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①|四方面切入,打造暢通國內大循環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

2021-01-11 四川新聞網內江頻道

四川新聞網消息(熊強 李永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12月21日舉行的中國共產黨內江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以下簡稱:全會)上,審議通過的《中共內江市委關於制定內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提出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搶抓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把內江打造成為暢通國內大循環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

「《建議》對『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進行了突出強調和專章部署。」內江市委副秘書長、市委政研室主任吳德生說,未來,內江將重點從全面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促進消費拉動內需、大力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布局等四個方面切入,著力把內江打造成為暢通國內大循環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

全面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吳德生介紹,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市場主導經濟循環的特徵會更加明顯,但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融入國內市場循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吳德生說,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實現上下遊、產供銷有效銜接。

吳德生介紹,另一方面,要主動參與高水平的國際大循環,著力培育外貿出口基地和企業主體,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優化企業國內國際市場布局、商品結構、貿易方式,積極促進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

促進消費拉動內需

12月1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了「需求側改革」。「這是『雙循環』戰略下的重要布局,意味著『擴內需』的重心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吳德生說,內江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更好發揮消費基礎作用,建設成渝特色消費聚集區和全省區域消費中心城市;要持續提升人民收入水平和居民消費能力,持續優化放心舒心消費環境,以提升傳統消費、發展服務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創新消費場景、適當增加公共消費為重點,加快培育消費新增長點;要以質量品牌為重點,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支持開展「汽車下鄉」、家電等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擴大節假日消費,大力發展夜間經濟,鼓勵發展消費新模式新業態。

大力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舉措,也是內江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引領。」吳德生說,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就是融入新發展格局。

「這次全會以此統攬全市區域經濟布局和各領域重大部署,要求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加快建設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務中心、加快建設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加快建設成渝改革開放新高地、加快建設成渝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吳德生介紹,具體來說,就是要深化與成都、重慶產業分工協作,積極融入成渝1小時都市圈和全國便捷交通圈;深化毗鄰地區協同發展,共建內江榮昌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推動內江、自貢同城化發展,共建川南現代產業集中發展區(內自合作園區);推動川南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協同共建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和承接產業轉移創新發展示範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跨越發展。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布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的重大決策部署。「內江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必須立足內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逐步形成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相協調的空間格局,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吳德生說,要加快推進「多規合一」,建立國土空間規劃留白機制和動態調整機制;要優化內江中心城區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生產力和公共資源布局,合理規劃工業區、商業區、生活區等空間布局,構建內江「一核三區一帶兩軸」總體空間開發格局;要全面提高內江中心城區與周邊縣域之間聯繫的緊密度。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徐蔚冰首先我們來梳理一下「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提出的時間脈絡。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暢通國內大循環 有色金屬工業呈現向好態勢
    行業發展應向四方面發力  趙家生認為,下一階段有色金屬行業發展應該向以下四個方面發力:  一是保持底線思維。要充分認識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樹立底線思維,絕不能放鬆警惕,提早做好最艱難時刻的危機應對舉措。  二是堅持創新、堅持綠色發展。
  • 中金公司王漢鋒: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有四方面投資含義
    「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提法從5月份開始多次出現在中國政策制定者的政策溝通中,可能意味著這是中國政策導向重要的新方向,可能也會成為十四五規劃制定的原則之一。新的「雙循環」格局戰略定位有四方面的投資含義,包括更加重視內需、更加注重產業鏈的自主可控、更加重視創新升級、繼續重視外需和市場開放。  王漢鋒從四個方面解讀了「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定位。
  • 國內大循環是什麼意思?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題:立足國內大循環、促進「雙循環」,中國謀劃新發展格局有何深意?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韓潔、劉開雄  近段時間,從企業家座談會到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國謀劃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引發廣泛關注。海內外媒體爭相報導,各路智庫機構紛紛解讀,同時也引起了投資者和消費者的熱議。
  • 看習近平這幾次重要講話,弄懂「大循環」「雙循環」
    新華網記者 王子暉  【學習進行時】著眼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近期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中,習近平從不同角度作出了深刻闡釋。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 以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主線 不斷提升商務對全省經濟社會...
    在建設現代流通體系、暢通國內大循環上優化布局、補強短板,在深化「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建設高水平開放平臺、推進自貿區申建上精準發力、主動作為,在改善營商環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抓好招商引資上加大力度、勇於創新,努力在新的一年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 【理論微課堂】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他特別指出,「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諸多複雜挑戰,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他還強調,「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深入理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現實意義、科學路徑以及工作著力點等指明了方向。
  • 人民日報海外版: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互促雙循環新格局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互促雙循環新格局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還很大,亟待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李稻葵: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大循環之間是什麼關係?
    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個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乾貨| 「國內大循環」:核心思路、路徑及投資機會
    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聯組會時指出,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 ...丨暢通大循環、促進雙循環新格局下,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的新路徑...
    人工智慧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要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發揮頭雁效應,領跑世界。並在百年之未有的大變局中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世界經濟復甦的新動力。
  • 國內「大循環」火熱!這意味著什麼?如何影響你的投資?
    目前研究認為發展國內大循環將釋放消費活力以及重塑國內產業鏈。這其中又以國內消費轉化及進口替代最為關鍵。相關重大戰略領域值得持續關注。什麼是「國內國際雙循環」?在5月1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首次提出了「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研究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成都正成為大循環和雙循環重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片)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供應鏈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成為各地轉型升級、重構競爭優勢的重要發力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對此給出的建議是:緊盯國內大循環,深度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 11月30日,場景匯·「供應全球 鏈通未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國際供應鏈創新應用專場活動,聚焦國際供應鏈新模式新業態,邀請國內外業界專家、高端學者及企業代表共話現代供應鏈創新應用趨勢,全面釋放成都國際供應鏈服務體系和現代物流產業生態圈的發展機遇。
  • 理解「國內大循環」的六個維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強調,我們不追求一枝獨秀,不搞你輸我贏,也不會關起門來封閉運行,將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中國經濟發展開闢空間,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增添動力
  • 重慶潼南:暢通雙循環 靠一顆酸檸檬過上了甜日子
    中國網12月30日訊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重慶潼南檸檬產業如何立足本身、深化創新,研發出讓國內消費者喜歡的新產品,撬動國內市場?日前,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播出《從「外」向「內」尋新機》,專題介紹潼南檸檬產業發展情況。
  • 推動國內大循環要避免陷入誤區
    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規劃的建議中強調,「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意味著,在國內各地的十四五規劃中,「國內大循環」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點。由於國內大循環是過去五年規劃中沒有涉及的新內容,如何在十四五規劃及以後的政策行動中體現這一策略?如何平衡國內大循環與雙循環之間的關係?
  • 南方航空:全力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計劃運力登頂全球第一!
    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單位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僅在10月25日換季首日,國內航線單日運送旅客就超過35萬人次。另據專業分析數據顯示,10月26日至11月1日這一周,南航的計劃運力位居全球首位。南航作為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始終把滿足旅客國內出行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助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南航計劃運力居全球首位,全力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
    國內航線單日運送旅客突破過35萬人次根據OAG的數據,10月26日至11月1日的這一周裡,南航的計劃運力超過258萬個座位,居全球首位。南航把滿足旅客國內出行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助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劉鶴5000字長文,信息量巨大,詳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詳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內涵及其實施路徑。劉鶴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逆全球化趨勢更加明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大衝擊,風險加大。
  • 劉鶴5000字長文,信息量巨大,詳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點題...
    2、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於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給體系的創新力和關聯性,解決各類「卡脖子」和瓶頸問題,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而做到這一點,必須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3、從國內大循環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係看,國內循環是基礎,兩者是統一體,國際市場是國內市場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