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域和頻域之間的射頻信號轉換

2021-01-14 COMSOL
當我們用有限元法(FEM)分析高頻電磁學問題時,常常會在頻域中計算 S 參數而不考慮互補域(也就是時域)中的結果。在時域中,我們可以找到其他有用信息,例如時域反射器(TDR)。在本篇博客文章中,我們將演示兩個域之間的數據轉換,以便通過快速傅立葉變換(FFT)處理得到所需計算域中的有效計算結果。甚寬頻範圍的 S 參數計算假設你正在模擬一個器件,希望在頻域中以較小的頻率步長或具有較長時間周期的時域反射器中獲得非常寬的頻率響應。這需要很長時間。然而,在這兩種情況下,通過首先在互補域中運行仿真然後進行 FFT 以在優選域中生成結果,可以提高寬頻率和時間範圍內的計算性能。例如,你可以:對時域帶通脈衝響應執行頻率掃描,然後執行時域到頻域 FFT

10 GHz 下同軸低通濾波器中電場模的對數表面圖和時間平均功率流的箭頭圖。以較小頻率步長執行寬帶頻率掃描可能是一項耗時且麻煩的任務。器件頻率響應的清晰解析度可以從時頻 FFT 中找到,其中 FFT 過程瞬態輸入的結束時間定義了最終結果的頻率解析度。設想用於激勵源的調製高斯脈衝驅動頻域寬帶響應的時域模型。隨著時間的推移,激勵的能量逐漸衰減,最終消失。時域仿真作為 FFT 的輸入執行的時間越長,FFT 輸出中的頻率步長越小。當仿真域中的能量在一定時間段後可忽略不計時,就不需要繼續執行仿真了。相反,我們可以在能量小於某個閾值時停止瞬態仿真,並在執行 FFT 之前將剩餘時間用零填充解。我們將此過程稱為補零。

激勵(源)集總埠的時域電壓。左:電壓正在收斂到零,S 參數在頻域中。右:60 GHz 帶寬下反射特性(S11)和插入損耗(S21)的繪圖。寬帶和多頻帶天線的遠場輻射方向圖寬帶天線研究,例如 S 參數和/或遠場輻射方向圖分析,可以通過執行瞬態仿真和時頻 FFT 獲得。我們可以先運行瞬態研究,然後轉換因變量(矢量磁勢 A),將集總埠的電壓信號從時域轉換到頻域, 然後根據轉換的頻域數據計算S 參數和遠場輻射結果。下面的雙頻帶印刷天線顯示兩個諧振,在給定頻率範圍的 S 參數圖中,計算的 S11 低於 -10 dB。

上:2.265 GHz 下雙頻帶印刷條形天線的電場模和遠場輻射方向圖的表面圖。下:S 參數圖顯示兩個諧振區域,其中計算的 S11 低於 -10 dB。時頻傅立葉變換兩步過程在集總埠 設置窗口中,單擊激勵埠上的計算 S 參數 複選框,將電壓激勵類型設置為調製高斯。還可以指定調製正弦函數的中心頻率(f0)。

電磁波,瞬態物理場接口中的集總埠設置。

其中 

左:瞬態研究步驟設置。中:時頻 FFT 研究步驟設置。右:模型開發器樹中的默認求解器序列。

瞬態研究步驟的結束時間設置為調製正弦函數周期的 100 倍,對於簡單的無源器件來說足夠長,可以確保輸入能量完全衰減。這種設置適用於典型的無源電路,但封閉腔型器件除外,其中的能量衰減時間可能更長。

停止條件會自動添加到瞬態求解器下(選中計算 S 參數複選框可在求解器設置中激活此停止條件)。當建模域中的總電能和磁能之和與輸入能量相比小於 70 dB 時,瞬態研究由停止條件終止,所有時域數據都被傳遞到 FFT 步驟。為了在 0 到2f0 之間的頻率範圍內產生沒有明顯失真的頻域數據,滿足奈奎斯特準則的時間步長被設置為 1/4f0 = 1/2B,其中 B 是帶寬 2f0。

為了提供精細的頻率解析度,FFT 研究步驟的結束時間比瞬態研究的結束時間長得多。在 FFT 研究步驟之前,補零將自動應用於瞬態研究數據。

傳輸線的時域帶通脈衝響應雖然瞬態分析對於時域反射器(TDR)處理信號完整性(SI)問題很有用,但許多 RF 和微波示例都是使用產生 S 參數的頻域仿真來求解的。然而,從頻域數據來看,很難識別該信號衰減的來源。通過在頻域中模擬電路並執行頻域到時域 FFT,可以在時域中研究頻域中的電壓信號。通過分析時域信號波動,計算結果有助於識別傳輸線上的物理不連續性和阻抗失配。

時域集總埠電壓。信號的過衝和欠衝表明微帶線的不連續性。在上圖中,集總埠 1 處的電壓帶通脈衝響應的時域結果用具有多個線路不連續性的微帶線繪製。電壓波動時間對應於入射脈衝從兩個線路不連續處(50 歐姆微帶線的缺陷部分)反射的傳播時間。從集總埠 1 到每個不連續點的往返行程時間與電壓波動位置一致。頻域到時域傅立葉變換兩步過程時域結果可能隨每個研究步驟中的輸入變元而變化。研究步驟輸入變元的影響如下表所示:研究步驟變元對轉換後時域結果的影響

頻率步長 

在執行 FFT 時,使用的是高斯窗函數,這有助於抑制來自有限頻率掃描範圍的噪聲。每個研究步驟都使用在輸出中存儲物理場 選項,定義可存儲計算結果的選擇。通過為在輸出中存儲物理場 設置僅選擇集總埠邊界,可以大大減小模型文件的大小。管理計算結果由於 FFT 僅轉換第一個域中的因變量,因此只能在第二個域中使用與因變量直接相關的後處理變量,通過解存儲 1 數據集,通常可以訪問第一個域的結果。頻域到時域 FFT 研究步驟將頻域中因變量的解轉換到時域,其時間步非常小,每個周期十個採樣,由模型中的最高頻率定義。只有可以用因變量表示的後處理變量對結果分析有效。由於轉換後的解通常包含許多時間步,因此建議使用在輸出中存儲物理場 選項來減小模型的大小。本文內容來自 COMSOL 博客,點擊「閱讀原文」,閱讀更多延伸文章。

相關焦點

  • 信號表達方式時域和頻域
    在分析信號解決問題時,模態域、時域和頻域是可以互換的,可以將信號進行域之間的轉化,這其中的好處是:在時域視角難以解決的問題,轉換成頻域或模態域後通常可以變得非常清晰
  • 信號分析基礎 | 信號表達方式——時域和頻域
    在分析信號解決問題時,模態域、時域和頻域是可以互換的,可以將信號進行域之間的轉化,這其中的好處是:在時域視角難以解決的問題,轉換成頻域或模態域後通常可以變得非常清晰。之前我們了解了模態域(信號分析基礎 | 信號表達方式——模態域),今天來聊一聊時域和頻域。在時域中觀察信號是一種最傳統的方法。時域是指對系統中某個參數隨時間變化的記錄。
  • 時域和頻域的關係
    我們的經歷都是在時域中發展和驗證的,已經習慣於事件按時間的先後順序地發生。而評估數字產品的性能時,通常在時域中進行分析,因為產品的性能最終就是在時域中測量的。如下圖所示的時鐘波形。由上圖可知,時鐘波形的兩個重要參數是時鐘周期和上升時間。圖中標明了1GHz時鐘信號的時鐘周期和10-90上升時間。下降時間一般要比上升時間短一些,有時會出現更多的噪聲。
  • 射頻嵌入式設計與高級頻域時域聯合分析
    當今嵌入式設計的一個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多地涉及到射頻電路和射頻信號的分析與驗證,隨著電路工作頻率的升高和高速總線接口的使用,突發性的EMI問題也日趨嚴重。設計人員常常面對必須將時域信號與射頻信號綜合分析的難題。
  • 時域分析和頻域分析
    時域分析時,給定激勵的頻率,由驅動器和負載模型定義信號的變化沿和輸入輸出阻抗特性,仿真出信號通過PCB上信號傳輸線經過反射後的波形。然而,實際情況往往和仿真不一樣:首先,實際信號的頻率並不一定,變化沿也和模型描述有差異,造成信號頻譜差異,這樣他們通過傳輸線後的頻譜特性必然會不同;其次,時域仿真時的信號是經過負載阻抗和驅動器內阻之間多次反射後的波形,實際的驅動器和負載的阻抗和模型定義的也不同,也會造成波形變化。綜上所述,時域仿真存在太多偶然因素,有局限性。
  • 時域與頻域的含義以及其分析舉例和優點
    時域是描述數學函數或物理信號對時間的關係。例如一個信號的時域波形可以表達信號隨著時間的變化。   若考慮離散時間,時域中的函數或信號,在各個離散時間點的數值均為已知。若考慮連續時間,則函數或信號在任意時間的數值均為已知。   在研究時域的信號時,常會用示波器將信號轉換為其時域的波形。
  • labVIEW 時域—頻域分析
    頻域(頻率域)——自變量是頻率,即橫軸是頻率,縱軸是該頻率信號的幅度,也就是通常說的頻譜圖。頻譜圖描述了信號的頻率結構及頻率與該頻率信號幅度的關係。
  • labVIEW時域—頻域分析
    頻域(頻率域)——自變量是頻率,即橫軸是頻率,縱軸是該頻率信號的幅度,也就是通常說的頻譜圖。頻譜圖描述了信號的頻率結構及頻率與該頻率信號幅度的關係。
  • 一張動圖,讓你明白時域和頻域的關係
    看明白了這張圖,就可以了解為什麼既要做時域分析也要做頻域分析了吧。 簡單總結下,時域和頻域的關係如下: 時域是信號在時間軸隨時間變化的總體概括。
  • 時域與頻域都是啥?這裡有詳細解答
    時域是描述數學函數或物理信號對時間的關係。例如一個信號的時域波形可以表達信號隨著時間的變化。 若考慮離散時間,時域中的函數或信號,在各個離散時間點的數值均為已知。若考慮連續時間,則函數或信號在任意時間的數值均為已知。 在研究時域的信號時,常會用示波器將信號轉換為其時域的波形。
  • 通俗易懂的無源濾波器的時域和頻域特性
    本文介紹了濾波的概念,並詳細說明了電阻 - 電容(RC)低通濾波器的用途和特性。 1 時域和頻域 當我們在示波器上查看電信號時,會看到一條線,表示電壓隨時間的變 化。在任何特定時刻,信號只有一個電壓值。我們在示波器上看到的是信號的時域表示。 典型的示波器很直觀,但它也有一定的限制性,因為它不直接顯示信號的頻率內容。
  • 常用的射頻單位轉換公式
    單位轉換公式的情境示例。  1.從伏特到dBm的轉換  由矢量信號收發器(VST)所產生的單音信號,其頻率與載波有500 kHz的偏差,IQ信號產生速率為120 MS/s,輸出功率約為-20 dBm。該信號經由RF IN口反饋輸入至VST設備,其I/Q電平測量結果如下圖1所示,功率測量結果如圖2所示。
  • 時域頻域,你的樣子---第二章複習
    舉個慄子,來看看一個事物在時域和頻域不同的樣子。數位訊號處理對付的是時域離散的信號與系統,第二章的離散時間傅立葉變換就是把上圖所示的連續時間信號的傅立葉變換的定義中,連續的時間t變成離散的n,模擬角頻率Ω變成數字角頻率ω,連續的積分變成離散的求和,從而得到離散時間傅立葉變換
  • 電磁兼容設計的時域和頻域分析方法
    大部分電子設計師對於時間域非常熟悉,在分析問題的時候,用示波器觀察信號的波形。波形表示的是一個信號隨著時間變化的情況,因此叫做時間域分析。但是,在處理電磁兼容問題時,我們經常更關心騷擾的頻率。也就是關注一個騷擾隨著頻率變化的情況,這就是頻率域分析。信號的時域顯示和頻域顯示可以看成是對同一個事物的不同角度觀察的結果。
  • 從時域、頻域和統計域分析噪聲
    Ua7edncUa7ednc顯示在圖1左上部分的曲線是帶寬受限的高斯噪聲的時域圖。我們在整篇文章中引用的都是這個信號。下面的曲線顯示的是頻域中的噪聲:信號的功率譜密度(PSD)顯示了每赫茲的噪聲功率與頻率的關係。右圖是帶寬受限噪聲的柱狀圖,通過近似隨機過程的概率密度函數(PDF)提供統計視圖。
  • 高頻小信號諧振放大電路時域與頻域對比分析
    摘要:高頻小信號諧振放大電路,主要是用來放大採集的微小的高頻電壓信號,但是放大器的負載不是線性電阻而是具有選頻功能的諧振網絡。所以諧振放大電路能夠對不同頻率的信號進行不同增益的放大,在信號的選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 如何使用示波器進行射頻信號測試
    本文介紹了高帶寬實時示波器在射頻信號測量領域的典型應用,以及示波器用於射頻測量時的底噪聲、無雜散動態範圍、諧波失真、絕對幅度測量精度、相位噪聲等關鍵指標。每一位做射頻或者高速數字設計的工程師都會同時面臨頻域和時域測試的問題。比如從事高速數字電路設計的工程師通常從時域分析信號的波形和眼圖,也會借用頻域的S 參數分析傳輸通道的插入損耗,或者用相位噪聲指標來分析時鐘抖動等。
  • 從時域到頻域-換個角度看世界
    對於大多數電子工程師來說,時域的信號是非常直觀和容易理解的,因為時域是一個真實世界,是實際存在的域。我們所有的經歷都是在時域中發展和驗證,而且大家都已經習慣了事件是按照時間先後順序發生的,並得到記錄保存。
  • 頻率響應法-- 頻域性能指標和時域性能指標的關
    頻率響應法是通過系統的開環頻率特性和閉環頻率特性的一些特徵量間接地表徵系統瞬態響應的性能,因而這些特徵量又被稱為頻域性能指標。常用的頻域性能指標包括:開環頻率特中的相位裕量、增益裕量;閉環頻率特中的諧振峰值、頻帶寬度和諧振頻率等。在時域分析中,控制系統包括靜態性能指標和動態性能指標。
  • 時域、頻域解析度「雙高」的高精度探測手段
    因此,尋求一種同時結合時域和頻域解析度的探測手段顯得至關重要。該方案克服了單個超短脈衝頻域解析度低的弊端,兼具高的時間分辨本領和能量分辨本領。圖1為該幹涉儀的原理圖。利用該項技術的超高時間解析度,作者成功實現了任意偏振態光場時域波形的精密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