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對成都而言,天府國際機場到底有多重要?

2020-08-20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黃名揚 每經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成都東部新區供圖

今年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5月,成都東部新區正式揭牌成立。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平臺」和成都「東進」戰略的重要支點,成都東部新區以大區域觀謀劃新區建設。

在此背景下,位於成都東部新區的天府國際機場,預計將於明年投用。機場建成投用後,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國內第三個擁有兩個大型樞紐機場的城市。8月20日,場景匯•「東部新區遇見未來」—2020新經濟「雙千」發布會成都東部新區專場活動,也將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出發大廳舉行。

對於天府國際機場的未來,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天府國際機場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中的地位作用,無論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 圖片來源:受訪者本人提供

在他看來,城市群需要機場群支撐,而成渝地區又有著發展民航業的天然優勢。即將建成的天府國際機場,不僅將助力成都東部新區的發展,更將成為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必將成為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之一」。

成渝地區民航發展的三大優勢

NBD:有觀點指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作為中國經濟「第四極」,有希望成長為世界級城市群。在您看來,中國的世界級城市群以及全球其他世界級城市群,在民航方面一般都有著怎樣的特點?

李曉津:所謂城市群是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空間組織形式,是指在特定地域範圍內,以1個以上特大城市為核心,依託發達的交通通信網絡所形成的空間組織緊湊、經濟聯繫緊密、實現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體化的城市群體。

在全球範圍內普遍承認的大型世界級城市群分別是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包括紐約、華盛頓、波士頓等)、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包括芝加哥、底特律及加拿大的多倫多和蒙特婁等)、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包括東京、大阪和名古屋等)、英倫城市群(包括倫敦、利物浦、曼徹斯特等)、歐洲西北部城市群(包括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等)、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蘇浙皖滬等三省一市)。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指出,以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動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融合發展。

在這些世界級城市群,民航的發展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機場群」支撐「城市群」。由於這些地方經濟活躍、高收入人群較多,對航空運輸的需求十分旺盛,受限於機場最佳經濟規模而建設了多個機場,甚至多個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第二個特點,機場群之間聯繫緊密,這種聯繫既體現在地面交通聯繫緊密,例如粵港澳大灣區地區五大機場之間既有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還有水運,香港和澳門機場之間甚至有直升機。

NBD:對照這些城市群,成渝地區乃至整個西部地的民航發展有著怎樣的優勢與不足?

李曉津:成渝地區甚至整個西南地區,民航發展優勢都非常明顯。

在需求側有三個優勢:

第一,該區域經濟發展非常活躍。隨著東南沿海,包括粵港澳大灣區一帶的高端製造業逐步向西南地區轉移,為該地區帶來的人口集聚十分明顯的,如成都、重慶等地近年集聚了很多電子企業,貴州集聚了很多大數據企業等。

第二,該區域文旅產業整體發達。西南地區無論是四川、重慶,還是周邊各省份,都是旅遊大省,廣大旅客對民航存在著強烈需求。

第三,該區域多山、道路崎嶇,地面交通費時費力,民航相對地面交通,時間節約效應非常突出,優勢明顯。

在供給側有兩個優勢:

第一,相對其他城市群,該區域空域資源相對寬鬆。由於種種原因,該區域還在發展過程中,空域約束比較少,所以這個優勢非常明顯。

第二,相對其他城市群,該區域人力、土地等資源寬鬆。西南地區處於發展過程中,人工、土地等資源相對富裕,可以為民航業發展提供支持。

上述特點都決定了該地區民航發展有很大的優勢。同時,實事求是地說,該區域在民航發展方面也面臨諸多困難,例如機場數量總體不足,特別是省會機場基本處於資源飽和狀態,難以進一步增加運力;機場相互之間的聯繫還存在諸多短板,特別是在相互之間軌道交通方面,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NBD:您也提到說現有大機場進一步增加運力相對困難。那麼長遠來看,地理上位於成渝中間的天府國際機場,又將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中扮演怎樣的角色,起到怎樣的作用?

李曉津:天府國際機場的建成投產,將是未來10年西南地區民航發展最大亮點,其地位和作用將在未來逐漸顯現。如前所言,由於各種客觀原因,整個成渝地區民航發展存在機場資源不足的問題,而天府國際機場的出現恰好彌補了這個短板。

至於天府國際機場在未來發展中扮演的角色,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它將彌補相關短板,成為西部地區發展重要動力源;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我認為它也將和大興機場一樣,成為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之一。

為什麼這麼說?從現在公開的資料看,天府國際機場是以大型國際樞紐機場作為功能定位,其不僅面向西部地區,而且面向周邊國家,「一帶一路」等國家相關戰略的實施將為天府國際機場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同時天府國際機場將為中國西南地區的國際化、現代化發揮重要作用。

因此,天府國際機場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中的地位作用,無論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新機場對城市的四大貢獻

NBD:天府國際機場建成後,成都也將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國內第三個擁有兩個大型樞紐機場的城市。擁有雙機場意味著什麼?成都正加快構建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擁有雙機場能為其城市本身帶來怎樣積極的影響?

李曉津:這個影響將是非常深遠的。補充您的說法,天府國際機場建成後,成都將成為繼北上之後,國內第三個擁有兩個大型樞紐機場的城市。這意味著,在中國下一步的發展中,成都將發揮更大作用。

按照國際民航組織的研究,機場對城市的貢獻有四種。一是直接貢獻,即機場民航業對當地GDP和就業的直接貢獻;二是間接貢獻,即民航業對其他產業的貢獻;三是催化貢獻,即其他產業對後續產業的拉動作用;四是誘發貢獻,通常從需求側看,機場將吸引更多的旅遊人口、外貿物資等向當地聚集。四種貢獻總和與機場民航業直接貢獻的比例可以反映出機場貢獻。根據我們測算,四川省該比例約為1:5,而北京、上海分別達到1:9和1:11。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京津冀、長三角還是粵港澳大灣區,以機場為核心的臨空經濟區或航空經濟區都在蓬勃發展。現在看來,大部分發展都遠超出了建設機場初期規劃。

天府國際機場建成並投入使用後,不僅為成都現有物流產業、旅遊產業等提供一個新的動力,而且會帶動製造業,特別是高端製造業向成都聚集。這將對機場及成都東部地區發揮明顯的帶動作用。因此,將支持成都逐步構建成一個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NBD:我們注意到,不少城市除了航空客運,都在加強航空貨運方面的升級和拓展。這是民航發展一種大趨勢嗎?在這樣的背景下,您對未來成都航空的發展有何建議?

李曉津:這既是城市發展的大趨勢,也需要各城市根據各自特點提出方案。

從本質上說,隨著經濟發展,貨物時間價值越來越高,貶值速度越來越快。據調研,例如蘋果手機,其貶值速度基本上是每天千分之一左右。為實現其較高價值,必須用快速運輸來實現價值最大化。這也是航空貨運、航空快遞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航空經濟研究之父卡薩達教授提出了第五波理論,即運輸方式的變革帶動生活方式的變革,從人力、畜力,到水運、公路和鐵路,再到航空,運輸速度越來越快、範圍越來越遠,促進了各種商品在全球範圍內快速流動,本質上航空放大了區域經濟稟賦優勢。

包括成都在內的西南地區相對於東南沿海,最重要的區域經濟稟賦優勢是土地、人力、空域等資源成本相對較低,人工、產品等後發優勢明顯,航空運輸可以將這種優勢放大。例如河南鄭州,主要優勢是人口多,富士康等企業紛紛落戶,航空運輸使當地勞動力密集的優勢被放大。

像電子信息等新興行業的國際企業,已經選擇在成都等內陸區域布局。通過我們的研究,無論是機場本身還是城市區域,成都都做了很多提前布局,目的就是使成都的要素稟賦、產業優勢,與航空運輸需求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動。而對航空貨運方面的升級和拓展,反過來也能夠帶動成都整個城市的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機場群如何實現錯位發展?

NBD:天府國際機場位於成都最新成立的東部新區。在您的印象中,此前是否已有樞紐型國際機場帶動城市發展的鮮活案例?

李曉津: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輔機場,原本規模不大,發展空間有限。後來,當地圍繞機場做文章,在機場周圍地區吸引了大量跨國公司歐洲總部,例如微軟、摩託羅拉、日本三菱等。直接帶動了周邊區域的發展,經濟活躍程度有了提升,稅收、就業都有了很大提高。

再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過去的二十年被日本稱為「失去的二十年」。但在東京成田機場、羽田機場周圍,晶片業、半導體產業等高端產業以及高端服務業不斷聚集,使該區域不僅沒有「失去二十年」,而且還有所發展,成為了東京地區現在發展的主要動力。

NBD:那在您看來,成都應如何更好地利用機場開放優勢促進東部新區的謀局和發展呢?

李曉津:應做好三個融合。第一是宏觀層面上把交通樞紐與經濟樞紐相融合,即充分發揮樞紐特點,把「流量」變為「留量」,不要為了中轉而中轉,使東部新區成為成都經濟新的增長點。如杜拜機場就是重要的國際樞紐機場,旅客裡七成都是國際中轉,兩成是國內中轉,只有一成以杜拜為目的地。地方政府認為這當中存在很多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當初建機場的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的旅客到城市消費,而非直接中轉離開。

第二是中觀層面上把航空旅客與非航旅客相融合,機場代表航空旅客,地方政府代表非航旅客,圍繞東部新區發展共同發力。

第三是微觀層面上把招商和規劃相融合,包括機場本身規劃,一定要把招商與規劃緊密結合起來,甚至可以把招商放在規劃之前。實事求是講,國內很多機場的規劃設計做的有欠缺。

不過我看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和東部新區已做嘗試,比如提前調研基地航空公司、航空配套企業等,並在規劃中體現出各方的需求。

NBD:天府國際機場投運之後,您認為應如何實現與成都、四川、乃至西部其他機場的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

李曉津:機場群的協同,目前在國內仍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很多臨近機場有過渡競爭現象,往往體現為大額補貼、降低收費,甚至免費的方式來吸引航班執飛。比較欣慰的是,由於航空運輸業的規模經濟特點,經過一段時間競爭均步入正軌。對於成渝地區,應努力避免過渡競爭。

機場的錯位發展主要有三種作法。第一種是按國內和國際航線區分,例如此前上海虹橋和浦東兩個機場。第二種是按照航空公司劃分,例如國航主要在首都機場,東航南航則在大興機場。經過磨合發現,後者更符合中國國情,例如上海機場也在慢慢調整,以前主飛國內航線的虹橋機場,現在也在增加國際航班,以前主飛國際航線的浦東也在增加國內航班。

第三種作法就是按城市區域功能劃分機場功能。例如天府國際機場主要滿足成都東部地區的旅客需求,雙流機場主要滿足周邊地區旅客需求。新加坡樟宜機場不同候機樓就有不同分工,既服務好中轉旅客,同時吸引更多非航旅客,旨在將「流量」變成「留量」。該作法需要深入研究區域定位和功能,進而結合周圍的產業提前布局,根據城市之間、城市各區域之間的錯位發展,實現機場的錯位發展,良性互動。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天府國際機場到底有多重要?建成後對出行有何改變?
    >天府國際機場是「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為按照4F級機場等級建設的項目。第二機場被視為疏解城市航空資源緊張創造新增長空間的「利器」近年來成都加快建設國際航空門戶樞紐與全球五大洲架起了互聯互通的高效空中通道推動了民航業和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展持續保持在「航空第四城」的領先發展地位然而,受雙流國際機場航空時刻資源緊張的影響,經歷快速增長的歷程後,最近雙流國際機場逐漸放緩了增長步伐
  • 「神鳥」大揭秘 專訪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設計者代表
    而今,成都的東方一座宏偉工程耀耀欲飛,「金烏負日」耀豔眼前,敞開擁抱世界的新大門。它,就是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作為「十三五」規劃建設的我國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於上月初開始了校飛,將於本月開啟試飛階段,計劃於明年7月之前正式投入使用。屆時,成都成為我國內地第三座擁有雙機場的城市,以神鳥馱日飛翔之勢開啟暢連世界的新門戶。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祥鵬航空大廈順利封頂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祥鵬航空大廈順利封頂。祥鵬航空成都天府基地主體結構取得階段性進展。上午10:18分,祥鵬航空大廈封頂儀式正式開始。儀式由中國華西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主持,祥鵬航空、四川省城建工程監理公司領導出席,同時邀請海航基礎、海航控股、海航技術、海航貨運等海航集團駐蓉企業嘉賓及員工代表共同參與。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計劃明年正式投用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作為4F級國際機場、國際航空樞紐、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等級最高的航空港之一,以及西南部的交通樞紐中心,其經濟意義與戰略意義十分巨大。業內專家認為,天府國際機場的建立不僅有相較於其他國際機場的耳目一新的亮點,也有巨大的潛力發展優勢,對整個西南地區的建設和對外開放程度都有極大的助力作用。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昨成功首次校飛:首個飛吻 十全十美
    據了解,為確保飛行校驗工作的安全、順暢、高效推進,民航西南地區空管局聯合中國民用航空飛行校驗中心及四川省機場集團等相關單位通力協作、周密籌劃,並制定專門的校飛手冊,詳盡的各項事宜,讓校飛工作更加程序化、標準化、規範化。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首飛
    人民網成都11月3日電(郭瑩)今天早上,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迎來「第一飛」。10時10分,隨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空管塔臺管制員一聲令下,一架塞斯納560校飛飛機平穩降落,並在西一跑道上留下了一道長長的輪胎印記,標誌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本場空管及助航設備校飛工作正式拉開帷幕。隨後,「首印天府 載夢啟航」校飛儀式在天府國際機場西一跑道舉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設備投產飛行校驗工作是機場如期開航的先決條件。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喜迎「第一飛」
    11月3日上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接受中國民航校驗中心的校驗飛行,針對機場的通信、導航、助航燈光、飛行程序等進行校飛。在經歷校飛和未來的試飛流程後就意味著成都正式進入通航2.0時代,成都也將成為中國第三個擁有兩座大型國際機場的城市。不同於一般民航客機,校驗飛機很小,只有幾個座位。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架美國塞斯納公司生產的編號為B-10VC飛機,安裝了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最新校驗臺,是目前性能最為先進的校驗飛機。
  • 亮了,成都之東!天府國際機場西一跑道今晚正式亮燈
    西一跑道建設創新突破 四創全國「首次」除了等級最高,可以起降空客A380客機,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西一跑道還有一個顯著標籤——「智能」。這是因為西一跑道在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方面有重大突破,創造了國內多個「首次」。
  • 天府國際機場成都航空郵件處理中心開建
    昨日,緊鄰天府國際機場國際貨運站的中國郵政成都航空郵件處理中心正式開工建設。該中心功能定位為中國郵政西部最大的國際快遞物流樞紐,這標誌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配置再次升級。據介紹,成都航空郵件處理中心項目納入天府國際機場總體規劃,選址天府國際機場國際貨運區,項目佔地面積180畝,規劃總建築規模8.9萬平方米,功能定位為中國郵政西部最大的國際快遞物流樞紐,是天府國際機場打造"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一環。
  • 關注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最新動態大放送
    天府國際機場位於成都東部新區,是4F級國際機場、國際航空樞紐、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等級最高的航空港之一、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主樞紐,對於成都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對外交往中心的意義重大。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進機場建設現場,用4個小時深入多個點位,對正在建設中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進行一次最全面的探訪,並專訪四川省機場集團、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將機場規劃設計、技術引用、最新建設進展的「第一手」消息呈現給大家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迎來第一飛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迎來歷史時刻。11月3日10點10分,編號B-10VC的「獎狀560」型校驗飛機平穩地降落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西一跑道上,留下了深色的「腳印」。●監視系統建有多套一二次雷達、場面監視雷達,多點定位系統,全場目標監視能力居世界先進水平體驗著陸時間「十全十美」校飛是機場開放和航路運行的先決條件,國內民航機場的校飛,都由我國唯一的民用航空飛行校驗機構——中國民航飛行校驗中心來執行。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迎來「第一飛」
    央廣網成都11月3日消息(記者劉濤)3日上午,天府國際機場正式接受中國民航校驗中心的校驗飛行,針對機場的通信、導航、助航燈光、飛行程序等進行校飛。9點42分,一架白色的校飛飛機從天府國際機場的跑道低空掠過,這是校飛飛機的第一次低空通場。10點10分,校飛飛機成功降落。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完成全部校飛工作
    中新網成都12月6日電(宋健)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以下簡稱西南空管局)6日透露,隨著註冊號B-10VC的「獎狀」560飛機5日15時55分平穩降落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標誌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空管設備、助航設施等校飛科目全部完成。
  •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成都正成為大循環和雙循環重要...
    每經記者:黃名揚 每經編輯:劉豔美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在建設中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片)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供應鏈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成為各地轉型升級、重構競爭優勢的重要發力點。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試飛,重慶選址新機場,這是未雨綢繆還是競爭?
    眾所周知,雙流國際機場在進入超負荷運營幾年後,成都開始考慮建造規模更大的機場來適應成都全新的發展。從2007年籌備開始至試飛,歷時14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即將投入運營。屆時,雙流國際機場的運輸壓力將大大減少,成都將迎來高速發展的新篇章。
  • 今天,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迎來「畢業模擬考」
    今日上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接受中國民航校驗中心的校驗飛行,針對機場的通信、導航、助航燈光、飛行程序等進行校飛,這也是該機場的首飛。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目前在建的中西部地區最大的國際機場,也是中國一帶一路重點航空樞紐。天府國際機場投運後,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飛機起降量32萬架次的使用需求。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設計全解析
    >是「⼗三五」規劃建設的我國最⼤⺠⽤運輸樞紐機場項⽬,是第四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最⼤的航空港。天府機場位於成都市總體規劃格局「⼀⼭兩翼」的東翼城市規劃區,靠近成都市南部國家級天府新區,未來將成為東部城市新區的重要發展引擎。
  • 機場商業 | 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 伍茲貝格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東區,距離成都天府廣場 51 公裡,是「國家十三五」規劃中計劃建設的我國最大的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定位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平安、人文、智慧、綠色機場。機場預計 2021 年投入使用,屆時成都將是我國繼上海、北京後全國第三個擁有兩座 4F 等級機場的城市,成為面向歐洲、中東和東南亞的主要空中門戶,天府國際機場也將成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等級最高的航空港。
  • 中國進入二次城鎮化階段,各大城市迎來機場建設熱潮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對第一財經分析,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完成後,白雲機場規模將進一步領先,也有能力開拓更多的國際航線。對廣州來說,白雲機場擴建後,將進一步鞏固在大灣區的門戶航空樞紐地位。
  • 東航在成都將進入兩場協同運營格局:國際航線全部平移至天府國際機場
    尹一平 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我國最大的新建民用運輸機場項目。工程建成後,成都將成為繼上海、北京後我國第三個擁有兩座國際機場的城市。天府國際機場投入運營後,航空公司在成都的運營布局將有哪些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