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成都無人機適航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在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揭牌成立。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航空器適航研究所(無人機適航審定中心)副所長劉薇薇,四川省委軍民融合辦公室總工程師曹坤、協同空域管理處副處長嚴智,四川省科技廳吳永強,成都市經信局航空航天產業處副處長姜修良,成都市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石曉爽,成都市無人機產業協會副秘書長劉紅,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光,成都航院黨委書記楊建國、副校長劉建超等出席成立大會。會議由劉建超主持。
楊建國向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對專家、領導們長期以來對學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達感謝。他從學院概況、人才培養、校企合作、發展規劃方面作了簡要介紹,並表示成都無人機適航技術與標準研究所的成立是對學校綜合實力的充分肯定,對於服務無人機產業發展,服務四川省、市無人機標準的制定有著重要意義。學校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強化三個服務面向,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為學校發展的有力支撐,共同搭建了航空職業教育集團、成都經開區汽車產教聯盟。「十四五」期間,學校將結合「面向無人機產業集群全產業鏈創新服務平臺」建設任務與「雙高」建設任務需要,發揮自身的特色和優勢,進一步適應航空裝備無人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在航空裝備製造領域基礎上,不斷拓展無人機、民航運輸等領域,堅定服務航空、服務國防的辦學方向,為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劉建超匯報了研究所的籌備情況和工作規劃,他表示,成都航院與中航無人機系統公司自2018年啟動無人機適航研究所籌備工作以來,學校在147取證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礎上,組織完成《成都市無人機服務規範》五項地方標準、參與IEEE P1936.1(無人機應用架構標準)等國際標準的修訂,開展翼龍系列無人機維修人員機型製造培訓體系建設,積極與重慶駝航科技有限公司、京東無人機系統研究院等達成無人機適航研究的合作共識,為研究所的成立奠定了堅實基礎。研究所現已形成近20人的專兼結合的研究隊伍,力爭在政策研究、適航技術、企業服務、戰略規劃等方面發揮智庫作用,以翼龍無人機系統(氣象型)的初始適航、持續適航體系研究與取證工作為契機,將翼龍無人機適航管理體系打造成為行業標杆,積極助推區域無人機產業良好生態的形成,成為中國民航局適航審定司授權的無人機適航第三方技術支持機構。
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光在講話中談到,研究所的成立是為了更好的落實《民用無人機產品適航審定管理程序(試行)》和《民用無人機系統適航審定項目風險評估指南(試行)》(民航適發[2020]9號)的要求,開展無人機產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和運行標準的制定,加強無人機適航管理,保證無人機產業全面穩健發展,提升無人機產業的價值鏈與核心競爭力,這不僅是研究所的目標,更是航空人的責任。
隨後,楊建國與參會嘉賓為成都無人機適航技術與標準研究所揭牌,標誌著成都無人機適航技術與標準研究所的正式成立。劉建超與李永光代表雙方在會上共同籤署了《基於風險管理的翼龍II無人機系統(氣象型含人工增雨)適航體系開發及取證技術開發合同》的合作項目。與會領導和嘉賓為研究所的專家頒發了聘書,聘請劉薇薇為成都航院客座教授及適航技術研究所顧問,聘請劉建超、中航無人機系統公司副總經理、翼龍系列總設計師李屹東任適航研究所所長,聘請通用航空學院院長何先定、中航無人機系統公司總質量師應博為副所長。
會上,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航空器適航研究所副所長劉薇薇表示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將與研究所加強合作,探索我國無人機審定管理獨立自主的道路,爭取在世界無人機適航標準制定領域佔據一定的主導地位。成都市經信局航空航天產業處副處長姜修良指出,成都無人機適航技術與標準研究所的成立為成都航空產業鏈的健全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大喜事。四川省委軍民融合辦公室曹坤總工程師希望研究所要貫徹落實國家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在政府、企業、院校的全方位支持下,為我國乃至世界的無人機適航認證提出四川標準,奉獻四川智慧。
成立大會結束後,與會領導和嘉賓在劉建超的陪同下,參觀了成都航院飛機維護維修實訓基地、數位化幾何計量技術中心、智能製造技術應用創新基地、民航運輸以及無人機實訓基地。
據悉,無人機適航技術與標準研究所由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與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共建,依託四川省無人機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與成都市無人機產業協會,在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硏究院無人機適航審定中心及省市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開展無人機適航關鍵技術研究與標準編制,探索建構大中型無人機系統行業標準體系,推進無人機產品與裝備適航取證。
出席成立大會的還有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工程師秦嘉徐,成都市經信局航空航天產業處賈鵬超,成都市標準化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胡靖,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總質量師應博、售後技術服務部副部長李志鵬、首席質量師楊申林、適航工程師關珊,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黨政辦主任、合作發展部部長李靜森、組織人事部部長祝登義、科技處處長李明富,通用航空學院執行院長何先定、黨總支書記劉豔磊、副院長龍玲、無人機教研室副主任王思源、教師田園、周仁建、範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