概述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基於視覺的運動目標的檢測與跟蹤已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和研究機構參與在這個領域的研究。目前,基於視覺的運動目標檢測與跟蹤已廣泛應用於視頻監控、虛擬實境、人機互動、行星探測、行為理解等領域。
  • 全光阿秒時域幹涉技術——時域、頻域解析度「雙高」的高精度探測手段 | NSR
    隨著微觀物理研究的深入,人們對探測技術解析度的要求不斷革新。
  • 基於Nios II的視頻運動目標檢測跟蹤系統設計
    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和智能視頻監控系統中,目標檢測與跟蹤系統是一個最要的研究內容,該系統在很多領域中經得到廣泛的應用,例如在家庭住宅小區、智能交通、銀行、超市等場所都設有視頻監控系統,起到了不需要人為的作用,就可以對採集來的視頻圖像信號進行處理,並對監控系統進行控制。
  • 時域測量的高斯響應低通濾波器
    時域法的激勵源是標準脈衝發生器,輸出標準階躍脈衝,根據被測設備對階躍脈衝的響應時間,從時間/頻率變換公式計算有效帶寬。顯然,頻域法最準確,但是對測量儀器要求較高,測量過程複雜,測量時間較長。時域法的標準階躍脈衝源容易獲得,測量過程簡單,測量時間較短,但是測量準確度與階躍脈衝的特性密切相關,準確度要比頻域法稍低。
  • 自控---時域
    (根軌跡增益時域不提)除此之外是理解開環和閉環,主要區別是有無反饋,把開環傳函記為G(S),閉環傳函記為Φ(S)(傳遞函數的定義是系統輸出拉氏變換與輸入拉氏變換之比)。最後則是拉氏變換的掌握,自己好好的把拉式變換理解一下。
  • 時域和頻域之間的射頻信號轉換
    當我們用有限元法(FEM)分析高頻電磁學問題時,常常會在頻域中計算 S 參數而不考慮互補域(也就是時域)中的結果。
  • 煙塵直讀時代來臨,β射線法將成為便攜監測新寵兒.
    與此同期,2019年12月23日,遼寧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固定汙染源廢氣 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 β射線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遼寧地標」),由此可見,β射線法已經逐漸普及,這也將意味著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顆粒物的測定將更加便捷。
  • 全球首款基於固體的X射線雷射器研製成功
    ——研究人員首次基於固體研製出了X射線雷射器。其方法是基於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的脈衝自由電子雷射器開闢的材料研究全新途徑,相關報導由德國亥姆霍茲柏林中心(HZB)Alexander Föhlisch教授發表在「自然」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