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表達方式時域和頻域

2021-01-14 CAE之家

在分析信號解決問題時,模態域、時域和頻域是可以互換的,可以將信號進行域之間的轉化,這其中的好處是:在時域視角難以解決的問題,轉換成頻域或模態域後通常可以變得非常清晰。之前我們了解了模態域(信號分析基礎 | 信號表達方式——模態域),今天來聊一聊時域和頻域。


在時域中觀察信號是一種最傳統的方法。時域是指對系統中某個參數隨時間變化的記錄。如下圖中的一個簡單的彈簧質量系統,在該系統中,我們將筆連接到質量塊上,使得彈簧在振動時,筆可以在紙上畫出痕跡,同時以恆定的速度拉動紙片,最終得到的結果是質量塊相對於時間的位移的記錄。

一般很少會使用這種直接記錄時域信息的方法,使用傳感器將目標參數轉換為電信號更為常用,如麥克風、加速度計、壓力探頭等。


系統中的電信號可以記錄在專用的記錄儀中,如下圖所示。這時我們可以調整系統的增益,從而對測量進行校準。同時,也可以精確再現上圖中的簡單直接的記錄結果。

那我們就會想,為什麼要使用這種間接方法?原因有二:



這裡,我們看到用筆把時域信號記錄下來,是一種比較古老的方式,應用有限。當物理量變化很快時,驅動筆的系統就很難將每一幀的數據記錄下來了,這時候就要用到示波器,一個可以直接將物理量的電壓顯示出來的設備,如下圖所示。

黃色和藍色曲線分別代表兩個信號隨時間變化的曲線,這就是信號的時域表現形式。橫軸為時間,縱軸為幅值,這裡的幅值單位是電壓。


一百年前的傅立葉男爵 (Baron Jean Baptiste Fourier) 證明,現實世界中的任何波形都可以通過多個正弦波的疊加來產生。就下圖中的案例來說,這是由兩個正弦波組成的簡單波形。通過正確選擇正弦波的幅度、頻率和相位,就可以生成任何信號。

但是在現實世界中卻恰恰相反,我們可以將真實的信號分解為多個正弦波的組合。同時,正弦波的這種組合是獨特的,任何真實的信號都只能由一種正弦波的組合表示。


下圖a是上述正弦波疊加的三維圖。同時域中一樣,時間和幅度是我們熟悉的,第三個軸是頻率,這讓我們能夠在視覺上分離正弦波。如果我們以時間為x 軸,幅度為y 軸查看此三維圖,則可以看到圖b中的結果,這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正弦波的時域圖,其中,把每個時間點的值加在一起便得到原始波形。

但是,如果在圖a中以頻率為x 軸查看圖形,則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如圖c。此處的信號幅度隨頻率變化的關係,通常稱為頻域。輸入信號中的每個組成的正弦波在頻域中都顯示為一條垂直線。它的高度代表振幅,位置代表頻率。這裡稱信號的這種頻域表示為信號頻譜,頻譜中的每個正弦波線都稱為總信號的一部分。


那麼,頻域這個分析方法到底好在哪裡呢?很多時候在時域中觀察一個信號,無法分辨其中較小的頻率成分。假設需要觀察一個信號失真的狀態,就必須在頻域內觀察,如下圖所示,圖中為一個時域信號,看起來像是一個正弦波。

但是將信號轉到頻域中,如下圖所示,這顯然是三個正弦波的疊加,其中有一個幅值較大,也就是我們能明顯觀察到的;另外兩個幅值較小,在時域中無法直接觀察得到結果。這就是在頻域中分析信號的優勢。

當然,在剛剛接觸時,你會覺得頻域非常陌生,但這其實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您的耳朵-腦的組合就是一個出色的頻域分析儀,它將聽到的聲音分成許多窄帶,並且能確定每個頻帶中的能量,這個功能可以使人輕鬆地從嘈雜的背景噪音中聽到很小的聲音。醫生聽病人心臟和呼吸的聲音,機械師聽機器的聲音,就能一定程度上判別問題的所在。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時域和頻域中的一些常見信號。在下圖a中,我們看到正弦波的頻譜是一條直線,我們從構建頻域的方式中期望這一點。圖b中的方波由無窮多個正弦波組成,稱之為諧波,其中最小頻率是方波周期的倒數。上兩個例子說明了頻率變換的性質:一個周期性並且一直存在的信號具有離散的頻譜。但這與圖c中具有連續頻譜的瞬態信號相反。也就是說,組成這個信號的正弦波在頻譜上兩兩之間是無限接近的。

最後一個常見信號是圖d所示的脈衝。脈衝的頻譜是一條平坦的橫線,即在所有頻率上都有能量。因此,將需要無窮大的能量來產生真正的脈衝。所以,實際情況下,產生的脈衝只要滿足需求即可,就是在所需頻率段內的頻譜是一條橫線。



擴展閱讀:

汽車隔振分析及實際應用系列視頻課程

汽車振動系統模態識別方法及應用視頻課程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吉興汽車聲學部件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ID:gh_ff1a461c24cb),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用於學習!對文中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若您認為文中來源標註與事實不符,若有涉及版權等請告知,將及時修訂刪除,謝謝大家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信號分析基礎 | 信號表達方式——時域和頻域
    在分析信號解決問題時,模態域、時域和頻域是可以互換的,可以將信號進行域之間的轉化,這其中的好處是:在時域視角難以解決的問題,轉換成頻域或模態域後通常可以變得非常清晰。之前我們了解了模態域(信號分析基礎 | 信號表達方式——模態域),今天來聊一聊時域和頻域。在時域中觀察信號是一種最傳統的方法。時域是指對系統中某個參數隨時間變化的記錄。
  • 時域和頻域的關係
    我們的經歷都是在時域中發展和驗證的,已經習慣於事件按時間的先後順序地發生。而評估數字產品的性能時,通常在時域中進行分析,因為產品的性能最終就是在時域中測量的。如下圖所示的時鐘波形。由上圖可知,時鐘波形的兩個重要參數是時鐘周期和上升時間。圖中標明了1GHz時鐘信號的時鐘周期和10-90上升時間。下降時間一般要比上升時間短一些,有時會出現更多的噪聲。
  • 時域和頻域之間的射頻信號轉換
    然而,在這兩種情況下,通過首先在互補域中運行仿真然後進行 FFT 以在優選域中生成結果,可以提高寬頻率和時間範圍內的計算性能。例如,你可以:對時域帶通脈衝響應執行頻率掃描,然後執行時域到頻域 FFT10 GHz 下同軸低通濾波器中電場模的對數表面圖和時間平均功率流的箭頭圖。以較小頻率步長執行寬帶頻率掃描可能是一項耗時且麻煩的任務。
  • 時域與頻域的含義以及其分析舉例和優點
    時域是描述數學函數或物理信號對時間的關係。例如一個信號的時域波形可以表達信號隨著時間的變化。   若考慮離散時間,時域中的函數或信號,在各個離散時間點的數值均為已知。若考慮連續時間,則函數或信號在任意時間的數值均為已知。   在研究時域的信號時,常會用示波器將信號轉換為其時域的波形。
  • 時域分析和頻域分析
    時域分析時,給定激勵的頻率,由驅動器和負載模型定義信號的變化沿和輸入輸出阻抗特性,仿真出信號通過PCB上信號傳輸線經過反射後的波形。然而,實際情況往往和仿真不一樣:首先,實際信號的頻率並不一定,變化沿也和模型描述有差異,造成信號頻譜差異,這樣他們通過傳輸線後的頻譜特性必然會不同;其次,時域仿真時的信號是經過負載阻抗和驅動器內阻之間多次反射後的波形,實際的驅動器和負載的阻抗和模型定義的也不同,也會造成波形變化。綜上所述,時域仿真存在太多偶然因素,有局限性。
  • 時域與頻域都是啥?這裡有詳細解答
    時域是描述數學函數或物理信號對時間的關係。例如一個信號的時域波形可以表達信號隨著時間的變化。 若考慮離散時間,時域中的函數或信號,在各個離散時間點的數值均為已知。若考慮連續時間,則函數或信號在任意時間的數值均為已知。 在研究時域的信號時,常會用示波器將信號轉換為其時域的波形。
  • 一張動圖,讓你明白時域和頻域的關係
    看明白了這張圖,就可以了解為什麼既要做時域分析也要做頻域分析了吧。 簡單總結下,時域和頻域的關係如下: 時域是信號在時間軸隨時間變化的總體概括。
  • labVIEW 時域—頻域分析
    頻域(頻率域)——自變量是頻率,即橫軸是頻率,縱軸是該頻率信號的幅度,也就是通常說的頻譜圖。頻譜圖描述了信號的頻率結構及頻率與該頻率信號幅度的關係。
  • labVIEW時域—頻域分析
    頻域(頻率域)——自變量是頻率,即橫軸是頻率,縱軸是該頻率信號的幅度,也就是通常說的頻譜圖。頻譜圖描述了信號的頻率結構及頻率與該頻率信號幅度的關係。
  • 高頻小信號諧振放大電路時域與頻域對比分析
    摘要:高頻小信號諧振放大電路,主要是用來放大採集的微小的高頻電壓信號,但是放大器的負載不是線性電阻而是具有選頻功能的諧振網絡。所以諧振放大電路能夠對不同頻率的信號進行不同增益的放大,在信號的選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 時域頻域,你的樣子---第二章複習
    舉個慄子,來看看一個事物在時域和頻域不同的樣子。第一幅圖是一個以固定的頻率在震蕩的正弦波,在頻域裡,它就是一根位于震蕩頻率處的譜線。圖二的紅色曲線,是兩個不同頻率的正弦波加和的結果,在頻域裡,它就是位於不同頻率處的兩根譜線。第三幅圖同理。。。
  • 電磁兼容設計的時域和頻域分析方法
    大部分電子設計師對於時間域非常熟悉,在分析問題的時候,用示波器觀察信號的波形。波形表示的是一個信號隨著時間變化的情況,因此叫做時間域分析。但是,在處理電磁兼容問題時,我們經常更關心騷擾的頻率。也就是關注一個騷擾隨著頻率變化的情況,這就是頻率域分析。信號的時域顯示和頻域顯示可以看成是對同一個事物的不同角度觀察的結果。
  • 通俗易懂的無源濾波器的時域和頻域特性
    本文介紹了濾波的概念,並詳細說明了電阻 - 電容(RC)低通濾波器的用途和特性。 1 時域和頻域 當我們在示波器上查看電信號時,會看到一條線,表示電壓隨時間的變 化。在任何特定時刻,信號只有一個電壓值。我們在示波器上看到的是信號的時域表示。 典型的示波器很直觀,但它也有一定的限制性,因為它不直接顯示信號的頻率內容。
  • 從時域、頻域和統計域分析噪聲
    Ua7edncUa7ednc顯示在圖1左上部分的曲線是帶寬受限的高斯噪聲的時域圖。我們在整篇文章中引用的都是這個信號。下面的曲線顯示的是頻域中的噪聲:信號的功率譜密度(PSD)顯示了每赫茲的噪聲功率與頻率的關係。右圖是帶寬受限噪聲的柱狀圖,通過近似隨機過程的概率密度函數(PDF)提供統計視圖。
  • 時域、頻域解析度「雙高」的高精度探測手段
    因此,尋求一種同時結合時域和頻域解析度的探測手段顯得至關重要。該方案克服了單個超短脈衝頻域解析度低的弊端,兼具高的時間分辨本領和能量分辨本領。圖1為該幹涉儀的原理圖。利用該項技術的超高時間解析度,作者成功實現了任意偏振態光場時域波形的精密測量。
  • 射頻嵌入式設計與高級頻域時域聯合分析
    當今嵌入式設計的一個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多地涉及到射頻電路和射頻信號的分析與驗證,隨著電路工作頻率的升高和高速總線接口的使用,突發性的EMI問題也日趨嚴重。設計人員常常面對必須將時域信號與射頻信號綜合分析的難題。
  • 全光阿秒時域幹涉技術——時域、頻域解析度「雙高」的高精度探測手段 | NSR
    然而由於傅立葉變換的性質,超高時間分辨尺度往往意味著更低的頻率解析度,為從頻域中提取原子、分子的結構信息帶來困難。因此,尋求一種同時結合時域和頻域解析度的探測手段顯得至關重要。最近,華中科技大學超快光學團隊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 發表研究論文,提出了一種全光阿秒時域幹涉方案。
  • 頻率響應法-- 頻域性能指標和時域性能指標的關
    頻率響應法是通過系統的開環頻率特性和閉環頻率特性的一些特徵量間接地表徵系統瞬態響應的性能,因而這些特徵量又被稱為頻域性能指標。常用的頻域性能指標包括:開環頻率特中的相位裕量、增益裕量;閉環頻率特中的諧振峰值、頻帶寬度和諧振頻率等。在時域分析中,控制系統包括靜態性能指標和動態性能指標。
  • 從時域到頻域-換個角度看世界
    對於大多數電子工程師來說,時域的信號是非常直觀和容易理解的,因為時域是一個真實世界,是實際存在的域。我們所有的經歷都是在時域中發展和驗證,而且大家都已經習慣了事件是按照時間先後順序發生的,並得到記錄保存。
  • 從歐拉公式的角度來看待變換下的時域和頻域
    積分變換中時域和頻域非常重要,但也比較艱深,本篇我們從歐拉公式的角度出發來形象化的理解它的原理看到e^iθ首先就會想到歐拉公式,或者複平面上的一個夾角為θ的向量如果我們將θ用時間t代替隨著時間的流逝,從t=0開始,這個向量就會旋轉起來,當T=2π時正好旋轉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