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成都正成為大循環和雙循環重要...

2020-12-05 騰訊網

每經記者:黃名揚 每經編輯:劉豔美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在建設中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片)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供應鏈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成為各地轉型升級、重構競爭優勢的重要發力點。

成都作為首批國家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城市、首批國家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其供應鏈樞紐建設過程中形成的「成都經驗」,已是在全國試點城市和企業推廣複製的樣本之一。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成都如何搶抓對外開放新機遇,加快建設供應鏈樞紐城市和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對此給出的建議是:緊盯國內大循環,深度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

11月30日,場景匯·「供應全球 鏈通未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國際供應鏈創新應用專場活動,聚焦國際供應鏈新模式新業態,邀請國內外業界專家、高端學者及企業代表共話現代供應鏈創新應用趨勢,全面釋放成都國際供應鏈服務體系和現代物流產業生態圈的發展機遇。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青白江區人民政府主辦,活動以場景匯·「供應全球 鏈通未來」為主題,以「1+3+N」的形式開展,即1個主會場,結合青白江區、簡陽市、彭州市國際供應鏈服務新場景發布,精選全市N個供應鏈創新產品互動發布。

作為線上出席本次活動的嘉賓,汪鳴指出,隨著成都與世界的連接更緊密,在滿足國內外市場的消費需求中,成都正成為「大循環」和「雙循環」的重要載體城市。

「成都是一個充滿活力和魅力的城市,特別是近些年來,成都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長足進步。」他認為,作為「一帶一路」的銜接點,特別是開行中歐班列以後,成都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在汪鳴眼中,成都的發展很好地詮釋了「大循環」和「雙循環」。「成都已在滿足國內國際消費過程中,獲得了產業聚集和布局發展的巨大進步;開行中歐班列,又使得成都與國際的銜接更緊。」他指出,隨著成都雙機場的建設和運營,成都在未來的發展前景將更加美好。

基於此,汪鳴對成都的未來寄予厚望:「在未來的發展中,希望成都能夠緊盯國內大循環,深度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在內陸經濟發展、產業布局和對外開放方面,取得更大成績,使成都成為我國內陸地區新興的、具有潛力的、魅力四射的重要的國家中心城市。」

據了解,早在2017年,全國首個供應鏈發展處在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掛牌成立。同年,成都召開新經濟發展大會,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現代供應鏈創新應用。2019年,成都率先在中西部地區成立供應鏈協會。

三年多來,成都國際供應鏈體系建設與新經濟活力雙向賦能,共同助力加快打造供應鏈樞紐城市和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解讀①|四方面切入,打造暢通國內大循環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
    四川新聞網消息(熊強 李永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12月21日舉行的中國共產黨內江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以下簡稱:全會)上,審議通過的《中共內江市委關於制定內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提出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搶抓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把內江打造成為暢通國內大循環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
  • 看習近平這幾次重要講話,弄懂「大循環」「雙循環」
    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問題,國際社會和國內各方面都給予很高的關注。  「大循環」「雙循環」有何內涵?黨中央作出這樣的戰略抉擇有何深意?近期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從不同角度作出了深刻闡釋。
  • 專訪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對成都而言,天府國際機場到底有多重要?
    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平臺」和成都「東進」戰略的重要支點,成都東部新區以大區域觀謀劃新區建設。在此背景下,位於成都東部新區的天府國際機場,預計將於明年投用。機場建成投用後,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國內第三個擁有兩個大型樞紐機場的城市。8月20日,場景匯•「東部新區遇見未來」—2020新經濟「雙千」發布會成都東部新區專場活動,也將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出發大廳舉行。
  • 如何理解「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
    至此,可以理解為「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的格局,不僅體現了中央發展戰略轉型的內涵,也適應了國內基礎條件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國際環境變化的特點,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修復經濟均衡的應對之策,更是長遠驅動內外經濟均衡水平的躍升,讓我國從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的重要一步。
  • 國內大循環是什麼意思?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題:立足國內大循環、促進「雙循環」,中國謀劃新發展格局有何深意?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韓潔、劉開雄  近段時間,從企業家座談會到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國謀劃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引發廣泛關注。海內外媒體爭相報導,各路智庫機構紛紛解讀,同時也引起了投資者和消費者的熱議。
  • 努力打造雙循環重要交匯點——海南自貿港建設半年觀察
    ■ 新華社記者 凌廣志 吳茂輝12月1日起,海南自貿港首張「零關稅」商品清單,即原輔料「零關稅」商品正面清單正式執行,這是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海南自貿港建設又邁出的重要一步。
  • 成都加速度:全面提升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
    四川省決策委員會委員盛毅認為,「這個區域整體上升到國家重大戰略層面,體現出國家對成渝地區發展的高度重視。」未來兩地要進一步加強分工協作,共同打造世界產業集群,同時對接周邊省份城市群和「一帶一路」區域合作,成為中國西部面向世界的一扇窗口。不僅如此。
  • 成都無人機適航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在成都航院正式成立
    ,對於服務無人機產業發展,服務四川省、成都市無人機標準的制定有著重要意義。「十四五」期間,學校將結合「面向無人機產業集群全產業鏈創新服務平臺」建設任務與「雙高」建設任務需要,發揮自身的特色和優勢,進一步適應航空裝備無人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在航空裝備製造領域基礎上,不斷拓展無人機、民航運輸等領域,堅定服務航空、服務國防的辦學方向,為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 經濟大家談|正確認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
    這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而且將更好造福各國人民。抓住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和樞紐,正確認識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性,是更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前提。對此,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學教授、副院長,北京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所所長王在全進行了深入分析。
  • 張明|「雙循環」的宏觀背景、概念內涵與政策方向
    2020年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了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此後,「雙循環」成為了國內外熱議的一個新名詞。如何理解「雙循環」提出的宏觀背景、「雙循環」的具體概念內涵以及「雙循環」意味著的新一輪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我們深入理解這個新名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每經專訪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譚珩:全國重點稅源企業...
    在《每日經濟新聞》推出的「2021 站在復甦的地平線上」年度系列專訪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圍繞不少稅收熱點問題,對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譚珩進行了專訪。譚珩表示,2020年的減稅降費政策有力支持了市場主體紓困和發展,尤其是減輕了中小企業的負擔。
  • 以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主線 不斷提升商務對全省經濟社會...
    任振鶴代省長的批示對2020年全省商務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做好「十四五」開局之年的工作十分重要,全省商務系統要深刻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屆十三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對外工作全局,在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找準定位、搶抓機遇,在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上激發潛力、持續用力,
  • 綠色運輸崛起厚植綠色發展基礎
    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話說,是全球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 一場衛生危機、一場經濟危機、一場社會危機、一場人類危機,危機在全球範圍內給人們帶來苦難和死亡。這是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最新註腳。  當今世界,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綠色發展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 成都無人機適航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在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隆重成立
    楊建國向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對專家、領導們長期以來對學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達感謝。他從學院概況、人才培養、校企合作、發展規劃方面作了簡要介紹,並表示成都無人機適航技術與標準研究所的成立是對學校綜合實力的充分肯定,對於服務無人機產業發展,服務四川省、市無人機標準的制定有著重要意義。
  • 哈鐵開通國內商品汽車運輸新通道
    中新網哈爾濱11月3日電(周曉舟 記者 史軼夫)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3日發布消息,該公司正式開行大慶至成都商品汽車定製列車。為加快構建以中國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運輸保障。大慶沃爾沃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是沃爾沃汽車全球製造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於2017年初打開國際市場。
  • 運輸行業的復甦之路,曙光乍現卻依然坎坷艱難
    面對空前的公共衛生危機,交通運輸行業的組織動員體系、應急保障能力、衝鋒鏖戰精神、科技創新實力都經受住了重重考驗,展現出強大的韌性,支撐疫情防控走出了至暗時刻。這是國家體制優勢的多角度呈現,也是行業發展成就的全方位驗真,每一個運輸人都有理由感到驕傲。成都公交集團「復工定製公交」專線。 而繁華流動、現世安穩的城市街道,人潮湧動、商旅往來的車廂站場更讓我們欣慰。
  • ...丨暢通大循環、促進雙循環新格局下,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的新路徑...
    人工智慧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要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發揮頭雁效應,領跑世界。並在百年之未有的大變局中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世界經濟復甦的新動力。
  • 系列述評之九|礦產資源「雙循環」需要行穩致遠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礦業為人類提供基本物質和能源保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長期來看,礦業作為基礎性產業的地位並未動搖,礦業發展的基礎動力依然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