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曹炳梵 攝
「神鳥」比翼,蜀道不難。
天府國際機場位於成都東部新區,是4F級國際機場、國際航空樞紐、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等級最高的航空港之一、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主樞紐,對於成都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對外交往中心的意義重大。
自2016年5月開工建設以來,2019年T1、T2航站樓相繼完成主體結構全面封頂,計劃2021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屆時,成都將成為國內繼北京、上海之後第三個擁有兩座4F等級機場的城市。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進機場建設現場,用4個小時深入多個點位,對正在建設中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進行一次最全面的探訪,並專訪四川省機場集團、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將機場規劃設計、技術引用、最新建設進展的「第一手」消息呈現給大家。
成都市區出發,驅車沿空港大道抵達機場北部。
機器轟鳴,電光火石,建設現場忙碌非常。據說,為了保證工期,項目工地高峰時期有接近4萬名工人同時施工。
工人正在施工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曹炳梵 攝
從北進場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機場酒店項目,有「天府之眼」之稱。圓形布局,十分罕見。
在建的機場酒店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曹炳梵 攝
環視機場酒店左右,T1航站樓與T2航站樓分列兩側,遙相對望。兩座航站樓已經完工,進入內部「精裝修」階段,預計明年投入使用。
機場酒店左右的T1、T2航站樓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曹炳梵 攝
若從空中俯瞰,以寓意為「太陽」的機場酒店項目為中心,兩座航站樓猶如兩隻「太陽神鳥」,馱日飛翔,氣勢十足。
T1、T2航站樓以及機場酒店的整體建設情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曹炳梵 攝
天府國際機場整體效果圖 圖片來源:成都東部新區供圖
機場如此設計,寓意古蜀文明在這片土地上歷經三千餘年的延續、傳承和生長。
遠處,T3、T4航站樓還未封頂,同樣是「太陽神鳥」的造型,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T1航站樓出發大廳,正在內部建設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曹炳梵 攝
四川省機場集團副總經理,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總工程師伍丁介紹,天府國際機場4座航站樓呈「手拉手」的單元式布局,能夠為旅客帶來更加便捷的交通換乘體驗。
按照規劃,待4座航站樓、6條跑道修好,2035年,天府國際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億人次以上。
除航站樓外,機場另一大建設重點,即跑道。明年就將投運的一期工程,建設有「兩縱一橫」共3條跑道。
伍丁告訴記者,「(一期工程)規劃停機位245個,工程總投資562億元。」目前,飛行區跑道、塔臺已基本呈現,空管工程、航空公司基地工程等在有序建設中。
「兩縱一橫」這樣的構型,就是為了提升機場的效率。「一橫」即業內少有的側向跑道,也是天府國際機場規劃設計的亮點之一。
「兩縱一橫」跑道 圖片來源: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供圖
「一般而言,機場通常都會採用平行跑道模式,起飛和降落均在同一位置。而我們在綜合考慮天府國際機場所處的地理位置、空域條件以及減少噪音等需求後,創新規劃了用於起飛的側向跑道,是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之後國內第二個提出這一規劃的機場。」伍丁說。
機場規劃展示板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曹炳梵 攝
從地形圖看機場布局,以西是龍泉山脈,不利於飛機起飛和降落;以北是簡陽城區,不利於周邊區域的環保降噪。再加上成都位於中國西南位置,大約75%左右的航線是向北、向東、向南方向,利用側向跑道,飛機由西向東直接起飛,可以減少空中繞行距離,提高飛行效率。
站在T1、T2兩座航站樓之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所在地便是綜合交通換乘中心(GTC)的建設點位。
「腳下15米深處,地鐵18、13號線將穿梭而過,再往地下深入10米,是京昆高鐵成自段列車飛馳的通道。」工作人員介紹。建成後,京昆高鐵成自段將成為國內首條以350公裡時速不限速穿越機場航站樓的高鐵線,同時,按照規劃,蓉京高鐵線路將進入機場北部物流區。
聯通成都市區與天府國際機場的線路規劃圖 每經記者 曹炳梵 攝
記者從T1航站樓出發大廳,前往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入口,步行大概用時5分鐘。便捷的步行動線設計,極大方便進出港旅客實現與高鐵、地鐵、高速公路、個人捷運交通的無縫銜接。
目前,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已基本成型。
GTC地鐵18號線站臺 每經記者 曹炳梵 攝
「乘坐高鐵和地鐵來到機場的旅客,將從GTC負一樓、負二樓出口穿過GTC南區直接到達航站樓L2層。如果選擇自駕,可以通過位於航站樓出發大廳旁側的航站樓高架橋到達。」機場建設指揮部辦公室會務管理科主管黎佳一路用手指著不同方位,詳細介紹機場綜合交通換乘的規劃設計。
據了解,在高鐵和高速方面,成都至自貢高鐵線路將途經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新建雙向八車道的機場高速將與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共同構成機場高速公路環線,可銜接全省高速公路網;城市軌道交通方面,成都地鐵18、19、13號線將接入機場,旅客在成都主城區、天府新區、雙流國際機場均可通過軌道交通到達天府國際機場。
地鐵18號線車廂內布局 每經記者 曹炳梵 攝
走到GTC地下一層,記者遇到已經試運行的地鐵18號線列車緩緩進站。列車車廂布置縱向和橫向座椅,最高運行速度可達140千米/小時,為國內首創時速140千米的市域A型車。
在機場規劃圖右上角,記者注意到一塊藍綠色空間。伍丁介紹,這是基於場址原有丘陵地形,在全球同等級機場中率先設計建設的500畝生態主題公園,旨在為機場打造一顆生態「綠肺」。
與此同時,在選址、設計和建設全過程中,天府國際機場全面貫穿綠色主題,引入海綿城市、綠色建築等先進理念。其中,全場綠色三星級建築比例超過80%,是目前綠色三星級建築面積比例最高的機場之一。
今晚(8月20日20:00),城市華燈初上,場景匯「東部新區•遇見未來」——2020新經濟「雙千」發布會成都東部新區專場活動將在T1航站樓的出發大廳舉行,天府國際機場將第一次以活動的方式,對外正式而全面地亮相。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吳林靜 程曉玲 每經編輯:楊歡